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秒懂官学制度与六艺教育 勤思教育

 

中教史重要知识点回顾复习,冲刺的你还记得这些吗?...

-

经勤小思努力

虽然无法做到一天背会中教史或外交史

但也是搞到一点小干货来试水

如果反响好的话

后台君会再次尝试沟通做类似专题的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本章主要以选择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等形式进行考查。
一、学校萌芽的传说

(一)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学校类型

1.原始公社末期

根据文字记载,五帝和虞舜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

“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大学”,其主要教育内容以乐教为主;“庠”是传说中有虞氏时代的学校,庠者,养也。原为养老、储存谷物之处,兼作教学机构。

2.夏代的学校

夏代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根据文字记载,夏代有两类学校,“序”和“校”。

“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校”原指用木材围成的围栏,是养马驯马的地方,后来利用这一宽广的场所进行军事训练,成为习武的场所,也在此进行其它方面的教化活动。

“序”和“校”是两种面向不同对象层次的教育机构。前者设置于国都,面向奴隶主贵族子弟进行教育;后者分布于乡里,面向平民甚至奴隶进行教育。

3.商代的学校

商代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根据甲骨文和其它文献记载的商代学校的名称有“右学”(“大学”)、“左学”(“小学”)、“庠”、“序”等。大学、小学之分,表明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在教育上的不同要求,划分了不同的教育阶段。

瞽(gǔ)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当时大学教育以乐教为重,乐教的教师就是乐师。

勤小思温馨提示:右学和瞽宗都是大学性质,实是同一机构的不同名称。

(二)学校产生的条件

第一,社会生活的发展,教育内容逐渐丰富;

第二,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出现了劳心和劳力的分工,体脑分工;

第三,文字的产生为学校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与现实需要。在山东大汶口出土的距今约5000年前的陶器上,就已出现很规则的图画文字。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学在官府(勤小思提示这里灰常重要)

学在官府是西周时期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又称“学术官守”。

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即“学术官守”;

第二,教师都由国家的官吏担任,即“官师合一”。

西周的国学或者乡学绝大部分学官都是国家现任的职官,还有小部分是退休的官员担任。

贵族垄断了教育,普通百姓无法触及。形成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西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

“学在官府”具体表现为: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大学与小学

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划分,可分为大学与小学。

1.大学

西周大学,“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只招收少数符合资格的贵族子弟。平民中的优秀人才,要经过乡大夫和司徒的两级选拔,方能进入大学,学制约为九年。

大学学大艺,履大节。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学记》记载西周大学分别在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行和道艺两方面。七年告一段落,称之为“小成”。第九年时经考核,德行和道艺都达到要求,结束学业,称之为“大成”。

2.小学

西周小学有宫廷的贵胄小学与各诸侯国的贵胄小学两种,其学生是王太子、公卿太子、大夫元士的嫡子以及从地方层层选拔上来的优秀学生,学制约为七年。小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几方面,实际上是关于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

勤小思温馨提示:西周大学的不同类型的名称需要作为常识重点掌握,同时要与朱熹的“大学、小学”区分开来。

(三)国学与乡学

1.国学

设在周天子和诸侯国的王都内的小学、大学,总称之为国学,即“中央官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

2.乡学

设在王都郊外、地方行政区中的学校,称之为乡学,即地方官学,如闾塾、党庠、州序、乡校等。入学对象主要是一般奴隶主和平民的子弟。乡学的教育内容有明确 规定,即所谓的“乡三物”:“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乡学中有成套的考核制度,通过考核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学中的大学学习。

(四)家庭教育

西周时贵族家庭就注重“胎教”。西周家庭教育既注重知识教育,也重视品德与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能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西周家庭教育中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接受女德的教育,为将来成为贤妻良母做准备,其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相对地被轻视。
三、“六艺”教育(勤小思提示这里灰常重要)

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之一。“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是西周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

1.礼乐

“礼”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乐”是综合艺术课,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礼”、“乐”不仅在贵族生活中融为一体,其教育作用也是相互配合的。“礼”着重于训练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乐”着重于陶冶人的内在精神、情操。

2.射御

“射”、“御”是军事训练课。“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3.书数

“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指书写文字;“数”指计算、算法。西周书写的工具是刀笔、竹木,字体为大篆。西周已有供小学文字教学的识字书,《史籀篇》是中国教育史所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

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求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修养。六艺教育有许多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在教育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勤小思温馨提示:“六艺”需要与孔子的六经、西方教育史上的“七艺”做区分。
章节经典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六艺”教育中,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要的是?

A.书               B.数                C.御            D.乐

2.主要为下级奴隶主和平民而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学校是?

A.国学             B.乡学              C.辟雍          D.泮宫

(回复关键字“中教史习题答案”查看答案)

(戳原文阅读可看相关集训试听课)

推荐阅读》》》

考研英语到底可不可以用模板?

一眼看出考研英语中的正确答案,我要抢分!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我见过最有意思的答案。

教你如何在一天内背完考研近代史。

光明的前途,你却总是选择放弃

考研党之美国大选全知道

没想到我的研友竟然背着我看这个。

阅卷秘密 | 同学你这样子是在搞事情!
如果你也在学中教史】
【欢迎点击原文查看原文


    关注 勤思教育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