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MR】  傅柯-考掘學之方法與實踐(上)

 

從笛卡兒將思維主體置於一切知識之開端、將知識論做為認識自己與世界之基礎···...



【IUMR | 宇宙媒體研究所】(哲學美學專題)

傅柯-考掘學之方法與實踐(上)

(Enquiries concerning methodology and practice of Foucault’s archaeology)

文章轉載自:Academia https://www.academia.edu/4181497/%E5%82%85%E6%9F%AF-%E8%80%83%E6%8E%98%E5%AD%B8%E4%B9%8B%E6%96%B9%E6%B3%95%E8%88%87%E5%AF%A6%E8%B8%90

作者:吳旭時(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所長:Artdamo 編輯)

摘要


從笛卡兒將思維主體置於一切知識之開端、將知識論做為認識自己與世界之基礎,人 性主體就被迫佔有了客觀的地位。但由於笛卡兒將心物視為兩個實體,故造成二分之難題。 康德進一步將思維主體予以先驗化,此先驗主體不是做為實體而是知識得以可能之條件, 成就了知識論卻毀了形上學,因而人性實體不能被認知。

康德原是要為自然科學找基礎,問「人是什麼」?傅柯則要為人文科學找基礎,問「如 何是人」?傅柯要完成康德未竟的事業,重寫了一本新純粹理性批判,也就是他底知識考 掘學。他完全繼承了先師阿圖塞與巴什拉之知識論斷裂、知識論障礙等論點,再融入康德 先驗範疇,形成考掘學之核心概念-知識型。以此做為對理性與非理性之歷史考掘。

本文專就考掘學之方法與實踐做一探究,其架構可分為三部分五小節:一是就理論部 分,釐清考掘學之方法,其內容為何,與傳統觀念歷史學有何不同;二是就實踐部分,傅 柯如何實際應用在瘋顛與人文科學上;三是評論考掘學所面臨之困境與如何轉向到系譜學 之歷程做結。

前言


傅柯(Foucault, Michel, 1926-84)1,做為廾世紀法國著名的思想家,他到底在想什麼?他 是公認在法國思想界繼沙特(Sartre, Jean-Paul, 1905-80)之後的唯一接班人2,他要做的是什 麼?他曾是著名的結構主義者,卻又超越了結構主義3,『傅柯很快地與人類學家李維史陀、 文學批評的羅蘭巴特、心理分析家拉岡、成為結構主義四大天王...不久,他又與德希達成為 後結構主義之共主4』,他多重的角色不願被世人貼上任何固定的標籤,其背後什麼才是他認 為真正值得追求的、不變的真理?

1 傅柯生於法國,乃中產階級醫生世家之子,十分不滿家中的管教方式。廾歲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修習哲學、心理學與精神病理學,是一勤奮又行為古怪的學生。曾醉心於共產主義,隨後又 放棄了。1961 他底博士論文《Folie et déraison: 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âge classique》進行答辯獲得讚譽,1965 將 此論文刪節以英文本《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出版。1966 年《Les Mots et les choses》一書使他吸引了廣大的注意,成為他那個時代最具有原創性與爭議性的思想家。在六八學運之後, 1969 出版《L'Archéologie du savoir》。1975《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及三卷《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1984 因染 AIDS 之敗血病過世,《性史》卷四未能完稿。Cf.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6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 DVD - Foucault article.

2 說傅柯是沙特之接班人乃指學界中不可撼動之地位言,其哲學思想則兩人大相徑庭,並無傳承之意。『福柯突 然與世長辭,這是繼薩特逝世後法國思想界的最重大損失。...薩特和福柯的相繼逝世是兩個時代的死亡』。Cf. 《求真意志》p.譯者前言 1

3 結構主義可分為原子(atomistic)結構主義與整體(holistic)結構主義;原子結構主義其要素(element)可完全脫離整 個系統而被確認(identify)與個體化(individuate),全體等於部分之總和。整體結構主義則先確認出可孤立的要素, 再從中找出哪些可能要素(possible element)將可被個體化而成為實際要素(actual element),實際之全體因而小於 可能的部分之總和。考掘學的整體主義則是全體決定哪些部分可被算入,系統脈絡比要素更為基本,故全體大 於部分之總和,因為若沒有確認與個體化之場域就不會有部分。Cf.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p.55

4 Cf. "Foucault" p.13 “Foucault quickly acquired the reputation - alongside the anthropologist Claude Levi-Strauss, the literary critic Roland Barthes, and the psychoanalyst Jacques Lacan - of being one of the tetrarchs of structuralism....Then, he shared with Derrida the leadership of post-structuralism”.

