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春秋 茶,真的越早越好吗?

 

写下这个题目的同时,我也要先写个“申明”,申明我只是一个爱茶成痴的非著名茶人、非专业茶人。我之所以要写这个申明,是深深惧怕那些“著名”茶人、“专业”茶人会笑话我。...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吧!

 黃 山 茶 人 社       
【最受歡迎的黃山茶公眾號,最美的黃山茶文】
祁門紅茶 | 黃山毛峰 | 太平猴魁 | 大美徽州
导读

茶叶也要到了一定的时间才会丰富了她的内涵,才会蕴含出那么动人的清香。做茶的人要凭着良心去做,喝茶的也不要一味的贪图便宜,一杯好茶,是真的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的,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都有一种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态度。
写下这个题目的同时,我也要先写个“申明”,申明我只是一个爱茶成痴的非著名茶人、非专业茶人。我之所以要写这个申明,是深深惧怕那些“著名”茶人、“专业”茶人会笑话我。

想写这样一篇文章,是源于这二年看到的一些现象:新茶上市的时间越来越早了。除去气候变化的原因,也和市场对茶过度的炒作有关,各种各样宣传早茶的言论和文章充斥着网络、市场、茶店,那么,茶,真的是越早的越好吗?从喝茶的角度来说,这是不正确的,但从商业角度来说,才露新芽的茶观赏性会更加好看,制作后也更为美观,可惜泡开后却滋味寡淡。

我们且也不去用专业的术语和严谨的科学理论来做争辩,就拿一个自然的规律来说:在大自然中,万物的生长都是有其一定的规律的,茶叶,自然也不例外。我们这些做茶喝茶的人,都深知“瓜熟蒂落”的道理,却不肯给茶叶一个成熟的时间,茶,就这样被玩坏了。
那天,我告诉一个做了很多年茶叶的朋友,说我要回去做点口粮茶回来,才好安心做事。这个朋友是茶校毕业的,多年来一直从事茶行业,我是比较敬重的。他对我说:自己喝的话,还是再迟些去,等到茶叶一芽一叶的时候才做。我说知道,到那个时候茶多酚、儿茶酸的含量才会达到正常水平,比一个芽头时的含量高。朋友大大的夸赞了我一下,说就是这个道理。之后我又告诉他,说其实我知道最好的是清明前后那三两天的茶。朋友说这话出来绝对是专家了,我哈哈大笑,说你就使劲给我戴高帽子吧。他说,这句真没有,真正懂茶的人,都喜欢清明前后三天的叶子,香气和口感都达到最佳了。由此可见,茶叶这个东西也还是很讲究个季节和自然生长规律的。

就拿我们黄山的茶来说,本地的茶树才刚刚长出米粒般大小的一个芽头时,那些茶店却已经赫然的打出了“新茶上市”的招牌,货柜上也赫然陈列着一簇簇嫩绿的新茶。于是我就纳闷了,山上的茶树才刚发芽,而这些所谓的“黄山毛峰的新茶”,到底是如何来的?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根本不是黄山毛峰。稍懂一点茶知识的人也知道,黄山毛峰的干茶表面有一层细细的绒毛,色泽也不是纯粹的翠绿,而是绿中泛黄(我不知这样描述是否准确),而那些所谓的早茶是没有这层绒毛的,极好辨认。可那些远道而来黄山旅游的人,他们又如何晓得这个道理?纷纷解囊,谨慎认真的给亲朋好友挑选着黄山的特产“黄山毛峰”,每每看见,心里着实不是个滋味。不信可去屯溪老街走一圈,去黄山众多的旅游点走一圈,几乎没有一家不卖这种茶的(老街开茶店的朋友不要骂我,我只是说了实话)。后经知情者爆料,说这些茶都是从四川来的,二月底三月初的时候,本地的一些茶商便纷纷整装出发,去往四川的茶区,收购当地的鲜叶,制作成黄山毛峰运往黄山市场。因为四川的一些地区近些年大量的种植了提早上市的无性繁殖的茶树品种,加之气候的原因,可以比黄山本地的茶叶提前十几天上市,更重要的,是这种早茶价格低廉,市场售卖利润更高。


