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敲打如斯器

 

工艺是人类留存下来的宝藏,它累积了人类的创意、智慧与技巧,是前人对于生活的理解。一方简易器物的成型,是要改变其原有的模样,历经烤炙,敲打,而后再熔炼,如此反复,最后才功德圆满。之于惜物,之于恋匠人。...

玉不琢不成器,金属之初如人之初,必需经过烈火煅烧,千锤百炼,方能器质天成,终成大器。工艺之道和人生的修为造化一样:“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此回顾以下这些“手打天下”的金银铜铁系列工艺,向那些在继承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开拓创新的匠人、艺术家、设计师们致敬。
|  手打铁

打铁铺也称“铁匠炉”。所谓“铺”只是一间破房子,屋子正中放个大火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大铁墩上,由师傅掌主锤,下手握大锤进行锻打。上手经验丰富,右手握小锤,左手握铁钳,在锻打过程中,上手要凭目测不断翻动铁料,使之能将方铁打成圆铁棒或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可以说在老铁匠手中,坚硬的铁块变方、圆、长、扁、尖均可。

手工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这种工艺,虽然原始,但很实用;虽然简单,但并不易学。


传统打铁工匠生产的铁器成品有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有农具,如犁、耙、锄、镐、镰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等,此外还有如门环、泡钉、门插等。但是现在很热爱文艺、热爱生活美学、创意设计的新型打铁师付会根据爱好制作比如茶器、花器、装置艺术品、陈列道具等。
|  手打铜陶瓷塑于土,成于窑,一次定型不可更改;玉器质硬,精雕细琢打磨成型不可闪失;手打铜器却不同,铜本质硬,打制铜器需遇火熔炼局部,经数次敲打、浸水,而后再熔炼,如此反复,方可成型。


铜器重,打制起来费神、费力,有时一蹲便是半晌,凝聚的都是工匠的心力与汗水。手打铜的独特魅力,并非因其名贵,而是因其平凡,正如生活中淡淡一抹点缀却又不可或缺。
铜器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作为普通生活器物则是在近代。民国时期,家家户户均有几件打制精美的铜器,但建国以后,由于物质稀缺,家家户户上缴金属器物支持国家建设,铜制生活器物则几乎消失。
老铜物件如今已是罕见,手打器物更是难得,原本家家户户皆用的生活器物,现却只能作为民间工艺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然而,这依然阻止不了手打铜器手艺逐渐消失的趋势。
一锤锤的敲打,是文化的传承,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锤印,是老手艺人对于技艺的热爱。




手打铜的独特魅力,并非因其名贵,而是因其平凡,正如生活中淡淡一抹点缀却又不可或缺。
| 手打银

银的物理性质决定它是一种集合软硬、强壮柔韧的对比性和具有无限可能性的金属。早已在古代,银就作为器具用来盛装食物或作为摆设的物件。因其珍贵,故多被王公贵族和宗教上层人士使用。任时光流转,银器历经千年在现今生活中依旧有它辉煌的一笔。
|  手打锡锡是排列金、银之后的稀有金属。因对人体无害,更被尊为“绿色金属”。自古以来,锡即被能工巧匠们制作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皿,素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甘醇,储茶色不变,插花花长久”之美誉,实用价值得天独厚。

手打锡铃,一种专门制作给寺庙用的铃,不使用机器,而是靠纯熟的技艺,手工用铁槌将一片锡铁敲打成型。这种手打锡铃的铃声有种特殊的清澈,像空谷传来的回音。即使在拥有众多匠人的日本,拥有这种工艺的师父,全国已不到10人!
手打锡盘,手打锡铃的创新。


工艺是人类留存下来的宝藏,它累积了人类的创意、智慧与技巧,是前人对于生活的理解。一方简易器物的成型,是要改变其原有的模样,历经烤炙,敲打,而后再熔炼,如此反复,最后才功德圆满。之于惜物,之于恋匠人。
——END——


    关注 1861文化创意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