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上动不动要哭的孩子,你要这样自救!

 

爱哭的孩子,我拿你怎么办才好?!...





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OK妈,为什么我的孩子那么会哭?动不动哭,真的好崩溃!


但如果是没有体会过什么叫“很会哭”的爸妈,通常会觉得这些妈妈太玻璃心了,在他们看来——

“谁家的孩子不是哭哭啼啼长大的?”

“孩子都很会哭的呀,需要安抚的啊。

“是你太拿孩子的哭当回事了吧,忍忍就好了”

......

但事实上并不是。大家都知道OK也是个爱哭的娃,所以我太能感同身受,在之前的文章《儿子谁也不要只要我,全家人都说是我“太宠”给惯的!》里就和大家分享过。

而上周我亲眼目睹的场面更是让我有了更深的感触,所以一定要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尤其是写给家里有“很会哭”的孩子的爸妈,并不是你们不善安抚,也不是你们的孩子不理智、情绪化,只是他们真的“就爱哭”




周末的时候应朋友邀请去参加观摩她家孩子所在音乐机构的汇报表演。

表演排场不大,一群年龄从中班到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是这个机构里的乐器初学者,总共20来个,所谓表演,更像是安排给孩子一次上台锻炼的机会。
孩子们在演出前都接受过一些礼仪指导,所以轮到各自上场时,基本都能落落大方地走上台、鞠躬、坐下、开始演奏。

这当中大部分孩子基本都正常地完成了整个表演流程,但有4个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有两个是牛娃,弹奏娴熟、发挥稳定,在一众初学孩子里显得特别出挑。但我今天想要说的不是他们,而另两个孩子。

先说女孩A。女孩A在还没上台前,就显得有些娇气。所有的孩子都独立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有她一直黏着坐在家长座位区的妈妈,跟块橡皮泥似的紧贴着。(孩子和家长分开坐,表演的孩子坐前两排,家长坐后面几排。)

终于轮到她上场了,谁知刚在钢琴椅上坐定,所有人正等着她开始弹奏时,她却抬头望了一眼头顶上的射灯,顿时就把脸放了下来,扭头望向了台下的妈妈:“妈妈,太热了”,并扭动肩膀示意妈妈要把她身上的小披肩给取掉。

坐在台上,和台下对话,多少是有点不合适。坐在台下的妈妈示意她忍一下,可是女孩却毫无罢休之意、把身子扭动得更厉害了,脸上大写着绝不让步。眼见着她整个人即将爆发,她妈妈一个箭步冲上舞台,将她的小披肩给取下了,算是稳住了场面。

女孩终于要开弹了,我想着妈妈也可以下来了,但女孩的妈妈并没有离开,而是直接蹲下身子躲在了三角钢琴的下面,保持着和孩子最近的距离、但又不会让台下观众注意到她。这让我非常诧异,心想可能是因为太照顾孩子的感受了,才让娃这么难弄。但是只过了2分钟,我就明白妈妈为什么要这样了。
弹奏了一半,女孩突然咳嗽了一下,弹奏节拍自然受到了干扰。这下完蛋,女孩立马停下了弹奏,开始烦躁哭泣起来。这时蹲在钢琴下的妈妈发挥了近距离的好处,零秒开始降火援救。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妈妈花了整整3分钟总算是把女孩的情绪稳住,最后,女孩掉着眼泪、边咳嗽边哭哭啼啼的把曲子弹完了。

说真的,除了替女孩捏把汗,我真的为那个妈妈感动了。

她看起来谦虚又平和,从她对女儿的温和举止言谈、稳定的面部表情来看,她平时对女儿只会比我们更耐心,但是,她的女儿却要比别的孩子“难弄”!
再说另一个女孩B,有过之无不及。

女孩B坐在我的前排,她妈妈坐在后面一排,也正好是我旁边。女孩B看起来非常秀气,化着精致的妆,和妈妈互动也不错,看别的小朋友表演时,她安静专注,还时不时转过来和妈妈甜甜地笑一笑。但是轮到她要上台时候,突然就情况大反转了。

女孩B听到报出她的名字时,毫无征兆开始大哭。因为我一直坐在她后面,知道她没有受到其他任何干扰,所以觉得有点“莫名其妙”,无论她妈妈怎么安抚,她只是哭,怎么也不肯离开座位。

见孩子哭得没有停下的意思,老师先安排了后面的孩子上场。在其他孩子演奏时,女孩B也消停下来了,恢复到了正常情况。

待所有孩子演出完毕,老师再次邀请这个女孩B上场。原以为有了这么个缓冲,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可没想,一报她的名字,她又开始哭了。她的哭真的可以用“一刻不停”来描述,除了哭和喘气,没有一秒钟的空隙可以停下来听到妈妈的安抚、全场人为她加油。

大约哭了5分钟,见女孩的哭声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妈妈只能在大家的注视下,带着孩子离开了现场。

其实,我目睹了这个妈妈安抚的全过程,共情、拥抱、提议陪上台...所有工作都做了,但是,真的没有用,孩子就像全身上下每个毛孔都关起来一样,无法接收到任何外界的信息。

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 “ 太!会!哭!”。

突然很感慨,见过这样的孩子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好弄。

可是,为什么这些孩子这么会哭?不是妈妈的相处和安抚方式不恰当,那么是孩子本身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吗?他们能不能改变一下呢?
1
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直在哭
虽然哭是孩子对外界情况做出情绪反馈的本能,但是,不停地哭一定是有原因的,为什么有些孩子就会泪点那么低呢?

