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丁晓作品】邮票里的梦

 

邮票里的梦作者x26nbsp;郭丁晓邮票是一扇小小的窗口,我通过它看到了窗外的世界。x26nbsp;——题记x26nbsp;x26nbsp;x26nbsp;x26nbsp;x26nbsp;x26nbsp;x26nbsp;x26nbsp;一九七0年...





邮票里的梦

作者 郭丁晓


邮票是一扇小小的窗口,我通过它看到了窗外的世界。 ——题记

一九七0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深夜,五岁的我被呼天抢地的哭声惊醒。我分明听到院子里五婆伤心的哭声,大哥、大姐、小妹也都醒了。还记得当时五婆左手抱着我,右手抱着妹妹,已是泣不成声。“娃儿,你爸不在了。”我婆对我们姊妹。“我爸咋会不在了?我当时很是疑惑,“爸爸前几天还从铜川回家给我带了玩具盒子枪、爆米花等农村孩子很难见到的稀罕物,咋一下子不再了?”天亮以后,我妈回来了,带回来了永远也醒不来的爸爸。矿上来了好多人,他们一个个表情严肃。我扑上去,抱着妈妈,“孩子,别哭。有妈在,天就不会塌下来。”妈妈对我说道。
后来我得知,父亲是为了超额完成采煤任务而出现伤亡去世的。父亲去世后的两年多,家里生活一下子拮据起来,加之我当时十四岁的大哥因小时高烧扎针导致小儿麻痹现在需要手术,家庭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我娃的腿治好。”这是我当时听到的妈妈发誓话。联系医院是当务之急,我妈的三表哥在西安的一附院工作,我三伯是一个瘦小个的中年人,快言快语,他从邻村人得知我家里境况,立刻写了封信回来。



我当时还没上学,邮递员是一个骑着绿色的邮车、戴着大盖帽的年轻人,很神气。以致于我在上学时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作文中我的理想就是能当一名邮递员。邮递员不知怎么认识我的,骑到我身边说:“小伙子,你家里的信。”我接过了信,飞快地跑回了家,“妈,咱家里的信。”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信,第一次见到信封右上角有一枚邮票。这枚邮票一下子吸引了我:邮票是西安钟楼的一个图案,庄重美观,色调朴实大方,周围锯齿形。当妈妈把封拿过去后,我的心情依然觉浸在对那枚邮票的想象之中。这时,我萌生了第一个人生梦想,那就是一定要去西安看看,看一下钟楼的真正样子。背着妈妈,我小心翼翼地揭下了那枚邮票,很珍惜地把它夹进了一个塑料笔记本之中,也算是开始了我的集邮生活。从此,我知道了钟楼,知道了西安,知道了家乡以外有一个大世界。



得到了三伯的关怀问候和经济照顾,妈妈总是过意不去。“咱们去看看你三伯吧!”有一次,听说三伯有病住院了,从未出过门的妈妈对我们说。听到这句话,我也觉得心中想三伯了,而与此同时由邮票引发的西安的美好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暑假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和大哥坐上了去西安的客车,车是一个老式的解放客车,一路走走停停,半路上车又出了些故障,司机穿上工作衣,拿着工具,躺在灼热的柏油马路上,捣鼓了半天,才又上路,终于到了西安,已是晚上十点多了。娘儿三第一次出远门,又是省城,人生地不熟,从车站到医院,要倒三次车才能到,最后一班车也没了,只好在火车站打起地铺,将就了一夜。一路上有困又渴,妈妈领着我在车站不远处的地方找到了一个镀锌的水龙头,我几乎是扑上去,对着水龙头一阵狂饮,这才停歇,来时带的石子馍派上了用场。向周围看看,车站到处是打地铺的人,大部分是赶不上车的旅客,也有流浪汉,也有当地人乘凉的。时值八月中旬,天气正热,已是十一点多了,天还没有凉下来的意思,妈妈把唯一一件衣服铺在地上,让我先睡下,她拿起一张报纸,折成四折,给我扇凉。起初我怎也无法入睡,原因是晒了一天的广场像烧了的热炕一样,加之第一次出远门,又到这么大的广场,很兴奋,问这问那。一个小时后,我进入了梦乡。这次来西安,既见到了三伯又看到钟楼的真面目,真的让我难以忘怀。相比家乡而言,西安真是太美丽了,我算是第一次开了眼界。



