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节目册

 

2016年4月28日-5月8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

原创话剧
《 长 生 》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演出时间 
2016年4月28日-5月8日 19:30
(周一休息、周日仅14:00下午场)
演出地点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
(安福路288号1楼)
演出票价
周二全场(公益场)80元;80/180/280/380元
演出出品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精彩音频抢先听
故 事 梗 概


学术界巨擘,文学界大师,思想界泰斗,“中国最硬的骨头”,“一生用笔尖持社会正义”的默林老先生——要过 80 大寿了!生日一周倒计时,全家里里外外举国上上下下,热情地准备贺寿。可是老先生本人面对着人生的新一章,却迟疑了:生活的甘美为何突然失去了滋味?熟悉的赞美为何突然听着有些刺耳?就连身边最亲的人为何也突然有些陌生?《长生》讲述了少年、中年、老年三代人面对成长、衰老、死亡的考验,在彷徨中追寻尊严的故事。





朱 宜

编 剧

编 剧 的 话

在我很小的时候,遥想人生,觉得人生大致是:14 岁恋爱,16 岁结婚,18 岁生子,20 岁变成老太婆。

写《长生》那年我 21 岁,成为“老太婆”已有一年。如同一只清晨出生的蜉蝣三个小时后突然感觉太阳的位置不一样了,或者天文学家在 20 世纪初第一次观测到红移,才相信宇宙在膨胀,其他星系在离我们远去……总之,站在少年和成人的交界点,我发现我的世界不是静止的,我和所有人一样在朝一个方向移动,有一天也会老会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这世上有的人青春年少,有的人垂垂老矣。青春年少的人总以为是受了命运的偏袒,其实活得再久一些,就会发现人人分得的都是一样的。自此我突然长了心,看清了长久以来言行中的诸多残忍。有些话再也不说了,不是为他人,而是为有一天的自己。 对生命的敬畏让我生出了谦卑。

在一个以少女“鲜嫩纯洁”为美的社会中,长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变老则更难。难就难在,当你用已有的生命适应了一种角色后,却要失去它,重新适应下一个角色:优雅自信的壮年、贤惠端庄的中年、睿智持重的老年…… 这些都是符合家庭社会期待的定位。不管是什么故事,主角最后都得回归到这些定位,才算观众能接受的人物、演员能把握得住的人物;而落不到这些定位上的角色,如同时间荒野中的孤魂野鬼,必然得到生活的惩罚,找不到幸福。可真实世界里,又有几个人能水到渠成地过完一生呢?真实世界里的人,哪一个不是在站与站之间迟疑、惊讶、恐惧、左顾右盼……但也就这样磕磕绊绊地过来了,然后收拾收拾,展现给后来人一个从容不迫的一生。

而我想写的却是这种种迟疑、惊讶、恐惧、左顾右盼。我想写不耐烦当少女的少女,害怕成为中年妇女的中年妇女,被逼着成为大男人的大男人,和惶恐迷茫的智慧老人。他们是真实的人,他们悟出的道理都不会改变人生,他们以为找到了生活的答案,到了明天又要推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找到幸福。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话剧、爱上话剧的地方,对我来说有着极特殊的意义。写完《长生》后第七年,话剧艺术中心提出要制作这个戏,我很激动。导演蒋维国先生建议我“在这么多年后,写了这么多戏后,按照今天的想法来重新看看这个剧本”。一直以来,众人对我写《长生》初稿的年龄持两种态度,一种是“天才(美)少女”,一种是“小鬼懂个屁”。于是,28 岁的我和21 岁的我在纸上开始较量,在第五稿之后,我停下了手。感谢制作人和导演给我机会,让我跟自己对话。也感谢他们给我自由,让我跟自己讲和。

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有智慧吗? 50 年后的我比今天的我更有资格谈论人生吗?在见过很多人之后,我比较怀疑“岁月能带来智慧”这个说法,但岁月总是能带来疑问。比起答案,我更喜欢疑问。作为一个编剧,我相信我的使命不在于提供答案,而在于找到疑问。





蒋维国

导 演

导 演 的 话

在我眼中,《长生》是一个现代寓言:似虚、似真,亦谐、亦庄,几分鞭挞、几分调侃,讽喻之中,带有温馨,这里没有谁好谁坏谁对谁错,却时时有顶撞有冲突……

这样的一个格调,就是我所追求、并和演员、设计、舞台各部一同尽力营造的。去年首演时我曾说舞台上的《长生》还是初生,一个原创剧的诞生成长是要大家花大功夫的,我们的创作团队仍在继续给力。

| 导演额外的话|

如有兴趣的观众,看了戏愿意参与研讨下面的问题吗?

