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别嫌累,五分钟带你上天梯!

 

提起上天梯,可谓是崆峒山旅游的重头戏。今天小编就为您整理了天梯至隍城的十二个主要景点介绍,快随小编一起动起来吧!...





提起上天梯,可谓是崆峒山旅游的重头戏。今天小编就为您整理了天梯至隍城的十四个主要景点介绍,快随小编一起动起来吧!

第一站 

朝天门



朝天门始建于明代,门楣上“朝天门”三个大字是由平凉著名书法家张秀民先生所书,“崆峒山”三个大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两边的楹联“云山拾级通天阕,雾海浮槎诣道门”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门前两侧有四只石山羊,这是因为最初山上要修建宫、观、道路,依靠人力把建筑材料运送上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山羊是偶形蹄,擅长走羊肠小道,所以人们便让山羊承担了驮送材料的工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山羊对崆峒山的贡献,就把它塑在了这里。二层供奉的是道家的护法王灵官,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原名王恶,被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飞符火焚,将王恶烧成火眼金睛。王恶不服,奏告于天庭。玉皇大帝即赐慧眼与金鞭。

第二站

 西台



沿朝天门右手边的小路过去就到了五台之一的西台了。栖云寺就位于这里。由于西台一带地形复杂,林木茂盛,因此,秋天云雾飘荡经久不散,故有“栖云”之称。路之左侧崖壁刻有清末平凉知府王学伊题书的“栖云”二字。元代时建有古佛殿,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后称四方三圣接旨佛殿,现在看到的建筑是2000年重修的殿宇,殿内供奉西方三圣。

第三站

舍身崖



在西台旁边,就是登皇城的捷径舍身崖,又称鹞子翻身。道教相传为无量祖师舍身救难的地方。说是祖师修炼时,一神仙化作美女前来试探,祖师不为所动,美女流泪而去,祖师怕她在山中出意外,便跟随而出,果见女子伤心跳崖寻死,祖师不畏生死扑崖救女,结果因神仙保佑相安无事。清代在这里设置铁桩铁索,为游览者提供方便可抓铁索登攀上下。因路径变化,时左时右,登山者需援索而左右上下,象空中飞翔的鹰一般,这段险路就称做“鹞子翻身”了。

第四站

药王洞



从朝天门上行沿左边台阶拾级而上,就到了药王洞。药王洞创建于明代。洞内塑有药圣孙思邈“坐虎针龙”像。左右为扁鹊、华佗的彩塑像。这里也成为游人们求医问药的朝拜庙宇之地。九十年代初,曾重砌面东面北石洞各1孔,环洞口接明柱走廊,洞顶建面东大殿3楹。殿后建面北临崖厢房3间,上下浑然一体,颇具气势。

第五站

遇真宫



拾级而上,现在到的这个地方叫做遇真宫,它是仿明代武当山的格局修建的,里面正中供奉的是无量祖师,两侧分别供奉的是太乙真人、妙乐救苦天尊,无量祖师即真武大帝,也称玄武。为避宋太祖赵匡胤玄郎之讳,改玄为真,后世道家祭真武,并以龟蛇二物之像置于身旁。道经曰:天尊为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坠入地狱的人的大神,每年11月11日,受苦难者只要乞求,呼叫天尊之圣名,就能得到救助,解厄消难。太乙真人誓愿度人鬼,旨在罚恶扶善,罚恶只是纠转世人祛兽性,返人性。侧面墙上雕刻的是无量祖师遇真图和拜师图的壁画。相传无量祖师是净乐国的王子,自幼非常信道教,17岁便放弃了王位,他首先去了武当山修行了42季,后来到崆峒山修炼,刚好在这里遇上了点化他成仙的太乙真人和秒乐救苦天尊,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故事,所以修建了遇真宫。

第六站

上天梯



经过遇真宫,我们就来到了“上天梯”石碑处。上天梯源于宗教通天之意。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由崆峒山的开山祖师仁智禅师主持开凿。经明、清两代修缮和改革开放以后三次维修而形成现在的规模,台阶总数为378级,台面宽为2.5米,石阶的坡度在45—75度之间,古人有一首诗这样形容上天梯:“一步仅一寸,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这也是登临皇城的唯一通道。

第七站

黄帝问道处



黄帝问道处位于上天梯中段,是为了纪念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这一千古盛事而建。崖壁上红色的木阁为广成子的悬棺,里面供奉的是广成子和他的仙友赤松子,以及跪拜着的轩辕黄帝。悬棺下面有清朝末年任平凉知府的王学伊题写的四个回文字:“鹤飞龙翔”,不论从左或从右读,均可读通。旁边的纪念碑上雕刻有轩辕黄帝教老百姓耕种、筑屋、狩猎、织布、骑射的场景,充分展示了轩辕黄帝对人类文明所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八站

