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财女》:第二十五章 去镇上

 

------第二十五章 去镇上------



树苗种下了,还用竹条绕着树围了个小圆圈。罗志成每天都要去看一遍院子里的番薯苗和果树苗,然后再向罗喜儿报告。周氏笑骂他,再怎么去瞧,也不会一下子就长得老高的,有啥好瞧的。说归说,但还是由他去了。

天气依然时阴时雨。罗喜儿倒是有些担心在这种天气下,那几个埋在土里的小番薯会烂掉,心里直后悔,应该放在屋里培苗的。树苗长得挺好的,估计是成活了。这几天也没有人来捣乱。只是有一天,罗志成神秘兮兮地跑过来跟她说,他看到二伯娘在她的后院子里,总是盯着那几棵树看呢。不过他们都不担心王氏会搞出些啥小动作来。吵闹后的当天,村里面就议论开了,说啥都有,但大部分的都是说王氏做得不地道。又听说了里正找了罗达荣。想来即使蛮横如王氏面对舆论也会感到有压力的。

这天起来,天空居然有些放晴了,太阳露出了大半边的脸,就是外面地上还是湿滤滤的。周氏说要带罗喜儿去镇上一趟。罗喜儿的额头上早已不用布条缠着了。毫无疑问地,伤口留疤了,正如张郎中所说的那样,头发遮住了一部份。但外露的部份,罗喜儿用手摸着感觉了一下,估计有一厘米左右长吧。

周氏说姑娘家身上有疤痕不好,在脸上的就更不好了,所以每次看到罗喜儿额头上的疤痕,她就难过不已。罗喜儿却一点儿也不在乎有这么点小疤,安慰她娘说把头发放下一点,或留刘海不就遮住了。周氏担忧的是以后到了说亲的年龄会被人嫌弃,想她年纪还小,最后还是没把这个担忧说出来,但坚持要带她去镇上的药店问是否有去疤或淡疤的药膏。

吃过早饭一会,娘儿俩人就准备要出门了。因为担心路不好走,周氏只打算带罗喜儿一个去的,其他的孩子就呆在家里。

罗志成瞧了个空挨到罗喜儿身旁,小声地乞求道:“二姐,我也想去呢,你跟娘说说好么?”

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罗喜儿一时心软就转身去跟她娘说了把小九也带上,还顺手地往他脸上拧了一把。她发觉自己老爱拧捏弟弟妹妹的脸蛋儿,其中拧小九的最多,谁让他老喜欢跟在她身后转呢。不过,每拧完一次也就要感叹一次,太瘦了,再长多点肉,手感更好。

这是罗喜儿魂穿到这里之后的第二次外出。路过那条河时,她就咦了一下,河水浑浊不堪,水上涨到几乎要漫过河沿了。那片大草地上的低洼处也积满了水。

周氏看了就说这河水还不算涨得厉害,到了六七月暴雨多的时候,这河水怕是要漫过河沿的。上年的夏天,河水暴涨就毁了不少田地里的庄稼,连官道也被冲毁了好几处。

罗喜儿听了,就问:“娘,每年这河水都要暴涨呀?咱家的田地都在哪呀?”

自从周氏听了张郎中的开解后,她对罗喜儿提出这样的问题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了,总会耐心地告诉她,而且她还私底下跟家里的其他人交待了,要是有喜儿不清楚或不记得的事情,要细说给她听,要多些照看她。

所以这次也不例外。

“咋能每年都暴涨呀,要是年年都毁庄稼,咱村里的人都吃啥。一般两三年才是大涨一次。得亏咱家的田地都没靠河边咧。”周氏答道。

本来罗喜儿还想问为啥都没有组织些人手去把河沿修整一下,填高填实些呀,早预防好过事后补救。转念一想,这种问题不应该是她这样年龄的人问出来的,是自个儿操心太多了,就没问出来了。她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不久之后,真的有人出面来修整河沿了。

罗喜儿估算了一下,从出家门来,走到镇上要两刻多钟呢。这个镇叫南坪镇,是个大镇,加上镇中心就挨着官道,平日里来往的人就多,正好今天也是集市的日子,更是热闹非凡了。

集市中心由两条主街组成,一长一短。短的那条小街大概就三四百米长吧,站在街入口处可以一眼望到街尾。比大街短的是因为街道的尽头是个露天集市。

周氏牵着两个孩子的手先从小街走。罗喜儿往街道两旁看了看,都是些杂货铺,米粮铺,糕点铺,小食馆,大酒楼之类的规模大大小小的店铺。很快,他们就到了小街尽头的药店。这是周氏今天要来镇上的主要原因,所以要第一时间去做了。

