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头案|先定大局,谋而后动:前降支近段CTO,入路(残端)不明显且逆向条件不恰当,如何解决?

 

作者 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 张勇“无头案”栏目讨论的并非玄幻故事,而是CTO术者在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难点...



作者 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 张勇

“无头案”栏目讨论的并非玄幻故事,而是CTO术者在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难点——无入路CTO的解决思路、方法及经验分享,该栏目由《门诊》与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张勇副主任医师及其伙伴联袂合作,在未来2个月中将每周发布案例一篇。希望能与您共同探讨并为您的临床工作带来帮助。

病史资料

患者男性,48岁,以“间断胸闷10年,加重3月”为主诉入院。10年前出现胸闷,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曾剧烈胸闷、胸痛,持续1个小时,当地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未正规治疗;3月以来胸闷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去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示:前降支闭塞,给予正向介入治疗4.5个小时,未成功开通血管,为进一步行介入治疗,入住我科。吸烟史20余年,平均每天20支。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血尿粪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心肌酶未见明显异常;糖化血红蛋白5.3% ;肌钙蛋白I 0.003 ng/mL;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血脂未见明显异常;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未见异常;BNP 342pg/mL;心电图示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Figure 1);心脏超声示左心室前间壁、前壁心尖段及下后壁运动幅度减低,左心室增大。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II级。

Figure 1

心电图示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

治疗策略分析

入院后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段100%闭塞,入路(残端)不明显;右冠一段性质不明,瘤样扩张?重度狭窄?右冠远段向前降支提供逆灌注,逆灌注侧支血管为极度迂曲的心外膜血管,并且是唯一的逆灌注侧支血管(见Figure 2-9)。Figure 2
左冠头位
Figure 3
左冠左肩
Figure 4
左冠蜘蛛位
Figure 5
左冠肝位
Figure 6
左冠右肩
Figure 7
右冠左前斜
Figure 8
右冠右前斜逆灌
Figure 9
右冠头位逆灌


下一步应采取何种术式策略开通前降支血管?右冠远端为心外膜逆灌,仅此一条,且较多迂曲,如行逆向冠脉技术,通过难度大,心外膜血管易破裂渗漏,堵塞远端可造成前降支中远段血流中断,造成前降支人为二次急性心肌梗死,风险较大;且右冠一段病变性质不明,故暂不考虑逆向技术开通。因前降支齐头闭塞,不能断定前降支开口确切位置,常规前向技术成功率低,但此例患者闭塞段发出较大的对角支,可尝试使用IVUS进入对角支回撤发现前降支开口,实时监测指导前向穿刺纤维帽。

CTO开通过程

送IVUS导管至对角支远段回撤,发现前降支开口纤维帽(见Figure 10、11);Figure 10
造影发现前降支入口
Figure 11
IVUS发现前降支入口


首先用XT-R导丝在IVUS实时指导下进行试探,可以探知前降支开口的存在感,并且IVUS监测入路正确,但导丝无法前行;换用Conquest穿刺,导丝前行,IVUS证实穿刺部位佳(见Figure 12、13);Figure 12
造影实时指导下穿刺点佳
Figure 13
IVUS实时指导下穿刺点佳


既然穿刺部位佳,果断稍微推进微导管,前送Conquest导丝,逆向造影显示导丝方向基本正确(见Figure 14);

Figure 14
跟进微导管前送conquest导丝


导丝继续前行进入对角支(见Figure 15);

Figure 15
调整导丝进入边支血管


调整导丝进入前降支远段,逆灌注造影的同时回撤前进导丝,证实导丝在血管真腔(见Figure 16);

Figure 16
逆向造影同时前后移动导丝,证实在真腔


推进微导管,交换工作导丝,依次预扩张(见Figure 17);

Figure 17
推进微导管交换软导丝球囊依次扩张


造影可见前降支前向血流(见Figure 18);

Figure 18
依次扩张后造影


IVUS检查证实导丝基本在血管真腔,可见首次PCI时导丝造成的内膜下血肿(见Figure 19、20);Figure 19
行造影检查,导丝基本在真腔
Figure 20
行IVUS检查,导丝基本在真腔


解决了关键问题,余下的就是程序性工作了,在IVUS指导下依次植入3枚支架,后扩张,IVUS复查,支架膨胀贴壁可,造影示效果良好(见Figure 21-25);Figure 21
依次植入支架后
造影
检查支架膨胀良好
Figure 22
依次植入支架后IVUS检查支架膨胀良好
Figure 23
依次植入支架后IVUS检查支架膨胀良好
Figure 24
最后前降支造影效果
Figure 25
最后前降支造影效果


到此可以告一段落了,但还不能忘记右冠一段病变不明的情况,行IVUS检查发现,典型的编织样冠状动脉改变(见Figure 26);

Figure 26
右冠IVUS为编织样冠状动脉


如行逆向冠脉技术,需要处理好此段病变,由于事先未知为编织样冠状动脉,冒然处理可能会引起灾难性后果。

我的体会

此例PCI的成功,个人体会如下:结合患者病变特点,先定大局,决定所采取的术式:IVUS指导下的前向导丝技术;然后“谋”术中的每个细节,接着“动”,去执行。“谋”细节的体会:

1. 导丝塑形技巧:

头端塑成角度30-40度1mm折弯,折弯后塑第二弯曲,角度大约30度左右的圆弯,这种导丝塑形可提高导丝头端的操控性,有利于探到不可见残端,从而为下一步进攻CTO提供基础;微导管头端不要跟进太近,跟进太近影响导丝的灵活性,不易探到残端。

2. 导丝的选择:

首先选用软导丝进行试探,推荐XT系列导丝,大致找一下方向,这样不会损伤血管;如能探到血管入口,XT系列导丝不能前行,可换用硬导丝进行下一步工作。一般情况下,如软导丝能探到开口,导丝在血管真腔概率较高,下一步CTO开通的成功率随之增高。

3. IVUS应用体会:

穿刺进入靠近闭塞血管中心是成功的第一步,穿刺进入后,首要任务就是IVUS找出血管嵴的位置(两血管的八字形),确认导丝进入点靠近闭塞血管中心,然后跟进微导管,施展其他前向导丝技术,展开下一步工作。导丝前向穿刺进入点靠近闭塞血管中心是手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导丝穿刺很早就进入内膜下,成功的概率将大大降低。IVUS进入角度较小、离闭塞血管较近边支血管回撤,更容易发现闭塞血管纤维帽,此例我们首选IVUS进入对角支而非间隔支回撤就是基于此理论。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门诊新视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