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200天:遗愿清单

 

你想要人们记住你什么?...





阅读

我13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会启发学生思考的神学老师(普福利格勒神父)。有一天,他在课堂上走到全班每一位学生跟前,问:“你想要人们记住你什么?”当然,我们谁都答不上来。于是,他笑着说:”我也没期望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到了50岁还答不上来,你们就白过这一辈子了。”(彼得.德鲁克 2004《德鲁克日志》6月8日 “自我更新”)

解读

《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是由导演罗伯·雷恩执导的并于2007年上映的美国文艺喜剧电影,该影片由好莱坞两大老牌影星杰克尼科尔森及摩根·弗里曼领衔主演。电影讲述两个患了晚期癌症的病人如何面对癌症为他们带来的“死刑”,及他们在余下的日子里如何度过丰盛和欢乐人生的故事。

电影主人公一个是黑人机械工卡特,话不多,博学,一直梦想当历史教授。一个是亿万富翁爱德华,社会地位极高,话唠,暴脾气,幽默。因为癌症,他们住进了同一间病房。在化疗结束后同时被宣判:最多还有一年的生命。在宣判结束后的一天早上,爱德华在地上捡起了一张揉成一团的纸,纸上所写的正是卡特的“遗愿清单”。

“遗愿清单”是卡特大学的哲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好像德鲁克13岁时遇到那位神学老师一样:在死去之前,把这一生的愿望列成清单。从大学时代的年轻气盛到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卡特的清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亲眼目睹圣迹;开一次野马跑车;大笑到流出眼泪……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另外一个人:经济学家熊彼特。他是德鲁克父亲的好友。德鲁克的父亲曾经是熊彼特的老师,在他的印象中,熊彼特精力旺盛、傲慢自大、生硬粗暴、不可一世。熊彼特30岁的时候,风华正茂,发表了两部著作,其中就有《经济发展理论》。当时,熊彼特夸下海口,称自己要做“欧洲漂亮女人最伟大的情人,欧洲最伟大的骑士――也许还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并以此为别人所记住。

1950年1月3日,父亲带着德鲁克拜访了重病中的熊彼特,这时的熊彼特已经是一个66岁的老人了,他对德鲁克的父亲说:“我现在才明白,仅仅记住个人的著作和理论是远远不够的,除非一个人能给别人的生命带来不同,否则他做的也没有什么稀罕之处。” 五天之后,熊彼特离开了人世,终年66岁。

德鲁克永远不会忘记熊彼特和父亲的那次对话,他从中得到了三点启发:一、人必须自问,希望他人在自己身后记住他什么;二、人应该随着年龄而有所改变。不仅是个人的成熟度有所改变,同时也要随世界的改变而改变;三、能让他人的生命有所不同,是件值得后人记住的事。

每个人手里都应该有这样一份清单,这份清单给“有意义”下了一个定义,换言之,我们希望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熊彼特和父亲的那次对话对德鲁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鲁克认为管理的终极之善正是改变别人的生活。在生命的终点,他也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我想我这辈子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算是给自己盖棺定论了。

所以当子路询问孔子的人生理想是什么的时候,孔子在自己的清单上写下了12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可以说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理想了,虽然至今也没有完全实现,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清单,孔子才会在经历了那么坎坷之后依然故我,“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从一普遍人成长为万世师表。

如果要给自己列一个这样的清单,你会如何表达呢?下面的问题可以供您参考。

思考

曾经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位导师或者贵人是谁?他是怎样影响到你的?他身上有哪些好的品质是你特别愿意去学习的?

你曾经做过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是什么赋予它以成就感?

如果有一天你离开这个世界,你希望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客户提起你会想到什么?





彭信之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
200
1


    关注 德鲁克说的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