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寒夜语

 

头疼一整天,写下一些不知所云的话。...

秋寒夜雨
(一)


寒露的前一天,天气忽然就凉了。晨起到阳台上看小月季的花苞,凉凉的空气使人忍不住打寒噤,赶紧在衣柜里找出一套厚睡衣,披了外套。

南国的秋天来得慢,立了秋晚上的风也不凉,不像北方,立秋过后,一层秋雨一层凉,循序渐进的冷下去,紧接着就是衰飒的西风,叶子变枯变黄一天天往下落,枯叶落着,冬天就来了。南国的秋天,几次秋雨过后,白天依然有点热,室内刚刚好,几乎是一年中最适宜生活的日子。心下想果真是南方呀,秋天一点不冷。谁知,就这么冷了。

初冷那天,校园里的女孩子们,依然光腿穿短裤短裙。室友怕冷,早晨穿纯棉格子衬衫藏青色半身裙配厚丝袜出门,回来郁闷地说,“这儿的人怎么不怕冷呢?一路上都是光腿的女生,自己穿这么厚,好傻!”第二日果断光腿出门,可巧,另一个室友却穿了厚丝袜,我和她讲昨日G的事,她说,“昨天好冷呦,我怕冷,今天要穿的厚厚的。”忽然想起读研时香香带学生在海南实习,回来说一年到头都是夏天,只能穿裙子短裤,花样那么少,真乏味。四季流转,冷热交替,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衣服,要有不同的风格与味道,对女生来说正是买买买的理由。
(二)
小月季和茉莉是初来上海时,一个毕业后在上海工作的朋友来看我,知道我爱花,送了两盆。买来的时候,茉莉全是鼓囊囊的花苞,小月季鹅黄色的花开的正好,置于床头的小书架上,每日浇水照料,剪下一支月季插在钧瓷小瓶里,房间一下子生机勃勃起来。初时,茉莉开的极盛,满室幽香。忽然就开始生虫,捉了几次,日渐枯萎了,叶子一片片干在枝头,依然是绿色的叶子,就干了,心下着急,又无办法,只得剪掉枯枝将干叶子扔进垃圾篓。过了几日,小月季也蔫了,亮丽的黄色变的昏黄,继而叶子也哭了,如法炮制,剪去枯枝。看着两盆水灵灵的花儿这么蔫掉,着实懊恼,索性眼不见心不烦,统统打发到阳台上。

几场秋雨过后,阳台上晾衣服,小月季和茉莉居然又神气活现起来,叶子水润水润,阳光下绿得透亮。难道是室内空气不好?入住时确实是才粉刷的墙壁。也许,花儿就应该养在露天的地方,经受阳光雨露的洗礼,集天地钟灵毓秀之气,方能长得好。有一种插花理论说,如花在野,意思就是插好的花要像花儿本身长在田野里那般自然而然,充满生机。养花亦如此,养于室内不见阳光的植物,大都长得不够健康,当然,喜阴的植物除外。现在,小月季在九死一生之后,重换生机,已经有六个花苞了,每日看着花苞一点点变大膨胀,最终胀破那层绿色的衣服露出娇嫩的黄色,心情也跟着好起来。月季新生的芽三片叶子,是浅浅的绿,或者说接近青绿,边缘若锯刺状,枣红色一圈,很好看。摸上去软软的,很薄,弱不禁风的感觉,老的叶子是沉静的深绿,看久了使人有静穆之感。老叶手感偏厚,边缘的枣红色也会褪去。茉莉的新叶是初春柳绿的颜色,油滑的质感。

月初,龙猫去东北,留下一盆苹果苗一盆石斛让我照料。从小到大吃了这么多年苹果,第一次见到苹果树幼年的芳容,笔直地向上生长,叶子深绿,边缘有锯刺,叶子背面有淡淡的白色绒毛。仔细观察,才知道每一种植物的叶子都不一样,叶子的形状质感色泽都不同,同一株植物的叶子绿色深浅不一,甚至同一片叶子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变化,那许多的绿很难描述。我们总是说绿色的树绿色的草,其实这绿大不同。小学时,上学的路上有一片苹果园,不知为何,有十几株苹果树没有被围起来,无人看管,春天的时候和小伙伴路过的折白色的苹果花,初夏,苹果结了绿色的小果子,散发着苹果特有的芬芳,折下一枝挂满小苹果的枝条,说说笑笑上学去。不几天,园子里苹果树依然果实累累,园外的树上就空了。
(三)
今天一直头疼,上午看综艺节目打游戏,下午上课,全程不在状态。

