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每一个独立而丰富的灵魂,都有处可栖

 

咏荆轲陶渊明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文字的世界里
没有薄凉的人情世故
没有尔虞我诈的江湖险恶
一滴雨落,一片花开
都是美丽的诗行
一池春水,一弯秋月
都入了文人的诗,墨客的词
让灵魂安歇在文字中
独享一份悠然


你知道吗,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孤独的灵魂无处安放,在繁杂的人世,在漂泊的红尘,走过流年,感受不一样的光阴,做着不一样的梦。在灵魂的深处,总是渴望一片清静之地,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慢慢的品味岁月的蹉跎和生命的无常。

一个人,他就拥有这样一个灵魂。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分裂割据的乱世,他不满现实,视官场为陷阱。他早年虽有“性本爱丘山”和“猛志逸四海”的两面思想感情,经过实践后,不免对后一面心灰意冷,他把感情的表达隐藏在司空见惯的事件与事物的平直描述之中,草争迷茫中远人的村落,依稀可辨的缕缕炊烟,阵阵传来的深巷的犬吠和树头的鸡鸣,这种安谧淳朴的环境成了他对生活的向往的追求。

东坡曾说:“渊明诗初读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确是会心之言。人们常这样评价陶渊明的诗,说它是绚烂归于平淡。其实,要从平淡自然之中,看出它的有趣精采,尤其是一段绚烂的精神,读渊明诗方是不枉。



他作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更多的是以隐逸田园的面貌出现。因此,诗中表现对现实的态度就更加别具特色一些。如多歌咏人格的清高,表现不与腐朽现实同流合污的对抗精神;多以田园生活的经天纬地对比现实的污浊,表现对丑恶现实的鄙薄。所以田园隐逸气氛较浓,体现了一种纯朴之美。

而陶渊明对人格和生活、社会理想的歌咏,则渗透到田园生活之中,通过田园景物体现出来,极富有意境美。如《归园田居》其一,在诗的后半部分是描写美好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气象,十多亩宅地,八九间茅屋,堂前载有桃李,房后种有榆柳,方宅草屋,绿荫环护,一所农家院已活现纸上了,让读者意蕴尤存。

在意境的创造上,他也已然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如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一种自然、率真的意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宁静和修养,这样一种非常微妙的境地,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欲辩已忘言”了。



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陶渊明诗歌的崇尚自然,求真、求善、求美,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一致的。他的诗作不存在沽名钓誉之心,无阿谀奉承之嫌,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无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直率而又自 然,在《五柳先生传》中,作者就明确了创作的态度“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在《饮酒》诗前小序中亦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他写诗只是自娱而非娱人,更不是为了后人,可以说他的诗都是赤志之作,不为时政所拘,没有得失考虑,这正是他的诗能真敢真的内在动力。

陶渊明的诗和生活是全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情愿,便自然付之于笔端,就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一切是顺其自然。他的诗纯以自然来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的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日暮天无云”,全都是明白如话,好象绘画中的白描,平淡如水,却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

陶渊明所描写的也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菊花,这些在别人看来是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如《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一经陶渊明之手,便有了盎然的兴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跃然纸上,给人以美的感受。



在文字中感受陶渊明老先生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的田园生活。一种向往,油然而生,一座矮矮的草房,一圈细细的竹篱笆,房前房后开满了娇艳的菊花,一朵朵菊花,都是诗人种下的一个信念

元稹说“不是人间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僧奇说“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人在花前站,弄花香满衣,满身的菊花香,欣赏着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人心旷神怡,抬头又见不远处的南山,郁郁葱葱,高矮起伏,一轮夕阳,照耀着天边几朵悠闲地彩霞,几只山鹰,鸣叫着盘旋在空中,那样的意境,想想就醉了。



陶翁的所坚持的,就是陈寅恪先生在1929年所作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那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在激荡时代的各种运动和汹涌的思潮中,先生置身度外,冷眼观世,独善其身,看似茕茕孑立,孤独无依;但是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意志是独立的。用先生自己的话说:“默念平生,故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

一种长足的美丽,恐怕就“独立”、“真诚”两点。杨绛说:“我和谁都不争,谁和我争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一直都会有人凝望她的高雅。林徽因也是一样,独立但不矫情,精于爱情但不周旋不沉溺。即使逃不了惹人嫉妒和多舛的命数,香气也能随着娟娟文字来博得人们的会心一笑。
 自由且独立,人世间多么美好的词语。

人是一个孤独的行者,身边朋友千千万万,却不是每个人都会围着你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难免有时候,会感觉到孤单。

陪你赏春花秋月的人很多,当你身陷囹圄,也许只有影子相伴。凡事要靠自己,靠墙墙会倒,靠人人会跑,有一段坎坷的路,注定要一个人走完。

在没人陪的日子,不妨感受一下渊明先生那样的超然与从容,一个人同山水言欢,与草木凝眉,不攀高枝,只做一个闲云野鹤,虽然诗中写出了一种沧桑与无奈,但可以与山水为伴,寄情于山水间,也是一种欣慰。

-  END  -
图片:网络
编辑:贺宇宁
责任编辑:陈柳晨
投稿:810153330@qq.com
请您赞一下 
支持有美堂


    关注 TREVI特莱维大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