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手记 别那么游客:吃货与饭桶的本质区别

 

每个热爱旅行的人,都喜欢同时给自己冠以吃货的名号,似乎爱玩者爱吃,爱吃者也必然爱玩,两者就像煎饼和果子,天生...



每个热爱旅行的人,都喜欢同时给自己冠以吃货的名号,似乎爱玩者爱吃,爱吃者也必然爱玩,两者就像煎饼和果子,天生是一套。

吃货,绝对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它是热爱生活的人,身上一定存的可爱属性。这样的人看见美食走不动,对美食天生没有免疫力。

你可能会偷笑,觉得自己就是那种人,是标准的吃货。

先不要忙着给自己下定义,在知识的确定性越来越不明显的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话题吧。

1

吃货饭桶的本质区别
吃货的前身还有一个名字,叫老饕。

这个饕字上边一个号,一个虎,下边一个食品的食字,传说中,饕是一种猛兽,最大的特点就是贪吃。

所以,我们习惯于把爱吃美食的人,叫做老饕,注意,这是一种带有褒义的雅称,跟吃货是有区别的,因为老饕对美食阅历丰富,有很深的见解和知识储备,绝对算美食界的知识分子。

老饕跟美食家唯一的区别,就是老饕擅长吃,也懂的说,唯独就是不会做。

那么,老饕这俩字,什么时候变成吃货了呢?从我们只会吃而忘了怎么说开始。

没错,吃货已经对美食说不出一二三来,就只剩下一张刁钻的嘴。

如果单纯说称呼,除了美食家、老饕、吃货之外,还有一种奇葩的存在,那就是饭桶。

饭桶对美食完全无感,他们也爱吃,但对美食没有明确的概念,如果条件不允许,方便面也能吃的津津有味。

对于美食的美字,饭桶们就像一两岁的男孩搂着苍老师,纯洁到完全没反应。

好了,现在再给自己归个类吧!看看你是美食家、老饕、吃货还是饭桶呢?

对于美食,我们从称呼的演变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趋势,那就是我们的要求越来越简单粗暴,什么饮食文化、什么食材品味,都不如来一口很爽重要。

我们已经懒得追溯食物本身的构成元素,好吃就行,这种态度似乎越来越屌丝。

前两年,我们经常自轻为屌丝,似乎不这样说自己,就追不上流行,跟不上节奏。

屌丝是什么?仔细想想你就会觉得恶心了。这种比较私人化的戏谑词句一旦上了台面,那么我们的道德下限就被降低一次,反过来说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天性跟着解放一次。

文明的上行是艰难的,但想要下滑,只需撒手就行,所有流行的基础,似乎都是以道德下滑撕扯底线,才能产生一种解放的快感。

看上去,人们越来越不要脸了,因为要脸的日子太难熬了嘛,但实际上,越是不要脸,我们反倒越会表演,用表演来掩盖无知,这样就不用逼着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跟着流行往下出溜就行。

举个例子说,朋友请你吃一顿法式大餐,你从来没吃过法餐,也不觉得好吃,但你没有判断的依据,所以朋友说好吃,你也本能的附和说:“嗯,这家做的确实正宗!”

正宗个鸟啊,给你做饭的厨子,可能连法国在哪都不知道,请你吃法餐的朋友,也不见得很懂呢?

你可能说这是出于礼貌,好吧,如果欺骗是一种礼貌,那我假装不懂的问问你,你为何不承认自己从未吃过法餐,那样,也许请客的朋友,还能给你科普一些知识,告诉你法餐好在哪,以后,你不就成专家了吗?

