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私奔,我看着

 

读惯亦舒或者李碧华的人是很难再接受两行以上文字仍然拘泥于同一个事物的,思维一定要够跳跃,说得夸张点,精神疾病中有一个症状叫“思维奔逸”,才是我追求的速度。...





“再精彩的人生,也逃不过生活琐事的蚕食。没有一个又一个的surprise,怎么活得下去?”

所谓阅历,大概指阅读的历史或经历,以及紧随其后形成的类似第六感的东西罢——比如,读书读到我这个年纪,几乎可以凭直觉,“盲买”一些书籍,然后,欣然读到津津有味,不至于后悔起厌恶。

我的阅历让我能够轻松完成阅读的选择题,大差不差,但从另一面来说,阅读的趣味倾向也让自己圈囿偏颇,此事古难全。

手边这本集子《一个人私奔》便是如此,于如海的书单中信手将它拈进购物车,只因为即便无线信号冰冷无形——由于上网时间长电脑倒是有点点发烫的——我仍然能够敏感地嗅到遥远那端作者的一点点私气息,为我神往。

香港社会从来都是这般赤裸功利,书名亦不例外——游记而已,可以叫《在路上》《某某游记》《行者日记》等等,敢起名叫《一个人私奔》,如此不羁与大胆,足见锋头劲健——人缺少什么,便神往什么,我喜欢!

作者王迪诗,素昧平生,初相遇,介绍栏里说她是香港最神秘专栏女作家——哦,我记得当年托长沙好友买寄到手的李碧华小说,后记也说李是香港最神秘女作家,从来不拍相片,面貌成谜,看来,这些女人狡猾狡猾地,很自我噢。

在网上下了单子的次日,书即到手。如今这书的质量,与当年地摊盗版年代如同云泥。越来越喜欢这些女性著作,从形式到内容都精美可爱,有随手拍的趣致街景,和随性的私心情。上次龙应台的《目送》亦如是。

原来作者的职业是律师,在我想来,律师或者医生,如果写起文字来,必是针针见血很犀利的,前者精刮于世事人情,后者了然于生命无常。一般,她们不多脂粉气,如毕淑敏的文字。

而且,她们不纯风景,我最怕读的就是软绵绵描述。读惯亦舒或者李碧华的人是很难再接受两行以上文字仍然拘泥于同一个事物的,思维一定要够跳跃,说得夸张点,精神疾病中有一个症状叫“思维奔逸”,才是我追求的速度。



王迪诗几乎将全球都走遍写到了罢,而且,角度很刁钻挑剔。巴黎地铁的尿骚味,雅典的乱,希腊的吃老本的堕落······抱怨着,追逐着,经过着。写夏威夷那章,根本就是个亦舒式小说,将人生取舍在云淡风轻中信笔带过,比亦舒更精短浓缩,信息海量,又留白多多。

作者一竿子将高尔夫球挥出去好远,居然划个弧线又轻松返回,刻划精准,黑色幽默到你不知该哭该笑——“四季的变化,是时间求进的见证,就像花钱买了东西也该有张收条。”

“正常的地方应有阴晴圆缺,就如正常的人有喜怒哀乐。做人有哭有笑,有情绪才有意思。”此话一出,我才理解为什么作者视夏威夷的沙滩阳光浴一日享受二日发呆,三日即白痴。典型香港人,如何慢生活得下来?

作者习惯语气是“我王迪诗”,字里行间见得天之骄子享乐派,不过不令人反感——按亦舒说法,我所拥有一针一线皆我亲手努力嫌来,如何将这些银子花出去,关你鸟事?年轻就是好,没有那么多天老地荒的想法与柴米油盐的盘算,想飞两个小时只为吃到地道松子鱼,没问题,立即上路,随时出发。



家庭主妇难免偶尔泛起笼中鸟微恨,在世事繁冗间,我很乐意抬起头来,看看人家的“私奔”,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所有的私奔,都是看着别人轻叹一句::“好浪漫”,而一旦亲自,肯定会被实际执行起来的琐事烦到想死。


    关注 无食不欢赵绮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