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我们是育才的学生

 

一位省实验学长?写在高考前一个月。...



我叫李俊杰,是东北育才1001班的学生,毕业于2013年,但是由于成绩不理想、志愿没报好等一系列问题在第一次高考之后选择了复读,复读的一年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明佳高考补习学校,2014年高考考入清华大学……今年离我毕业已经过去了三年。

上了大学之后,每到五一假期的前夕(其实就两次。。。),我的内心都会涌现出按捺不住的悸动,这种悸动不是因为春天,而是因为我知道,高考又要来了。一想到我两次的高考经历和大学的所思所想,我总是忍不住想起在育才的日子,育才的老师和同学们。所以在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想对备战2016年高考的育才的学弟学妹们说一些话。

我想说的真的很多,写了又删,删了又想,最后决定写“很幸运,我们是育才的学生”。我想这句话既是我毕业三年之后的体会,也正适合那些为高考而奋战的孩子们。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围绕着高考写四种人,四种在我身边的育才的同学——高考考入自己理想大学的;高考不理想而直接出国的;高考上大学之后出国或励志再上国内名校的;高考不理想然后复读的。因为我自己是第四种人,所以我可能讲我自己的故事讲的最多。

第一种,高考考入自己理想大学的。这种人是占得比重最大的,在育才的学生里,高考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的比例肯定到达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些人,有的在清北,有的在交复,有的在工大和大工…..但是无论他们在哪,他们都能在自己接受的大学成长和展示自己。所以我在这里要恭喜育才辛苦奋战高考的同学们,你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将成为这种人,经历高考的蜕变,柔和而享受的成长。

而后面的三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比如高考发挥失常,志愿没报好等,去了一个不喜欢甚至压根就不想去的学校。我今天想着重讲的就是后面的三种人,因为我的个人经历和所见所闻告诉我,育才的学生,高考就算不尽如人意,最后大多数人一样能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是育才的学生。所以我才会说:“很幸运,我们是育才的学生。”

故事从我身边的同学开始。

高考是一次考试,必然有得意者和失意者,而在育才高考的失意者中,除了复读生,最常见的就是这两种:

高考后立刻出国的人——我的很多同学在高考失利之后立刻就选择备战雅思或者其他英语考试,在考试之后申请了一所国外的大学。托福雅思我也参加过,不过是在大学了。国外的英语考试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没有高考那么严苛,高考一分是一分,低半分也不行,而以雅思为例,满分才只有九分,同分数的人不计其数,而且一年可以考很多次,只要你到了相应的分数就可以申请合适的学校,并没有死板的硬性规定。不过,准备出国和考试的各种酸甜苦辣我没有体会过,这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这些同学自己才会知道了吧。但是这些同学有一个整体的结果,那就是我认识的出国的同学,往往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后,去的学校都还不错。

上大学之后再做打算的人——有一些我的同学,最后选择上一个不完美的大学,再通过努力,在大学出国或者读到国内其他优秀大学的研究生。我认识很多这样的同学,大学没读完,甚至只读一两年就出国了,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怎么喜欢自己正在读的国内的大学的环境,有更高的理想。他们选择了暂时的蛰伏,在上了一段时间大学之后去了国外,同样这些人也往往能找到自己想去的大学,结果不能说十分完美,但是至少他们也是满意。还有一些人,本科阶段不想出国,但是将来打算出国或者去国内顶尖的学校。他们的特点是在自己所在的学校事情做得很好,有的甚至能拿到国家奖学金,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等着将来跳上一个更高的平台。

上面两种人说完了,接下来,是我自己的故事……

13年高考,辽宁省还是估分报志愿,一本A段还只能报三个志愿。当时自诩能考上交大浙大的我对自己的估分是将近670分(2013年之前,清华北大的分数线还都是670出头,没有现在这么高),自己的三个志愿自然也是清华、上交、同济。可是在高考出分的时候我简直是傻了眼,648分。。。。从将近670变成了不到650,这里面既有自己估分时不甘心的高估,也有记错答案这样的低级错误。分数远低于预期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2013年大家的分数普遍高于前一年,985的学校分数线比去年高了十多分,2012年录取分数线是636分的同济,在13年竟然可能出现十几分的分数线变化,这在当时确实是我始料未及的。在一段揪心的等待之后,同济的录取分数线公布了。。。649分,这个分数真是击碎了我所有对于高考的幻想(估分670分,最后居然连一个去年636分的学校都考不上。。。。),在经历的激烈思想斗争之后,我选择了复读。

我去了省实验明佳高考补习学校,这是一个专门给复读生开的学校,就在省实验校园的一个角落,是实验的一部分,但是和实验和育才这样的高中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区别在哪?我们有着省实验的老师,有着同样参加沈阳市所有模拟考试的权力,但是最大的区别在于——身边的同学不同,班级里的学生和育才班级里的学生简直是天差地别。

