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禅法精髓-无念 无相 无住》:无相为体

 

------无相为体------



第四点就是无相为体。六祖禅的精粹就是三无、二三昧、(一行三昧、一相三昧)。无相为体我们也举个例子,也就是以《六祖坛经》来说《六祖坛经》好了。

《六祖坛经》上面有一个方辩禅师,大家可以知道,方辩禅师这个人也很了不起,《坛经》上面这么说,有一天六祖大师看到自己得到的这个达摩祖师带过来然后代代相传的袈裟,想去洗干净它,就到了寺院的后面用锡杖往地下一顿,泉水冒出来了,然后拿这个泉水来洗袈裟。正在洗袈裟的时侯,从空中有一个出家人过来了,就是方辩禅师。

方辩禅师就跑过来顶礼祖师,说:“我昨天在南天竺遇到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告诉我:‘我的袈裟、我的钵在东土震旦已经传了六代了,现在就在韶州,你去韶州那边就可以顶礼我这个袈裟和钵。’所以我昨天还在南天竺见达摩祖师,听到他的教诲以后,今天就来这里顶礼六祖,我希望能够拜见一下祖师的袈裟和钵。”

这个就很奇妙了,你看是不是,方辩禅师不是一般人,他有大神通,他昨天还在南天竺,在南印度,今天就到韶关南华寺来了,大神通力啊。还有一个什么?达摩祖师不是已经涅槃了吗?他怎么又冒出来了?其实圣人是生死自在的,当然也有只履西归等等这样的公案,所以祖师就是只要你有缘分都会见到。

他就来顶礼袈裟,当然六祖大师就满足他的愿望,让他顶礼了袈裟,然后就问他,说你有什么特长吗?方辩禅师就说我善塑,就是说我是个艺术家,我会塑像。六祖大师就启发他了,说:“汝试塑看。”就是说你试着塑一个我的像看看,你试着塑塑看。

然后三天之内方辩禅师就用泥巴塑了一个六祖像,“高可七寸”,大概就七寸高,“曲尽其妙”惟妙惟肖,跟六祖真人非常像,很生动这么一个像。

六祖大师就笑一笑说:“汝解塑性,不解佛性。”你懂得塑像的艺术,但是你没有真正懂得佛性,你是一个艺术家,但是你没有真正懂得禅的修行。虽然是这样,祖师还是鼓励他,就给方辩禅师摩顶,说:“永为人天福田。”然后赐他一件袈裟。

有没有看到这里面的奇妙呀?你看祖师的这种慈悲心表露无遗,明明知道这个方辩还不是明心见性的那种根器,但是还是要鼓励他说,“永为人天福田”,你照这样修上去还是可以做人天福田的,将来还是有机会明心见性的。鼓励他,不是说你的根器不够就打击你,不是这样的。大慈悲心包容一切,以平等心对待一切,而且给他摩顶。

看到没有,祖师的那些大弟子,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还有永嘉玄觉,他们在六祖大师会下都是一番机锋对话以后马上就明心见性了。然后祖师有没有给他们摩顶?没有。

他对于还没有见性的人要摩顶,鼓励他,然后就赐他一件袈裟,赐他一件袈裟以后,方辩禅师就把袈裟分作三份,一份自己珍藏着,一份就披在六祖像的身上,还有一份就埋在大殿的底下,说:“将来这个寺院衰落了,我发愿我要重兴它,将来重兴它的时候,如果能够从大殿里面挖出我埋藏的袈裟,那就表示就是我的后身。”

果然到了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惟先禅师,那个时候南华寺就曾经衰落了,惟先禅师在清理殿堂的故基的时候有挖出这个袈裟来,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方辩禅师的后身,这个其实就是说无相为体,如果你执著于外在的相,你是解塑性不解佛性,哪怕你塑佛像,哪怕你塑祖师像,你没有能够见性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真正地塑,真正地塑是开启我们内在的佛性,这样地来修持。

我们说生活方式,禅的生活方式就是智慧的生活方式,人有四种生活方式:一种是算术的生活方式,每一天都活在功利的计算里面,每一天都在计算我跟这个人交往我能够得多少利益,我干这件活能够赚多少钱,每一天都在算计这个,这种人是活得最辛苦最累的了。