在自然界中,有些东西,还是没有必要去利用高科技的,遵循自然应该是最好的尊重。且不说这些似是而非的早茶给真正的黄山茶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单就饮者而言,也是一种“科技欺骗”,那样的茶,是真正的毫无茶的味道,入口便是一股青味,更有甚者,为了解决这寡淡的缺陷,竟在茶叶里添加了香精,着实可恶。随着科技的发达,交通的便利,商人们利用着这些,借茶的名义,追逐着利益。对错姑且不论,但误导了很多消费者却是事实。

黄山的绿茶本是最接近自然的好绿茶,滋味鲜爽,口感清冽,市场上为了追求外形好看,已经省去了揉捻的环节,使之口味偏淡,不耐泡已经成了一种诟病。为了追求早,提前采摘;为了追求形,简化工艺。如今再有个外地茶的冲击,这真正的黄山毛峰茶的发展,让人情何以堪?我不反对各地茶品的互相流通,但唯求这流通的都是在各茶品原产地自然生长环境下采摘制作的原产地茶。中国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气候、环境、制作工艺等因素,成就了各地不同特色的茶品,这本来是好事,这些茶品在当地制作成干茶后全国流通,给喝茶人更多的选择,这更是好事。可是为了盲目的追求利润,张冠李戴的搅乱原产地鲜叶、制作工艺,甚至毫无根据的夸大、失实的宣传,这就不是好事了,而是中国茶的灾难。
再如黄山的太平猴魁茶,近些年猴魁的价格在市场上逐年走高,走高的原因是因为猴魁茶的质量冠绝,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了解过这个茶的特点呢?大家听到的,看到的,无非是说太平猴魁如何好,地理环境如何特殊,外形如何漂亮,口感带着兰花香,如何跟你强调核心产区。却鲜少有人去了解过这茶的生长周期等基础知识,卖茶的也刻意回避。我们都知道,猴魁的采摘期基本都要在四月下旬,因为他的茶种、生长特点、制作标准等等都需要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制作出最合适的太平猴魁。可是,这二年来,早在四月初,甚至三月底,市场上就出现了猴魁新茶上市,而大家也都知道这是假猴魁,可是更多的消费者却不知这个道理,一味的追求早,一味的追求价格低廉,于是就会有人利用了这些心理,做出很多的早猴魁来,最终的结果是消费者很难喝到真正的猴魁茶而对猴魁产生失望,这种行径实则和杀鸡取卵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这些茶商仅仅是利用了各地气候的原因,做些张冠李戴的茶出来,倒也还情有可原,商人重利嘛,毕竟那茶还是自然生长的茶。最为可恶的就是那些育种的,违背自然的搞出些“无性繁殖”的茶树苗出来,不管地区、气候等条件胡乱推广,这样的茶岂能好喝(关于育种这个话题,仅代表我个人意见,因为很多新种确实是给茶农带来实惠的)?近二年,去了黄山很多茶区,不管是茶商还是茶贩,还是爱茶的人,对这种无性茶品种都表现出极大的排斥。祁门、休宁、歙县等地均有种植,于是才有了近几年流传的“本地种”一说。去年,在祁门的茶市,朋友带我去看茶时就慎重的告知我,要仔细看,不要收到早种茶,要收本地的茶。今年回乡,在茶贩收鲜叶时,也看到拒收早种茶鲜叶的一幕,那些栽种了这些早种茶的茶农也是哭笑不得,从栽下到可以采摘,已经三年过去了,这些茶树是挖掉不要,还是保留?挖掉不仅损失了时间、劳动、投资,还要损失几年的补种代价;保留吧,卖不掉卖不起价格也是个烦心事。从这些情况看,这些违背自然规律的早种,实是害人不浅的。


做茶的人,经常会说:好茶不怕晚;好茶出在高山上等等。这是极有道理的,是在茶人无数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认知。和人一样,要到了一定的年龄才会成熟,茶叶也要到了一定的时间才会丰富了她的内涵,才会蕴含出那么动人的清香。做茶的人要凭着良心去做,喝茶的也不要一味的贪图便宜,一杯好茶,是真的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的,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都有一种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态度。


看徽州景  品黄山茶
黄山茶人社,黄山茶人的家



    关注 徽州徽人徽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