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画》推荐艺术家 传家:艺术精神的命脉 ——观“指墨百年”指画作品展有感

 

“指墨百年——虞一风、虞小风、虞旻子三代指画作品展”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特别感动于虞一风先生百年展所展出虞一风先生极富造诣画展的作品,虞氏家族的传承是有很深的底蕴。...

《长江书画》2017年第一期
I HOPE YOU LIKE IT










虞一风  《墨魁》  96cm×53cm  1985年


虞一风(1916-1986)

美术教育家、画家。别名四明一风,号白云老人,浙江镇海扎马村人。十二岁拜杭州王鹿春(王石耕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得主)学画。十八岁考进武昌艺专(现湖北美术学院)学习西画。二十六岁任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艺术科主任。曾开办龙江美术学校、四明画院传授学生,一生从事美术教师工作。青年时期受高其佩影响,立志发扬中国指画艺术,晚年在江西、福建、广东以传授指画为主,并筹备成立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为弘扬中国指画竭尽全力,是现代中国指画的热心创导者。



虞小风  《如鱼得水》  66cm×132cm  2016年
虞小风

1949年生于福建龙岩,祖藉浙江镇海。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政协武汉市江夏区常委、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湖北省作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会长、《中国指画》主编、江夏画派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武汉虞小风指画博物馆馆长(法人)。

虞小风曾长期从事《长江文艺》大型文学月刊美术编辑工作,组建成立湖北美术编辑研究会。获《长江文艺》60年资深编辑家称号、2007年“和谐中国”年度十大画家称号、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指画作品多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画展,获第二届中国当代山水画展铜奖、“黄鹤杯”第五届中国指画展金奖、“天山杯”第七届中国指画展金奖。

虞小风自1986年始为继承父志弘扬中国指画竭尽全力,自驾车在全国100余个城市传播指画,行程达20万公里,并主持17届全国性指画展,出版《风语》自传体散文集、《中国当代指画家虞小风画集》《中国指墨》(50万字图典)、《虞小风指画作品图典》《中国指画艺术》等多部专著,是中国指画承前启后的领军人。



虞旻子  《山涧之一》  66cm×66cm  2014年
 虞旻子

1980年生于湖北汉口。自幼耳濡目染,喜好文艺。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供职于湖北省消防总队,湖北省青年委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发表各类新闻稿件2000余篇,美术作品多次获全国、省公安系统奖项,荣立五次三等功。2016年独自驾车一路西行一万五千公里乘风写生收集创作素材。整理图四千余幅文七万余字。出版有《消防文化影视》《中国消防参加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习纪实》等多部。

传家:艺术精神的命脉

——观“指墨百年”指画作品展有感

文 / 邹元江

“指墨百年——虞一风、虞小风、虞旻子三代指画作品展”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特别感动于虞一风先生百年展所展出虞一风先生极富造诣画展的作品,虞氏家族的传承是有很深的底蕴。这个展览也告诉我们一个艺术的传承实际上是要建立在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

2011年5月,中国的昆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15年来,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各个艺术家和政府管理者,开始关注到文化传承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文化命脉的一个延续的问题,所以特别幸运的是虞氏家族的指画赶上了这样非常好的时代。



虞一风  《猫石竹》  94cm×39cm  1983年

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要求,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包含三个最重要的概念:

一是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是不可被取代的,是一个地域性,具有特性的一个空间。那么我们这个空间虞氏指画空间实际上就是渊源有致的江夏画派,从明代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这样一个文化空间的确立实在是湖北之幸武汉之幸。

二是文化场所。如果有了很好的文化空间但没有很好的文化场所,这个文化空间也是虚的,非常幸运的是江夏画派指画文化场所非常扎实。尤其是虞小风先生兴建的中国指画博物馆的落成,在这之前虞先生领衔的江夏画派中国指画研究院已经运作了很多年,而且举办了17次画展,这就是一个非常扎实、落地的一个文化场所,有了这个文化场所、这个文化空间才是伸展。