罗喜儿抬头看了看门头,保安堂。刚迈进药铺,店里的小伙计就迎上来了,听周氏说要看大夫,于是引她们到药铺的右侧,让她们先坐下稍等,前面还有一个人正在看病。罗喜儿悄悄地打量了一下,药铺很宽阔,左边和正墙上镶了一排排的药屉子。右侧的靠里边有一道屏风,听声音应该就是大夫在屏风后看诊。

一会,有人出来后,小伙计就走过来请周氏她们三个过去屏风后了。大夫是个中年人,看上去很和善。

周氏叫他冯大夫,先跟他说明了一下情况,又让他瞧了罗喜儿头上的疤。

冯大夫仔细地瞧了瞧,又伸手触摸了一下,才抬头轻声道:“罗家娘子,你家小姑娘这伤疤恐怕是无法去除了。”

周氏心里一凉,还是有些不死心地问道:“冯大夫,真的没有法子么?我听人说,有啥药膏抹了会有用的?”

冯大夫摇摇头说:“这口子伤得深留的疤,是没法子去呀。你说的药膏应该是治一般烫伤的吧。能去伤疤的药膏,我行医多年也没听说过。恕我无能为力了。”

周氏谢过冯大夫后,一脸失落地牵着两个孩子走出药铺。

罗喜儿却没有多大的感受,她本来就没抱任何希望的,现代那么发达的医学水平,还不是要靠啥激光或手术的手段去疤痕,怎么能单靠一瓶药膏就搞定呢。可瞧见她娘一脸难过的样子也不敢再说啥一个小伤痕而已,没关系之类的话了。左思右想了下,才开口说:“娘,别灰心,咱们去别的药铺问问,要么跟人打听打听有啥土方子,不能去掉,能消淡一些也好。”

罗喜儿的话令周氏又燃起了一丝希望,是应该去问问别的大夫的,说不定真有法子呢。可这镇上就这么一家药铺,要问就得找天去县城了。不管怎样,她心里始终抱有希望。

出了药铺再走几步,就是个很大的露天市场。泥土地面还有些泥泞,但一点也不影响人们逛集市的热情。小商贩的吆喝声,顾客和商贩的讨价还价声,还有小孩子欢快的凑热闹的声音。

罗喜儿四下瞧了瞧,这集市的三面是由低矮的棚子圈围起来的,中间的开阔地才是摆摊儿的地方。棚子有大有小的,也算是个铺面,但环境和安全方面都没有街道上正规的铺面好。摆地摊的也很有秩序,一列一列地排开,卖蔬菜摆在一块儿,卖吃食在一块儿……她很久都没看到过这么热闹的场景了,不由地边走边东看西瞧。

周氏要去集市西面的一个棚子铺买些油盐酱醋之类的。这西面的空地上摆的多是些比较杂的东西,自制的布鞋,绣品,竹制品等等。罗喜儿看到有个婆婆在卖小孩子穿的虎头鞋。明晃晃的红黄色,惟妙惟肖的虎头样,最绝的是从大到小的码数,一字排开,看得罗喜儿直流口水,太可爱了。如果是在前世,她一定会全部码数各买一双来收藏了。

绕着集市走了一圈,罗喜儿也瞧出来些东西了,这卖东西的人多,但卖的品种却不多,蔬菜的来来去就是白菜,萝卜,葱蒜,菲菜等,小吃食就是馒头,包子,烧饼,糖串串居多。突然间,她来了个主意,要是自己能弄出些新花样的小食会不会受欢迎呢?做吃食这个想法也曾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不过那时还没亲自来镇上看过,手上也找不到啥好的食材,她就没动心思了。民以食为天,看这些逛集市的人,很多人手里都拿着包子之类的,边吃边逛呢,还有些人一连买了几个说要带回家给孩子吃。一开始先小打小闹地试试。

罗喜儿越想越觉得可行,但做什么小食,就得好好思量一番了。还得跟家人商量商量,毕竟这食物的材料是最大的问题。

周氏去相熟的铺子买了需要的东西后,说要往大街去,去街尾的绣花铺子交绣活。集市的北面就是大街的背面,那里有条巷子可以穿绕到大街上的。

这大街应该有小街的两倍长,从集市穿过来的位置算是中间吧。大街的铺面多,货物的种类就多了。一路往街尾走,就有瓷器店,首饰店,布匹店,干货店……还有当铺。

到了绣花铺子的门口,罗喜儿习惯性地抬头去瞧,绵绣坊。周氏带了十八个绣品,十个是她做的,八个是罗小玉做的,她区分开来交给老板。绣铺的老板似乎对周氏的手艺很放心,只是随意的瞄一眼就算了,对罗小玉绣的那份,他就仔细地正反都瞧一瞧,最后挑出了两个跟周氏的那份放一块儿,还夸了句说罗小玉的手艺越来越精致了。十二个好的绣品算的是五文钱一个,稍次一点的六个是四文钱,共得了八十四文钱。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87656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二十六章 豆腐花------

