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争霸 饭士壳的江湖

 

有意思的是夫差临死时并没有感觉自己对不起自己的父亲,而是觉得有负于伍子胥。...



吴越两国偏安东南一隅,地理位置类似于秦国,战火长期以来都是远离自己的国土,好似春秋争霸与他们并无关系,但吴越两国也并不甘于寂寞,吴国和越国在春秋末年也曾发生过与中原诸国争霸的念头。只是吴越两国的兵种与中原大国颇有些不同,他们擅长水军,与北方的骑兵,中原的车兵都各有所长,战争便不容易发生,更何况吴越之地即便被中原国家占有了,文化传统迥异,地理位置偏远,也不容易守住。所以吴越有与中原诸国一争天下这般夜郎自大的想法也属正常。

吴越两国不常打仗,又有渔盐之利,国家强大了,便忍不住要打仗,既然不便往外扩张,两国便开始互撕。

有一年,吴国和楚国的边境村子上两家女子争夺桑树,这么一件小事,因为吴国的逐渐强大从而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后又因为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引诱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吴国精兵大部分都被调去楚国,且攻破了楚国的国都郢。

越国也按捺不住发动战争,越王允常趁着吴国国内空虚,发兵攻打吴国。此时楚国恰好得到秦国援助,打退吴兵,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又打算在国内趁机篡位。吴王阖闾只好领兵回国,打败了夫概,击退了侵犯的越兵。吴王阖闾与越王允常结怨。

到了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趁着新王登基未稳,领了吴兵来犯。越王勾践使了诈术,让几名勇士在阵前像疯子一样跑来跑去,大声喊叫,然后自杀。吴国军队于是光顾着看热闹,乱了阵脚。越王勾践趁机发动军队,击溃吴兵,并挥师北上,一直追到姑苏才班师回朝。

吴王阖闾在这一战中被弓箭伤了手指,大概率是患了破伤风,因此而死。临死前,他让太子夫差站在自己的面前,对他说:“你会不会忘了是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夫差答道:“不敢忘!”

吴王夫差继位之后,积极为报父仇而作战争准备。越王勾践听说了这个消息,决定先发制人,更何况夫差登基未稳,于是主动发动了对吴国的战争。战前大臣范蠡力劝无用,结果越王勾践被打得大败,只剩了五千人马退守在会稽山上,被吴王夫差派兵重重围住。

越王勾践很后悔,征询范蠡意见,范蠡认为只有一条路,就是向吴王夫差俯首称臣,如果夫差还不满意,就做夫差的奴仆去服侍他。勾践派了文种作为使者向夫差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夫差准备答应勾践,伍子胥不同意,他说:“这是上天将越国赐给吴国的大好时机,不要答应勾践的请求。”夫差不能下定决心。

文种向勾践建议既然做不通伍子胥的工作,此时可以考虑做通伯噽的工作,因为伍子胥和伯噽是吴王夫差的左膀右臂,做通一个即可。伯噽和伍子胥本都是楚国人,都逃亡来到吴国,都有才华,但伯噽贪恋财色权位,与伍子胥殊为不同。于是文种送了伯噽美女、珍宝,伯噽便带了文种去见夫差。文种道:“希望大王宽赦勾践之罪,假如您无法饶恕他,勾践就会杀光他后宫的绝世美女,将越国多年来搜集的各种珍宝毁于一旦,并率领最后的五千人同敌人决一死战。”伯噽也在一旁为文种说话,大谈饶恕勾践后的好处。夫差决定饶恕勾践,伍子胥听闻消息,赶紧进言夫差道:“勾践并非一般的君主,而手下的文种、范蠡又绝非一般的大臣,如果让他们得以归国,以后一定会作乱,到时您一定会后悔今日的草率决定!”但夫差根本听不进去了。

勾践终于得以安全归国,从此励精图治,卧薪尝胆,时刻告诫自己不忘会稽山被围的耻辱。而此时,吴王夫差仍不把勾践放在眼里,他的目标远大,他听说齐景公刚刚去世,决定兴师北伐。

伍子胥道:“越王勾践在其国内苦心经营,养精蓄锐,正有所图,怎可此时放过心腹大患,舍近求远,去贪求攻打齐国得到的好处呢?”但夫差并未把昔曰甘做自己奴仆的勾践放在眼里,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建议,选择了攻打齐国,打败齐国后,沾沾自喜,回国后向伍子胥炫耀道:“你不让我打,结果如何?”伍子胥道:“这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夫差很生气。伍子胥也是性情中人,一气之下打算自杀,夫差听到了这一消息,制止了伍子胥。但两人在对待勾践的问题上并不能达成一致。

文种对越王勾践进言道:“我看吴王夫差执政骄蛮,听不进大臣的良言。但还不能确定夫差对我们的真正态度,请让我测试一下,请大王向吴王夫差借粮食,如果他肯借给我们,则证明了他对我们没有戒心。“勾践照做了,吴王夫差果然给了越国粮食。勾践大喜,知道有朝一日自己复仇有望。另一方面伍子胥大失所望,他叹道:“大王不听我的话,三年后吴国只怕会沦为一堆废墟。”

