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的西藏古老纺织工艺复活,平凡人一生拥有一件足矣!

 

​问雪域上的情郎,为心上人着嫁衣的那一天,是否想着:一寸泽帖尔,一寸热情肠,一袭红嫁衣,一世相好两白首。...





“我是佛前一朵莲花,

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悟,

我不是普度从生的佛,我来寻我今生的情。”

——仓央嘉措

问雪域上的情郎,

为心上人着嫁衣的那一天,是否想着:

一寸泽帖尔,一寸热情肠,一袭红嫁衣,一世相好两白首。



山南市是西藏的文化发祥地,历经两千多的发展,至今在山南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文化遗产。已申请成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有近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十五位。

今天,小编将带各位走进山南市乃东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泽贴尔”的出产地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领略千年不变的纯手工泽贴纺织工艺,感受原始而古老的民族纺织手工艺的魅力。

      藏汉文化融合的宠儿“泽帖尔”

“泽”是西藏山南市所在地“泽当镇”的简称;“帖尔”是藏语音译“帖玛”的简称,意为“毛哗叽”。“泽帖尔”意为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独有的纯手工精羊毛哗叽纺织产品。



公元641年,大唐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去逝后,文成公主一直生活在西藏山南市的雅砻河谷(昌珠寺)。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把汉族先进的农业、医药、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技术和工艺陆续传播到西藏,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的专卖店里,陈列着哗叽手工布缝制的各类藏族传统服饰。因为哗叽手工布的制作时长加之工艺繁复,一件衣服的制作时间少至四五个月,多则半年之久,所以一套藏装的售卖价也高达三五万元不等。)

“泽帖尔”的前身藏氆氇就是在这段历史时期,由吐蕃传统的纺织技术融合中原的先进纺织工艺派生出来的纯手工羊毛纺织产品。随着吐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民间手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藏氆氇的纺织技术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如传统的藏氆氇经、纬线由粗变细,藏氆氇的质地由厚变薄等,逐步形成了“泽帖尔”的纺织工艺。

探访“泽帖尔”的出产合作社

(合作社的二层小楼,一楼用于拈线,二楼为纺织车间。)
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座落于山南市乃东区一条幽静的小巷里。白天,合作社的大铁一直门敞开着。不远处的山上,还铺着春分前夜的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大山上泛着点点银色的光芒。



(在哗叽手工布的制作过程中,工艺最多,耗时最长的并不是织布而是拈线。经过精选羊毛、洗涤、分梳、捻成特别细的经线和纬线,仅一条1.2米的围巾所用的线就需要4个月完成,在那之后纺织的工作才能开始。)

进了院子,就听得见织布机“吱扭扭”的响声。这个小院里的二楼,此时也完全沐浴在上午明媚的阳光里,白墙、红屋檐被照得格外亮丽。



(哗叽手工布的制作工序中,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的制作过程,细到每一根经线和纬线。)

二楼的纺织间约莫有十台织机,都在纺织工人们的手底下忙碌着。木梭儿在一只只娴熟的手中欢快地左右换着方向,织机上大都已织出半片布。



那些密密麻麻的线条,在布片上方上下移动,接着线条就一根根的在织工手工里被实实地压进布块里头。



时间在一秒一分的流逝,布块也在工人们手中一点一点地增长。而长长的哗叽布,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织布机下的木轴上,卷成了布匹。



一个有自主品牌的农村合作社







(在这里纺织工人们一天就能织成一条长1.2米的围巾,目前市场上的出售价格为3000元左右。)

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5月5日成立,在西藏自治区非物质人文化传承人次仁旺堆的带领下,挽救泽当哗叽手工纺织工艺于濒临遗失的边缘,并且在纯手工制作“泽帖尔”的数年中,逐渐使合作社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泽帖尔。同时,也将藏民族优秀传统技能转化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



(合作社创立之初,这里只有5人拥有“泽帖尔”的纺织技能,年龄最小的也已经80多岁。这些阿妈们,就凭着对“泽帖尔”纺织工艺的记忆,一点一点地恢复了纺织工艺的全部过程。)

“泽帖尔”纺织原材料以纯羊毛、阿里市极品纯羊绒为主,经过精选、洗涤、分梳,捻成特别细的经线和纬线进行纺织,使“泽帖尔”产品柔软度和档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合作社以师徒相传的形式,助力于青年就业,以形成近二十余人的年轻纺织团队。使“泽帖尔”这一古老的纺织工艺重焕活力,并后继有人。)

合作社目前的产品及业务有:“泽帖尔”纺织系列产品、民族旅游工艺系列产品、藏传绘画研究及培训业务、藏传唐卡绘制及销售业务等。

图文 | 杨子


    关注 数字西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