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报班,上普通校,儿子逆袭考入美国杜克大学

 

靠读书构建两代人的心灵成长...





杜克妈妈 陈诗


10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0-18岁青少年研究方向)

担任25年中小学语文老师

培养儿子书豪考入美国杜克大学

从北京教学最底层的天通苑小学起步,最终走入美国排名前十的杜克大学读本科。在申请美国大学入学时,同期收到美国TOP25大学中7所学校的offer。也许您觉得这是一个奇迹,但其实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的儿子书豪。

书豪


也许您会问:“书豪妈妈,你是不是学英语出身的,不然孩子怎么会英语那么好?你是不是给孩子报了很多课外班?”。我的回答是:“没有。我与教育的渊源就是当过20余年的语文老师,书豪从小就没有上过什么辅导班。”

在一次国家知识产权局做亲子教育讲座中,被采访问道:“您的孩子是怎么实现人生的逆袭呢?”我回答的第一条就是:博览群书。

阅读成就孩子的人生

我是一个爱书的人,在高中时期虽是个“学渣”,三年几乎没交过作业,但却写了九大本摘抄笔记。阅读,成了我自我教育的路径。我从阅读中获益,走上讲台后自然最重视的是学生的阅读。等到孩子出生,便为他取名“书豪”。

书豪的人生也与书结缘,他幼时就喜欢听故事,同一本图画书会缠着大人翻来覆去地读给他听。记得他两岁时,喜欢一本名叫《面包娃娃》的图画书,缠着我们一遍遍讲。他三岁时迷上一套《西游记》的图画书,我读得绘声绘色,他笑得乐不可支。
书豪幼年时与妈妈共读


五岁那年,他随我们举家迁到北京,在家呆了一年。这一年,我们和他在家翻看图画书、贴贴画、走迷宫、搭积木……他在入学前,学校要求在北师大心理中心做瑞文心理测试。测试的结果,他的心智超过97﹪同龄儿童。他心智的发展,离不开与父母之间丰富的交流和互动。

家里的书越来越多,书豪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广泛。书豪二年级时读到《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这套书铜版纸、全彩色精美印刷,在当时并不多见。书豪对它的喜欢,超出了我们的设想,也开启了他对历史书籍的浓厚兴趣。他抱着它们,像抱着一个个心爱的玩具,他对读书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
他四年级时转学到离家近的天通苑小学,学校刚刚成立,老师都是从昌平调过来的,语文和数学是同一个老师教,英语也远远落后于北京城区的小学。但是家中满满的书柜,给我们搭建起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书豪在日记里写道:“每一本好书都有一颗种子,有一天它们会开花结果。

如同一个美好的预言和祝福,在小学,同学和老师叫他“小博士”,他的读书小报是班里的专栏,小学毕业他获得了北京市市级红领巾奖章和三好学生。上了初中,同学们称他“军师”,初一,他参加西城区读书活动,获得“鲁迅奖章”;初二,学校的“智多星”比赛获得第一名;初三,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年级前十。






书豪部分奖状


阅读让他的学习也变得轻松起来。大量的自主地读书,不仅培养和提升了他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的能力,也让他掌握或记忆了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学科的诸多知识。他在小学和初中都没有上过补习班,平时花在功课上的时间比大多数同学少,却一直保持着文理兼长的优势。他在学业上所取得的成绩,也增添了他向上的信心和动力。而我也从来没有为“小升初”、为中考焦虑过,为孩子是否“赢在起跑线”着急过。
书豪参赛照


高中他考入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一,参加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团体一等奖;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竞赛,获得物理一等奖。高二参加第19届国际空间站设计大赛,获得中国区团体第二名;他独立完成了一项90后青少年工伤的研究,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保障》杂志上。高三申请大学时,老师们为他写的推荐信,都夸他“博学”;有七所美国综合排名前二十五的大学录取了他,他选择了杜克大学……童年的阅读,奠定了他一生学习的基础。那些童年时读过的书,在他成长的路上一一开花结果。我从他的成长中看到的是书籍的力量、看到了读书的意义,看到了阅读带给一个孩子深刻的影响和帮助。