十九世紀隨著自然科技之進步,法國哲學家孔德(Comte, Auguste, 1798-1857)所提倡之實 證主義(positivism)逐漸成為評判真理之唯一標準5,不承認人文科學6具有數學般方法論之嚴格 性而予以輕視。傅柯同意人文科學不嚴格,但他卻更加重視人文科學-集中火力去批判人文 科學底基本概念:何謂『人』。要為人文科學找出路祗有從人這個概念開始,人一方面是受物 理學管轄之客體,另一方面也是能去理解周遭環境以追求更完整的自己之行為主體。但從歷 史上看,『人』這個概念愈來愈難掌握;人文主義(humanism)在十四世紀文藝復興時代開始強 調了人存在之地位,而人之所以重要乃因有其自律運作之理性(reason),不必依賴宗教信仰, 人從神學中解放了。『但福柯認為:西方以理性主義為基礎的人文主義在本質上是虛偽的7』。 人文主義開出的是自然科學而非人文科學,人因理性而高舉,但也因理性而喪失了人性;因 此,傅柯想要挖掘藏在理性背後之深層結構,要問:理性是否真有其客觀自律之基礎?我們 自己思考方式的疆界是什麼?是如何為現象規劃秩序?

5實證主義排除任何形上思辨或先天觀念,祗有實實在在的經驗與料、能被檢證的才能算是事實知識;邏輯與數 學則算是純形式之科學知識。

6 此處『人文科學』”human science”包含了語言學、結構人類學、史學、佛洛伊德心理學、前衛藝術與文學等。 Cf. "Foucault" p.13

7 Cf.《求真意志》p.譯者前言 11

傅柯晚年常闡明他所提的,針對現代性做歷史的-哲學的批評,其計劃包含兩個明顯的 目標:一是要確認在西方,理性興起之「歷史條件」;一是做「當下之分析」,以確認我們現 在是如何立足的。

在《知識考掘學》8中,傅柯把思維系統視為一不受個人信念或意圖所左右之離散形態9, 欲建立一沒有主體之人文科學,必竟,人底主體性終是個模糊難測的東西,不能做為知識底 基礎。而為了說明各知識間相關性之變化,發展出了系譜學(genealogy)10,把知識系統置於某 一的社會權力結構之實踐下,前者排除了主體因素、後者引入了單一結構,皆符合結構主義 之精神。傅柯底系譜學並不採用馬克思(Marx, Karl, 1818-83)或佛洛伊德(Freud, Sigmund, 1856-1939)無所不包的固定圖式,反之,他認為思維系統是許多小的原因偶然下的產物,不 是自律的理性結構。

8 一般譯為考古學,但考古學之精神是要從化石等遺物回復當時原始的生活原貌,這正是傅柯所反對的;故筆 者採考掘學之譯名。

9 思維系統之所以是離散形態,意謂著不同的系統之間沒有關聯,無法說明興起之歷史原因。

10 傅柯系譜學旨在從過去歷史上找到形成現今人文科學視為理所當然的理論之人為偶然因素或非法關係之學。 如《Discipline and Punish》揭露在權力-知識之人為操弄使犯罪性格被自然化(某階級的人就存在犯罪因子);在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卷一揭露同性戀與異性戀分隔之自然化(在希臘時期並沒有明確區分)。

傅柯之哲學著作皆是以當下的歷史11為著眼點,他不採當時最風行的胡塞爾(Husserl, Edmund, 1859-1938)現象學或馬克思唯物論,為了尋求真理,他發展出自己底一條路;一般 可分前期的知識考掘學與後期的權力系譜學。前著象徵著康德(Kant, Immanuel,1724-1804)純 粹理性批判、後者代表著尼采(Nietzsche, Friedrich,1844-1900)權力意志;『傅科通過考古學建 立了自己的知識論,通過系譜學創立了自己的政治學和倫理學12』。本文則就以知識考掘學為 主要範圍,剖析傅柯在人文科學所使用之方法論。

11 『當下的歷史』(histories of the present),意謂著不把歷史視作與今無涉之古董玩物,而要以現今的觀點去看 待歷史變遷,『去檢核我們現在的立場是如何形成的』”seeking to check how we now stand.” Cf. "Foucault" p.17

