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青绿茶追本溯源 追味古法茶滋味

 

到了明代,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罗廪的《茶解》等茶叶古籍中,都记载着炒青工艺的具体内容,“旋摘旋焙”的炒青绿茶最能满足明人保求茶的真味的需求。...



炒青绿茶追本溯源  追味古香茶滋味


据说,炒青工艺可以追溯到唐朝,宋代的朱翌《猗觉寮杂记》中就有这样的记录:“唐造茶与今不同,今采茶者,得芽即蒸熟、焙干,唐则旋摘旋炒”。

到了明代,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罗廪的《茶解》等茶叶古籍中,都记载着炒青工艺的具体内容。“旋摘旋焙”的炒青绿茶最能满足明人保求茶的真味的需求。

1
张源在《茶录》中载有“火烈香清,锅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则过熟,早起却还生,熟则泛黄,深则着黑,顺挪则甘,逆挪则涩,带白点着无防,绝焦点者最胜”。
2
罗廪的《茶解》中则说道“炒茶用手,不惟匀适,亦足验铛之冷热。薪用巨杆,初不易燃,既不易熄,难于调适。易燃易熄,无逾松丝,冬日藏积,临时取用。茶叶不大苦涩.惟梗苦涩而苗.日带草气。去其梗,则味自清澈.此松萝、天池法也。余谓及时急采急焙,即连梗亦不甚为害。大都头茶可连梗,人夏便须择去。”
3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领会一下炒青绿茶的历史渊源,特意从许次纾的《茶疏》中抄下了这一段古文。





“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均,久于铛中,过熟则香散矣。甚且枯焦,上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而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须豫取一铛,专用炊饭,无得别作他用。炒茶之薪,仅可树枝,不用于叶。干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焰易灭。铛必磨莹,选摘选炒。一铛之内,仅容四两。

先用文火焙软,次加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钞转,以半熟为度。微俟香发,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钞置被笼,纯棉大纸衬底燥焙,积多侯冷,入罐收藏。人力若多,数铛数笼。人力即少,仅一铛二铛,亦须四五竹笼。盖炒速而焙迟。燥湿不可相混,混则大减香力。一叶稍焦,全铛无用。然火虽忌猛,尤嫌铛冷,则枝叶不柔。以意消息,最难最难。”





意思是说:新鲜的茶叶刚摘下来,香气还没有显露出来,一定要借火力焙炒,来催发它的香气。然而茶叶本性不耐热,不适宜炒的时间过长。铛中茶叶放入多了,那么用手的力气就不容易翻炒均匀,长时间放在铛中,炒得过熟茶就会香味散失,甚至接近干枯变黄变脆,还怎么能再经受冲泡。炒茶所用的器具,最忌讳的是新铁。铁腥味一旦进入茶叶,茶香就不会再有了。尤其忌讳的是油脂,对茶味的伤害比铁还要严重。必须事先准备一铛,专门用来做饭,不能做其他的用途。炒茶所用的薪柴,只可用树枝,不能用树干、树叶。树干的火力强烈,树叶容易染煞也容易熄灭。铛一定要磨得光洁明亮,茶叶摘下就立即炒制。一个铛里面,只能放入四两茶叶。

先用小火将茶叶炒软,然后加到大货催熟。手戴上木制,快速地进行翻炒,以达到半熟为度。等到香气微微散发出来,就是合适的时候了。赶快地用小扇子将茶抄取到焙茶笼中,用纯棉大纸做衬垫垫在底部,用微火烘烤干燥,逐渐积累增多,等到冷却,放入罐子来收藏。人手如果足够,久用数铛数笼同时炒焙。人手少的话,只是一二铛炒茶,也需要四五个竹笼来焙茶。因为炒得快而烘焙得慢,干燥的和湿润的茶叶不可以混合,混合了就会大大减损茶叶的香气。一片茶叶稍稍焦枯,整铛的茶叶就都不能用了。虽然炒制的时候火禁忌猛烈,但铛的温度也不能够不够高,那样茶叶就不会变柔软,这样估计温度的变化,才是最难的。





而“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这就对炒青技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使茶中含有的芳香物质得到不同程度的转换,获得层次多样且富于变幻的香气?

许次纾从茶叶、锅、火、炒制手法入手,为炒青工艺技艺的成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节详细的记载了炒青茶的步骤和要领,对技术细节做了说明和规范:尤其是认识到茶叶对油腥味的吸附作用,为了避免杂入异味,强调炒茶锅要专用,久用的熟锅才能保障茶叶的原香;投茶的数量较之张源的“一斤半”减少,“一铛之内,仅容四两”,这样能使茶受热均匀,便于翻炒,此外火候是最难把握的,为便于调节火温高低,控制加热的稳定性,“仅可树枝,不用于叶”;炒制过程中“先用文火焙软,次加武火催之”,通过温度控制进行高温杀青,才能够保证绿茶的色香味。




候锅极热
下茶急炒
札札有声
急手炒匀
待熟退火
筛中轻挪
复下锅中
渐渐减火
焙干为度


妙智茗『追味』手工茶
2017明前新茶少量预定中
千年岳西古镇
传统炒青工艺
追味纯朴手工


关注
Dear黑天鹅










    关注 真实的自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