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铁律柔情一片心,师恩如雨声声情 ——专访通信学院刘云启老师

 

【我心中的好导师】铁律柔情一片心,师恩如雨声声情 ——专访上海大学通信学院教授刘云启...

导师介绍
刘云启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主要从事光纤传感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与新型光纤器件的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和国际知名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有70余篇。曾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082)项目。

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浦江计划人才项目支持;2008年度上海市“曙光学者”,并入选首轮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


采访当天是笔者第一次与刘云启老师见面,笑容满面、亲切随和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而当负责拍摄的小伙伴们调试机器和拍摄角度时,刘老师直接上前帮忙,又是拉窗帘又是搬桌椅,毫无教授架子的他让一向敬畏老师的笔者顿时放松下来。
科研之航,教学相长
       在整个采访中,刘老师谦和平易,令笔者如沐春风,然而当初小编在了解刘老师的学习科研经历的时候,可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2000年,刘云启老师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获得了光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博士毕业后,2000-2008年分别工作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工程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2008年,他又加入上海大学,成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教授。
       而谈及在国内外的学习研究工作,刘老师说道,现代中国正在向国际接轨,国家开始综合考虑学生的培养、就业和发展,学校最主要的目的也是培养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因而在学科设置等方面都加强了实践性。

而他当下从事的光纤通信研究,也充分关注了其实践性。他提出,光纤通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并在90年代发展最快,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颇多。现实社会中,我们手机的4G、5G其实都得益于光纤技术的发展,而且今年在洛杉矶举办的2017年美国光纤通讯展览会及研讨会(OFC) 也着重探讨了如何以技术拓展带宽的问题,所以这一领域以其现实性和实践性有着大好前景。
       目前,刘老师已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和国际知名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有70余篇。科研成果累累的同时,他还承担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四门授课任务。科研和教学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刘云启老师认为在这个问题上,钱伟长校长的话说得非常好。那就是,如果只注重教学,不注重科研,是教不出优秀学生的。而只有把科研做好了,老师才能把学科中深层次的东西搞明白,才能把科研中的成果加入到教学中去,以此培养学生思考探索的习惯,继而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有更好的发展。
为人以正,律学以严
       说到“好导师”,刘老师说到,“在我上学的时候,我的老师对我都很好,所以在我成为一名老师后,我就下定决心——不能比我的老师差。”师道传承,对于“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而刘云启老师则认为,“好”在生活方面体现为关怀帮助,在学业方面则体现为严格要求。

严格要求既有为人上的也有治学上的,刘老师说,其中为人是第一位的,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这是最基本的底线。现在,我们看到有很多学术剽窃甚至违法犯罪行为,其根本原因就是人不正。
       在治学上,刘老师最为看重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他从自身经历出发,说道,“我现在所有的研究都不是我上学时候学习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在当时还没有产生。我们的技术发展是很快的,大家也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素质。”
       刘云启老师在学术上的严谨敬业,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曹西标现在已经研三,这几年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研究,对此有着充分的发言权。他说,“刘老师规定,我们每周都要开组会,每个人都要汇报这期间的研究工作。一旦你在学术上怠惰,刘老师真的会当场发脾气。虽然,平时他真的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但是一到了学术,那真是一点都不含糊。”

曹西标又说,“我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打电话询问刘老师的时候,他会经常说‘我现在就过去’,然后到实验室现场指导我做实验。”在指点迷津、解疑答惑上,刘老师从来都不推辞、不耽误。
君子顺德,积小为大
       《易经》升卦中说:“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意思是,人要像树一样,既要有锐意上进的精神,又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重视每一件小事。

对于研究生来说,发表文章是重要而头疼的事情,而在这一点上,刘老师“忧学生之忧而忧”,提出了自己细心观察后的建议。他说,“我发现部分同学对学术写作可能有一些误解,特别是在给国际期刊投稿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英语水平不高;但是通过看专业文献,我们会发现,理工科的文章句式并不复杂,在弄清专业术语后,是很好理解的。”刘云启老师指出,学术写作最关键的在于两点,一是思路清晰,当然它以做好本位工作为前提;二是论述清楚,因此,大家切勿本末倒置。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刘老师的身后有着一批既尊敬又亲近他的学生,或许就在于他那细致入微的关怀。在对其研究生的采访中,笔者为此深深触动,因为这种关怀不仅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悉心指点,还表现在生活上的叮咛照顾。
       研二学生赵润晗说,当初我刚拿到驾照,虽然还是菜鸟,但总忍不住开车出门溜达,然而刘老师知道后,一直提醒我小心驾驶,注意安全。研三学生曹西标说,每次有繁重任务的时候,刘老师总是自己熬夜,通宵办公,却让我早点回去,我真觉得不好意思。研一学生王云龙说,我刚入学的时候,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座位,刘老师立马为我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安排了一个位置。说完,他忍不住又多说了两句:刘老师真的非常照顾我们,办公室里的格栅灯是在天花板上,光线比较昏暗,刘老师注意到后,为了我们的视力着想,给每个人都买了护眼台灯,甚至连接线板都一起买来了。

温暖之言不胜枚举,贴心之举俯拾皆是,学生谈起刘老师满是感激。刘云启老师,铁律以治学,柔情以待人,这就是学生心目中好导师!



文稿:上海大学研究生报 刘慧慧

视频: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媒体策划部 刘璐、蒋红星

编辑:黄于悦
往期精彩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业精于勤终有成,不忘本心为人师 ——访生命科学院肖俊杰老师

【学术启明星】陈志刚:科研是朋友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唯物辩证探本源,与时俱进保良善——专访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梁老师

【学术启明星】解燕平:因为感恩,所以珍惜

【关注】嘿,十佳歌手复赛名单,出炉!


    关注 上海大学研究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