12 Cf.《傅科》p.62
壹、 知識考掘學
《知識考掘學》在傅柯哲學中底地位可看作《純粹理性批判》在康德哲學中一樣,是要 去論盡理性之限度而開出另一條意志之路;其差別在康德就人底先驗主體著手,傅柯則從歷 史中形成知識之本身著手。若『人』被亞理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定義為理性的動物, 那在傅柯這裡不談理性主體,也就意謂著人已死。這個宣示不僅離開了笛卡兒(Descartes, René,1596-1650)到胡塞爾之理性路線,也不同於尼采的超人路線。在傅柯對知識之考掘中, 是綜合了科學哲學、現代文學與史料編纂13三方面之理論成果。知識之根源並不在人身上,『我 底目標是清除它所有先驗的自戀情結14』,或者說人性主體乃為一因變數而非自變數,是隨著 它因而變動著。

考掘學最主要的任務,就消極面而言,是要揭露統一性(unité)之虛偽,其所指也就是傳 統的實體(substance, ου)σία)概念,是康德那可思而不可知的物自身,也是巴什拉(Bachelard,Gaston,1884-1962)15三大知識論障礙(epistemological obstacles)之一16,針對知識的分類(數 學、物理、文學、哲學...)、書本或作品可有各學科之實體在背後做支撐?就積極面而言,更 進一步追問,這個實體概念是如何形成的?要找出形成知識之秩序與規律來。『知識之被認 可,它必須符合話語的一系列規則,但是,人們通常祗是潛意識地運用了這些規則,考古學 方法就是要透過思想史的研究,來發現這些規則17』。以下則先對考掘學方法加以說明。

13 這三方面的代表人物分別是: Gaston Bachelard(1884-1962), Maurice Blanchot(1907-2003), Fernand

Braudel(1902-85).

14 Cf.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p.265 “Il s’agissant de la dépouiller de tout narcissisme transcendantal”.

15 巴什拉是傅柯底老師阿圖塞(Althusser,Louis Pierre,1918-90)底老師。

16 Cf. "Gaston Bachelard, Subversive Humanist" p.79 『知識論障礙...:先是...立即的經驗...;再是...有關實體與 生活事物之神秘觀念;最後也最夠力的知識論障礙,是力比多,性慾』。傳柯似乎以掃除此三大障礙為一生學術 之職志。前期為知識實體,後期為性慾主體為研究對象。若要獲得真理,唯打通這三道知識論障礙;而最夠力 的是力比多,也難怪傅柯寫了近四卷性史來處理。

17 Cf.《傅柯》p.59
一、 考掘學方法
傅柯強調他底考掘學非常不同於一般的觀念史,由之間的差異來瞭解考掘學方法倒是不 錯的途徑。他提出了四個重點做說明:

(1)創新指向 (l’assignation de nouveauté)18 

『考掘學要去定義的不是在論述中或隱或顯的思維...而是在論述本身,那些做為實踐的、服從於某些規則之論述19』。傅柯借用了文件(document)與碑文(monument)之對立概念來 解釋創新。『文件是外部參照之載體;碑文則是觀照自身20』。論述不是文件,不是某物之記 號或應被透視的東西,它不去追問文件中所表達的主題與觀念,那些都是既定不變陳舊的意 義,而要檢視碑文本身之結構,碑文底主人已經死了,誰說的、與說了什麼、並不重要,重 要的是要在碑文上找出新的存在規則與不連續性。『它並不追問所說的事物還隱藏著什麼、它 們真要說的是什麼,不去管還有哪些是沒說的...反之,它追問所說事物底存在樣態,存在對 它有什麼意義...在某時某地顯現時意味著什麼21』。

18 英譯本譯為 attribution of innovation. Cf. p.138

19 Cf.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p.182 “L’archéologie cherche à définir non point les pensées...qui se cachent ou se

manifestent dans les discours; mais ces discours eux-mêmes, ces discours en tant que pratiques obéissant à des règles.”.

20 Cf. "Foucault" p.78 “Documents are conveyors of external reference; monuments are contemplated for themselves”.

21 Cf.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p.143 “elle ne demande pas ce qu’elles cachent, ce qui s’était dit en elles et malgré

elles le non-dit qu’elles recouvrent,...mais au contraire sur quel mode elles existent, ce que c’est pour elles d’avoir été manifestées...ce que c’est pour elles d’être apparues.”.