从集市回来后,罗喜儿就往厨房、杂物间里钻,仔细地翻看了一遍后有些泄气了,家里现有的食物就是些糙米,粗面,咸菜,根本找不出好的,像样一点的食材。她又坐回到堂屋里发呆,苦苦思量着。

“喜儿,想啥呢?来,帮忙把这豆子给放好了。”罗小玉抱着个小竹箩从外面走进来。

“嗯。”罗喜儿本能地应了一声,跟在她姐的后面往杂物间去。罗小玉把竹箩放在桌子上,又从桌下拖出两个小瓦坛来。

“姐,这是要做啥呀?”罗喜儿看着她的动作,好奇地问到。

“娘让我把这些豆子放坛子里存着呢。”罗小玉拿了块破布在擦着坛子。

豆子。罗喜儿心中一动,目光往桌上瞧去,竹箩里装的正是挑选过的,色泽干净、粒粒饱满的黄豆。她脑里迅速地闪过几个跟豆子有关的食品,豆腐,豆浆,豆皮,腐竹……细数下来也有二十来种吧。哎,刚刚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这豆子也是个宝呢。

罗小玉开始动手往坛子里装豆子了,罗喜儿也蹲下去帮忙。

“姐,咱家就只有这么点豆子么?”罗喜儿问道。

“还有三袋子,娘说要卖掉的。这些咱们自个留着迟点做豆腐用的。”罗小玉答。

这么说,咱娘会做豆腐喽。罗喜儿马上有了主意。今早在集市上似乎没有看到有在卖豆腐花的。娘会做豆腐,也就是做会豆腐花。那真是太好了,都不用她自个亲自动手先试做一番了。

时不宜迟。她匆匆地跟大姐打了声招呼,就出去把她哥和小九都叫了进来。这事要先跟几个小的合计一下,再告诉爹娘。她的想法是,周氏来做出豆腐花,他们几个小的负责去集市卖就好了。

罗喜儿把想法跟三人说了之后,几个人都很兴奋,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

“喜儿,咱们要去镇上卖的话,得有东西装着去吧,还有,客人要吃的话,又用啥装呀?”罗小玉细心一些,连问了两个问题。

罗喜儿想了一下,家里刚买了个新木盆回来,那就用木盆装,至于卖给客人的话,就得用碗装着吃了。这个时候又没有那种一次性的塑料碗,只能是用瓷碗了。可是家里吃饭用的都是灰白的粗瓷大碗,不好看且太大了,不划算。那还得去买些小一些,颜色干净的碗和勺子回来。起码要十套吧。她还想到,最好能带上张小桌子和几张小凳子去,方便有人想坐下来吃。

她把想到的说出来,又补充强调了,“也不一定非要桌子。集市里都是人来人往的,恐怕也不好找地方摆桌子。第一次就先不管这些了,再说咱们家眼下也没有小的桌子。好卖了,咱们以后慢慢改进。”

几个孩子都点点头。然后又讨论了要做甜和咸两个味道,卖多少钱一碗,怎么洗刷碗。一一说好了以后,四个又过去厨房跟周氏商量。

周氏听完以后,有些难以置信,几个毛头小孩子竟想去做小本生意。可看到四个孩子充满热切的眼神,又想想这里面,豆子是自家的,就不算钱,她自个能做豆腐花,也不花人工,也就是要买些碗勺和砂糖,可这也是家里能用得上的东西,买来了也不会亏。那就让孩子们去试试吧。

四个孩子都很高兴获得了娘的支持。只要娘点头了,那爹那边也不会反对的。他们几个马上就分工了,洗黄豆,泡黄豆,去镇上买碗、糖,去十三奶奶家先打好招呼借用石磨……

罗达胜回来后听说了孩子的想法,也表示支持,不过私底下还是跟周氏是感叹了一番。这几个孩子是越来越懂事和操心家里了。

罗喜儿央她爹把家里那个旧炉子给收拾一下,说卖豆腐花时,就用小炉子烧些热水把用过的碗都烫一遍再拿来用。

第二天,天才刚蒙蒙亮,周氏拿着泡好的豆子去十三奶奶家借用石磨打浆,罗志顺跟着去帮忙推磨。罗小玉和罗喜儿就在厨房里忙活,准备些咸菜末,葱花,香菜之类的分别用碗装好,罗喜儿还准备了碗酱醋。总而之,她能想到的手头上又能找到的材料都准备了一些,打算让客人按自个的喜好选择口味。

