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之色变的“手足口病”,你一定要了解

 

最专业的信息就在小灯塔...



手足口病是种让父母老师都谈之色变但又很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每年夏末秋初都有些小爆发,被传染的宝贝不能去幼儿园,家长们也是忧心忡忡。论坛和微信上总有家长询问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今天小灯塔为大家科普手足口病的方方面面。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经常与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一起谈论,两种病临床表现,致病病毒和治疗都很相似。手足口是一种以口腔粘膜疹,手足处斑丘疹,水疱皮疹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迄今为止,已经发现至少15种致病病毒,以柯萨其A型病毒(Coxsackievirus A serotypes)最为常见。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高热和口腔粘膜斑疱疹甚至口腔溃疡,可以由至少22种肠病毒亚型引起,最常见的仍然是柯萨其A型病毒。

病因和传染途径是什么?
如上所述,绝大部分引起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都是肠病毒属(Enterovirus genus),其中的柯萨其A16和肠病毒A71是引起大规模爆发的最常见病毒。

传染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也可以由呼吸道方式比如吸入传染者的分泌物(咳嗽,打喷嚏),或者接触传染者疱疹渗出液,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举个简单的例子,宝宝可能因为亲吻了感染者,或是触摸了粘在门把手上的病毒后再揉眼睛,没洗手就吃东西而感染。一般手足口患者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最强,而病毒则可以继续在几周内由粪便排出。成人在感染病毒后或许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是仍然可以传播病毒。所以勤洗手,保持清洁可以大大减低病毒传播。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主要表现是什么?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通常多发于夏季和初秋,偶尔冬季也会爆发。潜伏期一般3-5天,但可短至两天长至七天。由下图可以看到大概的年龄分布曲线。



(图片来源于:Eurosurveillance,Volume 19, Issue 12, 27 March 2014)

手足口病:

一般没有前驱症状,如若有,则是发热,哭闹,腹痛,呕吐和腹泻。

开始表现为高烧,口腔喉咙疼痛(不会讲话的婴幼儿会表现为拒绝进食)。体检会发现口腔粘膜疹,和皮疹。也可能只有粘膜疹而无皮疹,或者只有皮疹无粘膜疹。

粘膜疹主要分布在舌和颊膜(口腔侧面),还有腭弓前侧,较少累及牙龈,软腭和扁桃体等处。粘膜疹开始是红斑,然后发展到疱疹(1-5mm),疱疹会破裂形成灰白底的溃疡(1-10mm)。

皮疹如文章开始提到会表现为斑疹,斑丘疹或疱疹形式。三种类型的皮疹也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病人身上。皮疹一般不痒也不疼(但特定病毒感染的皮疹可以有疼痛感,如柯萨其A6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3-4天痊愈。分布在手(多见于指间和手掌),足部(多见于足侧边,脚掌和脚跟),臀部,大腿和臂部。偶尔可见于躯干和脸颊。病后可能会有手足皮肤脱皮和指甲脱裂现象。
(图片来源于http://handfootmouthdisease.org)

柯萨其A6引起的手足口病比上述典型表现更为严重,体温更高,皮疹分布范围更广,病程更长。极少数由肠病毒A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可以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脱水,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心肌炎,心脏衰竭。



(图片来自于fprmed.com)

疱疹性咽峡炎:

典型表现是高热(可到39°C到40°C),偶尔会到40度以上。由于高热,小儿可能会伴有惊厥癫痫症状。不会说话的小宝宝会表现为食欲下降,哭闹,呕吐,而较大孩子会表达头痛,咽喉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体检会发现


    关注 小灯塔的三十六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