跟随而不思考,附和而无真知,天性解放后的演技,让我们在接受新东西或者传播新东西的时候,总是在云里雾里,好坏不分,也越来越缺乏个性判断,就靠世故和经验,撑起那张脸面。

美和丑,真和假,好吃和不好吃,吃货还是饭桶,分不清也显得毫无意义。

我要说的是,对于一场旅行,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体验,它会在你的大脑里沉淀一些真知灼见,无形中弥补地理人文的常识框架,在这点上,很难存在欺骗,也值得我们留心学习。

比如,藏区最常见的有三类食物,西北的面食,川菜,和藏式的肉食,大多口味较重。

这些餐食的取材多来自牛羊猪,因为高原地带只能出这个,蔬菜不好种,面食也偏硬,许多人以为吃到了青稞,实际上都是小麦,只是煮不透,用高压锅又会变成面糊糊。

在藏区,占比例最高的是川菜,因为藏餐相对单调,四川邻居带来的川菜花样就先入为主,有时你走进一家饭店,藏民模样的老板,张嘴就是标准的川普,能吓你一跳。

再往北,新疆的主流食物却相对本土化,拉条、板面、大盘鸡什么的,全是地道的新疆美食,你能说,不是因为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阻碍了外来文化的迁徙和渗透,才让他们略显纯粹的吗?

你看,食物除了充饥之外,也蕴含着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是你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你可以输出的价值题材。

如果你要有所体验,就得尝试着观察和总结,去伪存真,再也不能像个纯粹的吃货一样,简单到好吃就吃点,不好吃就爱谁谁关我鸟事。

而且,当你带有文化的深度再去品尝某个菜肴时,大脑自然调动并参与味觉感受,再加上所处地域背景的衬托,哎,突然有点品味了吧?

人的味蕾是具有记忆的,只要被美食刺激过,就能永久的储存刺激带来的反应。比如妈妈的味道。

什么叫妈妈的味道?那是我们的味蕾在最敏感最无知的阶段,接收到的来自于人间食物的第一份刺激,所以,对每位吃货来说,妈妈做的饭菜永远是最好吃的。

但你妈做的饭,不一定我也爱吃,我妈做的,你也不见得喜欢,而且这种味觉倾向,在我们吃遍天下美食之后,依然根深蒂固。

为什么再也没有一种食物,可以像妈妈的味道深入内心呢?因为大多时候我们只是充饥,或者追求生理的刺激,也没有打算去消化食物所携带的信息。

甚至为了所谓的礼貌,去说服自己迎合大众的口感,大家都说好,我就觉得不赖。

所以,味觉不仅仅是生理性的,它多少有些感性成分在里边,说到这我插一句,现在你有些明白饭桶和吃货的区别了吗?

好吧,那我就再解释下。

饭桶是生理性的,可以吞下各种类型和体量的食材,不加判断,吃货却是感性的,他们会调动记忆和想象,导入味觉之外的信息,并有明确是非立场。

很多美食节目,主持人在介绍具体菜品的时候往往词穷,说的最多的是特别好吃,或者很Q或弹牙之类,好像没有别的办法描述了,因为味觉这东西太难形容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很难做到我说你就懂。

但是聪明的吃货,却能以精准而生动的词汇,激发你的联想,隔空传播味觉信息。

比如,香蕉加油条是什么味道?答案是印度飞饼!

苹果汁混西瓜汁是什么味道?答案是踩到臭虫!

臭豆腐是什么味道?答案是一条在冬天穿了仨月没洗的内裤!

那吃起来呢?内裤洗干净以后,突然有点怀念那股浓郁……

你看,味道并不只是来自于味蕾,也来自于我们生活经验的积累,甚至是羞为人知的感性和记忆。

如果你只是享受美食带来的味觉快感,当个纯粹的饭桶或吃货,那么本文就没有必要再往下看了,因为你是生理支配的人物,你想要的,张嘴就能得到。

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如何体味美食的魅力,并将这种美完整的呈现出来。
2

美食加分靠颜值
你的本意若是将彼时彼刻的感受输出出去,那么,你注定需要一些积累作为表达词汇,而且,你需要保持敏感和好奇,在每次尝试和接受新的东西时,尽全力分析、储存刺激带来的信息。

简单点说,不能像个吃货一样把美食咽到肚子里,而是像老饕一样,把美食说出来。

这种说出来,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最好的方式是图文结合,但首先,你得是一个注重观察和总结的人,这一点,与简单粗暴地享受有根本的不同。

养成这种习惯,等同于主动探索这个世界,而不是等待世界一点点为你拼凑真相,同样吃到一样东西,你的视野将比别人更清晰,你的呈现才会与众不同。

在旅行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见识到各种从未见过的食物,这时我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不是拿起筷子或酒杯,是掏出手机拍个照,然后发到网上去,让别人瞧瞧。

这种几乎本能的习惯在生活里是常态,这种习惯也就自然地代入到旅行中。

你想输出什么呢?