还有一种人是活在技术的生活里面,他有很多知识,但是他也很执著,就按着这个知识的框框去生活,很僵化地生活,这个是活在技术的生活里面。

还有一种是艺术的生活,艺术是什么?艺术是生命大美的展现,而修行是生命大美的体验,生命大美的感悟、感受,所以更往上就是修行的生活了,就是禅者的生活了。我们要无相为体就是在一切相之中都能够见性。

怎样来做?我们看《金刚经》就可以知道了,懂得《六祖坛经》才能够真正懂得《金刚经》,懂得《金刚经》才能够真正懂得《心经》,可以说《六祖坛经》就是《金刚经》的实践版本,实修版本。惠能大师就是实修《金刚经》而成为划时代的大德。

《金刚经》上面怎么开示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都能背,但是怎样做到不应住色生心?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不应住色生心呢?其实有这么一些方法:

首先是,什么是相?简单地说、直截地说,一切相都是由能量而形成的,你不要被这个能量吸引住,不要被它粘住就对了,所以不应住色生心,色是什么?色是物质,一切的物质都有一种强大的能量,我们的注意力不要被这个物质的能量吸引住,这个就对了。

其实圣人都是相通的,如果没有见性的智慧就不能称为圣人,像老子,老子就有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为什么五色令人目盲?他其实是讲这个五色会让我们被这个物质的能量吸引住,然后我们的心、我们的注意力就被它粘住了,就跑不掉了,这个就是令人目盲、令人耳聋的真义,所以其实不应住色生心,不要去执著于那些名相解释,而是要用自己的悟,体悟来实践,实际上就告诉我们不要被物质的能量粘住,这样就对了。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都是一样,声音、香气、味道、好的微妙的触、触的感受这些,你都不要被它的能量所粘住。

还有法,就是种种的心缘相,也不要被自己的心缘相所粘住,怎样才能做到不被自己的心缘相所粘住呢?有几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怎么保持?就是你不要去分别大事、小事,在禅者的眼中,每一件事情都是胜义谛,每一件事情都是神圣的事情,我们遇到的,我们眼前要做的事情,没有所谓大事和小事的分别,每一件事情都是神圣的事情,为什么?因为哪怕是极微小的一件事情也是全体法界所展现的,它也是能够让我们当下开悟的因缘,所以每一件事情都是神圣的事情。

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这样我们就能够有警觉。我们知道“恶”字怎么写吗?亚心为恶,心的能量不饱满,这个就是恶,凡夫众生总是在恶心里面,不是说你起了很多恶的念头,而是指心不饱满。我们总是会认为人生之中那些重要的事情我就全神贯注,很紧张地去注意它,其它事情认为都是小事情,都很懈怠,这样就错了,不是这样修。每一件事情都是神圣的事情,没有大和小的分别,你要保持警觉,任何时候都把它看做神圣的事情,你这样一直警觉,你就一直在正念之中,“佛种从缘起”,有一天你就豁然大悟了,就是这样的,这个是第一个关键。

第二个是在我和事情之间,我不要马上被它吸过去,我要充分地了解、充分地警觉。充分地了解,这个是修无相为体的方法,你不用去听很多高妙理论,你只要听这么踏实的话就对了,你真正去做就对了,你讲很多没有用的,充分地警觉,你就不会分辨大小事,然后你就一直能够在每一个事情之中都能够有正念。充分地了解就是指什么?我们总是这样的,任何事情一来我还没有完全了解它,马上就起反应了,为什么?是我的凡夫心、我的大脑思维在起反应,我的大脑思维遇到事情马上凭自己的经验慌慌张张,因为他活在恐惧里面,所以他慌慌张张就起情绪反应了,不要说我们是这样,圣人都是这样。

有没有读过《论语》?《论语》上面就讲过一个事情,孔子在其他国家流浪一直抑郁不得志的时候被困于陈蔡之间,被困在蔡国和陈国之间,很多天没吃饭了,没有粮食了,好不容易有学生给他送了一点米过来,当然是弟子们马上赶紧煮饭来孝敬老师,但是住的房子很破烂,屋檐黑灰就掉。颜回心很急,想老师饿坏了,赶快煮饭吧。差不多要熟了,颜回打开锅盖看看饭熟了没有,一看,灰刚好掉下去了。颜回一看糟糕了,马上把它捞起来来,捞起以后,扔掉又可惜了,放在里面给老师吃又不礼貌,自己就先吃掉吧。