(2)矛盾分析 (l’analyse des contradictions) 

『考掘學並不打算重新發現在論述之間那連續的、感覺不到的轉移,...相反地,它是要具體地定義論述;展現在運作中的一組律則是不可相互化約的。...它並不是從混淆的意見慢 慢地前進到明確的系統...而是論述形式之差異分析22』。倘若想從歷史中找出轉變遞嬗之連續 性的線索,那就不可能容得下相互矛盾的事物在同一時期發生,總得想找一個自圖其說的藉 口去詮解異常現象;但『我們可以說各種矛盾、間隙、鴻溝不但不是我們研究的阻礙,反而 可能是反映一時代面貌的契機23』。

(3)比較描述 (descriptions comparatives) 

『考掘學並不服從於作品底至尊特徵;...它為離散實踐定義各類型與律則在每個作品中運行著,有時可完全統治它們,某種程度支配它們而無一倖免24』。沒有什麼是權威作品,官 方版本;而必須比較兩個以上的文本進行解釋,作品被離散實踐(pratique discursive)之律則 所控制著而可以在不同的作品間進行比較描述。

(4)轉化對映 (repérage des transformations) 

『考掘學並不是要把人在論述中所表達出來的思維或渴望...加以復原重建;...換言之,它不是要以獲得作者底身分而重複那已經說過的東西...也不返回那內心深處根源的秘密;它 是對「論述-對象」進行系統的描述25』。這不是在時間軸上進行水平的變遷所設想的演變歷 程,而是從一種形態轉化為另一個形態之突然轉化,『時間彷彿僅存在於斷裂底真空時刻,那 蒼白的,弔詭地無時間性的裂縫,在其中突發的構想取代另一個。無論是實證的共時性或取 代之即時性,時間是失效了,歷史描述的可能性也隨之不復存在26』。時間失效了,變化也就 不能再依靠歷時性予以解釋而得另闢出路,所以『考掘學試圖建立能構成「變化」之轉化系 統27』,要在眾多不同的變化之間建立起類比與差別、各等級層次與互補性,來描述間斷性本 身之散佈情形。

22 Ibid. p.182 “L’archéologie ne cherche pas à retrouver la transition continue et insensible qui relie, en pente douce, les discours...Son problème, c’est au contraire de définir les discours dans leur spécificité; de montrer en quoi le jeu des règles qu’ils mettent en œuvre est irréductible à tout autre;...Elle ne va pas, par progression lente, du champ confus de l’opinion à la singularité du système...mais une analyse différentielle des modalités de discours.”.

23 Cf.《知識的考掘》p.p.51-52

24 Cf.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p.p.182-3 “L’archéologie n’est point ordonnée à la figure souveraine de l’œuvre;...Elle définit des types et des règles de pratiques discursives qui traversent des œuvres individuelles, qui parfois les commandent entièrement et les dominent sans que rien ne leur échappe”.

25 Ibid. p.183 “l’archéologie ne cherche pas à restituer ce qui a pu être pensé, voulu...par les hommes dans l’instant même où ils proféraient le discours;...En d’autres termes elle n’essaie pas de répéter ce qui a été en le rejoignant dans son identité même...Ce n’est pas le retour au secret même de l’origine; c’est la description systématique d’un discours-objet”.

26 Ibid. p.217 “comme s’il n’y avait de temps que dans l‘instant vide de la rupture, dans cette faille blanche et paradoxalement intemporelle où une formation soudain se substitue à une autre. Synchronie des positivités, instantanéité des substitutions, le temps est esquivé, et avec lui la possibilité d’une description historique disparaît”.

