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大坡”和“小坡”

 

在《殖民地和“下南洋”》里面,提到几个词儿,在这篇里解释解释。...



在《唐山过番客(上)》里面,提到几个词儿,在这篇里解释解释。

“大坡”和“小坡”


中国人当初之所以会把中国人聚居区叫做大坡,是因为觉得那里华人多,热闹,河对岸是洋人地盘,人口也少,没啥意思,所以是小坡。今天密驼路上有家中国银行,招牌是“中国银行小坡支行”,这个用法还是传统用法,因为它确实位于小坡。而中国人形容新加坡的小,喜欢叫“坡县”、“小坡”,这个“小坡”就不是传统用法了。

需要说明的是,大坡、小坡仅仅是很久以前新加坡老市区的习惯划分,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如今新加坡市区早已扩大很多,全岛几乎都实现了城市化,像乌节路、滨海湾金沙酒店之类后来才发展起来的地方,当然就不在过去的大、小坡的范围内了。

大、小坡也并非是大小新加坡的意思。我以前在某本书上看过,说南洋闽南话里,管城市就叫做“坡”。因此,“新加坡”和它早先的称呼“石叻坡”,都并非仅仅是个英文音译。我不懂闽南话,也忘记是哪本书了,所以不敢完全相信。这个说法可能真的有道理,因为吉隆坡的名称是Kuala Lumpur,离坡字已经有些远了,而马来西亚古城麻坡,名字是Muar,更是一个坡字都不带。槟榔屿的华人,说进城去乔治城也说“落坡”、“下坡”。如把“坡”字解为城市,这些现象还真的更好理解。



小坡一座楼:维多利亚音乐厅,原本是英国殖民政府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去世而建,作为市政厅使用,现在为剧院和音乐厅,去年刚刚修缮完毕



再来个大坡一条街:达士敦路,也叫车仔街,在牛车水和丹戎巴葛之间
“坡”字说开去
和“坡”相对的,是“山顶”。南洋闽南话里,山顶有乡村的含义。我家住处,原本是新加坡的农村,也算是“山顶”了。楼房公寓就像个山洞。所以住在山顶的一个洞里的人,当然就是山顶洞人喽。

和“山顶”大体可以互换使用的,是“山芭”,这个词儿据说是南洋闽南话特有的,指的是山野荒郊,山林。所以印尼烧荒,造成新加坡烟雾污染,大家都说是“烧芭”,这说的可不是那里只烧芭蕉。街上也时常会见到卖“山芭榴莲”的,这个类似国内卖的柴鸡蛋吧,农村土产之意。这个词还是个中马混血,里面的“山”字儿,当然来自中文,而“芭”字儿,据说是来自马来语“Paya”,沼泽荒地。所以新加坡的巴耶利巴空军基地(Paya Lebar)原先是什么地形,也就不难想象了。这个“芭”字儿形成的中马混合语,还有“大巴窑”,原先是“大芭窑”,就是开发了“芭”地形成的住区,结果写成英文,不再用马来语的原形Paya了,而是直接是汉化的读音“Pa”,写作Toah Payoh。
“牛车水
牛车水一带,原本有些小丘陵的,现在有的早已被铲平了,填了河边沼泽,有的还在,但是被城市和街道淹没,不容易看出是山。其中一个是安详山(Ann Siang Hill),山脚下有水井,供给了华人聚居区的日常用水。船舶到达新加坡靠岸补给,也靠这里的井水。井水多用牛车拉运。所以这里有条“水车街”(Kreta Ayer Road),也叫“牛车水”。渐渐的,这个名字从一条街名变为一个地区的名字了。

但是“牛车水”这三个字无论怎么读,都觉得怪怪的,后来我读到一种说法,说这里面“车”要当动词讲,这才感觉讲得通。“车”,就是用车运过来的意思,这个用法,还真有一些古汉语的味道。



安详山就在牛车水旁边,如今是个小资情调的区,很多很有特色的酒吧、餐馆和小店。在山脚一处极为僻静的地方,还有这样一口老水井,保存着当年的样子


    关注 山顶洞人游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