本来是个好心,对不对?运气不好,孔子刚好在那边散步就看见了,哎呀,这个学生偷吃东西了。吃饭的时候,孔子就旁敲侧击说,有些学生表面对老师很恭敬,其实有食物,肚子饿了先吃了,颜回就赶快把这个事情说明了,是怎么回事。

你想想,圣人都是这样,他对一件事情没有充分了解的时候就会误解,就会产生障碍,对不对?何况是我们呢?我们更是如此,所以任何事情来的时候,你淡定一点,不慌,你从各个层面尽你所能充分地了解它、充分地挖掘它、充分地沟通,然后事情解决之道就出来了,禅的智慧在其中。不是说让你每一天念:嗡阿巴扎那谛,然后就开智慧了,你应该在禅的智慧当下去悟,当下去用,我们的成见就越来越少,我们的执著就越来越少,然后我们的心就不会被大脑思维困住,我们的大脑思维总是事情一来它马上起反应,马上有情绪,其实就错掉了。

禅的智慧就告诉我们无相为体,不是让你看不到任何相,而是在一切相之中你都把你全体的智慧融进去,怎么融进去?也就是充分地警觉、充分地了解,就如此而已。你不要以为很神秘,但是这个只是一块敲门砖,这是进入六祖大师禅智慧的敲门砖,所以我们要这样地来修,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是马上起反应。

然后,你就已经是能够不被物质的能量控制,不被凡夫心的能量控制了,因为任何事情你都先充分了解它,所以这个物质的能量它对你的吸引力,它对你注意力的吸引就减弱了,因为这个物质的能量它很强大,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对不对?物质的力量很强大,它都是一种能量,只要你用凡夫心,它马上就把你吸附住了,把你的注意力吸过去了,注意力是什么?当下的觉知,当下的觉知就是真心的妙用,他不被任何东西所吸住,你就开悟了。

你不要以为很神秘、很玄妙,其实就是这样,你只要这样去修你就能明白,我们先看清楚有哪些东西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把它粘住了,你只要把它解开,你就开悟了。是不是很简单呢?有哪些能量能够把我们吸住?物质的能量,色声香味触的能量,好的东西、美妙的音乐,你可以完全融在其中,但是你不要被它吸附住,你的注意力,也就是我们真心的觉察,她一旦被吸附,她的妙用就不能显现了,它就不能够尽虚空、遍法界了,它就不能全观了,那么你就是凡夫了,你不被这个物质的能量吸附住,那方法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两个:

一个是充分地警觉,所以你的心不会懈怠,你生命的能量就很饱满,这个是基础,充分地警觉。

再一个是充分地了解,因为你有一个充分了解的过程,所以你没有马上被这个物质的能量吸附过去,你能够抽离出来,能够抽离出来你就不被它粘住了,这是第一个,不被物质的能量粘住。

第二个是不被凡夫心的能量粘住。我们有种种的思维模式,我们有种种的大脑思维模式,我们总在用过去心所累积的知识来框眼前的事物,就产生了误会,所以总是用成见来看这个世界,而没有用创见,没有用活力来看这个世界,这个就是凡夫。

圣人总是用活力来看这个世界,用创新能力、用创新的觉察力来看这个世界,我们总是用过去心累积的知识,抱着这种成见来看这个世界,所以就是死的,圣人是活的,我们是出生入死,圣人是出死入生,因为他总用活力在看这个世界。

我们凡夫的大脑思维也是有能量的,任何东西的背后都是能量,这个凡夫的心缘相也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会把我们的心吸附过去,任何事情一起马上就想我要怎么去处理它,我要怎么去判断它,然后匆匆忙忙给这个事情贴一个标签,又转到下一件事情去了,所以凡夫总是被念头困住了,念头也总在不断不断地无常变化,我们的注意力从来停留在一个事情上不会超过三秒钟,马上在转,一个念头又接一个念头,但是我们因为太快的缘故,从来没有注意到念头和念头之间的空隙。你只要能够觉察,然后你能够穿透念头与念头之间的空隙,你的警觉就真正做到了,那说明你的禅就真正成就了,这样来修行。