在你看来——戏的中心人物默林(当然是虚构的人物)过去的成就是不是伟大的?

默林现在衰老到了什么程度?

他想抗争他的“老”而做的一切,表明了他的什么心态?有意义吗?

反馈可以发给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pr@china-drama.com 谢谢。

演 员 推 介




许承先 饰 默林



徐幸 饰 秦珍



温阳 饰 默燕妮



赵胜胜 饰 沈志军



刘苡辰 饰 默飞



章静 饰 新闻主播 / 主持人 / 记者



严雯 饰 化妆师 / 医生



赵云龙 饰 摄像师 / 医生



宝尔 饰 摄像师/医生



郭威 饰 摄像师 / 医生


主 创 人 员




制作人 I 王珏



舞美设计 I 王晶



灯光设计 I 陈璐



服化设计 I 董桂颖



技术设计 I 赵明



技术设计 I 胡继胜



道具设计 I 刘毅



音效设计 I 钱杰



舞台监督 I 王祺



导演助理 I 王萌悦

剧 评
@ 赵穆 Theatre:


是空间几何?是温情几度?这个被著作堆砌的家,是三代人灵魂的寄所,更是当代人百年更替的缩影,生活流的戏被琐碎堆砌,堆砌成沙漠,沙漠中的黄金一闪,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爷爷和孙女同时半躺在沙发上,一个默契相当的眼神,两个人静默了一会儿。此时的台下已经有人不禁笑出了幸福,嘴角上扬的同时也流下了眼泪。除了话剧的药效,我想,他们更多是被深度唤起,进而被自己心底这唤起的爱感动着。
@974 宋元明: 
非常棒的家庭情感剧,一家三代五口人不同年龄层不同的思考和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让人有许多共鸣。看到坐在旁边 40 多岁的姐姐眼睛里泛起的泪花,就知道她在“默燕妮”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样的剧本竟然是一个 21 岁年轻姑娘朱宜(创作时)写的,佩服。
@aurora_lw: 
聚焦 80 岁老年文学家的细腻内心,呈现出人生晚年复杂、深刻的回忆与思考,宣泄着依然昂扬的生命力和对价值观坚持的意志力。
@ 石莹 shinestone: 
演员演技很到位,台词幽默感人,很有现实教育意义!再次让我审视人生、想明白很多事,犹如拨开迷雾,云开月现明!
@ 郭淼晶: 
强烈推荐话剧《长生》,现实主义的正剧,又带有些许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几位主演个个功力非凡,人物塑造扎实传神!
@ 一梵 _Yvonne:
有时候惦念的并不是真实的场景,而是心中的虚妄,年华老去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思想先于年华老去。在心与身之间,扪心自问,我们可曾年轻?我们可曾老去?我们可能“长生”?
长评
人生最后的“预检”—话剧《长生》剧评
文 / 朱光(新民晚报)
曾有一部北京民间剧社制作的话剧《到现在还没想好》,引起“80 后”集体共鸣,该剧呈现的是眼看到了甚至过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却犹豫、恐慌到恨不得停止生长的状态,这样的内容正好与当下话剧主流观众的年龄段吻合。

连日来,话剧中心上演的原创话剧《长生》,聚焦 80 岁老年文学家细腻内心,呈现出人生晚年复杂、深刻的回忆与思考,宣泄着依然昂扬的生命力和对价值观坚持的意志力。看过这出戏,就仿佛做了一个人生最后阶段的“预检”——不仅预先体会即便拥有众人拥戴的地位,到了 80 岁的人生也可能因为各种能力退化而索然无味;甚至被所谓公众的力量左右自己的思想……对该剧的认识,就是对自己人生的“预检单”——当下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过的吗?《长生》迫使观众必须“预先就要想好过值得的人生”。