三是活态的文化传承。文化空间要建立在文化场所的基础之上,而这个文化场所必须是活态的,必须是朝气蓬勃,有前景。现在特别强调要有活态的传承,虞氏子孙三代文化,活的文化方面特别令我们兴奋。虞旻子曾受到专业的美术院校的训练,又在部队里历练了十多年,虽然马上要转业到地方但仍会做文化工作,这样活态的文化传承,实际上为珍贵的指画能够延续下去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虞一风  《佳蔬》  22.5cm×33.5cm  1962年

武汉市江夏区政府也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延续着他们的初心,把代表着他们最重要的地域文化的指画作为这个区域文化的重要生长点,具有远见的他们抢救、保护、发掘、弘扬和传播虞氏指画。

虞氏家族的手指画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更多是通过文人的气质,讲的骨气,这实际上传递的就是一种心性的旷达,一种沉静内敛的气质,一种修为修养的精神。



虞小风  《秋爽图》  47cm×176cm  2016年

虞一风先生不仅仅具有传统绘画的功力,而更多作为古代以来近代以来形成文人的气质,这个气质表现在中国传统绘画。比如说对易经、诗词、书法都有过精心的研磨。尤其是他受过良好的西画的训练,在湖北艺专有过非常好的过程。所谓传统的概念不是仅仅理解一般的笔墨,而是作为人文形态的一种沉淀,这个恰恰是当代年轻艺术家所缺乏的东西,也是急切需要加以补充的。



虞一风  《公鸡竹石》  96cm×44cm  1950年

一个艺术家的气质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这种人文气质表现在学养、情怀、境界,表现在作品中体现的浩然之气、书卷气、高雅之气、正气,从虞氏家族画风中可以看到这种气质的延续。虞氏祖孙三代的画风非常突出,他们都画大画,而不是作为文人的笔墨文心,可以作为画的种类来加以探讨。



虞旻子  《西域霞光》  66cm×66cm  2014年

指画是有争议,但争议并没有关系。任何艺术的发展在它最初的时候,在它不为人所知的时候,都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虞小风先生完全沉浸在对他父亲所传递下来的指画的世界里,走他自己的路,而且越走越宽,走出了时代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虞氏祖孙三代的中国指画代表了中国绘画的一个方向,他们是一个旗帜、是一个标杆,通过他们所呈现的是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是通过艰苦卓绝探索而得来的。



虞小风  《金秋》 238cm×66cm  2016年

对于中国指画有三点不可回避。一个是反思画界一些偏见或者一种分歧,尤其是对指画在中国画种中的历史地位。在唐代,各种各样的画法都是非常合理的,也没有任何人做出歧义。转变的根源是在宋元的文人山水画定为一尊,尤其是董其昌。这种对画的创造性各种技法的排斥实际上是不足为训的。中国山水画,尤其是指画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之风,非常具有拓展价值,一个更重要、更根本决定于身体感觉的是心指相依,这个概念非常耐人寻味。第二个传承,毫无疑问虞氏家族是家族的坚守的传承,这种坚守可贵之处毋庸置疑,他们的传承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所发展。



虞旻子  《温庭筠诗意》  175cm×93cm  2013年

纵观指墨百年这个展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元的,不仅是一家三代人对指画的探索总结,也不仅是一个趋于对指画艺术名片的打造,也不仅是对于指画文化遗产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在于同一个广泛的层面上展开了我们对这种艺术样式的打开和传播,由此将我们引入中国指画艺术发展史当中,引发我们对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从而启动我们对这一特殊画种的艺术研究。从中让我们看到通过指画而显示出来的一种精神,这就是一种百年传承三代人勇于探索指画的精神,就是毕生从事指画创作的骨气和担当。

指墨百年 | 落红遍地枝未折 迎得今朝春满园

【展览预告】指墨百年——虞一风、虞小风、虞旻子三代书画作品展





点击图片查看湖北书画院简介
《长江书画》由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管,湖北书画院主办,是一本推介长江流域实力派和潜力书画家,融纸媒、手机网络和美术视频为一体的季刊杂志。

《长江书画》在上海到重庆各省会城市的政府文化机构、商学会、文化部64家诚信画廊等长江流域500多家画廊派送。杂志的电子综合版、个人版也在推广中。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听涛景区内梨园长天楼特1号 湖北书画院

电话:027-88772216

QQ :3185035042

微信 : xiaoyi88166951

湖北书画院官网:http://hbsshy.artron.net/


    关注 艺展湖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