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第3章 孩子爱哭怎么办?

 

------第3章 孩子爱哭怎么办?------



我女儿从小就特别爱哭,看见陌生人哭,稍不满意就拼命地哭。有时候,半夜醒来,也会哭一阵,问她为什么,她就是不说,我们加以猜想和试探,一猜她就急,哭得更厉害了,耐心哄、严厉批评都不起作用。现在女儿快5岁了,在幼儿园上大班。老师也说她有点娇气,特别爱哭。有时,小朋友说“我不跟你玩”,或者碰了她一下,她就哭;上手工课、做数学题,她不会时也哭。这让我们很头疼,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改掉爱哭的毛病呢?

哭,在孩提时期是常见的行为。在12岁以前,男孩女孩的哭的类型是一样的。这以后,女孩哭得多些,这可能由于性荷尔蒙的作用,也可能是社交场合的条件反射。对于低年龄的儿童来说,哭是交往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语言表达还不流畅,往往要靠哭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意愿。

孩子爱哭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是因为身体的不舒服引起的,有时候是因为孩子先天多愁善感。以天生气质来说,就是“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时,通常会以负向的情绪来表达:如哭闹、发脾气等,这是他的个性倾向。

哭是孩子的一种获取的手段。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太过宝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只要孩子一哭,大人总是满足他、向他妥协,让孩子感觉到“用哭来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由于家长或带孩子的人照顾得太过于周到,从小孩子不必说话,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无法成长,于是惯用哭闹来表达意愿。

有时,父母的态度过于严厉,一点小事就对孩子疾言厉色,吓坏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妇”以博取同情。

还有时,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连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满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总忙着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爱或安全感等得不到满足,就会显得焦虑、不安,表现出来的就是爱哭或不快乐的神情。

因此,当孩子哭闹时,若父母不去探究原因,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更会影响孩子日后的人际关系,甚至处世态度。所以,父母要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修正孩子的这种不当行为,以奠定其行为基础。

转移视线法:一到亲友家就哭着要回家

妈妈带着4岁的丁丁去姑姑家玩,刚进门没多久,丁丁就吵着要回家……

丁丁:妈妈,我想回家了。

妈妈:为什么要回家呀,出门前不是说好了要听话,要乖乖的和小表妹玩吗?

丁丁:不!我要回家玩玩具。

妈妈:丁丁听话啊,妈妈和姑姑要说事情,我们一会再回家好吗?

丁丁:不!我要回家!呜呜……

妈妈:丁丁,先不要哭,你看,姑姑家有好多玩具呢!

丁丁:但我要玩家里的玩具。

妈妈:可家里没有这些玩具呀,你看。听诊器、小针管、小药瓶,你就扮医生叔叔,让小表妹扮护士阿姨,你们给洋娃娃看病好不好?再说,小表妹喜欢和丁丁哥哥玩呢!丁丁不喜欢小表妹吗?

丁丁:喜欢!

妈妈:那你过去和小表妹一起玩吧!

丁丁:好!

提出建议法:一外出就哭着要大人抱

爸爸妈妈带着4岁的陶陶上街,但刚出门,陶陶就嚷着要爸爸抱,自己不肯走……

爸爸:陶陶,我们才刚出门,你还没有觉得累呢,不可以抱。

陶陶:我走不动了,我难受、不舒服,我就是要抱!

(陶陶蹲在地上,不肯站起来)

爸爸:陶陶,出门前你答应爸爸妈妈要听话的,站起来,自己走。

陶陶:我不走,我要抱,呜呜……

爸爸:不行,自己走!

陶陶:呜呜……不抱我就不走啦!

爸爸:陶陶,告诉爸爸,为什么不想自己走?

陶陶:因为,我觉得不舒服。

爸爸:哪里不舒服呢?

陶陶:我觉得好累,我走不动了!

爸爸:既然你这么累,那我们就回家休息,不上街了,你说好不好呢?

陶陶:不好。

爸爸:但是你觉得不舒服啊,那就应该回家休息。

陶陶:我现在不累了。

爸爸:那你要站起来自己走,好不好?

陶陶:好的。

事物选择法:在超市里哭着要买巧克力

妈妈带着5岁的楠楠去超市购物,经过堆放着巧克力的货架时,楠楠突然哭着说要买……

楠楠:我要买巧克力!

妈妈:家里已经有很多巧克力了,不能再买了。

楠楠:不嘛,我就是要买这一种,呜呜……

妈妈:楠楠,不可以这样不听话。

楠楠:妈妈不给楠楠买巧克力,妈妈不喜欢楠楠,呜呜……

(楠楠拽着货架不让妈妈往前推车)

妈妈:楠楠,放手,再这样妈妈可要生气了。

楠楠:(放声大哭)不给我买我就不放手!

