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十年磨一剑,三战贝马终辉煌

 

x26quot;犇x26quot;在波士顿,Baystate马拉松人物之潘澜...

不惑十年磨一剑    

   三战贝马终辉煌

记2016年Baystate马拉松
英语里有句成语叫Third time’s a charm (第三次有魅力),意思是同一件事做三次,可以期待好运上身。这句话用在我2016的Baystate马拉松赛上,可以说是最恰当不过。
首5K到首马跑了10年

世人痛恨“从小体”,故不赘叙。我虽不多病但体弱,也没跑步基因。大学里只参加了一次学校组织的晨跑,围着围墙跑一圈已经要死要活。记忆犹新的是,因国足与某中东石油小国零比零踢平的辉煌战绩,跟着同学一路夜奔,从五角场到四平路、虹口、人民公园、外滩等。当时虽没有GPS,算起来可是跑马之前最长的路跑了。

休闲跑的历史要追溯到1998年,每周两三次,周里程10迈以下,断断续续。唯一有记录的比赛是2003年在女友(现在的孩子他娘)镇上的5K,成绩24:13。隐约有跑马拉松的梦想,却从未付诸行动。真正跑龄要从2011年开始,一位教会朋友的公司同事跑本镇的10K赛,怂恿之下我也报了名,成绩49:55。这次训练让我发现,一边听电子书一边用手机上的GPS记录配速里程,有助于增强积极性,于是把下个目标定到2012年3月的昆西半程马拉松并开始训练。2011年感恩节当天跑的10迈,是人生有记录最长的里程,对半马也充满期待。

2012年共跑了五次比赛:昆西首半马成绩1:46:31,波士顿体协(BAA)5K(22:40),10K(50:04)和半马(1:49:00)三联赛(Medley),以及第二次10K战坪跑(Battlegreen Run,48:37)。
2012 Battlegreen 10K


我的首次全程马拉松是2013年的Baystate,初生牛犊,全无经验,目标是进四小时,过了20迈举步维艰,然而靠着鸡血跑出3:26:19,与325的BQ失之交臂。第二年再战Baystate,同样计划跑量加强,冲击323(325减两分以增加保险系数)。基于前一年成绩,这次觉得提高个人最好成绩纪录(PR--personal record)三分钟应该不是太难。然而实战时鸡血全无,加上当天大风,养精蓄锐到了21迈时加速却发觉后储不够。一旦意识到PR和BQ无望,马上改酱油跑,成绩3:33:38。2015年继续每年一马的计划,抽签中了芝加哥,期待靠着芝马平缓赛道和大赛观众的热情,加上2017年因为年龄BQ放宽到330,再次冲击波马梦。赛日有高温黄色警告,前半程比较轻松,后半程19迈处开始缓速,刚好325的官方跑兔赶上来,于是拼死咬紧,特别是21迈后,眼冒金星,辛苦作战,成绩3:24:18,如愿以偿BQ 2017的波马。
2015 Chicago Marathon 如愿以偿BQ


今年这是我四年来第四次站在马拉松起跑线上,也是第三次跑Baystate。不少跑友轻松刷新首马十多分钟到半小时,在新秀倍增的犇跑群我也算个老队友,然而成绩总在在325上下徘徊。于是下决心要小有建树,将目标定在320,配速每迈7分37秒。(有志者,事竟成!-- 编者注)

赛前感冒

Baystate赛事周日举行,我周二开始鼻塞喉咙痛,当时并未担心。但周四开始咳嗽、胸闷、心率升高。因为有过咳嗽引发支气管炎的经历,开始怀疑能否跑完26英里。

周六晚8点半,咳嗽有缓解,但鼻塞积痰胸闷高心率仍然挥之不去。把孩子赶上床后,虽然不知道第二天状况如何,还是把装备收拾齐备,服下一杯EmergenC维他命冲剂外加两粒泰诺感冒片,默默祷告交托,9点半上床。半睡半醒中,测试几次深呼吸,觉得胸闷有缓解。

