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敝帚:买年货的季节,大话老北京商家

 

老北京商家...

    老北京人中多年流传着一句老话儿:礼儿多人不怪。在商家的“礼儿”中,不仅传承了文明礼仪的传统,蕴含着老北京文化品味,更凸显着文明经商的经营之道。

    据传历年在北京开买卖的,其中有不少是山东人、山西人等外地人。但在北京做买卖很快能入乡随俗地学会了讲“礼儿”,这更体现了老北京人的“礼儿”的强烈感染力。    但是如今,在北京做买卖的大小商贩几乎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人,已经不是老北京的“礼儿”影响了各地的人们,而是各地商贩,自然也包括不少北京商贩,已经完全破坏了这些“礼儿”!    《骆驼祥子》中虎妞的爸爸刘四爷,在为自己筹备庆寿活动时说了一段数板儿,其中有对洋车夫交待的几句话,记得是:“……八大碗、四个凉盘儿,还有个火锅在中间。搭天棚,生着了火,屋子里可真暖,你们一个个都得(读dei)给我脱去短衣换长衫。规规矩矩多好看,四爷我做寿讲体面……”。听后,年少的我便问母亲:“怎么非得穿上长衫就规矩啦?”母亲说:“北京人,尤其是买卖行的外场人,就讲究个礼儿表。”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礼儿表”这个词儿。对于这个词的确切解释,我从字典里没有查到,但我的理解“穿戴整齐的规规矩矩的外表”,他们很重视文明、整洁……    像萃华楼、东兴楼、砂锅居、丰泽园等这样的大饭庄的伙计、掌柜的衣着整洁自不必说,就是那些只有一间门脸儿的小小油盐店的掌柜和伙计也都非常注意在接待买主时,有一个整齐干净的衣着外表。     每当有买主进店,老两口都是笑脸相迎,对同龄或比他们年长的顾客,其称呼上一律用“您”字;对孩子或青少年,则根据熟识的程度,或称呼“小宝贝儿”,或称呼“大学生”(此处并不是指大学水平,而是对学生的泛称)等。     对于年岁小的用瓷碗买黄酱之类的儿童,掌柜的会说一句:“宝贝儿,拿好碗,别掉地上!”等关怀的话。附近胡同或街道的一些经营油盐酱醋的小铺和经营其他日用品的店铺的人一般亦如此。每见有买主进店,总有人笑呵呵地招呼:“您来啦!”如见到买主是老人,当老人离开店时,他们总有人为老人开门,并亲切地说声:“您慢走!”    有些活儿确实很脏,如磨刀必然会产生污水、修理木器会留下碎屑等,但是他们干完后都会清理得干干净净。就在他们干活时,首先系上一条干净的厚布围裙,干完活后再解下围裙,这样总保持衣着干净。而且这围裙大概也经常洗,看不出脏来。在接待客户时,也注意讲礼貌,使人有亲切感。如磨刀剪的师傅在干完活后,总会对住家主人说:“您试试快不快,不行我再给您磨磨。”    他们与客人接触时的细微环节上,大小商人也注意不出纰漏。如商店里的掌柜或伙计在工作期间,几乎都不食用葱蒜等,以避免开口与顾客说话时能产生异味儿而引起顾客反感。可见其在礼貌上考虑得如此周到。    旧京商贩的吆喝,是商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午是大家午睡时间,即便小贩这时行走在胡同里,也不会吆喝或击打响器。往往这时候,他们或坐下来抽口烟,等着路过的胡同里的人招呼生意;或就乘机休息一下,待人们午睡过后再招揽生意。这种自觉性出自对人的讲礼儿和对胡同里左邻右舍的尊重。试想,如果在大家午睡时大声吆喝或击打响器,产生扰民的噪音,起码会激起人们的反感,对自己的招揽生意当然不利了。所以多少年来直至今日,人们在谈论和评价老北京商贩的吆喝时,都用“市声”、“货声”、“胡同里的‘交响乐’”、“文明叫卖”、“这吆喝声真好听”等文雅或褒义词句形容,正说明人们对这些吆喝不仅不反感,而且把它们作为老北京文化之一种体现保护和传承下来。正可谓“礼多人不怪”呀!    那时这些商家虽讲究“礼儿”,但决不低三下四儿。一般伙计接待客人都是说:“您来啦,里边请!”他们尊重客人,但决不会糟践自己。把握分寸,自尊自重,这也是老北京商家的一种素质。


征集各家古村落、古迹的线索
旧事不沧桑,向着你的心灵深处出发。
如果你觉得此文不错,不妨分享到朋友圈,和你的小伙伴共享。
关于出版、约稿等工作,可联系QQ:442765512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关注 旧事不沧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