在育才,身边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并肩奋战、能够相互理解的战友,有一门心思为你着想的老师和学校。而在复读班,考到600分还复读的人简直是少得可怜,班里80多个人大部分是500多分,甚至还有更低的。这里我需要说明一下,我从不以学习成绩来判断一个人的高低,班级里的人学习成绩确实不高,但是他们也一样是我的朋友,他们身上所拥有的优秀品质一样也不少。只是这样的班级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大家相同的信念,共同奋斗的精神。班级里来自许多其他学校的同学并不是那么看重学习,抱着多学习一年分数自然而然就能提升上来的人有很多,在开学之初幻想自己能提升几十分但是最后碌碌无为,耽误一年的人也大有人在。这对于在那个时候把学习看作头等大事的我来说,是不可理解的,我并不是说谁对谁错,只是两种不同的认识真的难以相互理解,我们在生活上有接触,甚至是朋友,但是很遗憾,在学习上,我有些孤独。孤独到复读的第一个学期,班上八十多个人真正跟我说过话的恐怕只有十个出头。这也正是是我复读生活最痛苦的一点,能理解我的人太少,能和我在这些问题上交流,听我倾诉的人太少,所以我要感谢陪伴我复读的高中同学,感谢在我复读时听我打电话唠叨的大一“学长学姐”,没有你们我的复读生活恐怕将无比孤单。我复读确实有一个令我很开心很好的结果,但是那段孤独的岁月却是我最不想再次经历的。现在身处在育才高中,身边有着育才的老师和同学的你们,曾经是我复读时光中最羡慕的。

到了14年高考,辽宁的高考模式焕然一新,出分报志愿,一本A段可以报5个志愿,这次高考经历的神奇绝对不亚于前一年。这一年我对自己高考成绩的预估仍然是670分,心里想着这个分数考清北是挺难了,但是考上上交浙大也总不枉我一年的辛苦吧。结果查分的时候我的总成绩是678(13年录取分数线北大677,清华680),在辽宁省的排名是107-120(大致),在知道这个成绩的时候我着实开心,因为高于我的预期。不过这个成绩虽然高出我的预期,但是想要迈入清北还是差了那么一步。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件事情发生了,辽宁省第一年出分报志愿就被揭露出了存在大量的二级运动员加分的情况,全省有1072个二级运动员,每个人都得到了十分的高考加分,并且不少人分布在670-690的高分段,其实这些加分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在这里不想讨论二级运动员加分谁对谁错的事情,只是想说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这件事情一经出现,许多家长难以忍受,甚至跑到了教育局去联名抗议,这其中的曲折过程我就不说了,只说结果,最后270个人主动放弃了这十分的加分。经过了这场风波,我的排名变成了96-108,处在可能考上清华定向生的边缘。经过了又一段时间的等待,录取的结果是北大分数线684,清华683,清华定向的分数线677(清华的定向生可能不是很好理解,对于报清华定向,还是报交大复旦浙大一直都有争论,这里我就不提了,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我了解),结果很幸运,我以一本A段招生(不算国防生、自主招生)全辽宁省倒数第二的身份迈进了清华的大门(没有那270个人放弃加分,可能倒数第二就不会是我)。

两年的故事都讲完了,最后来看一看这两年的脉络吧:

13年——分数远低于预期——录取分数线大幅高于以往——1分遗憾掉档

14年——分数高于预期——有人主动放弃加分、排名上升——清华定向分数线比较低——1分幸运压线

这就是我这两年的经历,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幸运、不幸、偶然和必然。而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年,我才对高考情有独钟,念念不忘。也正是因为有了复读的经历,我才倍加思念我在育才的日子,才明白我身在育才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

说到这里,我想说的四种学生都说完了。虽然我说得最多的,是我自己两年高考的经历与感受,但是如果你叫来以上四种同学中的任何一种,他们都可以说的和我一样多,甚至更好。每一个育才的学生在面对高考这道坎并且奋力越过去了之后都有自己心中的酸甜苦辣可以诉说。即使是现在正在准备高考的育才高三学生,也是如此。

而我想说的是,这四种同学,最后都能到达自己所想到达的地方,过上自己想过的大学和读书生活。

在这个地方有的人可能会问:“你说的四种学生最后的出路往往都很好,可是难道就没有出路不好的学生吗?”我的回答是,当然有,但是很少,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幸运,我们是育才的学生。

我当然认识一些同学,复读之后结果也不理想,有的甚至比去年考的还要低,但是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育才同学中,他们确实是少数。大部分学生在育才的成长使得他们拥有追求并达到自己理想目标的能力,而那小部分不幸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也陷入逆境的,也同样依靠着育才教会他们的坚韧和努力再次走上了适合自己的道路。所以我要说,很幸运,我们是育才的学生。即使高考失意,对我们来说依然是暂时的。

所以在最后,我想送给育才正在辛苦备战高考的同学们一句话:你们距离离开育才还有一个月,在这之前的岁月里,育才已经给了你们所需要的一切,无论高考成功或失败,最后的你们都将是成功的,这是属于育才的学生的,独一无二的幸运。

====================完======================

编者注:

李俊杰,男,大龄剩男。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42班。东北育才学校优秀毕业校友。下附美照一幅,如果您看上了,先去查一下眼科,再去看一下神经科,然后再与本公众号联系获取联系方式。谢谢您的参与!


    关注 悠悠育才清青子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