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妙】这个汽车科技,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他用鲜血证明:珍爱生命,远离特斯拉!...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勇敢,但螃蟹本身是没有毒的;车祸每天都会发生,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会有人不幸地成为无人驾驶的第一位牺牲者。

今年5月7日15时,一位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白人男子Joshua D. Brown驾驶着特斯拉Model 3,在开启了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时,不幸与拖挂卡车相撞,因剧烈撞击当场死亡。这也是世界上首例自动驾驶死亡事件

▼轻戳视频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视频流量较大,请在 WiFi 状态下观看(土豪随意)


无人驾驶在推出之时最大的噱头就是将会极大地降低甚至消除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由集成在车内的电脑通过各种精密的仪器实时监测,外加高精度的三维地图进行辅助,被业内寄予厚望,研发者也称这是比人类驾驶员更靠谱的系统,因为人会疲惫,会走神,会分心,而电脑不会。
▼死者生前是一名忠实地特斯拉粉丝



▼下面是事故发生的现场




特斯拉的回应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事故率
要比美国发生致命车祸率小很多


7月1日特斯拉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条名为《不幸的悲剧》的事故声明。

特斯拉的这份声明中称,事发之前,无论是Autopilot还是车主都因为强烈的日照条件,都没有注意到载重拖挂车的白色车身,而且因为拖挂车的车身较高,被电脑误判为蓝天上的白云,因此车辆的制动功能就没有启动。如果载重拖挂车是以车头或者车尾撞击Model S,即便是在高速状态下,车辆的碰撞安全系统还是有可能帮助防止发生严重的伤亡事件。

而且这是Autopilot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系统行驶1.3亿英里过程中遇到的第一起致命事故,而美国每9400万英里就会发生致命车祸。所以事故率要比美国发生致命车祸率小很多。特斯拉意思很明确,Autopilot并不是完美的,所以车主在车内仍然需要保持相对高的警惕性。而且公司将Autopilot功能设置为默认关闭的状态,因为特斯拉自己也知道这项功能还不是很完善。

所以,这锅特斯拉不想背。

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的名称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视频流量较大,请在 WiFi 状态下观看(土豪随意)
在特斯拉刚刚推出自动驾驶系统的时候,很多车主都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使用这一功能时的场景。作为一个新兴的新能源车企,的确是需要一定的造势营销。但太过吹嘘就会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盲目崇拜某些“黑科技”。

坦白说Tesla的autopilot其实根本不算是“自动驾驶”。美国《消费者报告》Consumerreports杂志曾经呼吁特斯拉关闭这一项并不是很完善的自动驾驶功能,甚至干脆直接告诉车主应该时刻手握方向盘。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会计划在一方面对用户如何正确使用自动驾驶功能进行培训,同时也对该技术进行升级。马斯克在自己的推特上也发文,称根据最近对特斯拉用户的调研分析,发现没有人想要禁用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

“特斯拉的用户都是很聪明的,他们不想要媒体替他们表达对自动驾驶的意见”
当然,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可不管这些。近日,NHTSA特斯拉下了最后通牒,在8月26日前必须对这起致死事件的所有问题作出回应。如果特斯拉不配合,那么也许会面临高达1.05亿美元的罚款(约合7.02亿元人民币)太过相信自动驾驶,就是拿生命开玩笑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非常强大,如谷歌的阿尔法围棋(AlphaGo)已经可以打败人类的围棋世界冠军。本田的阿西莫Asimo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很多人类动作与反应。

每次有车企研发出一些新的自以为是黑科技的产品时,第一件事肯定是想大肆宣传,就想要搞一个大新闻,比如自动驾驶......尤其是欧美车企。

谷歌的阿尔法围棋(AlphaGo)已经可以打败人类的围棋世界冠军
▲本田的阿西莫Asimo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很多人类动作与反应


说起人们对自动驾驶最初印象,应该是源于早年引进的美国电视剧《霹雳游侠》Knight Rider。片中展现出高度智能的战车KITT给人们带来深深震撼。

如果自动驾驶做不到100%的安全保障,只会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



人们对这种智能辅助的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在这个全是忽悠广告的年代,汽车的主被动安全性已经被厂商们吹嘘得天花乱坠,现在开车比以前开车容易太多了,大家对驾驶的警惕性原没有以前高,因为都知道自己的车辆有很多的安全保障

高速行驶随意变道等等行为屡见不鲜,要知道这在没有ESP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在安全设备的纵容下人们开车的行为越来越出格。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特斯拉,车企要搞新闻没错,但是很多媒体的夸大化渲染,让人们误以为这是一项很前沿靠谱的技术。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与特斯拉不同,
谷歌对于无人驾驶这项技术则是异常谨慎的


我们可以看看同样对无人驾驶有长期研究计划和深厚研究基础的谷歌对这项技术则是异常谨慎的。有数据表明,谷歌自从启动该项目以来,其所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6年里累计行驶了320万公里,并且一直在不间断进行着长期的内部测试。

现阶段来看,整个车辆的驾驶过程如果全部由智能系统完全掌控,驾驶员什么都不用管的时代,可能还为时尚早。毕竟电脑不是人脑,人工智能也没有达到匹敌人脑的程度。连小小一个双离合变速箱电脑都会对升档降档的预位产生误判产生顿挫,更别说更为复杂的道路情况了。比如这次事故,我相信特斯拉内置的电脑在正常情况下肯定可以识别出货车的样子,然而却正是这样令人信任的电脑却产生了误判。因为哪怕录入了成千上万台各式形态的货车,可是电脑依旧无法产生货车这个概念。它的传感器可能接收到很多的数据,有些甚至人类无法感觉到的。

然而自动驾驶的电脑,是没有认知能力的,所以就算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它仍然不知道那东西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电脑并不具备这些常识,所以它无法在紧急情况为驾驶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它不能匹敌真正的人脑智能,哪怕是一个婴孩,你给他指出了什么是货车,下次遇上了蓝色,绿色各种颜色的货车,他也能明确地辨认出来。



从整体来说,我希望大家不要因为一起事故就对一个新技术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毕竟智能驾驶或者应该叫做辅助驾驶系统,以及若干年后可能会实现的自动驾驶还是值得期待的。
▼最后进一段特斯拉自动驾驶的演示视频

视频流量较大,请在 WiFi 状态下观看(土豪随意)
如果大家对自动驾驶系统有什么看法
欢迎戳右下角留言噢
动动小手,关注点点车友
↓↓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


    关注 车点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