老子又在吃大餐喝大酒了,咱是社会人,朋友多、场子多、交际多、会玩儿?或者,老娘的日子是你们这些天天盖浇饭的人,应该集体膜拜的!

是不是这个意思?

个人并不反对这种通过暴晒美食,来满足自我优越感的行为,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嘛。但说实话,总这样就有点招人烦。

我们是多久没吃过饭了,点个菜就像到了某处景点,顿顿都需要合影留念。

最狂热的时候,一到饭点,朋友圈就被各种美食刷爆,那个时间点我们可能正在加班,肚子饿的咕咕叫,这些暴晒简直是火上浇油。

于是,下班后往往一顿猛搓,直接导致了肥胖,也直接导致群体性的对美食欲望的扭曲。

真要是晒得很好看也就罢了,最起码你给人带来美感,如果你把汤汁横流的一桌狼藉晒出来,那可就有碍观瞻了。

是真不懂如何塑造形象,还是审美高度就止步于此了呢?

有些人就很聪明,实在想晒美食,但条件又不具备的时候,他们会去网上搜索一些美食的摄影作品,专挑那些生活化的,即装低调又看上去高大上,完事吸溜着面条,看着不断有人点赞,嘿嘿直乐。

这种图片,当然是想给个人形象加分,而别人在浏览时,也会特意的寻找你图片的内涵和爆点,好坏都给你挑出来贴在留言栏里,这种回复,也是为了给自己加分。

我做过很多次实验,比如吃地摊的时候拍一张饭菜照片,环境可能很不上档次,但故意给角落里露一点白瓶红标签,发出来就有人回复:“飞天茅台!”

这种极端对比,让别人得出一种结论,你撸串都配飞天茅台,低调奢华有内涵,而且你显然是随手拍的,不然一定把飞天茅台摆在正中间!

有点转过来弯儿了吗?对,演技演技,故意的留下痕迹。

输出者和受众,其实是通过内容在博弈,大摇大摆晒出来的东西别人并不稀罕,反倒是半遮半掩的信息,会引发别人兴趣,甭管爆点或槽点,只要他们自己发现,就特有成就感。

所以,加分的晒美食,不见得一定要把主要的东西放在最明显的位置,相反,刻意藏在一角,或喧宾夺主的抢戏,才能引发联想,在一张照片里构建故事。

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你可能说这是心机婊,晒个美食还要动这心眼,别忘了上节我们一再强调的,做个旅行的导演,你是输出者。

美是通过具体的形式感塑造出来的,美食也是这样,作为一个输出者,你有义务安排和配置所呈现的一切,让它与受众产生互动,并准确释放你想传达的信息。

这跟你炫富或是低调没有半毛钱关系,也千万不要把这种塑造提升到欺骗的高度,生活确实需要真实,但也要分享一种追求或态度,你能说白富美是低级,矮穷矬就是高尚吗?

在大家都一样,不见得顿顿色香味俱全时,偶尔装一装,总比演技太烂,处处穿帮的强。

电影从头到尾都是骗你,也没见你骂导演是个骗子。

当然,我也曾经不止一次的奉劝过,说吃饭的时候不要拍照,因为拍出来不好看,白富美很容易拍成矮穷矬。

为什么呢?因为人在进食的时候,都是面部狰狞非常丑陋的,而且不能忽略的现实是,我们吃的都是中餐,中餐的形式感远不如西餐好看,颜值相对较低,你一筷子我一筷子,三两下就能搅合的一塌糊涂。

