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都懂:黄土与石头的故事

 

千年亘古,伟大的民族,缔造了“黄土与石头的故事”,让世人永远永远定格在大自然的奇妙之中。...




“石头”的故事:



巨石的堡垒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公里,总长超过2.1万公里。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黄土“的故事



黄土的堡垒

土楼,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土楼是东方文明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主要分布在南靖和永定,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憾人心。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其隔热保温,冬暖夏凉。故事细节,接下来,小编一 一给您道来:

  客家土楼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已蜚声四海,但客家土楼神奇的营造技艺却鲜为人知。日前,笔者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一一(福建土楼)永定衍香楼景区,就有幸目睹了一户山里人家夯筑土楼的情景,并记录下了这一罕见精彩的瞬间。



 建造土楼最震撼人心的就是夯土墙。蓝天下,阳光照射着夯墙师傅健硕的肌肤。他们站在三层高的土墙上,踩着搭好的墙体槌版,高高抡起细长坚实的夯杵,啍着韵律十足的“嘿呦、嘿呦”声,一起一落地夯打着墙土,与紧凑而来挑土上墙的客家女,构成了一幅和谐盛世筑土楼,齐心协力造家园的动人画卷,奏响了一曲雄浑深沉,气势磅礴的土楼夯歌。



虽然新建的这座土楼在规模和气势上,没有传统客家土楼的那种高大上,但土楼建造过程中的技法和传统工艺一样少不了。据师傅们介绍,土楼建造的工序包括选址、设计、施工等三个环节。而施工通常分为备料、择时、挖基、砌石基,夯墙、分层、封顶、装修这几个步骤。因此,这个环节是确保土楼质量的关键阶段,需要各道工序的师傅们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紧密配合。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属于传统手工活儿,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生动表现,它继承了中原古老的生土构筑技艺,保留了大量优秀的建筑传统,成为古建筑技艺研究中的活化石。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不完全统计,永定客家现存的大大小小的土楼有23000多座。近年来,受现代气息的侵扰和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永定等客家地区居民的居住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很少有人再建土楼,土楼建筑技艺的传承出现了巨大的危机。或许,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座土楼,将会成为土楼建造史上最年轻的一座。(原作者:苏朝阳)








    关注 入围江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