等周氏和罗志顺回来后,又开始滤渣,煮开,稍降温,冲豆花,好一番忙活后终于做出来了。每人试吃了一些,都说好吃。罗喜儿觉得豆味特别香浓,口感细腻弹性好,比她在前世时吃的要好吃多了。

周氏决定跟着去,一木盆子豆腐花,一个炉子,还有碟碟碗碗和一条长凳子,都让孩子们来拿就太重了。于是一行人收拾好,就往南坪镇去。

到了集市了,很多人都已经开摊了,叫卖声,问价声,一声接一声的,这边的叫声未落,那边的又响起。罗喜儿昨天就看中了集市北面巷子口的位置。大部分前大街的铺子都留有后门,估计是方便自家人进出集市,所以一般人不会摆摊在北面,去挡住人家的门口。可刚好巷子口旁上那家铺位没有开后门,后墙连接巷子的拱门的位置就形成了一个小角落。

周氏帮几个孩子把一干东西摆放好,又叮嘱了几句后就要带着罗秋儿回家去。家里要干的活也不少,所以不可能全部人都留在集市上。罗秋儿却想留在集市上,跟哥哥姐姐们在一起。于是,周氏就一个人回去了。

罗喜儿先舀了一碗豆腐花出来,稍稍抹平一下,然后撒上些调料在一角,另一角就是原豆花色,放着凳子上,当是样品来摆设。

“咱们得主动点,要像其他小商贩那样吆喝一下,不能这样傻等着。”罗喜儿瞧了瞧四周说道。

“要喊啥?”几个孩子都盯着罗喜儿看。

罗喜儿想了想,说:“嗯,你们先听我来喊一遍。豆腐花,香嫩可口的豆腐花咧,一文钱一碗,有甜的有咸的。”

她的话声一落,罗志成和罗秋儿两个小包子就已经有样学样地喊起来了,一个的声音清脆响亮,一个的声音糯糯的,一高一低,配合得很好。吆喝完了,两人都觉得好玩,和罗喜儿嘻嘻地对笑了一会,然后三人转头去看哥哥和大姐。

罗志顺和罗小玉两个先是对视了一眼,也扯开了嗓子,干脆和娇脆的两种声音结合。刚喊完,罗秋儿就跟着拍起手来了,甜甜糯糯的声音再次叫起,不过只会叫着豆腐花,豆腐花,显然是忘了后面的内容了,罗志成连忙接上。

一声声地叫卖还真管用。一会儿,两个年轻的娘子就凑近摊前,稍高些的那个开口问到:“有甜有咸的呀?咸是咋弄的?”

罗喜儿连忙答道:“咸的,就是在豆腐花里加些咸菜或酱,拌着吃。如果你喜欢葱,香菜的味儿,也可以拌着一块儿吃。”她一边说,一边指着一溜儿摆在凳子上的配料。

“听起来挺有意思的,我还没试过咸的吃法。小姑娘,来两碗试试。”高个的娘子笑着说道。

“哎,好咧。”罗喜儿愉快地答道。罗小玉那边已经打开了盖子,舀了两碗豆腐花出来。

“我的要甜的吧。”另外一个娘子开口说道。罗小玉就往其中一碗加了糖,再递给她。

高个的那个娘子就自个儿选了咸菜和葱花拌着吃了。两人就站在摊子的旁边,一边吃一边相视一笑,罗喜儿瞧出来,她们应该都喜欢这豆腐花。

果然吃完后,她们把碗递回给罗小玉,连声夸不错,爽快地给了钱。

五个小孩子都眉开眼笑的,马上又分工合作起来,罗志成和罗秋儿两个就更卖力地吆喝起来了。罗小玉就负责舀豆腐花,罗喜儿负责收钱或推销一下,罗志顺负责去集市西面后边的井打来些水洗刷碗,烫碗,甩干。

开了市之后,后面就渐渐地多人过来问了。有的好奇地尝试咸味道的,有的还是保守地选了甜味的,更是有人两种味道都试了一下,然后说,这咸的似乎更有味点。还有几个人就住在大街上,还回家拿了碗来装,说带回家让家人也尝尝。

大概就用了一个多时辰,木盆里的豆腐花就见底了。因为是第一次尝试,今儿又不是赶集的日子,周氏担心卖的不好,所以没有做太多的豆腐花。罗喜儿算了一下收得的钱,有四十五文。几个人相视,笑得很开心。钱多钱少是其次,重要的这是他们第一次赚来的钱,心里都有一种自豪感呢。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87656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女尊小说 《农家小财女》

作者:西亚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农家小财女”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87656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