27 Ibid. p.225 “l’archéologie essaie d’établir le système des transformations en quoi consiste le ‘changement’”.
二、 知識論斷裂
知識論斷裂(epistemological break)是巴什拉所提出的最為人熟知的理論。『首先...愛因斯 坦底理論並非從牛頓理論演繹而來...因此,它是必然的封閉系統理性之終結。其次,理性不 再受理想的同一性所管理28』。知識不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不是同一的而是多樣的。新知 識與舊知識之間沒有必然的連續性。『巴什拉提出..."離散的觀念論",意指自我面對非我之 重建...是一系列的本質上不同的建構。理性主體不再統治、不再自律、同一與不變,而是由 不同於己之物、由非我、由理性與實在之間離散的、辨證的、動態的交互關係所超越、所支 持、創造和再造29』。這就是對柏格森(Bergson, Henri-Louis ,1859-1941)底緜延(durée)理論直 接地否定。也是對康德先驗觀念論之拒絕。『知識論斷裂肯定了科學知識底開放性,不贊成觀 念論式的理性主張,如同先驗的演繹系統,完全地必然與封閉的、獨立於實在界的系統30』。

巴什拉也不贊成驗經論者,他對傅柯之影響在三方面:『與不連續性一起...問題式的想法是第二個主要遺產,巴什拉留給岡古漢、阿圖塞,透過他們再傳給傅柯。然而第三個遺產 一樣重要:即巴什拉知識論強烈的反-經驗論者之傾向31』。

『知識考掘學揭示潛藏在歷史底部的層積文物,知識化石與斷裂關係,重新闡述知識系 統產生和存在的各種條件32』。知識之發展不是線性連續的,而是突變的。有了這個背景,接 著就進入傅柯知識論底實質內容之核心概念 épistémè。

28 Cf. "Gaston Bachelard, Subversive Humanist" p.6 “First,...Einstein’s theories were not deduced from Newton’s...It

is the end therefore of reason as a closed system of necessity. Second, reason is no longer governed by...the ideal of identification”.

29 Ibid. p.7 “Bachelard therefore proposes...a “discursive idealism” which he defines as “the cle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in confrontation with the not-self...a sequence of essentially different constructions”. The rational subject is no longer sovereign, no longer autonomous, identical, and unchanging, but rather transcended, upheld, created and recreated by something other than itself, by the “non-self,” by the discursive, dialectical, dynamic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reason and reality”.

30 Ibid. p.17 “This epistemological break is a fact; it proves the opennes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disproves idealism, along with the notion of reason as an a priori deductive system, entirely necessary and entirely closed, independent of any reality”.

31 Cf. "Foucault" p.40 “Together with the sense of discontinuity...the notion of problematic was the second main bequest of Bachelard to Canguilhem, Althusser, and, through them, to Foucault. A third legacy, however, was no less significant: the strong anti-empiricist leanings of Bachelard's epistemology”.

32 Cf.《傅科》p.52
三、 épistémè
épistémè 是傅柯專門術語,一般譯為知識型33,其複數 épistémès 則為知識集34。『「考掘學」 處理那必然的、潛意識的與匿名的思維形式,傅柯喚此為「知識集」。一個知識型是「歷史的 先在」,它在某一時期,於整體的經驗中劃清了知識底領域之界限,定義了顯現在知識領域之 對象底存有模式,為人們每天底知覺提供了理論力量,定義了他能維持-關於被認為是真的 東西-論述之條件35』。亞理斯多德為事物之存在找範疇,康德為人底悟性找範疇,傅柯則為 知識本身找範疇。康德將範疇置於先驗思維,但傅柯將知識範疇置入人底潛意識中。以現象 學的術語說,『科學概念之下,有一生活世界,背負著沈重「哲學基礎建設」。傅柯底知識年 代,其知識集,即潛意識的生活世界36』。

依不同的知識形態區分出不同的時期,每一時期也就形成一 épistémè,它『確定了一定 時代的知識領域,奠定了科學或知識的基礎,是認識論範疇,規定了一定時代不同知識領域 的可能性條件,具有歷時間斷性與共時連續性37』。它是思維之基礎,是在某一時代,人底知 識線索底下心態的基礎建設,是概念的格線(conceptual grid)。由不同時期所組成的知識集, 其中的相互接替並無任何內在邏輯可做為前後因果關聯,這些知識區塊是完全異質的,並無 相似性。『絕對的不連續性是最高的內在知識法則38』。

33 épistémè 于奇智在《傅科》書中譯為「知識圖示」,其它譯本則皆譯為「知識型」;筆者則認為「知識範疇」 較恰當。傅柯早在高中時代就熟讀康德作品(Cf.《傅科》p.4),並以《康德人類學的產生和結構》做為博士副論 文(ibid. p.21),範疇概念應對傅柯有深刻影響。然而亞理斯多德底範疇是為自然科學服務的,康德範疇是為先驗 主體服務的,傅柯既反對以物為中心之自然科學也排斥以人為中心之人文科學,他則打算在西方哲學史上開出 第三種範疇,以知識為中心之考掘學,知識就該回到知識本身。

