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故事】李静:从“明星大使”到“慈善晚宴创办人”

 

近几年,李静很忙,热衷跨界,并乐此不疲。罗列这些年她做过的事情——著名节目主持人、金牌制片人、到企业创始...





近几年,李静很忙,热衷跨界,并乐此不疲。罗列这些年她做过的事情——著名节目主持人、金牌制片人、到企业创始人,可以看出“跨界”早已变成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角色的不断转变,她所关注的公益领域和对于公益的参与程度也逐步发生着变化:从“明星大使”到“慈善晚宴创办人”,从一个公众人物的倡导到整个企业的资源投入,从个体的公益项目到有规划的社会责任体系,我们期待着这位跨界公益人的下一个精彩转身。

  • 01
  • 李静的跨界公益



“我一直觉得自己挺幸福的,我的公司也是创造幸福的公司。女性、环保、梦想将成为我做公益慈善的大方向。做公益做慈善,不需要太多的漂亮话。”-李静

李静近年来将越来越多的时间投入到公益当中,发起和倡导了多项慈善公益活动:希望之家残疾儿童救助活动、爱心妈妈救助汶川活动、救助贫困母亲幸福工程、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疫苗普及工程”推广大使、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关爱女性健康”宣传大使,李静不遗余力地传播公益理念。

2011至2012年,李静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一路有你”大型慈善晚会。作为活动发起人之一,李静率东方风行集团旗下的公司和艺人,号召众多明星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以慈善拍卖和现场认捐的形式筹集善款,并向全社会发起倡议,总共筹集善款2743.71万元,这些善款全部用于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项目、“有爱有家”孤儿助养项目、新长城教育扶贫项目、爱心包裹、新长城特困高中生自强班项目、善行非洲项目、筑巢行动等公益项目。

  • 02
  • 对苗绣扶持的新思考



“我希望通过这个公益宣传片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苗绣、更多人关注苗绣。做这个公益手包也是希望借助时尚的力量让古老的手艺重新获得大家的认可。”

“年初邓立和我说起苗寨和苗绣的故事,说起面临失传的苗绣技艺,我知道手工艺传承是件很不易的事,所以我想通过共同开发符合当下人需求的手工艺产品,也许能够帮助少数民族手工艺传播和传承,也能让传统手工艺不再只是城市人家中的摆设或收藏品。”

2013年春天,李静与嘉人杂志主编邓立谈到了一同帮扶苗绣传承的事情,李静清楚地了解,那些耗费绣娘数年完成的苗绣手工作品,不但可以媲美国际大牌的精致,而且有着更深沉的文化内涵和传奇故事。可是老一辈手工艺人不断逝去,手工艺带来的微薄收入也使得年轻人不愿意继承和学习,苗人的后代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文化感也已近模糊。

古老的手工技艺一旦遗失了,是整个民族的损失,于是李静和邓立邀请了著名设计师王培沂,一起探索如何通过传统和现代时尚相结合的方法,帮助苗绣传承和传播。

  • 03
  • 展留村锡绣的困境



“我觉得公益对我个人很重要,而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次整合公司资源来做苗绣手包是一种尝试,也许可以找到一种新的帮助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模式和方向。”

展留村,位于贵州省剑河县南寨乡,距离仰阿莎湖畔2.5公里,坐落在沟堑纵横、山峦叠嶂,海拨800多米的半山腰上,全村150多户,全为“龙姓”。从贵阳出发大致需要8小时左右。展留村依山傍水,村后青山耸立,四周古树参天,村前层层梯田直抵清水江边,风景秀丽,生机盎然。

展留苗族,也叫“半坡苗”或“锡绣苗”,族人的服装全部用自然原料手工制作。种棉花、做棉线、织棉布,再用祖传的蓝靛染法染布,制成衣服,然后在绣布上细细的绣上底花,最后才加上锡片细绣。展留村全套的女红技艺没有十几二十年是学不到手的,全套都会且技艺精湛的女人,一百个里也只能找出两三个。

展留的锡绣,是贵州省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手工艺,低调、精致、迷宫一般的规则图案是锡绣的主要视觉特点。

  • 结语
    锡绣只是众多少数民族手工艺中的一个,还有更多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如果这个模式能够成功并可持续的话,李静希望能够探索更多面临失传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帮助少数民族妇女通过刺绣改善生计,同时也让古老的手工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2014水族马尾绣项目,即将启动。

文章转自:河南省学生安全救助基金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关注 北建大青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