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心赋》---163

 

又肇论云。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则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







又肇论云。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则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有无齐观则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又,《肇论》云:净名说:不离开烦恼但是得到涅槃,因为修行者是生活在烦恼世界中,但是他知道烦恼就是涅槃的道理。天女说:不出魔界进佛界,形象表现上是魔界的事,但是佛于其中能够处处契入佛界,实际上是有智慧心的。然而甚深的佛道在于你能够妙悟,妙悟关键要接近真实,达到真实就能够齐观有无,将有无、善恶撇开,看到里面性的道理,有无齐观了,那么别人和自已(能和所)就不二了。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澄观和尚云。实相心界者。依此心所生诸刹。譬如大海所生诸物。皆无不海。一切诸法皆从实相心所生。皆无不心。是故当知眼中所见色。耳中所闻声。皆真法也。以一切法唯一法故。如经云。一切法唯一相故。于诸法中。若了观心。如同眼见。

澄观和尚说:所谓实相心界,就是依凭这个心所产生的各种佛刹,如大海所生各种物,都是海里面的。尘尘刹刹都是根据实相心而生,就像大海所有的物都从大海而生一样。一切诸法都从实相心所生,都是心。是故当知眼中所见色、耳中所闻声,都是真法,因为一切法只有一个法。经说:一切法只有一个相故。这一相就是无相。在诸法中,如果知道观心,就如同亲眼所见一样。

照烛森罗。随念而未曾暂歇。飞穿石壁。举意而顷克非遥。

此真心体。寂而常照。犹如镜光。无有断绝。如高成和尚歌云。应眼时。若千日。万象不能逃影质。凡夫祗是未曾观。何得退轻而自屈。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十方钟鼓一时鸣。灵光运运常相续。应意时。绝分别。照烛森罗终不歇。透过山河石壁间。要且照时常寂灭。

真心本体虚寂,灭尘相,但能常照真相,就像镜子的光没有断绝。高成和尚说:法眼相应尘相时(开悟了),如一千个太阳照耀,万象不能逃影质,形体、影子都看得清清楚楚。凡夫只是未曾察觉,怎么能够退缩屈服?轻易的就说自己不能修,不想修了,太没志气了。与法耳相应时,就象在幽谷中听到大大小小各种声音,没什么听不到的,没什么不明白的。十方钟鼓一时鸣响,心灵之光运运常相续,这是音声法门的圆通境界。意相应时,就能去掉分别,看万象都没有障碍。透得过山河石壁,要且照时常寂灭,不是身体能够透过,而是知道这个理。

绝观通人。破尘上将。作智海之健舟。为法筵之极唱。

绝观通人者。若云菩提涅槃真如解脱。皆是住观之语。若亲证一心。诸观并息。又说此唯心法门时。法华经云。是第一之说。金刚经云。为最上乘者说。华严经云。不思议说。故云法筵之极唱。

所谓绝观通人,象菩提、涅槃、真如、解脱,这些都是住观的说法,如果亲自证到一心,这些观法都可以没有。又说这个唯心法门时,《法华经》说“是第一之说”,《金刚经》说是“为最上乘根性所说”,《华严经》说“是不可思议之说”,所以唯心法门是佛法的最高说法。

如虻附翔鸾之尾。迥登丹汉之程。犹声入画角之中。出透重霄之上。

虻是苍蝇之类,画角是一种乐器,能够演奏出很好听的乐曲。象苍蝇粘在翔鸾的尾巴上,能飞很远的路程,如画角演奏的美乐能透出重霄之上。

如法性论云。问。本际可得闻乎。答。理妙难观。故有不知之说。旨微罕见。故发幢英之问。有天名曰幢英。问文殊师利。所言本际。为何谓乎。文殊答曰。众生之原。名曰本际。又问。众生之原。为何谓乎。答曰。生死之本。为众生原。又问。于彼何谓为生死本。答曰。虚空之本。为生死原。幢英于是抱玄旨而辍问。如悟不住之本。若然。则因缘之始。可闻而不可明。可存而不可论。问。虚空有本乎。答无。问。若无有本。何故云虚空之本为生死原。答。此犹本际之本耳。

