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林庚《中国文学史》,清华09年版

 

犹记得14年的最后一天,下午在迎水主楼教室里静静的读着这本书……我眼里这本绝对是经典之作,也是所看过的最具见力、最有风格、语言最诗性的一本。书不多不少,但却非常耐读,处处值得琢磨。...



林庚《中国文学史》09年版12年印

原想推《林庚诗文集》单行本11种的,却第一本便写了这么多,所以单独推次。

书事

林庚所著的中国文学史,早就闻其盛名,不过直到14年冬天才在淘宝网淘到(当时似乎各大平台都绝版了。)当时给雪生日送这本时顺便看了几段,深深折服下回头就买了[2014-12-7]。犹记得14年的最后一天,下午在迎水主楼教室里静静的读着这本书。顺便扒到Qzone的截图。。。

笔者眼里这本绝对是林庚作品中最具价值的,也是所看过的文学史里最具见力、最有风格、语言最诗性的一本。书近400页,不多不少,但却非常耐读,处处值得琢磨。

作为诗人,林庚对文学作品的体味比他流细腻的多,他写出的“史”具有灵性(原谅我用这种不严谨的词汇。)其语言除了诗性外更重要的是精准,能把常人会意而不能言出的感受言出来,这就是大家之才学,随手翻到一页说:“孟浩然在清远之中,含有一点凝静的深意;刘长卿却更趋疏散”([1]),可以说是“无一字可议”。诗论要精准贴近历来为难事,像钟嵘《诗品》每个字都有深意。用来形容再恰当不过,惟可托出孟氏之气格与殊俗,而无则失其境界。如秦少游也可用形容却无意。但是单用清远则不够立体和全面,因此还需在其“”,用中字更体现出包囊之意,有“一点凝静的深意”,用“一些”则多,“一丝”则少,而“一点”恰到好处”;用而不用宁,“”显其气度,而这“一点”却是“深意”。笔者对襄阳不甚了解,胡言乱语,在此想引友杨君之论:“孟浩然诗的“清”偏向于意象的“纯美”、情感的“洁净”,如清月意象空灵澄净;“寂”则偏于高澹寂灭的意趣,乃是闲寂高士的玄想。”[2]刘长卿诗与孟浩然相近,林庚用“”于“疏散”来区分,为之叹服。其在之后写到“这便是纯粹文艺与思想上修养的分别。”其书之特性可于此管窥。

全书的分章也极具特色地分为启蒙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夜时代,二级标题也独具一格,试举:“旅人之思的北来”“古典的先河”“口语的接近”“梦的结束”。这与现今层出不穷的“著作”相较不啻天壤。教条、枯燥、形式化用诗性语言代之,我想这除了个人因素外,也是民国风度。这样写尽管可能失之考据与严谨,但对时代的把握与见力谁能说不是一家之言呢。在此不与其他书作对比。这样的作品是凝结着生命的灵性的。近70年了,林庚的《中国文学史》依旧是经典。

此外还想提下这本书的时间,前三部分出版于41年、全书出版于47年,由朱自清先生作序。也就是大体写于抗战时期,出版于民国。我想说的是或许再迟哪怕一两年今人便无福享受这样的经典之作了(甚至相较与其50年代初之作)。在大体读完其诗文集作品后,愈发有这种感想甚至慨叹。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其作品里几乎是绝尘的,至少在我的心目中是这样。

[1].引自本书189页。

[2].友杨君今年所写

《清寂之月》。
另外其对整体的见力还想摘段,就在文末用14年抄的图吧。快一年没顾得上看这本书了。。。所幸印象很深,今天顺便写到这本,有机会再细写吧。

引了杨君的大作,想看全文的麻烦后台和我说声,我得到其同意后给大家发~

都是些个人粗浅的见解啦,欢迎大家后台一起讨论,今天刚申暂还不知道如何开启评论。写着写着似乎严肃了点,以后会轻松一些的。O(∩_∩)O~~



清桐於津南

16年5月8日


    关注 清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