然后这个心缘相,凡夫心的能量也不会把我们吸附过去,这样我们真心的觉察力就能够尽虚空、遍法界,这个就是无相为体,在一切相之中都不会被粘住。

第三部分就是讲,我们既然不被物质的能量吸住,不被凡夫心的能量吸附住,那我们用什么能量?用生命力的能量开启我们真心的能量,因为我们有自信,知道“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人人都有佛性,所以直截开启我真心的能量,我只要不被任何物质能量、任何凡夫心能量吸住的时候,我真心的能量就会开启,真心的能量开启以后就能够让我们的能量由向外走转过来向内流,由向下流转过来往上流,这样是修行的地方,无相为体真正做到的话是非常妙的。

为什么说我们总放不下?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懂得怎么去修无相为体。凡夫的心就好像一个筛米的筛子一样不断地漏掉能量,因为他迷了,所以没有跟境界融为一体,他的能量一直流出去,去分别外在的境界,去分辨外在的境界,分辨以后他贴一个标签:哦,那个是某某人,那个是百合花,然后他的注意力又跳到另一个事情上去了,心猿意马,一直在跳,所以他永远在轮转生死。

圣人怎么样?修行人怎么样?修习禅、懂得禅的智慧的人怎么样?他把由向外的能量转过来向内,为什么要向内?怎么向内?现在我们就可以明白了,其实不要被外在的能量吸附住、不被物质能量吸附住就是向内,不被凡夫心的能量吸附住一直向里面就能够开发生命本具的能量。

凡夫心因为一直起妄念,妄念累积多了就有欲望,欲望就让能量向下走,但是我们现在能够觉照、能够开启生命力的能量了,所以我们在海底轮的灵能就能够激活,然后它就一直往上,往上走,所有的能量障碍的地方、堵塞的地方就能被打开,被打开以后一直到顶轮(顶轮有千瓣),就能够完全融为一体,真正生命力的能量到顶轮的时候,我们就与整个法界的能量融为一体了,这样就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所以我们这样才能够明白,原来我们读《梵网经菩萨戒本》说:“千华台上卢舍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他坐的莲台是一千个莲花瓣,为什么呢?原理就在于此,都是因为我们修无相为体,就是能够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相联结,跟我们生命力的能量相联结,就能够真正的无相为体,对一切相真正地能够不执著。

但是凡夫众生如果只用知识来修,他净化的只是心的表层,他身体的记忆并没有消除,我们前面讲到惠能大师为什么要说“对境心数起”呢?因为心数起,所以我们只要能够警觉,了了分明,让一切喜怒哀乐都现前。你知道妙用是什么吗?就把我们身体的记忆消除了,我们身体里面的痛苦之身,它储存的那些负面能量就在喜怒哀乐的展现之中,就在对境心数起之中都报掉了,都不再能够障碍住我们,我们身体的记忆消除了,这个是最重要的。在修行道路上面如果不能消除身体的记忆,你只是净化心的表层,没有用!为什么?因为你下一次逢缘对境的时候,身体的记忆会再一次驱使你让你产生负面的情绪,然后产生负面的能量来增强身体记忆的滋养,这样我们难以真正净化心,所以我们就能够明白怎样来修无念为宗,无相为体了。

这个是指我们要能够超越大脑思维的层次才能够真正地开启灵性的能量,生命力的能量。

我们的肉体、情绪体、理智体、意志体。肉体是依靠物质的能量;情绪体、理智体、意志体都是依靠凡夫心的能量,心灵的能量,合起来都只是生活力,后面的才是生命力,我们总用生活力的能量那是不够的,是难以解脱的,我们要用的是什么?后面的直觉体、光明体、空性体都是依靠灵性的能量,生命力的能量。这个生命力的能量才是关键,因为它才是不生不灭的,其它的都是有生有灭的,所以无相为体要从这个地方来用功。

但是你要知道禅宗的祖师已经超越了大脑思维的层次,能够运用灵性生命的思维,能够超越片断式的思维进入无穷尽的思维,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那种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而是说他开发了生命的能量,所以能够让他上到一个高度,这个高度能够俯瞰凡夫大脑思维的游戏,看凡夫大脑思维在做什么游戏,他从更高一个层面来看,所以我们看那些禅师,你看盘珪禅师等等,他很奇怪,我们讲过这些公案对不对?为什么好像这个禅师都是很糊涂一样,不是这样的,我们也讲个公案好了,像赵州禅师。

有一个禅和子来参禅,礼拜祖师,祖师说:“你来过(原来柏林禅寺叫观音院)观音院吗?”禅和子说:“没有,我第一次来。”祖师说:“好喝茶去。”

第二个又来顶礼赵州禅师,禅师说:“你来过吗?”