再加上有些朋友的习惯不好,翻菜挑菜吧唧嘴啥的。你想象下,当食客们往嘴里运送、咀嚼吞咽、满嘴油腻的状态,在生活化的场景下,你叫张艺谋来,也拍不出任何美感。

为什么大明星很少公开吃中餐,甚至很少公开吃饭的生活照?就是因为人的吃相太不上台面了,只可能减分而不可能加分。

所以,如果你在旅行中遇到不得不晒的美食,就需要一些基本的加分演技,不过,不是为了欺骗,而是为了传播一种颜值美。
3

颜值加分靠演技
基本上,我们旅行过程中最注重的是体验,所以,往往不会放过当地特色的小吃,很少上星级的大馆子。

当然,我特指的是中餐,你如果去欧美旅行,那基本上以西餐为主了,西餐怎么拍都很好看,不在我们探讨的范畴。

地域性的中餐小吃,口味肯定别具一格,但作为糙食儿,其所处的环境一般比较杂乱,有时光照不足,环境昏暗。

这跟我们生活的常态有些接近,所以偶尔去一次高档餐厅时,我们会忍不住掏出手机,一顿咔嚓。

回想一下,为什么会忍不住掏出手机呢?

因为高档餐厅干净而且光线明亮,每张桌子上方都有专门的射灯,光线布局很有形式感,加上略微的风格化装修,就能产生极强的视觉美。

你看,我们不是不知道好歹,每个人对形式美,都有同样敏锐的感知。

有一年在青海的大通县,我们曾经去过一家回族特色餐馆,里面的包间没有门,竟然是一个洞,需要客人猫腰钻进去,里边灯泡摇晃,特别有意思。

这样的环境,想拍出形式美是不可能了,但当时又觉得特别好,想要留下点纪念,有点矛盾。

可以说,这种矛盾在旅行中是绝对的常态,实在要拍,就需要动动脑子了。

首先趁着上菜的时候赶紧拍,这时大家都还端着矜持,菜品都还没动过,能保持相对完整的品相。

再一个,注意补光,如果能找到一部带有暖色闪光灯的手机,你可以当手电筒举着,对单一菜品补光照明。

暖色就是发黄的光,为什么非得暖色呢?白色光不行吗?

白光也可以,但是暖光接近于太阳光照,从视觉体验上来说更舒服点,能让菜看上去更好吃。

麦当劳肯德基里头,全都是明亮的暖色,不怕费电,所以视觉上就特别干净卫生,视觉上啊!如果有两家馆子,一家灯光明亮,一家灯光昏暗,你本能的就会选择明亮的那家,是不是这样?

白光,在强度不够的时候,就会略微发青色,甚至有的灯管发紫,这种色光出来的感觉很脏,好像只会出现在鬼片里,让你联想到太平间一类的阴森场景。

这种情况下谁还有食欲,好好的一盘菜,拍出来就跟剩饭一样黑不溜秋。

至于说背景,大到人群建筑,小到桌布碗筷,要么挡,要么遮,要么换角度换位置,目的是什么呢?避开任何喧宾夺主的东西,净化与主体无关一切。

比如大家在餐桌前合影,一个个精神抖擞,但桌上大碗摞小碗,盆里放着锅,锅里倒着瓶,瓶里还插着双筷子,你再精神抖擞,看着也像刚进村的鬼子,正在挨家挨户扫荡。

干嘛不换个干净地儿,或者有意思的背景呢?

比如烧烤摊上,你跟老板说一声,让你上去做做样子,老板基本都会欣然接受,甚至跟你合影。

或者你穿上服务员的民族服饰,把游客的身份转换为此情此景中的一种融合元素,同样是极有趣味的。

为什么只知道晒菜呢?因为你太游客了!完全不知道如何融入地域文化里,成为其一部分,你时刻都在提醒自己,我就是来看看,看完就要走了。

真是够游客的。

在晒美食的序列中,文化也是真正具有形式感的东西,美食的灵魂,为啥我们感觉很好的美食,拍出来却总是不好看呢?缺灵魂!

在电影白鹿原中有个情节,一群麦客吃完饭,在台子上自娱自乐的唱戏,那个长镜头里,段奕宏端着洗脸盆那么大一个碗坐在地上,吧砸着油乎乎的嘴,碗里的面片儿看着有巴掌宽。

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很难对这一幕没有印象,那碗面如果搁在生活里就太不上档次了,吃相也非常难看,但在电影里为啥看着就那么好吃呢?