34 坊間尚未有針對知識型之複數另行翻譯的,仍譯為知識型;筆者認為有區分之必要,故自譯為知識集。 35 Cf. "Foucault" p.36 “Archaeology deals with necessary, unconscious and anonymous forms of thought, which

Foucault calls ‘epistemes’. An episteme is the ‘historical a priori’ which, ‘in a given period, delimits in the totality of experience a field of knowledge, defines the mode of being of the objects that appear in that field, provides man’s every day perception with theoretical powers, and defines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he can sustain a discourse about things that is recognized to be true’”.

36 Ibid. p.41 “beneath scientific concepts there is a Lebenswelt, a lifeworld, saddled with a heavy 'philosophical infrastructure'. Foucault's eras of knowledge, the epistemes, are unconscious Lebenswelten”.

37 Cf.《傅科》p.116

38 Cf. "Foucault" p.42 “absolute discontinuity is the supreme inter epistemic law”.

為了進一步瞭解傅柯底知識範疇,底下對相關基本概念進行說明:

(1)論述(discours) 39:

『考掘學底任務是不(再)把論述視為一組符號(能指要素指向內容或再現)而視為實 踐,能系統性地構成他們所提及之物。因為人不能在任何時候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所需要的便是一種論及「不同對象在其中浮現並持續轉化之空間」之方式40』。任何真理都必須以某方 式表現於世,可以是口說的、手寫的、或者是付諸行動;這種種表現真理之行動可能是一種 立場、一個主張、一個體系、一種派別甚或一本書、一個作品等即為論述,它『不僅具有語 言意義,而且具有非語言意義,成了「實踐-符號」(pratique-signe)概念...具有物質性、時間 性與空間性41』。這表示它總得用什麼東西為載體給顯現出來。

每個論述皆有權去說一些不同於它實際說的東西,也因此具有多重的意義。單一的能指 可關連到無數多的所指,依此觀點,論述既充實又豐富。論述決定了人底表達方式與內容, 也因此,它取代了人在知識論中之地位。傅柯在 1969 一篇文章《何謂作者?》清楚地表明: 『我們必得摒棄尋求作者權威之習慣,反之,應展現論述底力量是如何約束了作者與他底發 言42』。

39 別種中譯詞為:論說、話語、言說。英譯為 discourse.。筆者以為,用『說』或『語』都不如『述』好,『述』

所指的範圍較寬廣,不限於口語與文字而已,故取『論述』之譯。

40 Cf.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p.62 “Archaeology is thus a task that consists of not – of no longer – treating discourses as groups of signs (signifying elements referring to contents or representations) but as practices that systematically form the objects of which they speak. Since one cannot speak of anything at any time, what is required is a way of talking about the space on which various objects emerge and are continuously transformed.”.

41 Cf.《傅科》p.56

42 Cf. "Foucault" p.82 “we must get rid of our habit of looking for an author's authority, and show instead how the power of discourse constrains both author and his utterances”.

(2) 陳述(énoncé)43: 

『論述是高度不穩定的合體;乃由陳述所組成,陳述處在論述空間一堆事件的「臨時的

群集」中44』。但傅柯定義陳述主要是以否定之法,告訴我們它不是什麼。陳述,做為論述之 核心,既非邏輯上的命題,亦非文法上的句子或言說。『傅柯以植物學教本分類表、或家譜樹、 或恆等式、這些由陳述而非句子組成的,來描繪此點45』。陳述像是一功能而非事物;像是發 生的事件之場所。譬如數學陳述[a+b=c];或邏輯陳述[a 會死、若 b 是 a,則 b 會死];或 生物陳述[a 是之 b 父,b 是 c 之父,abc 屬同一血親];以上的 abc 都可被某一時空下某特定 領域的某一組對象所填入或取代,成為一個具體的語句或命題被記載或言說。

陳述之領域依照歷史的先在而串聯起來、藉由不同類型的實證性而獲得特徵、並由各自 不同的離散形態所區分。如文學形式、科學命題、日常用語或精神分裂的胡言亂語、雖然彼 此缺少了共通的尺度,卻皆同樣是陳述。