整个读研期间,似乎都处于不安,来到上海,心逐渐沉静下来,生活也步入轨道。一个国庆,居然又开始打游戏,忍不住鄙视自己。

前几日,南京读书的朋友说,像我们这种小地方或者农村出来的孩子,都会经历一个身份认同的危机,价值观被重新塑造,也许真是如此。读研的三年,不安与躁动,始终静不下心读书,从小到大形成的那套价值观人生观都被打碎了,那个过程很痛苦,三年里似乎一直都很不安。也是那三年的境遇,让今天的我,来到上海,不至于慌乱,不至于无所适从。

为了不让自己打游戏,也为了不使生活无聊,读书之余,开始学习画画。也谈不上学,豆瓣里关注一些画画的大神,自己看着慢慢画,没有报专业的课。目前还没有入门,就这一点点经验,也使我明白,任何一行,想要做出成绩,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与努力,有大量的时间投入,转益多师,刻苦钻研。画画带给我最大的不同,应该是迫使我去观察,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以前看到一栋楼就是一栋楼,入迷的那几天,会研究楼房的线条与阴影该怎么处理,小月季的叶子该怎么画,写文章的时候很少观察的这么仔细。学习画画,才意识到原来,对于日常生活,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一点儿不了解,一切都那么陌生。一切的艺术,到最后都是心境的修炼。沉在那个世界里,真的会忘记身边的琐事,这大约也是艺术的魔力。

一直喜欢植物,接触到花艺之后,觉得原来世界可以这么美,原来有人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么多年,似乎一直没找到能让自己全心投入的事,读研之前,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生性愚钝,直到读研的某一天,才恍悟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修心。读书自然算是自己喜欢的事,可如今读书成为职业,写论文又太烧脑,总得找点儿读书之外的事来做,画画和花艺是不错的选择。也许,毕业后不到高校教学,改行做一个花艺师也不错,甚至更好。活在尘世,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又让自己感到快乐与成就感的职业真的挺难。

(4)
一直不是纯粹的读书人。无聊的时候,重读了萧红的几个短篇,萧红的小说总让你觉得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睁着好奇的眼睛看世界,这世界有温情,有后花园的南瓜花和蜻蜓,也有病死的孩子,残酷与纯真同时存在。马尔克斯的小说也是如此,仿佛一个小孩在窥探大人的世界。也许伟大的作家,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

老舍的小说,那种京味儿说不出来,可是当你读的时候,你会知道,这就是老舍。作为一个写字的人,文章做到通顺流畅甚至优美动人都不难,难的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布封说,“风格即人”,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

鲁迅的小说很注意光线的变化,仿佛电影里光影的明暗处理。本来想通读一遍写一篇小文,因为懒一直拖着。

终于鼓起勇气阅读《文选》,读里面的汉赋,居然觉得很有意思。以我曾经拙劣的古文阅读能力,简直不可想象。

读书的最高境界,大概是读出书或文字后面那个人,通过作者的作品感知作者的个性。复旦不愧是名校,进来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差距。这边的研究生不仅读书多,读书细,个个都很努力,一起上课时每每惊叹他们渊博的学识与认真的学习态度。
(五)
头疼一整天,写下一些不知所云的话。

微信公众号更新随意,差不多随心情而定,曾经两个多月一篇没更新,对那些支持我的朋友真的感到十分抱歉。生性疏懒,又不以经营公号为职业,加上开学后作业多,要读的书多,以后也做不到每日更新,希望朋友们不要见怪。

——2016.10.11依烟于上海

图片来自英国画家安妮奶奶(
Anne Cotterill
)的画作。


    关注 依烟嫣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