书豪发表在《中国社会保障》文章
左一:徐鲁,著名作家,左二:书豪,左三:华姿,著名作家,左四:书豪妈妈,左五:深海,知名编辑
所以,我总是想和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分享读书的故事、交流亲子共读的心得。阅读是一座搭建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桥,妈妈或者爸爸和孩子一起看书,这种模式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父母参与的活动会提高孩子的兴趣;父母和孩子在阅读中建立的情感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精神财富。和孩子共同读过的童书,会成为他们成长中最重要的养分;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也会成为家庭最幸福的记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父母如何和孩子一起阅读?有位妈妈来咨询我,她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比较慢,数学有点跟不上。她说女儿上学前,已经给女儿读过二千多本图画书了。这让我惊诧,书豪入学前读过的书总共也只有几百本,那些书被我们反反复复地看和讲,已经一定程度上培养他阅读的兴趣、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二千多本的阅读量,孩子的学习怎么会困难呢?

我问她是不是把给女儿读书当作一种任务?她说是的,晚上就想快点读完,女儿好快点睡觉;大部分书给女儿念一遍,然而换下一本,女儿也没有表示出对书有多大的兴趣。我问她喜欢那些给孩子读过的书吗?她愣了一下,我说:你不喜欢,又如何要求孩子喜欢;你给她读书是一种敷衍的态度,又如何期望孩子对学习不敷衍呢?
书豪幼年


我们都期望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喜欢图画书的捷径,就是念的人自己先去喜欢。唯有适当而由衷的感动,才能打动听者的心”,日本图画大师松居直先生的这段话,讲述了一个既朴素又透彻的道理:孩子阅读的热情和父母对书的态度、父母参与读书的程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父母爱书,孩子就会被书本吸引;父母享受和孩子读书的过程,孩子就会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父母给孩子读图画书时候的态度、动作、语调、眼神,都会传导给孩子。比如阅读的时候,让小朋友坐在爸爸妈妈的腿上或者握着他的小手,小朋友会通过这种亲昵或爱抚,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温暖;念书的时候,爸爸妈妈平和的、熟悉的声音,也能带给小朋友安全感;如果是充满感情的语调,更能带给小朋友满足感;父母亲切的态度、含笑的表情和眼睛,都会投射到孩子的心里。总之,在孩子听觉、视觉、触觉都愉悦的情况下,阅读才能发生神奇的效果,孩子也一定会爱上阅读。

有很多妈妈问过我这个问题:书豪的读书兴趣是怎样培养起来的?
1
家里有个读书的环境


这不仅仅体现在我们家,书是最多的,还体现在家庭读书的氛围和我们对书的情感上。我喜欢童书,每一次当我打开绘本,心都会变得柔软,朋友们说我讲到童书时,眼睛就会发光。当我把孩子和童书同时拥在怀里时,那一种珍爱,他又怎会感受不到呢?当我在书的扉页上写上激励他的话,对他心理的暗示,也有潜移默化。当父母沉醉于书籍,孩子也自然会去亲近书本。
2
读他读过的书


我原本喜欢文学,可书豪的兴趣在历史、地理、自然科学,为了和他找到“共同语言”,他小学和初中读过的书,我基本都会读。慢慢地,我的阅读兴趣也发现了很大的转变。试想一下,当你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有人陪伴,有人交流,有人分享,有人“知你懂你”,你会怎么样?我和他挤在一张沙发上,一起读《窗边的小豆豆》、读《小坡的生日》,一起哈哈大笑,这情景至今还在我脑海里。
书豪中学时期