誰來把陳述表達出來呢?陳述之主體,不論在實體上或功能上,都不應被視為等同於語 句與命題之作者,因陳述之主體並非陳述底原因、來源或起點。『它是一個特殊的空位,能被 不同的個體填滿...倘若一個命題、語句、一組符號能被喚做陳述,...那是因為主題之位置能 被指派46』。這不是作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而是這個主體位置必須被某人所佔據。

論述包含了已說與未說之物,陳述則限制在已說之範圍;陳述與陳述之間『存在著大量 的脫漏現象,遺留了無數的歷史事件,還有許多空格47』,是不完全的、片斷的,這是它底稀 疏性(rareté),以取代封閉的整體性。也因此,它能被保留、被傳遞、有價值、使人能佔有、能重覆、再造、轉化,產生多樣的意義。

我們並不在陳述之內找尋發言的主體,也不把陳述置於某主體底意向性之中,這是它底發散的外在性(extériorité)以取代先驗的連續性;我們並不找尋陳述底根源性的詮釋或基礎, 企圖使它合理化或合目的性,而是去發現特定累積之形式,此即聚積性(cumul)取代了起源 性。這三重取代就算是具有實證意義的了。

43 另中譯為聲明,英譯為 statement.

44 Cf. "Foucault" p.77 “Discourses are highly precarious ensembles; they are made up of statements which live 'in a

provisional grouping' as 'a population of events in the space of discourse”.

45 Ibid. p.81 “Foucault illustrates the point by saying that a taxonomic table in a botanical textbook, or a genealogical tree, or an equation, consist of statements, but obviously not of sentences”.

46 Cf.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p.p.125-6 “Il est une place déterminée et vide qui peut être effectivement remplie par des individus différents;...Si une proposition, une phrase, un ensemble de signes peuvent être assignée la position du sujet”.

47 Cf.《傅科》p.58

(3) 文獻(archive)48: 

簡單地說,陳述之系統即為文獻。『文獻是第一個能被說的律則,是讓做為特定事件的陳述得以顯現之系統49』。考掘學家就是一位文獻保管人,文獻是一部產生社會意義之機器,是 歷史的先在。『依據歷史先天性的不同實證性所產生的陳述系統就是福柯所說的檔案50』。

文獻並不是把過去的陳述保留下來供日後查閱,反倒是因著文獻才導致了陳述出現。

(4)離散形態(formation discursive)51:

《詞與物》所提的知識型到了《知識考掘學》則改以離散形態一詞做更細緻的分析52; 知識型是對詞與物之間的關係而發的,離散形態則是考慮如何在片片斷斷陳述中形成同一的 群組。如「1+1=2」與「太初有道」,兩者顯然是不同的群組(學問)。『在各式各樣的陳述間, 每當我們能夠描述一個分散的系統;在對象、陳述型別、概念、或主題選擇四者之間,每當 我們能定義出一規律(一秩序、相互關係、立場與功能、轉形),為了方便,我們說我們正在 處理一離散形態。...區分(對象、陳述模式、概念、主題選擇)其要素所歸屬的條件我們稱 做形態規則。形態規則即是在既定的離散區分中底存在條件(亦是共在、持續、修正、與消 逝之條件)53』。亂中何以能有序?這分兩個層次看,一是區分出亂之範圍予以間隔,二是找 出有哪些可供成員遵循的規律。例如前者讓我們知道正在討論的是哲學的而非科學的問題, 後者使我們知道在處理的是某個哲學概念而非哲學主題。

48 一般中譯為檔案、檔案庫。但筆者覺得檔案易與 file 混淆,file 源出於拉丁字 filum,原指穿針引線 thread 之 義,把散亂的文件整理好歸檔。archive 則源出希臘文 α)ρχή,指具有歷史性的原始記錄得以保存之義,以文獻譯

之似較妥。

49 Cf.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p.170 “L’archive, c’est d’abord la loi de ce qui peut être dit, le système qui régit l’apparition des énoncés comme événements singuliers.”.

