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有道】家徽,传承家族文化与智慧的图腾!

 

家徽,一个家族的标志,或承载家族历史的纪念意义,或寄托家族意志与智慧,甚至是家族荣耀与血脉的象征。...



导语:家徽,一个家族的标志,或承载家族历史的纪念意义,或寄托家族意志与智慧,甚至是家族荣耀与血脉的象征。在家族企业的基础工程建设中,家徽是家族文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广泛应用于家族成员的日常生活中,凝聚着家族的历史文化与优秀品质!

家徽的历史与应用
家徽,在世界各国家族中广泛存在,其中日本为家徽设计与应用的千年典范。日本家徽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平安时代(公元789-1182年,日本历史上以文艺繁荣著称的时期),当时家徽被用来标明贵族家庭的血统、出身、家业、地位等。进入武士社会之后,原来仅为贵族拥有的家徽,在武士间迅速普及开来。到了江户时代,印制家徽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甚至连不准佩刀,不准拥有自己姓氏的寻常百姓,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家徽,可以自由的设计各种家徽。而且,也是在这一时期,一般庶民的正装、礼服上,也被允许使用家纹了。
(日本历史名门的家徽展示)


伴随家族的世代交接,薪火相传,时至今日,日本家庭基本都有自己的家徽传承,尤其是在“冠婚葬祭”必须着用和式礼服时,家徽是不可欠的一环,必须要印制在和服上。同时,几乎所有的日本百年老铺、传统艺能等也都在使用着传承下来的家族“定纹”。如今,家徽甚至借助它的变体如商标、校徽、公司徽章等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凝聚人心,塑造家业文化的作用。

在中国,家徽一般被应用于大家族中,作为家族文化与精神的象征,甚至凝练了家族的荣耀与血脉的历史。
(汇金乾方品牌顾问、北京奥运副导演陈名杰先生的家徽作品与应用)


而在寻常百姓家,其实也能发现许多关于家徽的故事。例如,余华曾在《家徽》一文中,叙说了其家族家徽的历史来源,故事朴素、简单,但是却深刻有力。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余华家族的家徽的故事吧:
一条鱼,家徽的故事


国有国徽,校又校徽,厂有厂徽。

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
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

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得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
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得勾当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
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一个小偷、一袋米、一串钱,和鱼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有了把鱼作为家徽的典故。

而一枚简单的符号下,也蕴含了一个家族精神的故事。

我们传承给后人的,不仅仅是房子,票子,更有价值的还有家族的历史与品质。每个家族的每段历史轨迹,都有其时代内涵与精神意义,家徽,有时候就只是为了记载这些时代的印迹而诞生,通过一枚家徽、一个符号,将家族意志寄托其上,时刻提醒着,让子孙世代流传下去。

初心极简,传承有道!
如何设计凝炼家族文化的家徽助力家族精神传承?

——走进汇金乾方!

关注二维码!关注您的传承!

服务热线:4006-033-003


    关注 HJQF家族传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