禅和子说:“我来过了,我是第二次来了。”祖师说:“好喝茶去”。

都是喝茶去,然后寺院的监院就不干了,说:“师父,好奇怪呀,第一个人来你说你讲客气,第一次来叫他喝茶去这个可以理解,第二个人来你怎么也叫他喝茶去呀?”

赵州禅师说:“院主!”

监院:“在。”

赵州禅师:“喝茶去。”

这个祖师怎么这样子,就会说一句呀?不是,为什么?祖师能够在更高的高度,他不是不辨是非,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到是与非都有转变的可能,站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他已经超越了凡夫大脑思维的模式,他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凡夫大脑思维的游戏,大脑思维的把戏,实质上也就是看到大脑思维的局限性了,这样来修才是真正地做到无相为体,才是真正地能够不被物质的能量、不被凡夫心的能量吸附住我们的注意力,而足以真正地开发我们生命力的能量,能够脱离了那种吸引力。

脱离吸引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说我不执著于这些财物、名利地位等等,但是你心里面有没有那个相呢?还有,还有——你就还是没有摆脱它的控制力,没有摆脱它的吸引力,你还没有真正地开启生命力的智慧,这是第三个层面。

第四个层面就是要做到无相为体就是要真正地像《金刚经》(我们再次引用《金刚经》来说明《坛经》好了)。上说,修行的窍诀就是一句话:“无相修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无相修善,怎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呢?要展开来说就很多了,我们说一点点好了。

就说无寿者相,什么是无寿者相?寿者是什么?寿者是寿命?不是。无寿者相是什么?寿者是距离,你要达到,由这里到那里所产生的这个时间,我们称之为寿者相,目标。所以参禅要记住一句话,要修无相为体的话,就是禅是没有目的地的旅行,只要你有一个目的地就不是禅了。

我们总是有目的的,我们干任何活都有目的,那表示我们总在大脑思维里面,大脑思维才需要一个目的接一个目的,没有学佛之前我们的目的是干嘛?赚钱,拼命地多赚一点钱,学佛以后转过来了,我们又有一个目的,不是赚钱的目的,要开悟,要成佛,这是我的目的。但是你只要有目的都不是禅,你学佛以后老是想着我要开悟,你有一个目的,那就表示你的心是迷的,表示你的心没有活在全体法界里面,一开始你就错了,不是这样的。

所以一有目的、一有目标就不对了,有目标叫寿者相,原来世界各国,台湾,包括我们中国内地很多地方,大学里面流行一门课程叫做生涯规划。这个大学生要毕业了,然后老师给他讲一门课叫做“生涯规划”,我给我的生涯,后续十年二十年我做个什么规划,那个没用的,是凡夫心的大脑思维的妄想,你这个生涯规划,你规划十年二十年有什么用?能够实现吗?实现不了,为什么?一个是你大脑思维搞出来的,再一个你的福报也会限制你,不是这样的。所以真正地当下就融入,活在当下,不需要去有一个目的、不需要去追寻。

大家知道知识和智慧的差异在哪里产生吗?如果我们的心一直向外去追寻“为什么”,就会产生知识;如果我们的心一直向内来觉照“是什么”,就会产生智慧。就是“为什么”和“是什么”而已,懂得了吧?是不是很简单?禅其实说穿了就很简单,但是你有没有真正去实践她?