50 Cf.《求真意志》p.135

51 此處筆者極為困惑,discursive 最常譯為論述的(但字典上沒這個意思),亦有譯迂曲的、推理的;筆者暫譯 為離散的,取不連續,無中心之意。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字在巴什拉那兒就已使用了,特指他底 discursive idealism。formation 坊間譯為形成、構成、組織、形構,筆者譯為形態,較偏描述意而少建構意。

52 Cf.《傅柯》p.91

53 Cf.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p.53 “Dans le cas où on pourrait décrire, entre un certain nombre d’énoncés, un pareil système de dispersion, dans le cas où entre les objets, les types d’énonciation, les concepts, les choix thématiques, on pourrait définir une régularité (un ordre, des corrélations, des positions et des fonctionnements, des transformations)”, on dira, par convention, qu’on a affaire à une formation discursive,....On appellera règles de formation les conditions auxquelles sont soumis les éléments de cette répartition (objets, modalité d’énonciation, concepts, choix thématiques). Les règles de formation sont des conditions d’existence (mais aussi de coexistence, de maintien, de modification et de disparition) dans une répartition discursive donnée.

離散形態在揭示一門學科得以產生之條件,依四種形態規則可區分四種形態:對象形態、 陳述模式形態、概念形態、與主題選擇形態。

對象形態決定了知識對象如何產生,違反社會規範者、被某權威判斷為有問題者,就會 成為某一學科研究之對象;沒有研究對象就不會有關於該對象之學問。陳述模式形態指出陳 述之來源為何?是來自於某領域之專家、是研究的理論成果、還是某人底心得。概念形態則 引入邏輯規則說明陳述可被接受或拒絕之可能。主題選擇形態是以某策略形成特殊的理論或主題,如進化論、相對論。這四種形態分別描述了知識理論形成底四個進程:從知識對象之 產生、到知識陳述之提出、到知識方法之被接受、到知識主題之形成;這就是離散形態之實 質內容,而貫穿這四個形態實際運行在作品中的則是離散實踐。

『離散形態在大量交纒的論述裡顯現為一掃描原則,在語言領域中則顯現為空白原則 54』。掃描是為了在混亂中得以區分,空白則表示語言之中藏有漏洞,有了這個文本沒能交待 的漏洞,正是作者底真意,讀者也才可能有自己底詮釋空間55。整個知識體系像是一充滿漏 洞的網,它網住了各式各樣的陳述,卻也由那些漏洞決定了陳述歸屬的方向。

54 Ibid. p.156 “La formation discursive apparaît à la fois comme principe de scansion dans l’enchevêtrement des discours et principe de vacuité dans le champ du langage”.英譯本將 scansion 譯為 division(區分原則)。

55 如阿圖塞所言,沒有一種天真無罪的閱讀,意即照本宣科的閱讀;讀者必會以自己預設的立場扭曲作者原意 而加入自己底詮釋。所以要在可見的文本之下找出那充滿問題的(相對於表面上的清晰)理論框架,像似作者 被壓抑的欲望潛藏在文本中,做為一種文本的沈默、空隙、模糊與不一致。換言之,表面上的理性,其背後是 非理性的欲望在運作著,有一沈默之聲在發言著。

(5)歷史的先在(a priori historique) 

『不同的作品、四散的書籍、整個大量的文本都屬於單一的離散形態56』,其中不同的作者雖彼此不相識,卻能談論同一件事、交換心得、置於同一個層次,可相互批評、攻訐,藉 著某個網絡使他們底論述有了交集,藉此論述底實證形式而溝通,『這種實證性扮演了所謂的 歷史的先在之角色57』。先在並不做為邏輯判斷有效性之條件,而是對陳述之實在性(在那裡) 之條件。這也指出了論述不僅帶有真理與意義,也帶有歷史性、實踐性。

56 Cf.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p.167 “Les oeuvres différentes, les livres dispersés, toute cette masse de textes qui appartiennent à une même formation discursive”.

57 Ibid. p.167 “Ainsi la positivité joue-t-elle le rôle de ce qu’on pourrait appeler un a priori historique”.

58 Cf.《求真意志》p.134

因著歷史的先在,使論述能『在時代的特定時期內始終以其統一性為特徵...它是一個有 限的交流空間58』。它使不同的論述能處在同一平臺上進行交流。

长按扫描二維碼圖片或按右上角原点按钮查看公众账号
即可關注——【IUMR】 | 宇宙媒體研究所


版權聲明IUMR宇宙媒體研究所
1、IUMR宇宙媒體研究所是非盈利性組織,發表在本站的任何文章均不能且不會被用於商業用途;

2、IUMR宇宙媒體研究所的全部文章圖片包括原創、翻譯、改編、轉載等內容,版權一律歸原作者以及出版單位所有。


    关注 宇宙媒体研究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