这样的“共读”,开启的也是两代人心灵的共同成长。多年的共读,让我们不仅熟悉彼此的思维模式,还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去年暑假,我和书豪为同一个绘本《铁丝网的小花》,各写了一篇文章,发到我的公众号里。这种共同的趣味、默契的配合、相互的激励,真的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只到现在,他仍然会和我交流读书的心得,向我推荐书籍和电影。这种亲子共读的互动模式,也让我们至今保持一种知心朋友式的亲密关系。
3
读书带来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最能激发人的兴趣的,而兴趣又会源源不断地带来成就感。

他从小到大,跟我们游历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地,都让他担任“导游”。涉及到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识,他如数家珍,他丰富的知识和超强的记忆力常常令随行的大人们惊叹不已。有一次他爸说:“你有那么多知识都是不考试的”,他回答:“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追求。”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夸他,狠狠地夸他。
书豪幼年出游留念


读书是可以拿来玩的,他喜欢桌游,而且,大部分都是自己设计自己画。他画桌游从来不用书和图,一张白纸或一个作业本、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是他全部的工具,所有的创意都在他的脑海里。他不仅画图,还配上图例,设计游戏规则。五年级时,他设计了一款名为“群雄争霸”的历史游戏,把班里的男同学都编进游戏里,风靡一时,女生们也纷纷要求编进游戏。他再接再厉,又设计了一套武侠游戏,画完了两个数学本,有长安城有各种店铺,有江湖有武林门派,男生女生都给设计了武功、兵器和战斗值,玩得不亦乐乎。他在班里的“人气值”,也随着这款游戏而上升。


书豪设计的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年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潜在的美好与神奇。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就是为孩子搭建起一个教育的平台,给平凡的生活注入阳光,为幼小的心灵插上翅膀。当孩子爱上了阅读,他的能力、他的才智、他的心灵都可以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幸福的种子

这些年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的心智发展,重视亲子共读,儿童文学的发展也随之繁荣,绘本如雨后春笋,令人眼花缭乱。没有读过童书的人,习惯性地误解童书是写给儿童的;初为父母,面对琳琅满目的童书,也往往人云亦云、难以选择。百花齐放的童书市场,哪些才是真正优秀的种子?

《幸福的种子》是一本指导父母和孩子阅读的书,作者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他凭借自己几十年的图画书编辑经验,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我们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松居直先生将推广“亲子共读图画书”作为毕生追求的使命,虽然书里提到的图画书多是日本版的,但是它从观念和方法上能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也是一本指导父母和孩子入门的书,它为读者指出了一条通往图画书的最佳路径。年轻的父母,如果能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读到它们,是多么地幸运!相信我,用心去领会松居直发自肺腑的话语,把这些“幸福的种子”,也播种到孩子的童年。
梅子涵的《童年书:图画书的儿童文学》则是一本对儿童文学饱含激情的书,它从编排到字体到插图,都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梅子涵称自己是“童年阅读的点灯人”,他以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教授的双重眼光,为我们精心挑选了一批图画书,都是优良的品种。他的文字,率真、诗意、而又热情洋溢,有着感染人心的力量。他讲着经典,讲着优秀,讲着儿童文学里的高度。这样,我们在收获了很多好的图画书的同时,也收获了梅子涵带来的感动和希望。
这是一群对儿童文学、对图画书分外用心的人。有了种子,就能发芽,才有茁壮;有了点灯,就能照亮,才有前行。我们完全可以跟随他们的目光走进儿童文学的世界,去感受那些丰富的颜色和美妙,去领略那些生动的诗意和温度。
如何帮助孩子挑选童书,如何和孩子共读绘本,我会在接下来的几篇里给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也会继续分享读过的儿童读物。愿那些真正美好的童书,不仅可以照亮童年阅读的辽阔天空,而且可以照亮成人生活的灰色世界,让父母和孩子在阅读中收获两代人的成长、收获心灵的丰盈和富足。

小滴嗒说:
杜克妈妈信箱开起啦!
有问题可在文章下方留言哦!




    关注 滴嗒阅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