如果你一直向外,有一个目的去寻求,无论你寻求的是赚钱,还是寻求的是开悟,这个都是知识,都会让你累积很多很多的知识,有一天你遇到一个人生很大的变故,突然发现,我学的那些东西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因为你根本上就没有学佛法。你那些都是在浪费时间,你是学了很多表面的佛法的知识,没有学到真正的佛法,所以遇到事情根本不得力。

因此如果你一直向外去追寻“为什么”,你就会得到知识;如果你一直向内去觉照,保持警觉,具足自性,然后有高度的警觉一直在觉照,向内去觉照“是什么”。是什么透过我的眼睛在看?是什么透过我的耳朵在听?是什么让我能够领悟佛法?是什么呢?真如我,真如自性啊。但是直接给你那么一个答案,你没有体悟,这个还是不够的,还是会成为知识,你一执著,它就变成知识了。

所以其实我只是希望启发大家内在的这种智慧,任何一句话,如果能够触动你的内心,那你就依此而去行,而去修,这样就对了。我们这样来修就能够真正达到那种天人合一的狂喜之中,能够达到那种以全体法界融入全体法界的这种法喜、这种狂喜之中,这样是真正的无相为体。

时间也差不多了,最后我们应该要讲的就是,无相为体的当下的用功的地方就是什么?就是要不被一切境界相所粘住,不管外在是什么相,不管是什么物质相,是什么心缘相,都不要被它的能量所粘住,而回到当下的身心的觉知,你能够保持觉知就对了,不要怕,也不要过多地想。如果你怕,那表示你心轮的能量有堵塞;如果你想很多,你思维分辨,老是去研究,那表示你的脐轮和眉间轮被堵塞了。当然这个是善巧方便了,如果我们学曹洞宗的宝镜三昧你就可以看到,她里面告诉我们每一个堵塞的地方如何去实修,如何去开启它,但是历来的祖师没有说,对所有的人泛泛而谈,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只要去开启它就对了,这是我们实修无相为体的第一个方法。

还有一个,如何真正做到无相为体?就是三心不可得。我们都耳熟能详,知道《金刚经》上教诲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说,如果活在过去就会有后悔,如果活在未来就会有恐惧,如果执著于现在就会有担忧,因为你太紧张了。但是你仅仅明白这些,那还只是知识,你没有生起实修的智慧,如何去实修?其实就是要开启中脉的能量,要超越左脉和右脉的能量。

无相为体,这个我们前面讲过,一切相,不管它是物质相还是心缘相,它的背后都是能量,所以你抓住能量来修,要超越生活力的能量,要开启生命力的能量,这样来修就对了,这样来修就能够迅速地悟道,迅速地与禅相应了。

那怎么说?也就是不要活在情绪和理智里面。理智总会喜欢跑去给未来做种种的假设和规划,而情绪总是喜欢回到虚妄的过去,去回忆、去记忆、去追思,那就是你活在情绪里面,你活在理智里面啊。很多人,凡夫心用大脑思维用事,他内心深处有恐惧,所以他不放心。他说你未来不用做任何规划一切现成,他信不过,这个就是凡夫。祖师不是这样的,你跟他说未来不用想那么多,没用的,一切现成,你只管去修就好了,他马上就信受,这样是大根器。

但是我们总不放心,我们受了很多知识教育,这个知识教育都把我们框住了,我们总用知识教育,用理智来想,我未来每一件事情我都要事无巨细,把它安排得妥妥帖帖,想很多,但是没用,那会把你的心困住。

所以理智总喜欢去在虚假的未来里面做种种假设,而情绪总喜欢去在虚妄的过去里面去不断追忆。为什么?你怎么解决?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你怎么去让自己不活在情绪里面,不执著于理智呢?很简单,净化你的能量,让左脉和右脉的能量进入中脉,这样就可以了。

这个不是我们现在今天的话题,我们原来讲《六祖坛经》是希望讲二十一天,那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具体方法,但是大家喜欢知识,我仍然还是给大家指一条知识的路吧,不然不晓得怎么去修啊,你看《三摩地王经》好了,《三摩地王经》里面,释迦世尊和盘托出,告诉我们怎样能够让左脉和右脉的能量进入中脉,而且佛陀明确地说:“能量不入中脉而说自己开悟,一无是处。”就是不可能,就这样的。

我们都有看到千手观音对不对?普济会有位居士建议,普济会要以千手观音这个法作为所有会员修的法,但是你看千手观音五层十一面。十一个头,上面三层都是三个头,第四层就是忿怒相,第五层就是阿弥陀佛的头像。

