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犀利剖析脱实向虚根源 呼吁全面减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4月23日在2017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上的演讲要点供给侧不需要什么政策,特别是不需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4月23日在2017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上的演讲要点

只有等到国家财政无法提供支持的时候,国企改革才能够有进展。改革需要当局的决心,也需要市场的推动。

国企是低效的,一定需要政府的补贴,这就决定了必须改革,否则想贴也贴不起了。

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增加税收,会使一些民营企业倒掉,进而影响就业,因为民营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占比达80%,政府会有所权衡,但恐怕也不会减税。

供给侧不需要什么政策,特别是不需要什么工业政策、产业政策,在去年关于产业政策的辩论中,我是坚定的支持张维迎教授的观点,市场经济不需要产业政策,但是供给侧效率的提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没有这些制度保障,企业进行创新就非常困难,而企业如果不进行创新,中国的经济就无法走出L型。

回避推迟紧迫的供给侧制度改革,怀着侥幸的心理,继续用传统的方法应对经济的下行。不仅无法使经济走出“L型”,而且还将浪费中国用日益稀少的政策资源换来的时间,耽误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机会。

而增加有效供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提供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或者用低成本来实现价格的下降,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需要企业进行创新,而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就是要为企业的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企业家的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

供给侧改革不是新瓶装旧酒,也不是一句宣传口号,是增长模式改变,是创新经济的新阶段。

今后改革的动力是供给侧的改革措施,而供给侧改革就是提高企业的效率,而不是去创造虚假需求,这样才能提升员工收入,才能产生消费需求,只有企业提升效率,才能有投资需求。

具体而言,即企业的产品能够给市场给客户带来更高的性价比,就是企业要向市场提供前所未有的产品,前所未有的技术,前所未有的服务。

需求根本不是问题。产能过剩是指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产品产能过剩,而对于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技术和创新的服务,永远没有需求不足的问题。

资本是逐利的,“脱实向虚”是因为实体经济缺乏投资赚钱机会。

传统行业创新机遇远远多于科技行业。实体经济投资机会是有的,但受到政策限制以及企业家眼界的限制,很多人并没有发现掘金点。

目前很多公司的跨界行为,是以己之短击人之长”,很多人混淆了转型和转行,盲目跨界很不明智。企业不要在效益不好的时候去转行,而恰恰相反,只有自己了解行业才能做到在行业上成功。转型不是转行,我不赞成。

我给供给侧改革开几个药方:

首要任务是加强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良好的产权保护有助于企业建立对未来的稳定预期,鼓励它们进行长期的研发投资,持续地创新产品和技术,产权保护的意义还在于减少和杜绝山寨盗版产品和假货,提高创新的回报。

第二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适当缩小国有企业,为民营企业创造更稳定的环境。对于创新而言,动力和压力缺一不可,但现行体制下国企缺乏动力和压力。具体而言,国有企业的高管和员工无法分享创新的收益,因此他在创新方面是缺乏动力的。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也不承担市场竞争下的倒闭压力,所以他的创新也是压力不足。因此创新的主体只能是民营企业,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创新,要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

第三,适当减少管制是创新的关键。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是深圳,那是因为深圳市政府管得好,政府少管、市场自由是创新的关键。

我呼吁全面减税,要帮助企业渡过经济难关,就要将更多资源从政府配置转向市场资源配置,只有企业市场配置,才能产生创新。

要在保护产权、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放松管制、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作出制度调整。

凤凰财知道(icaizhidao)中国最权威的财经评论
每天都有热点财经新闻的犀辣点评!
觉得文章不错?扫描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打赏,勾搭,交流


    关注 凤凰财知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