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心赋》---162

 

莫摘枝苗。须搜祖祢。豁尔而无明顿开。湛然而情尘自洗。恶从心起。如铁孕垢而自毁铁形。善逐情生。犹珠现光而还照珠...







莫摘枝苗。须搜祖祢。豁尔而无明顿开。湛然而情尘自洗。恶从心起。如铁孕垢而自毁铁形。善逐情生。犹珠现光而还照珠体。     不要在大森林里寻找小枝小芽,找水也不要找支流小溪,要直探源头。须找根源,很快无明顿开、情尘自洗。没有无明就没有情尘,不受蒙蔽。恶从心起,就像铁被污垢掩藏,自己毁了形状,就像珠子显现光明,却能朗照珠的本体。这是说明人要去恶从善。假设一个人能活一百岁,恶能减三十岁,善能加二十岁,最后只有九十岁,但是这样还是很悬的,往往不是这么简单的加减。

犹珠现光而还照珠体者。如古释云。止观无所现有三义者。一无心现约止。二所现空约观。三无别体约止观契合。又一约心。二约境。三心境两冥。又一约智。二约理。三理智冥契。

犹珠现光而还照珠体者,如古释说:止观无所现有三个意思:一个是无心现。这是说止,定下心来所以叫止。二,所现空。这是观,所显一切皆空。三,没有别的体。是说的止观双运。又,一说心,二说境,三说心境和谐。又,一说智,二说理,三说理智冥契。心境、理智和止观是说法上的不同而已。

就第三义中疏先正释。后自体显照。故名为觉者通妨谓有难言。若无别体。何能普现众生心行。故答云。自体显现。如珠有光。自照珠体。珠体喻心。光喻于智。心之体性。即诸法性。照诸法时。是自照故。引起信文甚分明。

第三个义中,疏文先解释主要的,后说自体显照,所以叫觉者通妨,怕人家有刁难的话:如果没有别体,怎么能普遍显现众生的心行。所以这样回答:自己显现就像珠有光,能自照珠体,珠体比喻心,光比喻智。心的体性就是诸法的本性,照诸法时,也是自己照的意思,引证《起信论》文理非常的明显。

然论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剂难知难解。

然而论上说:虚空无边所以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所以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所以众生的心行差别也无边,这样的境界实在是太多不可分别,难知难解。

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以众生忘见境界。故心有分剂。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观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如果无明被断掉了,没有心想,怎么能够叫做一切种智?回答说:一切境界本来就是一心,离开了念想。因为众生虚妄见到境界的缘故,所以心有分别,因为虚妄的起了想念不符合法性,所以不能决了。诸佛如来离开了见和想,无所不遍。因为他的心真实,他的心是诸法,本性就是真理,自体显照一切妄法。佛有大智、大慧、大用,有无量的方便,随着一切众生所观,得到正解,都能开示种种法义,所以叫作一切种智。

鹄林大意。须归准凭。

法华经颂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法华经》颂说:世尊法久后,最后的时候,传教法华时,要当说真实。佛最终说真实法,三乘归一。后世人讲经也好,读经也好,达不到真实这个地步,就不够标准。

形端影直。风静波澄。辩伪识真。如试金之美石。除昏鉴物。犹照世之明灯。形仪端正,影子直也正,风静(停息了)波澄,辩别虚伪之人能识得真理,如试金之美石,除却昏迷,鉴别万物,犹照世之明灯。

密严经颂云。照耀如明灯。又如试金石。正道之标相。远离于断灭。夫世间出世间一切万法。但以一心验之。自无差别。似灯破闇。如石试金。悉皆去伪辩真。破邪归正。故颂云正道之标相。自然不落断常有无之见。故颂云远离于断灭。

《密严经》颂说:智慧的照耀既像明灯又像试金石,正道的标准远离于断和灭。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万法,只要用一心去衡量它,就没有什么差别。似灯破暗,象试金石一样,都能够去伪辨真,破邪归正。所以颂说“正道的标相”,自然不会落于断和常、有和无之见,所以颂说“远离于断灭”。