周日4点15分起床,梳洗整装完毕,吃了两个自家做的小白面馒头,一个酸奶,一杯奇亚籽加蜂蜜,再加一杯EmergenC和半杯咖啡,清空。此后到开赛除了小口喝了1/4瓶佳得乐外不再吃喝。5:30分把孩子叫起来,6点整出发。最后一周因为感冒很少跑,也不知道要定什么配速,不过好像可以跑完全程。行车中咳嗽胸闷重现,信心又打了折扣,还好能量胶口袋里装着哮喘喷剂,随时准备应急。

6:45分停好车,清空,进冰球馆等候,和陆续到来的犇跑群小伙伴们打招呼,互相鼓气。7:15分全家抱在一起,太太祷告,求神保祐?,是坚持还是放弃,一切听凭祂旨意。然后吃第一个能量胶,开始拉伸,八岁的女儿领着爸爸完成她舞蹈训练拉伸动作。7:30分和犇以及其他大波士顿地区跑友、志愿者和家属合影。再次清空后,一路小跑到起跑处,和一周前刚在芝加哥破三的小将冠宇会合时,离起跑只有七分钟。这次我和京宁以及首马黑马Jim Tai试图突破3小时20分(320),冠宇是犇为我们仨量身定制的的义务私人跑兔(pacer)。
2016 Baystate Marathon

犇的家庭成员,赛前吹响集结号


旭日初升,晴空万里,少云,微风,气温45度,预计至中午爬升至64度。极佳的天气,加上平缓的赛道,看来今天达标2018年波士顿马拉松(BQ)报名资格的人数肯定不少。没时间热身了,脱去保暖的外衣,哆嗦着做几组原地踏步。万事俱备,只等着国歌声奏起。

三顾Baystate

国歌仪式后,八点整,赛事开始,Jim踪影全无,我和京宁跟着冠宇出发,计划是前三迈热身配速在7:40 到7:45,还没到第一迈标志就被325的官兔追上。冠宇一再提醒别理会官兔,别超到他前面。Jim过了第一迈后归队,我们四人按着目标配速加2-3秒的速度过了全、半马分手处,三迈后左转再折回3A主赛道,四迈处第一次取水。冠宇关心我的感冒,一再问心速是否有压力。我没跟心率训练,赛时不想受干扰,选择不把心率放在表的主屏。这时查了一下,139,比我预计的145要低,心中稍有安慰。穿过Graton路口时,心中突然飞来意念,“要在这件事上,显出我的荣耀来”,觉得奇怪怎么有这样的想法,然后突然意识到这是圣灵的提醒,要我不依靠自己能力,而是等待他的预备。奇妙的是,后面再没有胸部的紧迫感和心中的担忧。
比赛开始,奔跑吧兄弟! -- (姚晨摄影)


四迈后进入缓坡地带,冠宇平稳提速到7’37” 目标配速。赛道从起初四条道变窄到一条,人群还是比较拥挤,需要小心避开交通锥。这段路和整个赛道相比起伏较明显,在西边两座桥之间要跑两圈。河的南岸没有高的树木,往西跑一般都顶风。六迈时按照计划吃了第二个胶。

七迈后,远远看到Tyngsboro绿色钢架桥地标,冠宇鼓励说,马上就看到组织了。这时感觉跑得稍快了些,我的表到了72x,可能是上坡,也可能是GPS不准,觉得有吃力感。眼看就要上桥,第一次跑全马、一路强压着速度的Jim终于得到解脱,过桥之前就超过我们,绝尘而去。

过了八迈桥后,远远看到犇的红旗飘飘,姝姐、帆帆、海洋都分外亲切,脚底下登时有力。姝姐递过来事先装好的佳得乐软饮料包,陪着跑了几步,还特意把瓶盖先拧开,对犇队员的细致照顾。这个细节,至今难忘。至此,手表上的时间,比预定的320目标快45秒左右。

陪我们八迈后,冠宇将稍作休息,然后帮助伟耀冲击BQ。京宁和我开始了相依为命的旅途,靠自己定速,每迈对一下绑在右手腕的配速环。可能是有了给养,或是赛道平缓,或是每里程初GPS不准,我的配速总是快。后面十多个迈,耳边听到最多的是京宁口中的两个字——“快了”。桥北这段确实好跑,平、避风、还有一些树荫。前后左右人的速度也差不多,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几句。就这样在京宁的唠叨下,吃了第三个胶来到12迈桥前。

