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和公:昂氏父子进士传

 

昂开和: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曾任巢湖地区新华书店经理、巢湖地委宣传部巡视员等职。...

点击上面蓝字

银山智人
”,免费订阅
昂氏父子进士——即昂绍善、昂天曾父子。



昂绍善,字元长,远祖姓聊,出身农家、幼小孤苦,其父昂继谦,在他幼年时离世,其母钟氏二十六岁守节抚孤。



绍善童年时读书聪颖,于明末崇祯四年即1631年十二岁考上巢县胶庠(古学校)食禀,名列考生之冠,县长熊宪赐姓昂,到了顺治八年即辛卯(1651年)朝廷颁文选贡,豫章熊学堂长官命令庐州府府学选拔最好的贡生到朝廷,当时豫章是江西南昌与庐州府同属一个行政区划。



昂绍善博通五经,受到皇帝的赏识,破格提拔重用,要他当主考大人,钦点“顺治辛卯科全作五经文监临”大臣。清初皇上规定“直省乡试,俱以巡抚监临”,可见“监临”之位之高,权力之重。皇上还规定,“顺天乡试及会试,行各衙门,将进士、举人及恩、拔、副贡生出身人员,照派定额数送礼部。乡试内阁中书四员。”昂绍善恰逢这一大好机遇。



另一原因,顺治八年,顺治帝清除多尔滚同党,自己掌权,朝廷出现人才荒,昂绍善从庐州府学进宫,与上层旧派系无瓜葛,政治纯洁可靠,所以恩准在皇帝身边。不多久,“上官铉异其才,疏荐于朝,以恩领甲午(即顺治十一年)北闱乡荐”,皇上恩拔成举人,这时他已三十五岁了,为朝廷命官,顺治十八年,在宫内教皇家子弟,到康熙丁未年(即康熙六年1667年)殿试成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到了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皇上赠昂绍善为文林郎,这时已有七十八岁,晚年皇上封他为“台辅”官位,(台辅曰紫阁名公,台辅即三公也,具体说就是指太师、太保、太傅。)与卿相同室。退休住肥东西山驿昂集村。



他是合肥在清代资深的高官,荣耀当时,爱敬始终。昂绍善进宫早且时间长,大部生涯都在皇宫内,比安徽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早进皇宫十多年,比李鸿章父子进士早190多年,可以想像,当时传说昂绍善退休在昂集,来访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是完全可能的。



昂绍善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昂天翼和三子昂天曾及长孙昂裕瑄三位都是进士,还有五个太学生等,真可谓满门儒才,世禄之家。



昂天曾从小住昂集,幼年读书早慧,悟性快,康熙十七年戊午即1678年考上举人,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即1685年成进士,任山东省平原知县,到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即1697年任林郎官。



这一年昂氏家族最荣耀,皇上一连下了四道圣旨——诰封,先封其父昂绍善赠为文林郎,次封其母梁氏淑慎恩赠为孺人;三封昂天曾为文林郎、四封其妻阎氏恩封为孺人。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庐州府。进士昂天曾晚年退休在山东与子女在一起,他的儿子都是太学生。



昂天翼与昂裕瑄也是父子进士,因官位不显业绩不著,且又远在外省工作,当时与家乡不联系,加上历史久远,资料已失,只能从家谱中见到点滴(家谱是清嘉庆年代的古谱,应该可信)。

自昂绍善被官府赐昂姓后,聊氏家族各房长老开会,一致同意改聊姓为昂姓,只有当时巢县即今巢湖市庙岗东聊村未改聊姓(原有四聊村、南、北、西三个村聊相继改昂姓)。昂、聊的祖先都是大海公,昂聊两姓历史上不通婚。



在乾隆时代,朝廷准建乡贤祠即昂氏父子进士祠,在肥东县尖山脚下,于乾隆46年(即1781年),昂氏父子祠落成。

从外看,四周砖墙上都错落有致的铁钯子牢固地铆着高墙,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仍然巍巍屹立,无一丝一毫的变动。它坐北朝南,在建筑风格上,它是按照清代皇家大清门的样式规划设计的,气势不凡,具体说大门上有四根椽(可见北京新华门),正门外还有一个郭门,屋檐伸出四米,有门槛长六米,一排全是格扇门,这只有高等身份的达官贵人家中才有的,通过格扇门看内,使人有神秘感。



大门朝南,并有内八字和外八字。门两侧有巨型的青石狮子,灵气活现,十分威严。原来大门上端有一个“昂氏宗祠”巨匾挂着,金光灿烂,门前20米左右竖立一根数丈高的旗竿,这一切仿佛告诉人们,它的庄重尊严和不可动摇的信仰。

祠堂落成时,乾隆帝亲题“承先启后”的御赠匾额,瀚林院赠“奕叶蒙庥”匾额和庐州府赠“父子进士”匾额,分别挂在祠堂各路屋中间的正堂上。在康乾盛世,朝廷准建这样的格调祠,它本身说明昂氏父子进士在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帝四位皇帝面前受宠爱之重和功迹之著,现在它已成为安徽省重点文物。



噫吁兮,登天路何其高哉!

我祖绍善公,生于山野村中,自幼丧父,唯母可依,母有大爱,节守抚孤,家贫不误子读。绍善公自幼颖悟:笃志好学,效法古圣颜回贤德,博通经论,成绩卓著,直升合肥贡士,朝廷用人,拔贡为五经通,高步径直皇宫,为文监临大臣,继而成进士,任内阁中书、台辅大人,几十年在皇宫教皇子皇孙,荣耀当时,高风千载,真也是“不露文章世已惊”。一生灿烂辉煌,名驰海宇,伟哉,造化者,旷哉,与天地合德。



“父子进士”祠就是无言的天尊,它俯视着人间的沧桑,传承着古老文化的辉煌,“崇业济公,垂祚后世”。它将无限的厚爱遗给子孙们,每次回乡,每次瞻仰,心灵都受到震撼,敢说,先祖的德业,我族至今有几人能与绍善公父子进士媲美哉?!



本文材料来源:《昂氏宗谱》、《巢县志》、《合肥县志》、《庐州府志》、《康熙起居注》、《清鉴纲目》(岳麓书社)、《清科举案资料》等。
觉得赞,欢迎分享或留言
长按二维码,订阅“银山智人”


    关注 银山智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