南崖宫



在黄帝问道处旁边是南崖宫,这是一个天然石洞,约8平方米,里面供奉的是在崆峒山修炼千年的上古仙人——广成子,相传当年广成子就是在这里修炼成仙的。

第九站

黑虎灵官洞



黑虎灵官洞,又叫做财神洞,位于上天梯上段,是一个仅能容一二人的石洞,是崆峒山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这里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旁边塑有一只老虎,据说这只老虎非常灵验,若游客哪里不舒服,就去摸摸老虎相应的部位,身上的不适感就会逐渐消失。

第十站

揽云亭



拾级而下,我们就到达了揽云亭(也称观景台),正中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为北方的镇守之神.这里是观景、拍照的极佳之地,对面看到的这一组建筑就是雷声峰景区,也是2003年经国家邮政总局批准发行的崆峒山景区邮票中的一景,站在这里,您可以尽情饱览崆峒山其它各台的美景。

第十一站

磨针观



磨针观位于揽云亭上方,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为六角重檐砖石结构,是山上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建筑物。这里是为了纪念黎山老母用“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而点化无量祖师修成正果的地方。观内彩塑有紫气元君磨杵教化神像,壁间彩色悬塑山水人物,观顶还有佛教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哞”。这里也是眺望崆峒山景区中东部景观的最佳地之一。

第十二站

十二元帅殿



沿天梯再往上走,就到了十二元帅殿。二元帅殿是崆峒山道教建筑中唯一一座穿廊式建筑,初建于清康熙二十年,沈鹏先生登临崆峒时曾题写“东瞰五岳”四个大字。这里所塑的十二位元帅是《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所封的八位雷门元帅和四位护法灵官:刘甫、辛环、马岗、赵公明、温琼、岳胜、苟张、邓忠、陶荣、张节、庞洪、毕环,他们都是平安护法神,神态各异,颇为生动。

第十三站

 三教洞



沿“上天梯”继续攀登,就到了崆峒山最负盛名的三教洞。三教洞始建于明代,是一个呈半圆形的石洞,深约6米,宽约4米,洞内将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孔老夫子塑像供于一堂,佛、道、儒三教共存共尊,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万物、雍容大度的和谐气氛和兼收并蓄的传统,也昭示着崆峒山有别于其他古刹名山独特的精神。

第十四站

隍城



在参观皇城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一些道教中的礼仪。进殿前,一般不走中间门,因为“中”为大为上,是神道。人走左、右两边。左进时先迈左脚,右进时先迈右脚,注意脚不能踩门槛,因为门槛外为人,门槛内为神,门槛上则不人不神。参礼时,双手环抱如太极状,“三拜九叩”为道教中的大礼。

皇城是崆峒山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早在宋初乾德年间(963--967)时就创有太和宫,元代时改奉释迦牟尼佛,称崇佛阁.明代嘉靖年间由驻藩平凉的韩王和他的妻子郭氏捐资修建,成为全山道教主要建筑物.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殿上建殿、殿内有殿、殿后藏殿。道教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是天上的反映,神仙住所应与人间帝王宫殿相似,所以,皇城所建殿宇在建筑风格上仿照中国宫殿建筑,金碧辉煌,庄严肃穆。我们可以看到,从东台至皇城这一中轴线上,每座庙宇都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方正严整、中轴突出、纵深成串、左右对称、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道教宫观建筑以神殿为主,以道众居室为辅的特色。1990年10月中国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朱畅中、谢凝高对崆峒山建筑的评价为“奇险灵秀、古朴精巧。”

好了,到了隍城,上天梯这一段路线就告一段落了。下次小编将带您继续游览其他区域,咱们不见不散!



更多推荐

  • 最新拼假指南!今年上半年有3个黄金周,最长休8天?这样安排美呆了!
  • 你,敢不敢接这道崆峒山版『飞花令』?
崆峒山景区·形象华语歌曲及宣传语征集



所有征集作品均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投稿,电子邮件标题为:“崆峒山大景区形象华语歌曲和宣传语征集材料”并附有100字以内的主题创意说明,初选应征者须提供作品电子版稿件1份(录制成品 视频或音频)歌谱需完整,以简谱或五线谱的形式并附加歌词,同时附作者300字以内的简介,欢迎附小样。 电子邮箱:kttourism@163.com
出品 | 崆峒山智慧旅游 编辑|阿宅
总编|无为 转载请注明


    关注 崆峒山智慧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