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武警部队“魔鬼周”军事活动的文化担当

 



题...







据统计,2015年中国电视上共有215档综艺节目面世,去年的数量也大体如此。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作为人大代表曾在“两会”期间直指部分综艺节目“抄、滥、空、假、俗、贵、霸”七个乱象,引起网民热议,大家一边倒地认为当前综艺质量迫切需要得到改观。中国文明网发文指出,综艺节目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文化立身的原则似乎已经变了味、跑了题。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电视、电影,甚至也正波及舞台艺术,造成文化上的缺钙和贫血。那么,回看我们的军旅文化艺术传播,是否也或多或少受到了这样的影响呢?近年来能让广大群众和基层官兵记住、并津津乐道的精品力作有多少呢?



行文写作中有八股,那么舞台艺术上的思维定势是不是也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一部分文艺节目有套路,没诚意,有“包袱”,没内涵,还有一些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奢华的舞美、灯光上,把力气用在一味迎合市场、一味迎合观众口味上,导致艺术已经从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和激发血性斗志演变为“博君一笑”,仅此而已。



怎样杜绝或减少此类现象,尤其是维护军旅文化这块净土,让基层官兵的情绪宣泄有平台、文化根植有土壤,让他们找到军旅文化的自信,找到属于中国军人的审美,看到军事文化的魅力?



关于武警部队野战小分队的文章《故事的广度》一文中提到“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的时代,也是争夺故事的时代。如果官兵们不愿意把故事在部队中讲,而是偏好到微信上、网络上去讲,那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就打了败仗。”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武警特色的文艺作品,吸引不了官兵的眼球,那么一些粗制滥造的、旁门左道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占领官兵的思想高地。



在昆仑山巅的隧道边,野战文化小分队三十名队员给驻守在这里的五名官兵献上连夜谱写创作的《云端哨卡》,没有音响和舞台,没有妆容和舞姿,就是在并不比室外温暖多少的温室里,战士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在山东七十年一遇的大雪中,刚刚从日兰高速被困一整夜下来的队员们,紫着嘴唇仍然坚持讲完了《三班故事会》,官兵们被深深地折服;在西藏那曲,一支高强度的《光荣花》舞蹈不打折扣地跳罢,队员们吐得昏天黑地,日喀则支队军医说:“我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自然气候,也不敢这么剧烈的运动,我要跟你们的领队商量商量,别这么拼命了!”;在黑龙江佳木斯哈气成霜的天气中,《魔鬼周》一次次引发官兵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掌声,气温再低也挡不住高潮迭起......



一次次走心的瞬间,换来连年巡演的巨大成功。这充分证明,大家并不是只对明星热点感兴趣,只喜欢看嘻嘻哈哈、插科打诨,这些有文化分量,有精神内涵的节目,完全可以吸引住官兵的目光。



尤其是当下正在巡演的《魔鬼周》军旅实验剧,武警部队野战文化小分队塑造的是硬汉形象,是带着兵味、战味、军味的战斗文化,哪怕一硬到底,没有那么多花哨,但这阳刚的底色永远深受喜爱,这威武雄壮的风格永远不可代替。



摒弃舞台艺术的糟粕,剔除舞台艺术的杂质,持续走强军正能量的文艺之路,回归军旅文化的本真,让清新脱俗但又不脱离地面的精神食粮滋养基层官兵。耕耘武警特色文化不易,需要积淀、耐心和诚意,武警部队野战文化小分队正是抓住新一代官兵口味改变的关口,趁着魔鬼周大练兵活动的东风,夙兴夜寐、风雨兼程、反复锤炼打磨,让基层官兵在接受文化熏陶的时候,既有轻松与欢笑,也能收获深思与感动,还能得到力量和勇气。



潮平两岸阔,风好正杨帆,军事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的进程中,必然暗流涌动、荆棘丛生,但是只要我们的队伍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守心中的信仰,坚定脚下的道路,就一定能开创文化强军建设的新局面,这是新一代战士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文化担当!

图文 | 盛飞、窦椋

更多精彩请关注
中国武警网http://wj.81.cn
可能还喜欢
从运动场跑进军营的追风少年

揭秘|这张照片为什么刷爆了朋友圈

光影拍客|用镜头记录我军营里的点点滴滴


▎本期监制:赵  波        
编辑:张海华、丁宝顺
投稿邮箱:wj@81.cn


    关注 中国武警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