为什么一层有三面,知道吗?中间代表中脉,也代表现在、代表当下;左边代表过去,代表过去的能量、过去的回忆、过去的追忆,代表我们的情绪;右边代表未来,代表我们的理智,我们总喜欢做种种的规划,所以这个十一面观音其实就告诉我们怎样不活在情绪里面,怎样不执著于理智,而能够真正地活在当下。

我们也是因为时间关系,上次也只是略略提了一下,都没有展开来讲这些法的深意,所以其实也就是告诉我们,三心不可得,就是要让我们活在当下,然后来实现身心灵的整体健康。

现在医学很昌明,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什么?癌症越来越多了。

我们为什么会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身体里面的能量不平衡。更进一步,大家将来可以了解到,左脉是代表过去,如果活在情绪里面,左脉的能量不平衡的时候,它会把鬼神的、亡灵的那些能量吸附过来,就是我们说癌症到后期都有堆剔鬼,就是这个原因,它把它吸附过来,然后就破坏了每一个细胞的能量平衡,正常细胞就变成癌细胞了,就这样来的。

还有,糖尿病似乎很多,而且有没有发现,那些用脑的人士更容易患糖尿病,为什么?他老是要从事脑力劳动,要想很多,他思虑的非常非常多以后,思伤脾,所以他的肠胃功能也不好,渐渐他的血糖就不正常了。西医上面只会说胰腺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糖尿病了,其实根源是指我们思虑太多,让我们体内能量不平衡,整个系统性的能量亏损了,长期这样就是糖尿病了。

这是修无相为体,在身心灵都能够实现整体的健康。

还有一个方面,真正做无相为体就是能够在一切外境之中,在一切境界里面成就慈悲。有些人他明白这个以后一直修,然后觉得自己能量清净了,能够开启能量,自己身心能够净化了,然后他跟其他人接触的时候,就能够很敏锐的感觉到,为什么那个人整个能量这么差,怎么会容易染污我呢?这样就错掉了,为什么?你只要有这样的心的时候就表示你的我执又冒出来了,这个时候真正能够觉知的人会油然而生慈悲心,真正能够觉照身心,他后面就会油然而修慈心观,原因就是,你用大慈悲心去包容一切,这个是真正地与生命力的能量相应的方法,不然你又会滑到大脑思维里面去了,又会堕到大脑思维里面去了,你的能量水平又会从顶轮又会降下来了。

所以我们要能够用大慈悲心来成就真正的无我,而不被我执所绑住,能够不被我执绑架的人就会有真正的快乐,就能够真正的在这个相对的世界里面成就绝对的喜悦的心。所以我们看禅宗的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为什么祖师能够做到在任何境界里面都能够成就快乐呢?因为他开启了生命力的能量,所以他不被我执所绑架了,真正这样的话,他的地水火风空五大的精微能量就能够被开启出来。

风大的能量开启了,整个人就会很清凉,很平静。一个修行人,他的这种气质,他给人的感觉就觉得这个人很清凉;水大的精微能量开启以后,他就会变得很细致、很柔和、很滋润;火大的精微能量真正开启以后,他就能够转化内心顽固的执著,就能够不再陷在成见里面,不再被大脑思维所捆绑、所束缚。

所以火大的能量转化很重要。我们因为总是凡夫妄心在用事,所以得到的能量百分之九十五都提供给无明的马达消耗掉了,真正维持我们生命的是很小的,火大转化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把所有能量都用之于开启内在的智慧,不会被消耗,不会白白地流失,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光明生起了,所以说有智慧就有光明,光明现起一定是火大转化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够真正地说,他内心那种顽固的执著能够被破除。

地大转化的时候这个人自然就有一种磁力,很多人大家都愿意来亲近他,地大转化的人,他在的那个地方,周围的那些花草都会开得特别的茂盛,因为那种精微能量会滋润。

然后就是空大了,空大转化的人,他的整个身体都会散发一种轻安和喜悦的光芒,这个空大其实就是光明,就是智慧的光明,这样来修无相为体。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3588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人文社科小说 《六祖禅法精髓-无念 无相 无住》

作者:释大愿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六祖禅法精髓-无念 无相 无住”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3588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