妈妈:你不放手,妈妈也不会给你买巧克力!楠楠,小孩子不可以耍赖,耍赖的孩子妈妈不喜欢。

楠楠:可是我就是要吃巧克力。呜呜……

妈妈:家里还有巧克力,你可以回家吃。

楠楠:我就是要吃新的巧克力,呜呜……

妈妈:如果你乖的话,妈妈下次就给你买巧克力。

楠楠:可我今天就想买。

妈妈:今天不行,但你可以选择后天来买,或者下周来买。

楠楠:那……那我后天来买。

对待一个爱哭的孩子,一定要弄清楚他为什么哭,找准了根源,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解决意见,他就会停止哭泣。

4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自己走路、自己跑,外出上街时也很少需要爸爸妈妈抱。除非是太疲倦或者身体不适才会恳求大人抱。但有些孩子一出门就让大人抱,这显然不是好现象,这可能是因为父母平时太过于纵容孩子,养成他过分依赖的性格,或是孩子想借此控制父母,试探父母的容忍度。所以父母发现孩子有此类状况出现时,不要只是怪孩子任性,不妨给孩子以细心的劝导,给予建议供孩子选择。

由于父母过于溺爱、迁就孩子,只要他一哭,就把什么好东西都拿给他,以致他有一种错误的想法,要得到什么就哭。当孩子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泣时,父母必须先衡量要求的合理性,如果要求在合理的范围内,就应该尽量满足他,反之,就应该明确的让孩子知道不该得到这些东西的理由,必须坚持立场,不可轻易妥协。但要告知在什么情况、什么时间下才能满足他,引导孩子自己作出选择。

教孩子从小就懂得看事情的光明面,增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凡事鼓励孩子说出来,只有他用说的不用哭的,才给予正面响应;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凶、太严厉,或者太保护?当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协。最后,还要给孩子时间,协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够了,情况自然会逐渐好转。

为了帮助爱哭的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家长应当从培养能力、增强自信开始,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要被孩子的哭牵着鼻子走。对于有这种特点的孩子,可以对他们的哭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使他觉得哭没有用。同时要有意地引导他,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忍耐、要坚持、要奋斗,去战胜困难。对于他们与困难作斗争中取得的点滴成绩,应该给予及时和明确地肯定,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有信心自己去进一步战胜困难。然后有意提供一些有难度的任务,让他去完成。经过能力培养和自信心的培养,孩子在“难题”前就有了办法,自然也不会哭了。

家长要教孩子从小就懂得看事情的光明面,增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凡事鼓励孩子说出来,只有他用说的不用哭的,才给予正面响应。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5305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4章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我女儿这几天怎么也不肯去幼儿园。我耐心地问她,女儿还没说一句话泪水就下来了,原来是有一次老师要找一个小朋友来排演故事,女儿觉得平日里老师最喜欢她,这个任务肯定是非她莫属的,可是那天老师却叫了另外一个小朋友去演,女儿就不高兴了,她觉得非常委屈。幼儿园的老师也曾经告诉我,女儿在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时,要是她赢,就会继续玩下去。但要是她输了,就会吵着说“不算数”,或是阻止别人赢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兴了,纷纷跑开,不愿再和她玩。眼见大家都跑开,各玩各的,她就跑到老师身边,大哭说:“他们都不跟我玩。”面对孩子输不起的表现,我该怎么办?

在我们的身边,往往有不少孩子,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在经受一点点挫折时,常常大发脾气或是满脸委屈,两眼泪汪汪的。孩子的世界往往是敏感脆弱的,很多时候,他们在对待事情时总显得比成人要较真,他们更在乎父母、老师、伙伴对他们的评价。很多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句无足轻重的话语,可能就会使得孩子感到莫大的委屈,而伤心不已。

对于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常常会面对失败,而且他们往往会对在一些大人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失败耿耿于怀。这样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有时要让她自己去摸索,有时要给她引导,如果两者搭配得当,孩子则会成为身心健康,为大家所接受的快乐小孩。

现在孩子受着很多人的宠爱,爸妈溺爱着她,爷爷奶奶把他捧在手心里,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就造成孩子的自我优越感和自尊心越来越强。这样的孩子不容许他人打破他们的这种优越感,因此,当给予他们的关注稍微欠缺一点时,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接受,常常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从而采取自我防卫机制加以抵制和抗议。

假设引导法:比赛输了却哭诉别人欺负自己

6岁的小帅与小朋友一起踢足球,小帅做守门员。开始的时候,小帅扑住了好几个球,得意得又唱又跳,结果不小心被对方踢进了球门,小帅很不高兴,哭着奔向了妈妈……

小帅:妈妈,踢足球不好玩,我不玩了!

妈妈:为什么呢?刚才你不是玩得很开心吗?

小帅:他们欺负我,我不跟他们玩了。

妈妈:可是妈妈没有看到他们欺负你呀,是不是他们真的很厉害呢?你刚才不是扑住了好几个球吗?你跑得很快,也很厉害呢!

小帅:所以,没有理由输的。

妈妈:那真是太可惜了。假如再踢一次,你认为怎样才能阻拦他们进球呢?

小帅:我再跑快些,守稳球门就可以了。

妈妈:那不如这样,你下次玩的时候,小心地守住球门,不就可以了?

小帅:对!

妈妈:那你还想不想再玩一次呢?

小帅:想,这一次我一定会赢的!

