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总结仙客来经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到了重要发力点

 

4月11日《江西日报·要闻》头版头条文章《增添内生动力方式之变——从“仙客来”看农业企业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通过发展经验,为江西省农业企业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吸引和创造更多的国内外市场需求,走出发展困境,加速转型升级,总结了两点启示。...







4月11日《江西日报·要闻》头版头条发表记者文章《增添内生动力方式之变——从“仙客来”看农业企业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6-04/11/content_351591.htm),通过仙客来发展经验,为江西省农业企业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吸引和创造更多的国内外市场需求,走出发展困境,加速转型升级,总结了两点启示。

文章认为,仙客来建立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公司董事长潘新华为核心,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李玉等28位院士、教授及行业专家为中坚的科技创新团队、仙客来院士工作站(中国首家地衣菌藻类院士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美国柏克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同创新、科技研发合作关系,研发了2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内领先科研成果,开发了引领创造需求的五大系列芝菌产品,仅灵芝产品就有8个剂型、22个健字号,二者均居全国第一。仙客来这种“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来对接、引领创造需求”的经验,为“农业产业化企业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到了“重要发力点”。

科技创新是基础,商业模式创新才是农业企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为此,仙客来打造了由国际GAP庐山灵芝出口培育示范基地、国际标准GMP车间、检测中心、庐山灵芝文化馆及多个科研平台组成的“中国首家灵芝全产业链可视工厂”,形成了集种植生产、精深加工、科技研究、质量检测、产品销售、观光旅游、产业文化挖掘和弘扬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六次产业升级,构建了大产业生产体系。


仙客来庐山灵芝文化馆大厅
中国首家灵芝全产业链可视工厂液体发酵车间
小学生参观仙客来国际GAP灵芝出口培育示范基地灵芝种植大棚


九江小学学生参观仙客来庐山灵芝文化馆


全文如下:
增添内生动力方式之变
——从“仙客来”看农业企业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


本报记者 宋海峰

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挑战,但更是机遇。那么谁会抓住机遇,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口?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仙客来”),开始摆脱“速度情结”“换档焦虑”,转向创新驱动,培育建立新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增添了内生动力。

探析“仙客来”的实践,我们看到的是农业产业化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发展新路。

用新技术、产品、服务来对接、引领创造需求——龙头企业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创新、实现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换代,用新技术、产品、服务来对接、引领甚至创造需求,而绝不是简单的去产能。不实现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式的去产能,会让我们过得了今天,仍然过不了明天。

“仙客来”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近年来,“仙客来”以组建的中国首家地衣菌藻院士工作站——“仙客来”院士工作站为平台,根据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和更新、改进、换代的时限和趋势,淘汰了技术含量低、市场规模小、成长性差的产品,研发了2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内领先科研成果,企业芝菌产品形成了五大系列100多种产品,其中仅灵芝产品剂型、健字号均为全国第一。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海市和港澳以地区,出口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仙客来”跨入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灵芝十大品牌”、“江西省十大出口名牌企业”行列。近年来,在全国同行业效果逐年下滑的严峻形势下,“仙客来”实现利润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利税、产品出口分别去年同期增长38%、41%。

[记者评析]: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是无效和低端供给的集中表现。当前,全省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能过剩矛盾较为突出,产品供给远大于需求。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应在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大力做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才能逐步化解过剩产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扭转企业利润整体下滑的局面。

董事长潘新华说:“大力发展生产、加工、销售、服务、观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是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的必由之途。”近年来,“仙客来”投资4亿元,打造了中国首家灵芝全产业链可视工厂。该项目依托国际GAP庐山灵芝出口培育示范基地,建成了国际标准GMP车间、食用菌检测中心、庐山灵芝文化馆,实现了集种植、精深加工、科研、产品销售、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六次产业升级。去年,这家我国首家以工、农、林三大产业产融合的产业园旅游国家3A级景区,接待游客已超7万人次,公司产品销售,产值同比增加15%,出口创汇增加20%。

[记者评析]:农业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坚持用工业化的办法、市场化的手段,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新空间、培育新业态,逐步将农业升级为“第六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才能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龙头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点。

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将是一个时期的持久战,其目标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仙客来”的实践告诉人们,紧紧抓住创新这一切入点,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附加值,企业才能打造国内外竞争新优势。近年来,“仙客来”累计先后投入6600多万元,开发了多个食用菌、灵芝精深加工产品、工艺品和艺术品,产业链从基地种植到初级加工进一步向精深加工延伸,产品加工率。产品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延伸了产业链,实现了产品多次转化增值,产品精深加工率达97%,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产品精深加工带来的利润占企业经济效益的90%,实现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

[记者评析]:随着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素成本逐步提高,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而新的优势尚未形成,相当一部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双重挤压态势。“仙客来”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发力,加快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才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建立在新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竞争优势。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达90%以上,其中精深加工率达80%,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比重为3:1至4:1。国内先进省市加工转化率已达60%。而我省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率只有53%。这一短板,恰恰正是我们正在启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点。“仙客来”的经验启示着我们,企业要从产业链的低端步入技术含量较高的精深加工行列,形成“吃干榨尽”的全产业链,关键是精深加工要向多样化、个性化、引领消费潮流方向发展,产品占有产业链高端市场份额才会逐步提高。

[记者评析]:现阶段,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要通过补上加工链条短板,来吸引和创造更多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重点应放在通过推进龙头企业并购重组,加快龙头企业规模扩张和资本扩张上。客观分析,强科技,实现多元、多层次增值刻不容缓。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支持农业企业建立新型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中,要引导企业强化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引进和应用,提升加工增值能力。


    关注 仙客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