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张机(二)

 

二、美之源审视张仲景近70年的人生历程,作为医中圣人,除了为人类健康事业折射出厚重的中国医药文化光辉之外,还...



二、美之源

审视张仲景近70年的人生历程,作为医中圣人,除了为人类健康事业折射出厚重的中国医药文化光辉之外,还集众多东方人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于一身,诸如儒文化、哲文化、佛文化、德文化、官文化、善文化、社会文化、民俗文化、农业文化、军事文化、水文化、天文历法文化、地质物侯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预言文化、医史文化、中医师承文化、健康养生文化、导引娱乐文化等等。



1860余年前,在科技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战事频仍、社会动荡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前提下,一位集众多文化元素于一身的伟大人物何以在伏牛、桐柏、秦岭等大山缠绕的古老南阳崛起?迄至当代,始终是一个让不少史学家、医学家深感困惑的不解谜团。

汉·《伤寒杂病论·序》、晋·《金匮玉函经》、晋·《皇甫谧传》、晋·张仲景墓碑、晋·《肘后备急方》、晋·《针灸甲乙经·序》、隋·《经籍志》、唐·《名医录》、宋·《太平御览》、宋·《历代名医蒙求》、宋·《医林列传》、宋·《神仙通鉴》及明、清《李濂医史》、《长沙府志》、《南阳府志》、《襄阳府志》、《河南通志》、《湖南通志》、《南阳县志》、《邓州志》、《南阳人物志》等医书,地方志、野史、杂记、人物传记等虽对仲景其人其事其业其术均有片言只语或零星记载;晋·王叔和、皇甫谧、隋·巢元方、唐·孙思邈、王焘、宋·王怀隐、高保衡、林亿、孙奇、金元·成无己、王好古等,明清李濂、张介宾、方有执、陈修园、张志聪、柯琴、吴谦、喻嘉言等,当代伤寒大家黄竹斋、任应秋、刘渡舟、陈亦仁、杜雨茂、李金庸、廖国玉、李浩鹏等虽对仲景生平均进行过一番考证和杜撰,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仍使不少医者对仲景其人和《伤寒杂病论》原著等持怀疑或否定态度,这对于发展仲景医学事业和弘扬仲景学术思想无疑会带来负面影响。

作为出生于仲景故里,并从事仲景学说研究的后人,抱着对仲景先师的无比敬仰之志,为正本清源,不仅潜心对仲景一生折射出的多种文化元素进行了认真探讨、研究、挖掘、梳理,同时,经广泛查阅文献史料,实地考证文物古迹,深入研究南阳当地民俗风情、天文气象、地质地貌、人文物侯等,以期捋清仲景文化元素的根脉渊薮,摒弃千百年来仲景医学史上的存在悬疑,进一步巩固仲景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主导地位。

一、从南阳汉代石雕画像探析南阳区域文化对仲景及仲景医学体系的影响



1、从《讲经图》看张仲景与南阳儒文化

刘秀光复汉室之后大兴教育之风,班固在《东都赋》中写道:“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南阳为“帝乡”,又是全国的中心大城市,其学校更多于它郡。永平十年,汉明帝出巡南阳,还“专招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帝自御埙箎和之,以娱嘉宾。”(《后汉书·明帝记》)。和帝永元年间,鲍德任南阳太守,张衡为主薄时,又重修郡学,宴会诸儒,振兴学业。当世之时,仕进做官,一是大官特聘,二是郡国选举孝廉,三是逐级升迁。走这三条仕途的人,多是通经学韵的名士大儒。张仲景是南阳名门望族子弟,深受当时社会背景之影响,灵帝时被举为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定为通今达古的饱学之士,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写道:“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南阳的儒文化对张仲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南阳汉画中一幅《讲经图》即是当时儒文化传授形式的缩影。



2、从《驯象图》看张仲景与南阳佛文化

据历史学家考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默认或接受了南阳人张骞从西域带回的佛学思想,从此,佛文化在南阳逐渐传播开来。不少文人志士,对佛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加以研究和接纳。“驯象”就是在这一时期从印度传进中国的,大象被誉为“神兽”,在佛经传播中起护经作用。早于张仲景诞生71年的我国科学史上的伟大先驱者南阳人张衡,在《西京赋》中就曾引用“桑门”、“舍利”、“白象”等佛教用语。对于善学博引的张仲景来说,在当时文化大背景下,佛学理念自然会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在他为民众救疾扶厄的生涯中,处处彰显着“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佛学情怀。在他撰著的《伤寒杂病论》医学宝典中,也曾先后择录了《阿含经》中诸如“地水火风”、“六识闭塞”、“四百四病”、“一百一病”等佛学用语。但作为唯物主义医学家,仲景一生学佛、用佛而不信佛。