因为文化的融合,让它有了灵魂。

背景里热血沸腾的陕西老腔,让观者的身心恍若隔世,完全被按在一种无法言喻的雄性刺激中,看完电影,忍不住想去吃碗皮带面啥的,最好来一大碗,蹲路边吃!

那碗面是文化的传承,而文化也使得这碗面,看上去散发着难以抵抗的诱惑。

所以,你是否融入地域文化,决定着你晒出的美食是否有魅力。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些好恶,大部分人,并不愿意吃个饭还背负着乱七八糟的思考,如果只追求纯粹的形式感,中餐也是可以做到西餐那样的。

方法就是前边说的,突出主体,净化背景。

比如包子,端上来时往往是扁塌塌的,看上去很不好看,如果给它们来个集体照,反倒强调了塌陷。

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把其中一个放在勺子里,把塌陷咬掉让它露馅,把其它包子归拢在一起作为背景。通过特写,把焦点聚在露馅的包子上,你会发现背景全都虚化了,塌陷也不见了。

这时,一个诱人包子就被你营造出来。

还有就是用关系,去串联菜品。

中餐很有意思,有些菜是分别上却需要搭配着吃,比如说馒头蘸酱,烤鸭,菜卷饼等等,这时候你表现的主题就变了,一盘菜变成了一套菜,你需要用一张图片去展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你可以把它们摆成纵向的一排,主菜为前景,副菜为背景,在一个画面里形成层次叠加,兼顾两者。但是一定要注意细节,让餐具保持尽可能的洁净。

盘子的边缘有汤汁就要擦一擦,菜有些凌乱就要捋顺捋顺,碗筷的位置要摆一摆,甚至拿一张餐布垫在下边,挡住污损的餐桌。

如果你稍微费点心思,通过关联就可以营造出西餐的简洁感,比如挑出一枚形状比较好的菜花放在碟子里,旁边再放一双筷子,用俯拍的角度来一张,只要背景干净简洁,立刻就显得高大上了。

但是这种关联一定要元素和谐,你就想想,咖啡旁边放个馒头肯定不对,至少得是个三明治吧,慕斯蛋糕边上放把筷子也不对,得是个小勺子或刀叉吧?

以此类推,自己琢磨下规律。

小吃还好说点,如果上了大席,一桌子的菜,元素多了我们就有些麻爪儿了,这咋拍嘛,这个也好看,那个也想拍。

你又不是做菜单,一个一个拍完全没有意义,这时候就得挑着拍了。

要么挑最有颜值的,通过放大局部,以特写的近距离拍摄,避免周围元素喧宾夺主,像青花瓷的碗,晶莹剔透的肉片等等,都可以成为充满诱惑的中国风,或是值得扑捉的视觉元素。

要么,索性站高一点,用俯拍的形式直接来个壮观的大荟萃,咱要个排场。

至于晒图,讲究一三六九,要么一张,要么是三张、六张或九张,别告诉我,你不知道九宫格什么意思。

在这种有限的前提下,九张图片就可以组合成不同的配比,形成分组。

在这插两句题外话,分组摄影是故事化的前提,就像四格漫画一样,描述一个人,你需要从性别、长相、体型各个角度去单独表现,连贯起来才是一个立体而完整的人。

想让没有生命的美食充满故事性,那你就得从这个美食的造型、味道、文化去分组表现它的单一元素。

举个例子,新疆血站大盘鸡,如果分组拍摄,那就得有店名吧,表现地域属性,餐食的造型吧,表现特点,谁在吃呢?找个漂亮的维族服务员一起来个合影吧。

好了,三张图片就足以构成一个吃货的故事,对不?

还有一些物食材,看到了头和眼睛就很难吃下去,特别是哺乳类动物,比如全羊全猪。

所以,在晒自己的菜单时,也请顾及一下我们这类人的存在,虽不是全素全斋的佛教徒,但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还是建议拍照避开头部,避免引起关于生命的联想。

相信你是个注意细节的人,所以,入画的一切都要经过你的调整摆放,只需要你稍稍动手,就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感觉。

不仅如此,现场的朋友,也会对你另眼相看的,他们会觉得,你看,人家拍个照多讲究!

