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妙谱新曲 共构巧绎精彩——五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和声课堂”同课共构纪实

 

和声妙谱新曲共构巧绎精彩五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和声课堂”同课共构纪实卷入,深度卷入!和声,强劲有力!课堂,彰显...

和声妙谱新曲

共构巧绎精彩
五六年级语文教研组

“和声课堂”同课共构纪实




卷入,深度卷入!和声,强劲有力!课堂,彰显魅力!在我校“和声课堂”浪潮的推动和洗礼下,我们五六年级的师生们也如同跳跃在和声乐谱上的音符,演奏着一曲曲和声课堂的青春之歌、智慧之歌、和谐之歌。

一、同课共构创新行,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教研的最重要的场所。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亲自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失败,才会诠释新的理念,才会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这学期,学校提出“同课共构”这一研修方式,我组成员便积极响应,运用团队的力量,围绕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标,人人都卷入其中,共同探讨一节课的教学,聚焦问题与关键内容,进行设计与实施。

在选文之初,成员们并没有急于备课,而是先仔细解读了和声课堂理念,努力把握新课程理念与方法,充分做好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的准备,将以往的和声课堂案例进行了深入观察、分析、比较,各自在心中形成了教成熟的想法后再付诸于笔端。

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当老师们明确了学校“同课共构”教研活动的安排后,便开始积极地为这次研究课做准备,首先,依据自己的教学特色选择课文,深入钻研教材,重温和声课堂理念,认真制作课件,努力将螺旋上升的教学研究过程进行展示、提炼和总结。

五年级两位老师选择的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会看病》,这是一篇讲述“磨炼”的文章,为了儿子的独立与成长,母亲硬生生地“磨”着儿子,也“磨”着自己。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描写母亲焦虑、煎熬的心理历程,来展现母亲对孩子的爱,在磨课过程中,我们将教学目标聚焦到两个方面:一是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对母亲心理活动语句的研究上。可是具体怎样操作呢?戴崇洁老师提出,教学一定要有文体意识,首先关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的教法,略读课文师精读课文的延伸,在精读课文上学习的方法,应该放在略读课文中放手让学生实践。 那么,对于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归纳,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更好呢?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借助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在孩子生病时,母亲是怎么做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将主要内容聚焦到母亲的行为上来。在解决第二个问题,即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母亲的心理活动,以及怎样通过母亲的心理活动来感受母爱?磨课时,我们发现,母亲的心理活动有6处之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处处细讲,于是,在学生找到这六处句子,感受到了母亲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后,我们便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句子——“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老师重点指导学生体会,然后学生自己用学到的方法体会其他句子。在李小丽老师执教时,她发现,有些孩子在归纳主要内容时不容易把母亲怎样做的说清楚。在理解母亲心理活动环节,有的同学理解得不深刻。张婕校长和陈蓓蓓主任也指出,教学目标表述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活动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对于重点的突破,要不怕花时间和力气,要想办法让学生领悟透彻。于是,赵欢老师便在第一稿的基础上,设计了几个问题:如果围绕儿子来归纳主要内容,便引导围绕母亲的想法和做法来归纳;如果是母亲心理过程没说清楚的则引导孩子关注母亲心理的变化,最后再进行整体归纳。而针对理解母亲心理活动时,设计了让孩子联系实际想象,母亲在等待的过程中,担心什么?通过想象母亲的担心体会母亲此时的度日如年,进而体会母爱的伟大。通过多次修改,第二次执教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六年级两位老师选择的课文是文言文《伯牙绝弦》,我们把教学目标定位为:读准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伯牙绝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在此之前,学生对文言文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与认识。这篇文言文喻示的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对于一篇具有如此深厚文化内涵的文言文该怎么教呢?在磨课过程中,我们参考了罗才军老师所上《伯牙绝弦》的设计,惊叹于他通过纵情吟诵识知音、明知音、诵知音、怀知音这几个层次层层推进,让孩子逐步体会到知音的真正含义,体会伯牙失去知音之痛。