远远看到立新在桥前转弯处拍照,打招呼后上桥,知道犇专职摄影师在此埋伏,虽看不到人也努力把腰板挺直点。我喜欢上坡时慢点,下坡时乘兴飚一下,害得京宁下桥时穷追一通。右转后开始第二圈,过半马线时间显示1:39:19,有41秒的盈余。心中暗暗提醒不要高兴太早,马拉松真正的半程是20迈处。
和犇群的队友京宁并肩作战 -- (姚晨摄影)


大约同时,首马目标325的先保从后面赶上来,打了个招呼后让他先行,一直在前面十来步。第二次跑缓坡地带,没有第一次轻松,但是有一些时间上的盈余,也不特别紧张,基本上让京宁检查配速环,自己无脑跟。除了“快了”,他说的只有“达标了”,意思是按着这个速度跑完这一迈。自己感觉在这段稍慢,跑完看表上记录其实并没有慢下来。

18迈,绿色钢架桥又在眼前。振作精神过桥,和犇队友再次挥手,然后和京宁互相打气,匀速前进。19迈时想起18迈忘了吃胶,于是补了第四个胶。发现这次比赛没感到缺水,除了心率上升,步幅沉重外,身上没有特别的不适。环顾左右,选手的间距已经拉开,路上变得冷清,我也开始落后京宁三到五米的距离,但是尽量保持步幅,不特别追赶。
回首来时路的每一步,跑得并不孤独  --  (Tony Chen 摄影)


过了20迈,还在目标速度上维持,觉得可以提速拼搏一下,转念想到上次在21迈时想提速但油箱空空的经历,决定再等等。大概在21迈左右,听到京宁在前面宣布,“今天达标了”,心中也感到笃定。京宁一再提醒不要抽筋,我没有抽筋或其它不适感,但也没有提速的意念,觉得可以保守一点,把这个速度保持到终点,保证320为上策。

23迈。心理上高度准备要和极度疲乏作斗争,但发觉状况和18迈时没什么变化,于是多了一层信心。吃了22迈时忘了的第五个胶(还有一个胶到最后没吃)。这时京宁超了先保,我十几步后也到了,鼓励他几句,曙光在前头。他是首马,比我们略长几岁,目标325,估计破320也没问题。这时路边出现了一身戎装整齐的林老大,一边拍照一边鼓气说,这个配速下去可以冲318。

三周前的雨中模拟跑时,记得24迈红绿灯后,有个短下坡接稍陡的上坡。再过红绿灯是个一迈多长长弧度的缓下坡变缓上坡到26迈。然后右转上红色钢架桥,过桥左转到底右转,再左转回主干道,很快就看到终点的人群。当时就用24迈这个筋疲力尽的坡顶和后面的缓坡惯力,一鼓作气,一气呵成。到此觉得即便最后两迈跑崩,每迈加30秒,320也没问题,索性冲一下。于是卯足了力上坡,追上京宁,跟他说,咬咬牙,上了坡就一马平川,我要冲一冲了。过了红绿灯,顺着下坡的惯性按着最大极限开始疯跑,再没看表。超了十来个人,有大叔也有小伙和年轻姑娘,跑友和路人都很友好,给以鼓励:“great job”、“finish strong”等。惺惺惜惺惺,都是钢一样的意志,都是好样的跑者。后来看了表上记录,相比7’37”的目标,25和26迈的配速都是7’15”。上主干道前20米处,觉得精力全无,小腿隐隐有抽筋的感觉,只得稍稍降速。回到大路后,感觉经过了好长一段无人之地,终於看到人头簇动的终点,又在体内找到一点储备,向终点冲去。听到Lucy姐加油的声音,转脸,但看不到人。离终点线十几米,有人叫我的名字,竟是个不认识的人,还来不及思索,已经过了终点线。表上成绩3:18:17,官方成绩3:18:14。

