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晚清悲剧

 

自从乾隆年间英国使臣觐见皇帝拒行跪拜之礼后,民间对此便有种种说法。一说英国使臣见到中国皇帝后慑于“天威”,不由自主双膝下跪;另一种说法是洋人的膝盖与中国人不同,根本不能弯曲,所以才没有下跪。...



自从乾隆年间英国使臣觐见皇帝拒行跪拜之礼后,民间对此便有种种说法。一说英国使臣见到中国皇帝后慑于“天威”,不由自主双膝下跪;另一种说法是洋人的膝盖与中国人不同,根本不能弯曲,所以才没有下跪。鸦片战争爆发时,有人提出“红毛番”虽擅海战,但由于膝不能弯,不擅地面战争,所以中国军队只要多准备些长竹竿即可,两军相遇时用竹竿将英人捅倒,他们便很难爬起来,中国军队自可轻易取胜。这种说法,对林则徐亦有相当影响。他相信英国人膝不能弯,是腿打绷带使然。“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林则徐的认识尚且如此,他人便可想而知。如当时的名将杨芳,作为参赞大臣于 1841年赴广州防剿英军。他到广州后,认为英舰在水上浮行却几乎炮炮皆准,命中率反远高于清军在陆上固定的炮台,其中定有邪术。认为妇女所用的秽物最能“以邪破邪”,故想出妙计,搜集许多妇女所用马桶载在竹排上,出防炮台。结果,未能“破邪”,炮台为英军所破。

身处与“夷人”作战前线,林则徐当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夷情”,聘有专门的翻译为他译介有关情况,编译成《四洲志》,对五大洲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政情作了初步的介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介绍外部世界的著作。1842至1843年间,林则徐的好友魏源受林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对“夷情”作了更详细的介绍。但魏源在此书中仍坚持传统观点,承认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但他认识到“狄夷”在形而下的“器物”层面尚有所长,中国可以师法,所以对其先进的制造轮船火炮之术、练兵养兵之法,更有专门介绍,并明确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然而像林则徐、魏源这样仅为了解敌情而编的《四洲志》《海国图志》便被视为大逆不道,“堂堂天朝”岂能去了解那些“蛮夷之邦”?他们甚至为此不得不百般辩解。他们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政策,则更被认为是“溃夷夏之防”,甚至是“以夷变夏”,受到时论的猛烈抨击,成为“众矢之的”。

对现实的回避,其实只能使现实更加严酷。结果,对中国人具有启蒙意义的《海国图志》,在相当长时间内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有限。这本书传到日本后,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短短几年就再版二十几次,日本朝野正是通过这本书对世界大势有了更多了解,可以说这部著作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发生起了相当重要的启蒙作用。一部旨在启发中国改革的著作,在自己的祖国备受冷落,却在异邦大受欢迎,启发了异邦的改革,并反过来不断侵略中国,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讽刺,是中国的悲剧。
几十年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向来为国人所小觑的日本,清政府不得不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向敌乞和。

一些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日本之所以能由“崎岖小岛”战胜老大中华帝国,就在于向西方学习,变衣冠、改正朔、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所以中国的救亡强国之路就是要向敌人——日本学习,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公开提出只有学习日本变法才能强国的主张。支持维新的光绪皇帝深为所动,命康有为进呈所著《日本变政考》。“变政考”把定典宪法作为变法的“总摄”,确实抓住问题的关键。

(摘自《领导文萃》2013年3月下)

稿件来源:《改革内参》

推荐阅读
观点
|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
|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本刊



领导文萃公众号

微信号 : ldwczzs

新浪微博:@领导文萃杂志社


    关注 领导文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