1. 感官特别敏锐

感官会影响到孩子生活的很多方面,感官敏锐的孩子,会对很多事物尤其地敏感,并且忍受度特别低。

比如闻到他们认为可怕的东西时,或者听到灯光有嗡嗡作响的声音时,他们会非常烦恼,并且可能就会开始大哭。

也有些感官敏锐的孩子受不了凌乱、听不得嘈杂的声音、或是穿着某些质地的衣服,这些东西会让他们感到非常不安。OK是典型的这类娃,要是买来的新衣服没有剪掉标签,他会很烦躁,如果身处的环境很闹哄哄,他会很抓狂,捂住耳朵说,妈妈太吵了太吵了。

当然,比这些更糟糕的是,因为他们可能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出这种不舒服,所以他们只能更多地用哭来宣泄这种很困扰的情绪。

2.焦虑

按照过往的观点,我们老觉得孩子肚里藏不了啥事,但事实上,孩子的焦虑感比我们知道的要多。

就比如OK,但凡知道第二天有啥事要早起,就会一直惦记着,晚上都会很不踏实!

焦虑感重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长,焦虑只会更多,所以他哭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显得比同龄人要多。

3.敏感的人格

孩子随着慢慢长大,一般到了四岁后,会慢慢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也就是碰到情况时,知道先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去找办法处理。

而有些孩子却在情绪当下很难走出来,受情绪控制,不知道该要怎么处理,而越不处理就越难受、着急。

4.缺乏睡眠

因为好的睡眠会让大脑的前额皮质得到恢复,而前额皮质是自我控制的重要因素。

孩子过于频繁的哭,一哭就停不下来,是自我控制能力相对弱的表现,所以,睡眠越不充足,情绪问题就越大。

5.饮食不良

饮食问题和睡眠问题属于一个范畴,饮食不当、营养不良,也会对行为和情绪产生很大影响。

当孩子没有获得所需的足够卡路里、脂肪和营养时,他们就可能会感到烦躁,但凭自己的能力又说不清到底哪儿有问题。

所以,挑食严重的孩子,通常情绪问题也会更大一些。

6.沟通技能弱

很多时候孩子哭,一开始可能只是一时的情绪,但再往下哭又只是因为自己根本无法表达自己,说不清自己的感受和诉求,为此而感到很沮丧。

这时如果大人一味地用抽象的语言来和他们沟通,也反而会让他们感到更糟心。
2
转变看法比改变“爱哭”更有效
作为爱哭孩子的爸妈,一定是很辛苦的,所以特别特别希望找到一些有效方法,能让自己孩子变得不那么爱哭。

但是有一点我特别想分享,我深有体会,在考虑怎么改变之前,先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改变自己对“孩子爱哭”的看法。

国外一名叫Alisha的心理师曾分享过自己的案例。

Alisha有一个4岁的儿子和两个更小的小女儿,但4岁的儿子Sam比妹妹们都更会哭。

有一回,Sam又站在客厅中央哭,妈妈Alisha也早就习惯这种小题大作了,但她当时很累,很想休息一下,所以对Sam大声呵斥了一番。

这时心理师的妈妈走了过来,一边不经意地在沙发上织着衣服,一边和她说:

“我觉得Sam真的很辛苦,他比我们感知到更多东西。我小时候就这样,我一直被贴上哭泣的婴儿的标签,这让我感到很恐怖。会哭并不是这个孩子的一个阶段,而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这段话彻底改变Alisha对儿子爱哭的看法。

所以,看待一件事情,角度很重要。其实哭泣也是一种交流形式,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哭,当作是一种和“说话”一样的交流方式,这会给到我们自己更多的耐心。

3
应对一直哭的孩子,你可以这样做


1. 做好预案

孩子频繁哭,我们很容易烦躁,这时所有的注意力都会专注到哭这件事。而实际上孩子的哭虽然很多,看起来也总是莫名其妙,但是触发点还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接连几次都是在幼儿园回来、或是饿的时候、疲倦的时候等。

在孩子哭的时候记录下触发原因,或者当下的场景,做个记录表,过一段时间进行复盘,可以找到一点规律,提前做好预案会好很多!

2. 教会孩子应对方法

孩子在哭的时候会什么都听不进,整个人都会关闭起来,所以在平时就需要将一些情况的处理方式教给孩子。

在孩子哭的时候也可以教孩子们退回到自己的小空间,然后在他们平静之后再大声说出来。

最近OK经常跟我说,妈妈我哭的时候,你就让我去,让我自己整理一下情绪,我自己哭一会儿就会好。你在旁边着急,我会更着急!

3. 妈妈要照顾好自己

这个话看着有点空,但真的太重要!因为面对一直哭的孩子,心态再好、性子再耐,也会有受不了、要抓狂的时候。所以妈妈在快要崩溃的时候,一定要先确保把自己照顾好,这比想着怎么给孩子止哭更重要。

就如同OK说的那样,你就管自己去好了,不要理我。所以我现在会很淡定,反正已经认定他是个爱哭的孩子,那么接受他,实在受不了了,先撤退,让自己去其他房间冷静一下,或者在阳台上远眺一下,冷静了再去面对OK!
↓↓↓ 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我的微博


    关注 妈咪OK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