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挖了美国某大学实验室1/3的人,AI人才今年遭各大公司疯狂挖角

 

今年人工智能(AI)产业最为火爆,因此这个领域的各个高校实验室也是频繁遭到各大科技公司“洗劫”。...






《经济学人》近期报道,过去一年,Uber从卡内基·梅隆大学国家机器人工程中心(National Robotics Engineering Center)挖了超过1/3的人。这个以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系统管理闻名于世的实验室,也就不超过120个人。除了Uber,Google、Facebook、微软、IBM这些科技公司大鳄也在干同样的事情。

现在,美国新毕业的计算机科学博士生中,有57%选择进入科技公司,比十年前提升了19个百分点。这是华尔街日报援引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份数据。从数字上看,科技公司在“大挖角”,越来越多的人才进入一线产业,而不是留在学校的实验室中。



外界推测,造成这个趋势的主要原因,还是报酬的巨大差异,在企业的收入几乎比大学翻了一倍。《华尔街日报》援引NSF的数据称,2014年,高校中计算机及信息科学博士后的年收入中位数为5.5万美元,而对应的企业实验室职位则为11万美元。在平均年薪最高的Uber,研发人员的工资达到了35 万美元/年。

今年人工智能(AI)产业最为火爆,因此这个领域的各个高校实验室也是频繁遭到各大科技公司“洗劫”。

一周以前,原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负责人Fei-Fei Li加入谷歌,掌管人工智能团队。Fei-Fei Li此前在高校从事教育及研究工作超过 10 年,之所以加入谷歌,他在Facebook上说是为了“民主化AI”。而此前,百度、亚马逊、Facebook等都曾从斯坦福、卡内基·梅隆、纽约大学等高校挖了不少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

不仅仅是美国本土的高校,在全球其他国家的大学实验室也面临被科技公司“截胡”的窘境。根据彭博社的报道,过去三年中,位于加拿大的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就有多位教授从该校离职,被挖到了 Google这样的科技公司,还有一些虽然加入了美国高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但是同时也在为一些科技公司做着兼职。

专业职场分析人士认为,对于科技公司来说,能够招到最顶尖的人才,是公司在行业中竞争力的体现。“这不仅是一个关于报酬的博弈,也关乎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这项挑战的影响力。这些因素决定了谁能得到好的人才。”



更多阅读:

>>在这18所英国大学读书,你会受到更多关注

>>麻省理工VS加州理工,撕逼也有极客范儿

>>名牌商学院:上课像打仗,2点前没睡过觉

>>14所最难进的英国大学

>>人民币贬值,留学生怎么保护钱袋子?

>>看美国名校学霸们是怎么学习的

>>钱不够?美国10所大学提供最多奖学金

>>在美国最古老的十所大学读书是什么感受

>>上完大学后工作好找吗?三招评估专业前景

>>75%学生危机时不会自救,留学安全敲警钟

读的不过瘾,点击分类看更多

大龄生伦敦求学记 | 5 Ships

观点 | 专业报告 | 企业视角
- END -


    关注 益咕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