该剧开场就抛出 80 岁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生理衰退以及随之带来的精神动摇。文学巨匠默林一周后八十大寿,必须与各级领导、外孙女所在学校的校长等“社会各界”共庆。因此,他唯一的女儿建议他洗个澡。他的上门女婿、也是他当年的博士生、现在的“默学传人”主动表示来帮他搓澡。可是默林觉得自己已经老朽、褶皱的身体,自己都看不下去,怎能“示人”?况且一个人如果连澡都不能自己洗,还有什么尊严?待他自己洗完澡出来,却发现比他小一岁的夫人在脚上涂指甲油。她一边涂抹,一边纠正道:“你是八十,我可只有七十九!”老人们都不服老,女儿却匆匆赶来,强行帮母亲套上袜子根本不顾其指甲油未干:“保暖要紧!”当贺寿的花篮送来时,默林却愤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因为,他根本就闻不出任何一朵花儿的香味了。他年迈之后,写两行字就眼花,所以最近根本拿不出什么作品——对于以对生活感受为灵感来源的作家而言,这相当于折断了思想的翼翅。最让他难以适应的是书房外的“社会潮流”——当他听闻地震,决定把毕生所有存款捐给灾区时,电视记者问他:“您捐款的数额比 80 后作家捐的少,您是怎么想的?”“当全国上下一片哀悼之际,您举办寿宴合适吗?”当他被邀请到电视台谈“以300 亿建造中华文化城是优秀文化传承之际”,他一听 300 亿就质疑,却被摄像切了镜头……

默林的女儿、女婿都以自己的方式“孝敬”父母——却也未必是默林夫妇想要的。女儿无法传承“家学”,就承揽家务且嫁给父亲的博士生,让“上门女婿”来传承。上门女婿虽然也曾创作过《新激流三部曲》,但终究因为“默学研究”更有“前途”而把小说毁了。他们的委屈与隐痛,被他们的女儿、默林的外孙女戳破——“他们以为我是默林的孙女因为我姓默,他们不知道我姓默是因为我爸是上门女婿!”外孙女还嫌弃母亲穿紧身粉色西装,觉得妈妈到了“该遮就遮”的年纪……

当默林在八十大寿那天取消宴席,改为让家人签署遗体捐赠书的时候,他突然中风了。当家人围聚在医院里,剧中所有人对生命、生活、年轻、美好的流逝却再也留不住的情绪,都集中在艺术化处理的默林的举止上——他迎向舞台一角的光亮处,表示了对生的无限热望。剧终。

这出剧目在艺术手法上并不太丰富以至于好像没有高潮,平实、真切地解剖了老之将至,冷静、客观地浓缩了“老”对老人的各种巨大影响,以及中年人和青年人对老的各种巨大误会。人生的一大无奈就在于——没法儿事先就想“对”,例如为人父母才真正懂得养育之恩,失去了才知道拥有的美好等等。一般人,也没法甚至根本不会去想自己老了会怎样,因此多半不懂得老人也有敏感的心。所以,“预检单”的第一层意思是,这出剧“预演”给你看老人的内心,帮你更懂得他们想的不仅止于“常回家看看”——虽然,这一点很多中青年人也做不到。同理的“反证”——也只有事后才会明白。外孙女尚且年少,所以恣意,也因为处在青春里的美好而不自知。她要活到她妈的年纪才会悔悟“直别别”里隐含的“小恶”。

“预检单”的第二层意思是——这出剧“预演”了“位高权重的名家生活”。你以为那些拥有头衔、名望的权威真的活得比你舒畅滋润更自由吗?高处有高处的不得已、不能违、不可抗——想按自己的意志吃一顿饭都吃不好啊!

“预检单”的第三层意思是——这出剧“预演”了“看似对的生活也可能根本不值得过”。上门女婿为何最终撕掉了自己的创作?他过上了所有人都觉得对他而言是“对”的生活,可是总是无意中被挑战自尊。当默林病倒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大学里立刻有人开始“撬”上门女婿的行政职务……

戏剧的功能之一就是警示人生。《长生》告诉我们人不可能长生,却无法停止对长生的无止境追求。既然都打算活到老,那么,我们就要好好想一想,到底应该怎么活。至少,总是“到现在还没想好”的青春是不值得过的。