伯噽听到了伍子胥的抱怨,就在夫差面前说伍子胥的坏话,道:“伍子胥表面看起来是忠良之辈,但骨子里却不怎么样。当年连自己的父兄的性命都抛弃不顾,大王您还指望能倚仗他吗?上次您攻打齐国,被伍子胥强力劝阻,如今您胜利了,他一肚子怨言,恐怕离谋反不远了。”

夫差于是派遣伍子胥出使齐国,看看伍子胥坚持不让自己打齐国是否是他有阴谋。果然,伍子胥去了齐国之后,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大夫鲍牧,因为伍子胥知道吴国距离亡国不远,自己既然身为吴国大臣无法逃脱责任,但并不想自己的儿子与自己一起死在吴国。

此事让夫差听到了大为恼怒,认为伍子胥是早有预谋,和齐国一直存在暗中勾结往来。加上伯噽此时在一旁火上浇油,说:“伍子胥乃先王重臣,如今却遭冷落,遂心存不满,做了间谍,与其他国家的诸侯有来往,犯了死罪。”

吴王夫差于是派人赐了伍子胥一把剑,让他自杀。伍子胥本以为自己还能与吴国共存亡,实在没想到夫差会在此时让自己自杀,于是长叹道:“大王不辨忠奸,国家距离乱亡不远了。当年我助大王顺利登位,登基之后,大王打算分一半的国土给我,被我拒绝。当时我不反叛,岂有此时反叛的道理?”自杀前又对自己的门客悲愤地说道:“我死以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国的东门上,我要看着越国军队如何灭掉吴国。”吴王夫差听了伍子胥的遗言大怒,命人用生牛皮包裹了伍子胥的尸体,扔到了江中。后来勾践重臣范蠡退隐江湖,改名为鸱夷子皮,即有怀念伍子胥之意。

越王勾践听到伍子胥被逼自杀的消息,随即召来范蠡问道:“吴国已经杀死了伍子胥,吴国朝廷内奸诈之徒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发兵了吗?”范蠡认为时机仍未成熟。

吴王夫差称霸的雄心并未止歇,在一帮阿谀奉承的大臣整天的吹捧下越发飘飘然。一年后,吴王夫差召集一些诸侯于黄池集会,将国内精兵强将都带了过去。吴国国内只剩下了太子友带领着一帮老弱妇孺。范蠡认为此时进攻吴国时机成熟,发五万人攻打吴国,吴国太子友战死。

使者把吴国战败的消息火速报告给在黄池正意气风发的吴王夫差,夫差不敢让诸侯们听说这件事,然而纸包不住火。在黄池集会,夫差本想称霸,然而因为吴国战败,自己此时又无力震慑其他诸侯,最终盟主位置不得已拱手让给了晋定公。灰心丧气的夫差回国后派人给越国送去了厚礼以求讲和,越王勾践认为自己此时还没有足够实力灭掉吴国,暂时答应了吴王夫差的请求。

四年后,越王勾践再次攻打吴国,吴国大败,终于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围困在了姑苏山上,情形极其类似当年的会稽山之围,只不过此时双方换了个位置。吴王夫差派了使者去请求越王勾践放他一马,顾念当年自己放过勾践一马之情。在范蠡的建议下,勾践没有放过夫差,派人对夫差说:“我不杀你,但吴国不能保存,我封你一百家,供你食用。”吴王夫差道:“我老了,不能侍奉越王!”于是用布蒙住脸面而自杀,口中兀自叹道:“我哪里有颜面去见伍子胥!”

有意思的是夫差临死时并没有感觉自己对不起自己的父亲,而是觉得有负于伍子胥。夫差把勾践踩在脚下之后,认为自己已经满足了父亲的遗愿,自己功高盖世,并不觉得伍子胥此时有多少存在的必要性了。这一种心理日后的越王勾践也有,勾践灭了吴国以后,没有继续卧薪尝胆,而是将屠刀立即指向了重臣文种,逼迫文种自杀。如果范蠡不是早有先见之明,范蠡当然也难逃一死。从这个角度而言,那么吴王夫差当时杀死伍子胥的心理我们是能够理解的。

夫差死后,越王勾践并没有放过为自己复仇立下大功的伯噽,而是以不忠之罪诛杀了他。

吴王夫差当年放过勾践,认为他无法东山再起,夫差不认为勾践是自己的威胁,反而认为勾践每年向自己进贡,一方面省去了自己管理中的许多麻烦,另一方面又为自己攻伐其他诸侯国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放过勾践何乐而不为?夫差此时完全被财色所迷惑,而忘记了君王的职责本来就是治理好天下百姓,怎能怕麻烦呢?

吴越争霸一事难免让人想起春秋时的另一起著名事件晋献公灭虢国。当时晋献公为了灭掉虢国,需要借道虞国,他给虞公送去了屈地产的宝马和垂棘产的玉璧,虞公答应了。晋献公灭了虢国后,回头便灭掉了虞国,重新又得到了当时送给虞公的两件宝贝。当年勾践送给夫差的美女珍宝,此时又被勾践据为己有。


    关注 饭士壳的江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