如果你乐于尝试,中餐的颜值依然很有逼格,这种逼格并非中餐本身决定,而来自于你的审美态度。

颜值才是加分的基础,而设计构建和有意的组合,是颜值的基础,想美就得费点脑子,不然,你还有什么脸面自称吃货。
4

解封你的美食之旅
旅行是件美好的事,但对于一个真正的吃货来说,旅行的主题除了看景游玩,经常变成吃喝一条龙的腐旅,腐败的腐。

常听朋友们提起,说特别想去哪哪旅行,但是为什么去,去了干嘛,往往缺乏主题。对于个人来说,一场没有主题的旅行,很难在结束后有所沉淀,甚至没什么美好值得回忆,更别提输出的价值。

自由行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自由的选择目标,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探知这个世界。

那么,美食对于吃货们的诱惑力,是否也可以成为主题旅行的受众基础,将探索美食植入于旅行过程,打开一扇价值转换的门呢?

如果规划一条自驾线路,行至某处时,并不纯粹的看景和游玩,像个饥渴的吃货一样,直扑当地最有特色的美食,这就变成了一个结果未知的探索故事,第一视角的真人秀。

当地有什么菜品,有什么特色、价格、成分、文化背景,以及个人品尝的口味评判,都是对别人最好的内容传播。

太俗了是吧?铺天盖地的美食节目不都是这么做的吗?我又凭啥要毁了自由的旅行,去专注于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内容?

你看,只要有些阻力,游客思维就冒了出来,所以我的标题,才叫做别那么游客!

所谓打开价值转换的门,俗一点说,当你的内容可以轻松带来收益时,恐怕就再也不会看不起美食内容的输出了。

比如在全程的旅行中,始终携带某一食品调料或厨具厂家的LOGO信息,会不会具有品牌传播价值,并因此获得商业上的赞助呢?

当然,你会说自己只是个普通吃货,一没有影响力,二不是名人,那些大品牌怎么为一个小人物买单。

在新商业时代,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敢想事,你怎么知道,商家不是在寻找可以承载品牌传播的草根代言呢?只是互相没有遇到而已。

别忘了这是一个商业时代,如果你的输出能做到基本的吸引力,商业机会就立刻找上门来,甚至可以支持你,让你探索的脚步,涉及的更远。

除了再现地域美食,还有一种主题形式,就是寻找最美味的食材,这就需要一些技术含量了,你不但得会吃,还得会做。

基于全国庞大的文化资源,各大菜系也精彩纷呈,各个菜系选用的食材、做法也大不相同。

就像内蒙的沙葱,在当地像家常菜一样随处可见,但咱家厨房里什么时候出现过?给你一把,你可能还以为是野草呢,更不知道怎么吃。

你可以在老乡的家里找个厨房,或者野外就地取材,在大漠里以野炊的形式,做一份凉拌沙葱,或者沙葱炒肉,当你津津有味的把此情此景传播出去,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夺走你的碗筷。

如果恰好你是一位厨师,有极具颜值的烹饪能力,那么恭喜你,你可以不用在厨房里大汗淋漓了,旅行加做饭的回报,也许比老板发给你的工资更丰厚。

又俗了,不过,我演示过如何烹饪,看上去又特别健康美味,现在,你能从哪里能买到纯正的沙葱呢?

你看,现在只需要告诉别人你的支付宝账号了。

开篇就说了,爱玩的人,普遍都爱吃,在健康当道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寻求美食与健康的平衡,你为什么不通过旅行带来的眼界,为这种平衡提供一些可信依据呢?

关于旅行中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算是代表性的了,这部伪记录的专题片,有些过分的对食材进行人为塑造和美化,但你不得不承认,它说到什么食材,什么就涨价。

而片子里,哪些是付费做的软广告,你根本分辨不出来,因为看上去都是那么好吃。

这就是内容传播的价值,也是颜值形式感的价值。

当然,做到舌尖上的美,你只需要在旅行中带上三样东西,一张贪吃的嘴,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乐于分享的心。

现在,快给自己寻找一个目的地,开始属于你的逛吃之旅吧。



《别那么游客》下节内容预告:色鬼才懂你的美。三天一更,观点拧巴偶尔无节操但可以听的哦!


    关注 阿郎手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