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用饼铛的历史有多久?

 

5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用陶土烧成了摊饼的鏊,那么,饼食的起源可能还要更早……...

5000多年以前


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用陶土烧成了摊饼的鏊,

那么,饼食的起源可能还要更早……

北方人爱吃面食,物产使然,传统使然。

小麦和玉米,为北人的主食,馒头、烧饼、面条、窝头,都是面食。磨成粉面,烹而食之,古代称为饼食,与现代人的说法不同。我们现在仅把较干的面食称为饼,如烧饼、烙饼、月饼等。水份较大的面食,如面条、饺子、馒头等,不再称为饼,与古代有明显不同。

古代的饼有种种色色,按制作方法和添加料的不同分类命名,如蒸成的馒头、包子等叫做蒸饼,水煮的面条、面片等称为汤饼,烤成的火烧名曰烧饼,添加芝麻的又叫做麻饼或胡饼。饼在汉代即己为常食,也是美食,汉代上自帝王,下至平民,都爱食饼,见于有关史籍的记载。关于饼食起源问题,从古至今,许多学者都以五经中无“饼”字,毫不迟疑地断定饼的出现是晚到秦汉之际才有的事。不过其他先秦典籍中还是可以寻到饼字的,《墨子》、《范子》、《韩非子》中都见有饼字,虽不排除有的篇目可能为后人伪托,但一概认定先秦无饼字,结论显然并不可靠。

文献记载虽然可以论证先秦应当已有饼食,但并不能完全解决饼食起源问题。我在这里也不准备展开讨论,只想就古代鏊的使用谈及煎饼的起源。

北方人做煎饼,一般以鏊煎成。我们在北京街头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卖煎饼果子的三轮车摊,火炉上架一块平光的圆铁板,就成了一具极好的煎锅,其实这就是鏊。不过标准的鏊,是一种无沿的三足烧器,一般以生铁铸成。


在北京街头的很多地方,
都能见到卖煎饼果子的三轮车摊,
火炉上架一块平光的圆铁板,
就成了一具极好的煎锅,


其实这就是鏊。
鏊在古代,早已有之。《说文句读》说:“鏊面圆而平,三足,高二寸许,饼鏊也。”《正字通》说:“鏊,今烙饼平锅曰饼鏊,亦曰烙锅鏊。”《广韵》也说:“鏊,饼鏊。”可见鏊在古代,主要就是用于烙饼的,是一种专用的饼食炊器。考古发现过一些饼鏊标本,如北京辽代韩佚墓出土一件陶鏊,鏊面圆平,下附三足,高仅为5.4厘米,当为冥器。标准的铁鏊,是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的一座西夏窖藏中发现的,铁鏊为圆形,鏊面略为鼓起,附三扁足。鏊面上有八出莲瓣纹饰,直径44、高18.2厘米。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的陶三足盘
《说文句读》说:
“鏊面圆而平,三足,高二寸许,饼鏊也
。”
考古不仅发现了古代饼鏊的实物,也发现了用鏊的形象资料。1972年在甘肃嘉峪关附近发掘了一批魏晋时代的画像砖墓,在砖块上彩绘的“庖厨图”中,就见有用鏊烙饼的图像,一个厨婢跪在三足鏊旁边,正精心烙着煎饼。


在甘肃嘉峪关附近发掘了一批魏晋画像砖墓,
砖块上彩绘的“庖厨图”中,

就见有用鏊烙饼的图像,

一个厨婢跪在三足鏊旁边,正精心烙着煎饼。

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年代最早的饼鏊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用陶土烧成了标准的饼鏊。1980年和1981年,在河南荥阳点军台和青台两处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到一种特殊的陶器,陶色为红色或灰色,陶土加砂,上为圆形平面,下附三足或四足,底面遗有烟炱。发掘者称之为“干食器”,以为是“做烙饼用的铁鏊的始祖。”这推论是不错的,它就是陶鏊,是仰韶文化居民的创造。



河南荥阳发掘到一种特殊的陶器,

陶色为红色或灰色,陶土加砂,

上为圆形平面,下附三足或四足,底面遗有烟炱。

发掘者称之为“干食器”,以为是“做烙饼用的铁鏊的始祖。
从考古发现看,古代中国用鏊的历史相当悠久,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以前。这也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饼的起源,不会晚于距今5000年前。实际上,饼食的起源可能还要更早,因为陶鏊已是很成熟的烙饼器具,在此之前可能有更简单的鏊具。我国西南地区有的少数民族有用石板烙饼的传统,中原地区最早的鏊也许就是这个样子,不知道考古能不能有所发现。


瞧,

这饼,

俺们就这样煎了几千年!
文字转自>>> 1992年3月29日《中国文物报》


    关注 器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