经过几次讨论研究,袁玲老师初次进行尝试,首先课题引入时引导初识“绝”意,为后文作铺垫。并适时设置情境,用音画结合的方式介绍伯牙其人以及与钟子期的关系,并提出疑问:伯牙为何要绝弦呢?然后通过学生自由朗读、到读准难读的句子,再到读通整篇课文,有层次地读,让每一次的读都有明确的目的,是有意义的读。在引导孩子理解二人琴瑟相和互为知音时,袁玲老师采用了想象伯牙琴声还会有哪些动人的情景?而子期又会是怎样赞叹?伯牙又有怎样的感慨?当子期死后,伯牙又会怎样地悲痛欲绝?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较好地理解到知音间的惺惺相惜,但是同时,听课老师也发现,孩子似乎还不能完全充分地体会知音更深层次的含义,总有些隔靴搔痒之感,张婕校长指出,课堂的留白是不是不够?课堂的行进是不是太顺?难点的突破是不是还不够到位?陈蓓蓓主任也提出:课堂应该更多地展现孩子的思维过程,体现孩子的增长点,体现课堂的提升,老师是不是应该更好地退到孩子背后?是不是能更好地起到助推作用,而不是强势地牵引?针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廖银昌老师在原教案之上再次做出了调整,让每一步设计都走得扎实,都目的明确,尤其是在引导理解何为知音这一板块,廖老师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引导孩子体会伯牙的志向和胸怀,而正如子期这样知志、知念、又知心的人才可以谓为知音,通过这样的设计,孩子在这一环节对“知音”的理解可以说是入木三分,这也很好地突破了难点,顺利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从选课、磨课到上课、再到总结,“同课共构”活动历时两个多月,过程虽有些许艰辛,但收获却是满满的,沉甸甸的。在这次磨课中,每一次的修改都是进步,每一处细节的处理都是思维碰撞出的火花。老师们各抒己见,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求进步,在研讨中求提高。同时也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并共同探讨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新的教法,取长补短,增长见识。

1、以活动促成长,同课共构这一主题得到明显展现。

针对课堂上,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老师们一次次细心研读教材,梳理课的核心内容,争取从此出发,使课堂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不再浮于表面。

2、以活动明理念,和声课堂的航标灯引导教学始终。

如何做到“让学”、“留白”?在一次次的困惑之后,教学也逐渐明晰起来,提倡“让学”,并不能停留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认识层面,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学的课程内容,这是基础;有学的方法,这是关键;更要在懂的基础上学会,这是落脚点。

也让我们明白:一堂完整的语文课,教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固然重要,但一味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一定就有好的效果。在教学高潮处留下一些“空白”,给学生留下静思的时间,学生就会在沉思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从而达到“大音希声”的美学境界。语文教学的“留白”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教师在教学时,选择性地对有些问题不讲“死”、不讲“深”、不讲“透”,让学生通过个体的阅读、思考、分析、想象、理解、体悟,把知识学得更活、理解得更深、把握得更透,让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驰骋,从中质疑、探究并借此实现思维的拓展和知识的提升。

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设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

一次活动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次成长的起点,教学处处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带来新的思考,在最后一次研究课结束后,王蕾主任带着我们进行了新的探讨:古文就应该以读为主,以读为重,这无疑是正确的;在关键点的突破时,脚步一定要放慢。例如:绝弦后还弹琴吗?还有弹琴的快乐吗?这些都处理得很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思考,对于古文的群文阅读是否可以尝试?是否应该抓住单元备课的契机,更加重视单元主题教学?在归纳主要内容时,可以尝试开始时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学习之后再归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戴崇洁老师也提出:古文由读通——读懂——读出知音,内容很多,我们的和声课堂要怎样才能慢下来?重要内容,老师要注意倾听和点拨,要找准孩子的增长点,要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疑点进行聚焦,有交流、有合作、有增长。

对于这些新的问题,老师们又有了新的研究方向,我们的“同课共构”在一次次螺旋中上升,而老师们的教学智慧也在一次次螺旋中不断增长,不断成熟,教学需要不断总结和提高,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而正是一次次精益求精的磨课,让我们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一次次的教后反思,为我们注入了教学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钙剂;专家导师们的引领,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照明的灯塔;而我们自己的不断学习,则是通向成功的基石。只有这样,我们的那“半亩方塘”才会出现“云梯万丈上天台,高峡平湖一鉴开”的教学愿景。

文袁玲   图廖银昌   审刘小波


    关注 人和街小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