在这期间,我远在上海的二舅也一直关心着我一家的生活,关心着我们的学习,经济上资助着我们。随着我们姐妹几个一天天长大,花销也大了,有时到了开春,稻黍面馍也成了奢望,母亲甚至一天只喝一点包谷面糊糊,但我妈每次对我二舅的来信,都要让我回信说,告诉你二舅,家里一切都好,叫他不要挂念。最让我难忘的是,二舅每次来信都会出现上海海关大楼图片的邮票或北京大达岭长城的邮票,其中一次,我通过书信询问二舅海关大楼的情况,大舅给我解说:海关大楼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外滩最高的建筑,上面挂着的是截至目前亚洲最大的钟表,它是由英国人设计的,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听了大舅的介绍后,兴奋不已。当我又一五一十把大舅的介绍告诉给我母亲时,她也很高兴我长知识了。这时,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并脱口告诉母亲“妈,我长大后一定要让你去一趟上海,一定要去海关大楼让你看看,一定要去看一看外滩,一定要让你坐一次飞机,看一看长城。”母亲说:“我娃只要有这一份心就行了,看景不如听景。”但我分明地看到了母亲那甜蜜的微笑和幸福的样子。那时的我,已经渐渐长大,也懂了“作为男儿,有梦想就要去勇敢追求”这个道理,我不会辜负我邮票里的梦想的,也不会辜负母亲的那一份幸福期待的。



一九九七年九月三十日,我携妻子女儿,陪着母亲第一次去了上海,见到了南京路,我们是坐火车去的,一路上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孩子在卧铺上上下穿梭,像燕子一样,开心极了。不知不觉,不到二十个小时便来到了上海,就像母亲说的“睡了一觉就到了”。到了上海,母亲对我说:“你们年轻人到处走走看看,见见世面,这很重要。对我来说,见见你二舅,比看啥风景都重要,你二舅年纪大了,见一面少一面。”果然不到两年,二舅突患心脏病不幸辞世了。那一次在上海,我不仅看到了海关大楼的壮观,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大上海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崭新面貌,我真正的为祖国的大发展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长城邮票更是我见得最多,感受最深刻的邮票之一。陪母校去北京看长城也一直是我的心愿。二零零六年,我通过旅行社报名参加了北京五日游旅行团。但因生意上原因,最终我没能陪母亲一起去北京。母亲与我大妗子两人一块同行,生活在老家的大妗子自然是高兴,逢人就说:“我享我外甥的福了。”这次是我母亲和我大妗子第一次坐飞机,她们也成为了我们这个二十八口人大家庭中最先坐飞机的人。回来后,我们全家急切地围过来问母亲坐飞机是啥感觉,母亲说没啥感觉,只是觉得一百多口人忽然就上天了,飞机又没翅膀,人太能了。这以后,母亲也去过海南、云南等地,也是飞来飞去,但对母亲来讲,已经没了往日的兴奋,回来以后也很平静。但每一次,母亲显然为自己的儿子这份浓浓的孝心而幸福满足,我也同时充分享受到了一种孝敬父母的幸福和满足。这知道,这一切幸福,都是与我邮票里的梦想有着紧密联系的。



刊登在报刊上的《邮票里的梦》 作者 郭丁晓

时代发展。好多年来,我几乎没写过信,也没收到任何信件。也难怪,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多样化,电子信息、视频、微信等层出不穷。前年,女儿即将毕业,所在的西安某中学举办了毕业典礼。典礼上家长和学生互换书信,我第一次见到了女儿写给我的信,这封信虽然不需要贴邮票,但滋味也是和我多少年前收到信的感觉是一样亲切的。信上女儿说了我们父女在生活、学习上的一些细节场景,字里行间表达了浓浓的父女之情。读着这封没有邮票的信,已近不惑之年的我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交流更多地使用电话、微信、QQ等媒界,很少有书信之间的交流,虽然便捷了生活,但缺少书信交流那种细腻、有滋有味的亲情表达。因为在书写过程中,每一个字都注入了最真切的情感,像是每个字都带有生命一样,这是高科技的交流无可取代的。



高科技的生活,不可否认是社会的进步。可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了邮票的生活,真的比原来更加幸福了吗?





  • 长按上图加关注


E铜网(www.tx0919.com)网站建于2012年,同年5月正式上线,E铜网是一家立足铜川,面向全国的地方综合门户网网,铜川新闻主要报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铜川事、铜川生活以百姓生活为主要关注点、铜川记忆记录铜川一些历史性文章以及曾经在铜川生活、工作时期的回忆、全民乱拍以摄影方式反映铜川历史人文和个时代的变化、情感驿站 以铜川文学爱好者为主体,展示铜川人自己创作的原创诗文作品。

  • 来稿请附真实姓名以便刊登使用,无任何费用,来稿方式
  • 一。微信直接投稿
  • 二、邮箱投稿地址:328386802@qq.com 
  • 三。联系我们请加微信 tongchuanfangzhou


    关注 E铜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