孩子怎样面对失败,跟家长是否能以乐观的态度接受孩子的失败有很大的关系。若父母过于忧虑孩子的成败得失,会令孩子更加害怕失败;但若父母掉以轻心,也会让孩子产生被忽视的感觉,因而灰心泄气。所以,父母应对孩子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然后带领孩子一起讨论整个过程,找出失败的原因,再告诉她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与挫折,为将来的成功铺路。

小孩子大多好胜,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父母应该趁此机会教育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因为在以后的人生中,孩子会经历更多的失败,能否从失败中站起来,将是他人生是否美满的重要因素。面对输不起的孩子,父母如果用严厉的态度来处理孩子的失败,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挫败感。父母应该将整件事的重点引导到事件的过程而非结果上。

◆释放委屈情绪

当孩子觉得委屈的时候,父母要及时了解他们委屈的原因,不要掺杂自己的主观臆测,或与孩子一起埋怨,而应让他们的情绪得到释放,并想办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对“委屈”的关注度,将孩子的情绪引导向乐观、健康的方向,这样才能让他们形成正常的人格。

◆接纳负面情绪

当孩子受委屈时,能够将不快宣泄出来,是件好事。此时,只要孩子的言行不是太过分,家长就应该接受、允许孩子适度的哭闹。之后,自然应该好好地去安慰孩子,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如讲故事、玩游戏等,设法使孩子的情绪在爆发后能够渐渐平复下来。但是,安抚孩子不应该是无条件地顺从孩子。如果毫无原则地一味迁就孩子,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让孩子诉说

当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家长可以让孩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一定要让孩子主动地述说,当孩子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其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家长在仔细聆听后,可以心平气和地从其他人的角度设几个问题问孩子,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提高心理成熟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挫折,父母要提高自己孩子的心理成熟度,而不是一味地让他觉得委屈。要让孩子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告诉他,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过程。“输”、“委屈”并不丢人,也不奇怪。否则,心理成熟度差的孩子,就不太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不太容易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样,在日后成人时,人际关系和心理就容易出现问题。

◆察颜观色,具体指导

建立尊重他人的观念,是人际关系发展的第一步。对于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只准自己称王,不许别人赢自己的行为,会使他们的人际关系受挫,若此时父母只是严厉指责她,或单纯地对他晓以大义,恐怕他都不能接受,或根本听不懂。不妨寻找机会让孩子在一旁观察别的孩子在一起玩的情景然后仔细讨论别人友好相处时有什么规则可循,陪他回想自己和别人是如何相处的,比较之后,指导孩子选择适合的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人。当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非短时间所成。只有父母的耐心指导和温柔支持,才能帮助孩子踏出人际关系成功的第一步。

◆将心比心,巧妙沟通

孩子的自身能力有限,面对挫折的忍受底线低,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常会把责任归罪于他人。因此,父母的情绪疏导是非常必要的。

家长应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描述当时的情景然后告诉他:“别的小朋友和你一样都想赢,如果别的小朋友输了,不甘心,吵着说不算,或是阻止你赢,那你会不生气?还和她玩吗?”用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提供他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让他发现自己错在哪里。

父母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来处理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比较能反省自己,提高学习动机,继而拓展各方面的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是在和同伴大大小小的冲突中慢慢累积经验,学习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的。

◆模拟游戏,培养能力

玩游戏时,爱玩又不服输的孩子,往往自尊心过强且缺乏安全感。他们很害怕输,一输就无法肯定自己。同时,因个性好强的缘故,使得他们在无法随心所欲地控制环境时,便以耍赖来否定既定的事实。

现代社会竞争强,压力大,父母常鼓励孩子追求胜利和成功,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在失败中可以学习更多的经验。失败可以显露人们的不足之外,让人们学习谦卑、顺服。孩子如果了解失败也有正面意义,可以平和处理失败的心情,加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大人可以和孩子玩输了也有奖励的游戏。当然奖励输的前提是说出输的原因。孩子年龄小,也许想不清楚,父母可以循循善诱,通过这种办法,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

◆移情教育

面对“输不起”的孩子,家长绝对不能迁就。不妨让他输几次,事后任由他发泄,不去理睬,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很没趣。而且,当孩子以后再提出类似的游戏要求时,家长要立刻拒绝,并直言告诉他,大家都不喜欢和你玩,因为你怕输。从而让他感到因为他输后不正当的情绪会影响他和周围人的关系,他会成为没有朋友、没有快乐的人。当孩子情绪趋于平静后,家长可以向孩子讲道理,告诉他:“游戏时大家总会有输赢,如果总让别人让着你,即使赢了,也不光彩,别人也会看不起你。游戏是一种娱乐,我们不能仅把输赢当成目的。”要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即使以他一时的不开心为代价,也是值得的。

从“输不起”到“输得起”,这就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注意到这一点。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列举孩子的优点,孩子知道了自己的优点就不会觉得自卑了。要让他学会面对生活的挫折,如果你的孩子还小,就以适当为宜,提高耐挫能力,从而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5305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育儿健康小说 《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

作者:王舒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5305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