《法性论》说:问:本际可以知道吗?答:理非常深妙,很难显现,所以有不知道的说法;意义微妙难以见到,所以就有了幢英之问。有一个天人叫幢英,问文殊师利:这个本际是什么?文殊答到:众生之原叫做本际。又问:众生之原又怎么讲?答说:生死之的根本叫众生原。又问:什么叫生死之本?答说:虚空的根本就是生死之原。幢英于是抱着玄旨不再问了,悟出了不住之本(这个本是不住色声香味触之相)。有人问最早的一个佛、最早的一个人、最早的因缘是什么?有这么回事但可闻不可明,所以可存而不可论,一定要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说不清楚,是无证的,佛都不回答。因为任何回答都必须拿出事实来,人们才能相信,这又是不可能的,就是说出理性,人的智力也是无法相信的,于是无证。问:虚空有本吗?答:没有。问:如果没有本,为什么说虚空之本是生死原?答:这个本就象本际的本。

则于虚空无本。为众本之宗。化表无化。为万化之府矣。故知人心为凡圣之本。则凡亦是心。圣亦是心。以所习处下。不能自弘。诸佛将众生心登妙觉。众生将佛心溺尘劳。若以心托事则狭劣。若以事从心则广大。

虚空没有本是众本的宗祖,大化本无化却是万化的源头,所以知道人心是凡圣的根本,你的心可做凡或做圣,凡也是心,圣也是心。因为凡夫所做的事处于下流,所以自己不能弘扬光大这个真心。诸佛将众生的心丢下,登上了妙觉,众生却把佛心淹没在烦恼中。如果以心托事就太狭劣,如果以事从心,所有的事跟着真如法性,那么就广大了。如果开悟了,却为了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委曲求全、变质变节,就狭义了。

凡世人多外重其事。而内不晓其心。是以所作皆非究竟。以所附处卑故耳。如搏牛之虻。飞极百步。若附鸾尾。则一翥万里。非其翼正。所托迅也。亦如墙头之草。角里之声。皆能致其高远者。所托之胜也。如入心法中。一一附于自心。则能毛吞巨海。尘含十方。岂非深广乎。

凡世人多重事,衣服都没得穿怎么修行,儿女没安排好,自己有烦恼,对内不晓了那个其心,所以这些作为都不究竟,努力所作的事太低劣,没价值。就象牛身上的虻蚊,飞的再远飞不过百步,但要是附着在鸾的尾巴上,就能飞行万里,不是因为它翅膀好,而是因所托的对象本身迅速。也如墙头的草、画角吹出的声音,都能致其高远,所托殊胜。就像人入心法之中,一一附于自心,则一根毛能吞包巨海,一粒微尘可以含容十方,难道不是非常深广吗?

言言合道。法法随根。对大心之高士。谈普眼之法门。

心本无法。名为普眼。华严经云。海云比丘语善财言。如来为我演说普眼法门。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于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  

心本没有法,是说真如心没有相的存在,所以叫普眼。《华严经》说:海云比丘对善财说:如来曾经跟我演说普眼法门。假使有人用大海水作墨,用须弥山那么多的笔,书写这个普眼法门,一品中的一门,一法中的一个义,一义中的一句,尚且写不了一点点,何况能够写尽。这是说普眼(心法)广大无边。

厚地金刚。穿之而始终不坏。

大涅槃经云。譬如有人。善知伏藏。即取利钁。斫地直下。盘石沙砾。直过无难。唯有金刚。不能穿彻。此况心性坚牢。不从前际生。不于中际住。不随后际灭。不变不异。性相常存。

《大涅槃经》说:就像有人善于知道宝藏藏匿的地方,拿着非常锋利的钁,开挖土地,磐石、沙砾很快就被掀开了,但遇到金刚却不能穿透。这是比喻心性坚牢,不从前际生,不于中际住,不随后际灭,不变不异,性相永远存在。

雪山正味。流之而今古恒存。

大涅槃经云。雪山?中。药味常正。此况一切众生一真之心。随染缘时流转五道。其性不减。乃至随净缘时成就佛身。性亦不增。随缘而不失自性。故云。一切众生一时成佛。佛界不增。众生界不减。佛界即众生故。又同一性故。

《大涅槃经》说:雪山之中有大药树,药味常正。这是比喻众生一切之心,随染缘而流转五道,但是本性不减。乃至随净缘时就能成就佛身,性亦不增。随缘而不失自性,所以说一切众生同时成佛,佛界不增,众生界不减少。佛界即是众生,因为性是一样的。


    关注 正中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