当艺术遇到科技 创新创意优雅绽放—胡建君和王海松老师联袂“创新中国”第五课

 

一改之前几堂课内容和风格的“硬朗”,2016年10月10日“创新中国”第五课“手工艺·建筑·创新”优雅演绎。...



一改之前课堂内容和风格的“硬朗”,2016年10月10日晚,美术学院副教授胡建君博士和建筑系王海松教授联袂优雅开讲“创新中国”第五课——“手工艺·建筑·创新”。

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率先暖场。“去过美院吗?去看过画展吗?对什么艺术作品印象最深?”“中国本土的艺术怎样能够在打开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国际市场呢?”顾老师提醒学生美院有大美,美院的美可以带给上大人美的气质和创意灵感,同学有必要在通识教育氛围下养成常去美院展厅熏陶浸染的好习惯。

“创新中国”每堂课贯穿着“世界、中国、上海、上大和我们”内容主线。顾老师强调创新最微观的主体是在座的同学,强化了青年学生创新主体的责任感。

热烈的掌声中,颇有古风神韵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作家胡建君博士款款走向讲台。

胡老师诗文书画兼长,雅好旧物。胡老师的收藏故事曾被《VOGUE》杂志《凤凰生活周刊》《东方早报》《上海日报》英文报等专题报道。胡老师出版了《有兔爰爰》等二十余部著作。《文汇报》也曾报道胡氏家风。

胡老师学识渊博,她从文人日常生活方式与文房器物等诸方面展开,并以部分自藏旧物与衍生创新设计为例,讲述文人手工艺创新故事,描绘文人精神是如何融入当代文人空间用品的创新设计之中,又是如何重构优雅的慢生活方式的。



艺术的气息可以浸染,艺术家的气息可以感受。胡老师从文人与香、文人与琴及新古典家具、文人笺纸、文人雅集、古为今用五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对手工艺品创新的研究。

“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胡老师讲解时,不忘把雅好的藏品春秋时期的“觞”慷慨地拿给同学们传递手摸传看,并且把自己收藏的天然枝香种子拿给同学们鼻闻手感。

再亮相的是美术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海松老师。顾老师在介绍时引用了网络流传的“王海松语录”——“不谈文化,我们就有文化。我们可以谈生活,可以谈生活细节。对每一个设计师来说,有细节,有情节,有情绪,空间处理好,细节处理好,这个也是文化。文化是无处不在的。”

王老师首先讲述了上海大学建筑系是放在美术学院的初衷,这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开了全国先风。他结合自己研究“现代艺术思潮的建筑”,将建筑的词义从古到今,从理念到设计思路、设计作品,作了艺术与科技创新的双重解释。

王老师希望青年学生在学业之外,一定要多去博物馆和艺术馆走走,接受艺术和技术完美结合的作品熏陶。艺术和建筑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经济和文化,而经济和文化又是一个社会人的根本。

最后,王老师播放了航拍视频,讲述他与上大溯园的故事。作为上大溯园的总设计师,他曾获得我国建筑创作优秀成果的最高荣誉奖之一—“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银奖。他从顺应环境、追溯历史、磨砺痕迹等多方面畅谈创新理念与创新设计,充分诠释了他语录中的一句话——“文化是细节,依赖于平时的教育感受,包括设计师在工作中的修炼”。

课后,同学们纷纷向两位老师抛出一串问题,“张大千老师晚年去美国是不是造成了文化流失”、“建筑的灵与肉,灵是什么,肉是什么”,王老师回答:建筑的灵与肉就像是书院的灵魂和躯壳,一般的建筑师是负责建设躯壳的,但是一个厉害的建筑师一定是灵魂和躯壳的结合。

最后,顾晓英老师作了小结,她希望青年学生能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创新思维,积攒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能力。(殷晓 李嘉诚文,摄影殷晓)

学生反馈:

14121961黄沛东

今天的“创新中国”课堂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创新不仅仅着眼在科技、技术,还应重视我们的文化与艺术;创新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科技的飞跃,还应是我们国民精神的大放异彩。艺术或许不是我们想象中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而是某个角度下对生活与世界之美的赞歌。说来惭愧,已经大三的我还从未踏入美院的大门,没有近距离地触摸、呼吸近在咫尺的艺术,我想这个学期,自己一定要找时间踏入美院,给自己的生活一个更美好的视角。

15120312 王康炜

胡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传统文人生活与当代手工艺创新,还给了藏品实物给我们当场体验。王老师致力于建筑设计,溯园精巧的设计构思让人感受到,螺蛳壳里做道场。小小的一片空地经过老师的设计成为承载上海大学历史的奇妙“漩涡”。这样创新设计给上海大学平添了许多文艺的气息,与美术学院交相辉映。


    关注 上大招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