事绝纤毫。本无称谓。因用之而不穷。从赞之而成贵。

心本无名。体亦寂灭。因用则无穷。因赞则成德。此皆为传布故。随顺于世间矣。

心本来无名,本体也是寂灭的,无声无相。因为用所以有无穷的变化,因为赞它所以它有德,人们不认识,所以不知道心对世间对出世间都有用,称名赞叹都是为了传播,随顺于世人。

义天行布。重重之星象璨然。法海圆融。浩浩之波澜一味。

华严有二门。一行布门。二圆融门。若行布。则一中无量。若圆融。则无量中一。如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又约事行布。约理圆融。皆不出心。了之成佛。故云当成无所畏。

《华严》有两个门:一个是行布门,二是圆融门。如果是行布门,那么一中能演出无量;如果是圆融门,那么无量的东西都归结为一。经中说: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解他们互相生起,就会无所畏。又,从事看就是行布,从理看就是圆融,事和理都离不开自己的心,了知这个就能成佛,所以事上也通、理上也通,那就无所畏。

根尘泯合。能所双销。了了而如同眼见。一一而尽是心标。

若决定信入此唯识正理。速至菩提。如登车而立至遐方。犹乘舟而坐升彼岸。如经所说。言大乘者。谓是菩提萨埵所行之路。及佛胜果。为得此故。修唯识观。是无边失方便正路。为此类故。显彼方便。于诸经中种种行相而广宣说。如地水火风并所持物。品类难悉。方处无边。

如果决定相信进入这个唯识正理,就能够速证菩提岸,象坐上了车,便能很快到达远方,象坐上了船,很快就能直接达到彼岸。如经中说:大乘是菩提萨埵所行的路,是佛的胜果。为了得到这个,所以需要修唯识观,这个没有边、没有失,是大方便法门,佛门正路。为了给这些人显示方便,在诸经中有种种修行的方式方法,而广为宣说,象地水火风不同品类一样,在各自不同的方位和地点显现出无边无际的不同。

由此审知自心相现。遂于诸处舍其外相。远离欣戚。复观有海喧静无差。弃彼小途。绝大乘望。及于诸有耽着之类。观若险崖。深生怖畏。五趣中道。

由此可以知道,真心显的相在十八处中,要舍掉它的外相,远离喜怒。再看看“有”的海(世间红尘),喧闹寂静都是一样,要去掉那些小乘,修大乘。只是世间人耽着这些东西,修行者看这些就像遇到险峻的悬崖,深生恐惧心,因为这样最终将混入六道。

若知但是自心所作。无边资粮。易为积集。不待多时。如少用功。能成大事。善游行处。犹若掌中。由斯理故。所有愿求。当能圆满。随意而转。以了此界一法是心。则此知无边法界皆是我心。故云善游行处犹若掌中。

如果知道一切只是自心所作,无边的资粮就很容易积集,不用很多的时间,用少许的功夫就能成就大事,善游行处,就好比掌控在自己的指掌之中,左右逢源。因为这个道理,所有的愿求都能圆满结局,能随着你的意而转。因此了解一个法界是心,无边的法界也都是我的心,从一知多,所以说“善游行处,犹若掌中”。

又入楞伽经偈云。不生现于生。不退常现退。同时如水月。万亿国土见。一身及无量。身火及霔雨。心心体不异。故说但是心。心中但是心。心无心而生。种种色形相。所见唯是心。佛及声闻身。辟支佛身等。复种种色身。但说是内心。

又,《楞伽经》偈说:法性本来不生,但显现于生,本来不退但显现有退的现象。法性如水中月,一月当空,万亿国土能见。一身及无量身,无论是身火及大雨,这里面的法性都是一样。法法之心本体不异,这些心中只是真如一心,真如心无心而生。人的心真实处才是真如心,真如心要从无心而生,世间的种种色、形、相,修行者看到的只是心。佛、声闻身、辟支佛身以及种种色身,说到底,究竟而言还是个真心,佛圆满了这个心。


    关注 正中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