领了奖牌继续往前走,发现冠宇、脸哥和伟耀都在路边聊天。脸哥经过几多周折终于BQ梦圆,伟耀虽未BQ但是也PR一大截。半分钟后京宁冲线,紧跟在后面是笑笑和他的金牌私兔,外号姚明的犇头牌,不久先保也在320之前冲线。原本同行的“菜鸟”Jim发挥超常,309完赛。号称没怎么训练的神仙早就306轻松跑完。加上其他全马、半马的同僚,这次犇真是硕果累累。

AM训练计划

首马训练跟的是手机Runtastic程序上德国教练Dieter Baumann的四小时计划,18周,每周训练四次,周里程约35-40迈。二马用了同个教练的三小时30分计划,每周训练五次,里程45-50迈。三马时积累一些经验,自己制定了60迈的计划,基本上是一、三、五恢复或轻松跑,周二交叉间歇跑或无氧跑,周四中长跑,周六18-22迈长跑。

总结前几次训练,总里程不少,但后期仍然存在疲劳现象,一是需要增大强度训练,二是心理上要预备后6迈的拼搏,最后咬牙选用18周的AM70(Advanced Marathoning,简写AM,俗称阿妹)计划。AM顾名思义,就是入门后再上一层,开始时需要有每周40迈的基础,最后上升至70迈。我对时间上安排没有把握,就削减一些热身里程。后来发现它的长跑要求不是很多,20迈以上只有五次,自己稍稍加了点,所以纪录上有两周总量还是超出了70迈。
2016 Boston Marathon Course 模拟跑 -- (Smile Tang 摄影)


对于AM70,训练中并不觉得有神效,也许计划太有规则,甚至有枯燥感。最大的挑战有二,一是在周间有两次10-15迈的中长跑,不利于固定上班的人,只能牺牲睡眠,5点起床戴着头灯跑。二是因为醒的早,即使前1、2迈用10分以上配速暖身,速度和心率还是无法达到目标。结果经常VO2Max(MP-45秒)变LT,LT(MP-15秒)变MP,MP变LR(MP+45秒到1分半)。为了心理平衡,就把16-18迈的MP,用20-22迈的LR弥补。心率的问题在跑double时很明显,早上的六迈跑九分配速,心率到125就感觉气喘吁吁。中午的四迈以八分以下配速跑,心率到140以上,却感觉轻松得多。

回顾18周的训练记录,有一周在加拿大班芙和加斯帕度假,全是山路,日出前熊出没的警告到处都是,所以每天只能跑3-5迈轻松跑。回家后完全瘫软,全歇了五天。另外有两三天赶飞机,调整删除了恢复跑,加最后一周因感冒歇了几天。除此之外在里程上执行100%,强度上75%左右。做得比较好的是,不管是LR,MP,还是 LT,基本上都是后半程比前半程快,冷却前的最后1迈都要冲刺一下,体验疲劳感觉,钝化赛时不适感,及时批斗脑子里泄气的念头。

赛后总结

和犇战友聊了几句后去找吃喝,发现身体没有特别不适感,行走正常,比起前三次站立不稳、腰酸、背痛、腿瘸、头颈硬,这场马拉松和平时周末长跑区别不大。回家也没像以往泡冰浴,周一下楼稍有不适,周二已无大碍。

总结这次PR了6分多,而且跑得最轻松,原因大略是:

  1. 跑量是硬道理18周跑了983英里,比以往都多。平时跑的多,赛时跑得快,这是硬道理。
  2. AM70的背靠背训练秘诀周二跑LT或是VO2Max,带着疲劳周三再跑12-15迈,平时不觉得特别有效果,比赛时因为有taper,效果马上不一样。
  3. 重要的训练要集中精力针对Baystate平缓的赛道,没有特别去跑坡,也很少在有红绿灯的马路上跑,一般都在Minuteman自行车道上跑,这样不太容易让自己慢下来。同样原因,任何有强度的训练,都不带耳机跑。
  4. 比赛天气完美当天的气候特别适宜马拉松赛,气温开跑时46度,跑完65度以下,基本无风。预告少云,后来虽是晴天,但并不觉得晒。四、六迈处喝了两次水,八迈拿的一瓶佳得乐到23迈时喝完,后面没再喝水。
  5.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后一周感冒,这是跑马艰辛所在。辛勤苦练18周,最后一刻如身体不好,天气恶劣,或是飞机晚点,火车挡路,有可能前功尽弃,错过最佳赛季。在我垂头丧气,不抱PR指望时,太太的祷告和后来心中的意念让我谦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我身体无恙,很自然会把成绩归给自己。结果不仅感冒咳嗽不能阻止PR,而且感觉比以往更轻松,不得不将荣耀归给在天上的主。再次想起去年芝加哥马拉松赛到21迈以后,心中一直有声音说,“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罗马书8章31节)感恩。


犇 – 亲密无间的家人

犇是大波士顿地区华人业余跑步俱乐部,非营利单位,无赞助商,不立山头,不出风头,只是个踏踏实实为跑者服务的组织。从活动组织,科学训练知识,内部民主运作,到微信公众号,没有一样和“业余”二字沾上边。我在2012年BAA半马赛上,第一次认识神仙、正伟、白云等人,接受邀请成为BEN成员。因为住的比较远,教会周末服事多,很少参加团跑。第一次踏踏实实的犇团跑,就是2013年Baystate前的模拟跑,和之后在荣哥家的大餐。有了跑步共同语言,虽然年龄、专业、原籍各有不同,彼此的交流非常融洽。
             We are 伐木累 ^_^   --  (Smile Tang摄影)


阿牛、Andy、正伟、尹、高两位教授等前辈薪火传承,交棒给徐指导、脸哥、立新、姝姐、头牌、冠宇等新一代奉献者,特别是公众号,波马模拟跑,猪蹄杯等一系列经典项目推出后,犇的声望和凝聚力再上一层楼,在北美各跑团中有相当好的口碑。此次Baystate,再次感到BEN家人的温暖并表达谢意。

跟风马拉松文化

虽然隔着重洋,国内蓬勃发展的马拉松热也传到海外,可惜听到的更多是负面消息,如大小城市一窝蜂主办,后勤出问题,导致多人中暑;不屑循序渐进系统训练,只求完赛拿个牌子,一场赛事1/3参赛者受伤(想不通为什么需要6小时官兔);追求名人效应,动辄每周一马甚至每天一马;标题党横行,散布渲染错误运动知识,害人害己。如此弊端,不一而足。

我的看法是,马拉松并非极限体育,其中并无玄机,健康人士经过系统训练,一年后跑进四小时完全可能。很多运动都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马拉松不比其他项目更高大上,不需要人云亦云地跟风。最近听到马拉松是中产阶级信仰的说法已经从欧美传到中国,其实欧美马拉松退烧已经有一段时间,可以预测在国内也有败落的时候。

如果跑马一味追求成绩而不是欣赏跑步本身,它的魅力可能骤然逝去,这样的例子在身边很熟悉很杰出的人士身上已经发生。生活的虚空,马拉松无法长期充实,不如花点时间去找找能够永远充实人心灵的东西。在清新的早晨,无人的时候,跑步是个不错的途径,帮助人去做这样的思考。
犇精彩人物

说BQ就BQ--实战教你越跑越快 笑笑

跑步是一种心情,哪怕BQ就在几秒之间 健健

从半马到全马,一次痛苦的升华 林沛

带着缺憾的完美——MIT小铁哥的首半铁 陈默

油画里跃出的跑马女孩 李维瑄
其他精彩故事

大苹果48小时心路历程

华尔街女精英的全马挑战

中美跑马圈有何不同?
跑步伤痛常识

亲测有效!简单常见的跑步伤痛恢复预防
有关跑步训练

马拉松训练之“撩妹大法”

介绍美国跑步训练的一些资源
六大马拉松指南

2017芝加哥马拉松提前报名!

实战经验,手把手教你报名柏林马拉松
关注订阅号,了解更多“犇”友



犇BEN

微信号:BEN-runningclub



    关注 BEN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