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树勇微平台】手机摄影的纪实兴趣

 

手机摄影的纪实兴趣胡树勇随着手机拍摄功能技术质量的不断上升,用手机摄影的人也不断增长,一时间,似乎只要使用...



手机摄影的纪实兴趣

胡树勇

随着手机拍摄功能技术质量的不断上升,用手机摄影的人也不断增长,一时间,似乎只要使用手机拍摄功能摄影,人人都成了摄影家。

经过专业培训的摄影家当然不会轻易承认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影行为,其作品也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影作品。

但是,摄影界也不会置之不理,或者自欺欺人的不承认这种摄影现象,相反,国内的摄影协会、摄影网站已经开始非常重视手机摄影了。

从手机摄影的技巧来说,一些先知先觉的摄影人,已经早早注意到手机摄影的迅猛发展趋势,迅速总结了关于手机摄影拍摄技巧方面的文章,在网上搜索,这样的文章已经较多。

据我的阅读,国内几大摄影媒体如中国摄影家网站、人民摄影报网站等,通过报纸、网站、微信平台,都已经或正在开展手机摄影月赛或者其他比赛,表明摄影主流媒体对手机摄影的高度重视。

从他们举办的手机摄影月赛展示的获奖照片或者入选照片,可以看出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以风光摄影题材为主。这些获奖的手机照片多是山川河谷、风花雪月等等,是自然界自然天成的美景,手机照片拍摄者斯时斯地恰好就身临其中,取出手机,拍摄到了自然的美景。

二是后期制作明显,颜色十分鲜艳,十分显眼。许多获奖或者入选的手机照片,看得出来都经过了后期制作,虽然不是偷梁换柱的PS,但至少对饱和度、色调等做过调整。

总之,观看这些手机照片,一个总体印象是这些手机照片有唯美的倾向,每一张照片都要弄得完美无缺,毫无瑕疵,似乎要告知那些轻视手机摄影的人,手机也可以拍出漂亮的照片。

假如长此以往,我认为这样的评审走向容易给普通摄影者误导,造成手机摄影视角所到不过就是风光摄影等等而已。那么,买一个摄影功能强大、手机摄影处理软件丰富的手机,到一些风光旖旎的风景区,谁都可以拍到那样的好照片。

事实上,爱好艺术的人都知道,任何一门艺术都不会这样简单,任何一门艺术都是艺术家的创造,绝非简单的信手拈来,摄影艺术也是如此。风光摄影仅仅是摄影的一个分类,某些时候的确是最容易取得好照片的类别。然而,摄影艺术还有其他许多分类,比如纪实摄影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

因此,我认为,手机摄影的宣传、培训走向应该在手机拍摄的类别等方面下力,逐步把手机摄影的类别向纪实摄影等深度类别引导,以摆脱手机摄影类别过于单一、过于简单、过于庸俗的狭窄道路。



首先要不折不扣的正面引导摄影的基本艺术审美准则,低俗不是摄影艺术,庸俗更不是摄影艺术,简单的模仿等同于复制,没有一点自我的创新。还是要广泛普及摄影的基本审美原则,好照片绝非随手而得那么容易,抵制摄影实践中的各种低俗化、庸俗化现象。



其次要把纪实摄影理念引入手机摄影类别当中。摄影的肤浅,往往是没有足够的打动人的深度。人们在观看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后,不是视角上的一扫而过,而是深深被其打动,思考照片里面所蕴含的的种种意味。然而,多少年来,人们虽然认可好的纪实摄影作品可以给人带来深度的视角撞击和思考,但真正的纪实摄影实践者却不多,最基本的干扰因素我认为也是缘于摄影者思考的惰性所致,人们更愿意不假思索的信手拈来,手机摄影的这种倾向更加明显。





三是要善于关注纪实摄影中的人,人永远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值得艺术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关注人就是关注我们自己,这非常浅显的道理却常常被我们淡化、漠视甚至于遗忘。纪实摄影中的人往往与历史的脚步一同行进,因此就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深刻的内涵。此文写到这里时,正好看到中国摄影家协会2015年5月28日的微信平台中,登载了一篇题为《胡武功——唐十八陵》的纪实摄影组照,这组照片的拍摄时间从1998年到2013年,组照以唐十八陵周边的石刻雕塑为主要表现对象,实际上这些石刻雕塑是散落在野外的田野文物,在20余幅照片中,把石刻雕塑和周围的人同时在照片中表现的近20幅,而没有人同时在画面中的照片只有3幅。人在这些石刻雕塑旁边,让我们感到这些距今一千多年的文物的历史沧桑感,当代人在这些雕塑面前的种种表现,既可以让人想象人们对这些历史文物的漠视和淡化,但同时似乎当地人虽然对雕塑熟视无睹,但又与这些雕塑融为一体的状态,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百态交织,令人思绪万千,遐想无比。

这就是优秀纪实摄影作品的魅力!



照片均为作者手机拍摄


    关注 胡树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