话剧《长生》
文 / 汀汀的汀汀的州
(因篇幅所限,有删减)
算自己从人艺的《全家福》开始,应该也算看过几十部话剧,北京火热的先锋,上海风靡的悬疑,还有减压爆笑,明星加盟……然而,我对“正剧”还是有特别的感情的:没有特别标新立异的手法,没有特意迎合市场的元素,而是在简简单单的舞台上,认认真真地讲一个故事。《长生》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剧,娓娓道来,而结束之后,又有些淡淡的回味。

《长生》讲的是一个老人的故事。那是所有老人都会面对的苦恼,为了“延年益寿”,生活有了诸多限制,却发现自己还是敌不过时间的残酷,身体仍在渐渐衰弱。那是他的苦恼,他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是一个“招牌”,于是太多的人想要利用这个招牌,他心如明镜,却因年老而难以抗争,他有太多自己想做的还来不及完成,然而时间不等人。

当老人激动的说自己还想继续写书,写历史,却力不从心的时候,我深深感到这不是我们所有人的苦恼么,想做的太多,而时间真的太少。剧中提到的问题,如名利的追逐,时间的无奈,其实都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只是当这些问题放在一个老人身上时,就更显矛盾与冲突。时间太快,我们只需要留下一点儿什么就够了,就一点儿。这是老人给自己找到的答案。是啊,想都抓住,就是什么都抓不住,赶着时间的步伐,让自己做好这“一点儿”,让这“一点儿”长生,也是我们每个人能做的。

除了主角,剧中还有很多形象鲜明的角色。爱美,爱生活,爱吃点小醋的老太太,实在是很喜欢她和老人斗斗小嘴的段落,经历过后,一切坦荡荡的玩笑,那大概就是最完美的爱情吧。还有女儿,那大概就是最典型的中年女性,照顾父母子女的衣食住行,尽心尽责却也市场遇到现实的矛盾,她是一个知识女性,不爱父亲的专业,却也享受父亲的光环带了的荣耀。外孙女是个“叛逆少女”,渴望自由,也希望找到自己的认同,而不是活在他人的阴影之下。很喜欢她的理想和童话故事交织的一段,相互呼应,酣畅淋漓。女婿看似有些软弱,却其实才是担当,生活也许真的没有那么多伟大到缺它不行的事情可做,而要做的,可能就是挣一份工资,养活一个家,无论做什么。……

每次看这种国家级的剧团的大戏,都会觉得“足见真诚”,主体布景,默家用弧形的墙书架展现,精致,精美,一些细节的设计又觉得充满心思,像远处的阳台,外孙女的衣柜等等。舞台近景的一条白色的步道,除了是“采访区”外,还时而承担了表达人物内心的任务,有些意味。而剧中演员的演绎也可以看到一个专业剧团的功力,表演真诚自然用心。

故事的结尾,老人病倒了,而外界对他名利的利用依然纷纷扰扰,我其实很喜欢这样的处理:并不是什么问题到故事的结局都能解决,只要自己多了一点点确信就好。



职 员 表
出品: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出品人: 杨绍林
艺术总监: 吕凉
监制: 田水
制作人: 王珏
编剧: 朱宜
导演: 蒋维国
舞美设计: 王晶
灯光设计: 陈璐
服化设计: 董桂颖
技术设计: 赵明 / 胡继胜
道具设计: 刘毅
音效设计: 钱杰
舞台监督: 王祺
导演助理: 王萌悦
舞台监督助理: 崔峻夺
灯光操作: 王声清
化妆: 吴子境
发型: 张正青
服装: 曹丽娜
音效操作: 丁毅
多媒体操作: 徐欣
装置: 曾友长 / 崔海刚 / 姚敏 /
邱松华 / 蔡阳
金工: 崔海刚
美工: 曾友长
演员经理: 俞晓
宣传经理: 陈佳佳
海报 / 节目册设计: 迩德文化传播
剧照摄影: 尹雪峰
演 员 表
许承先 饰 默林
徐 幸 饰 秦珍
温 阳 饰 默燕妮
赵胜胜 饰 沈志军
刘苡辰 饰 默飞
章 静 饰 新闻主播 / 主持人 / 记者
严 雯 饰 化妆师 / 医生
赵云龙 饰 摄像师 / 医生
宝 尔 饰 摄像师 / 医生
郭 威 饰 摄像师 / 医生
— END —




新剧前瞻/商品信息/节目册

西洋镜/小喇叭/艺档/戏剧对话


    关注 看话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