3、从《星象图》看张仲景与南阳历法文化

仲景时代,在宿命论及鬼神思想尚十分盛行的大背景下,南阳人张衡为揭示天体运行的自然奥秘,就天文历法的研究与应用开启了新的篇章,达到了极高水准,取得了辉煌成就。历法广泛应用于当时南阳的政治、经济、医药、农业等各个方面,对南阳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汉显皇帝制28宿星象图以追奖前世有功之臣,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战船”,农民运用天文历法指导农业生产等。这对仲景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非常积极而深刻的影响。纵观《伤寒杂病论》全卷,仲景不仅以历法立论、历法开篇、历法名篇、历法识症、历法辨证、历法诊病、历法治病、历法组方、历法用药,而且以历法测知发病趋向,判断病证预后转归及病后将息调养、饮食禁忌等方方面面。

4、从《纺织流程图》、《稻谷种植收获流程图》看张仲景与南阳农文化

南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农业和种植业十分发达。张衡在其《南都赋》中记载:“若其园圃,则有蓼蕺蘘荷,薯蔗姜(韭番),菥蓂芋瓜。乃有樱梅山柿,侯桃梨栗。春卵夏笋,秋韭冬菁苏蔱紫姜,拂彻膻腥。”从汉画《纺织流程图》、《稻谷种植收获流程图》即反映了南阳农业、纺织业的规范程度。张仲景作为一名长年生活在民间的医学家,对农业及纺织业非常熟识,所以在《伤寒杂病论》中用浆线的清浆水煎煮枳实栀子汤。

5、从《长袖舞》、《折腰舞》看张仲景与南阳娱乐文化

汉代之前,人们模仿动物飞行和跳跃的姿态,编排出了很多姿式美妙、动作流畅的舞蹈曲目,每逢狩猎前后或劳动收获之余尽情歌舞一番,一则鼓舞士气,分享欢乐,二则解除疲劳,强身健体,甚至连身上的很多病痛症状也会有所减轻乃至消失。如:《长袖舞》、《折腰舞》、《巾舞》、《槃舞》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指出,“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将导引术作为“未病先防”的第一措施。直到现在,对养生学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6、从《宴饮图》、《投壶图》看张仲景与南阳酒文化

据历史记载,南阳酒业始于夏,兴于汉,盛于明清。南阳汉画馆中,有一组与酒相关的图画—《酿酒图》、《投壶图》和《宴饮图》。三幅图画从侧面反映出汉代南阳酒文化的兴盛程度。这对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方药中水酒同煮、以酒代水、以酒送服丸(散)、以酒洗药、以酒浸药、以酒煮丸等无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7、从《朱雀图》、《白虎图》看张仲景与南阳民俗文化

东汉末年,封建迷信十分盛行,传说中朱雀、白虎、青龙、玄武、麒麟五神掌管天地自然,张仲景作为唯物主义医学家,不但没有被当时鬼神思想所迷惑,反而,还用传说中的五方神名称,命名他独创的方药名称,着实难能可贵。如:大、小青龙汤、白虎汤、朱雀汤、玄武汤、理中汤等。

二、从《野史》、《杂记》及《伤寒》、《金匮》原文探析南阳区域文化对仲景及仲景医学体系的影响

1、张仲景与南阳官文化

东汉复兴时期,南阳出了个皇帝刘秀,从此南阳称为“帝乡”。在朝廷中,公候将相近侍权臣,多为南阳豪强。据《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阳府志》等记载,光武34年中南阳人在京位居三公(大司马,大司图,大司空)的10人,封候的21人。永平中,汉显宗帝制28宿星象图以追奖前世有功之臣,就是人们俗称的“二十八宿”,南阳就占了16人。东汉195年间,君太守以上的著名官员共200余人,家居南阳的就有100多人。[1]

汉武帝罢黜诸家、独尊儒术之后,儒文化始终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3],儒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崇尚官文化的文化,张仲景作为名士大儒和名门之后,深受官文化影响,从“总角造颙(寻求人生运道)”到四十余岁被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从侧面反映出仲景一心向往仕途的思想。[2]但身居高官之后,对官场腐败、堕落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不仅创造了大堂行医的千古美谈,辞官归里,与疫情抗争,挽救深居厄地的苦难百姓,更表现出了一代伟大医家的高风亮节。

2、张仲景与南阳医文化

唐·《名医录》:“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居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南阳《人物志》记载:“张机,又得杨励公之传,精与治疗。”

另据南阳民间传说:仲景年轻时代,就医技大长,誉满宛城,当听说襄阳同济药堂有个名医王神仙,有治疗搭背疮的经验时,便跋涉几百里拜王神仙为师。另据民间传说:当张仲景知道茅山老道用五方神的名字命名的方子“青龙汤”、“白虎汤”、“朱雀汤”、“理中汤”、“真武汤”能治疗许多疑难病症时,不远千里,赴茅山求教。再据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及《太平御览》722卷记载:“卫汛好医术,少师仲景,有才识。”《张仲景方论序》记载:“杜度,仲景弟子。”等等。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一是仲景时代南阳当地名医辈出,仲景其人不耻下问,虚心求教,体现了他本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人生哲言。二是中医师传授受(师带徒式)的中医传承模式在仲景时代已非常盛行。

3、张仲景与南阳药文化

南阳横跨桐柏、伏牛两大山脉,素有“天然药库”之美称。据统计,南阳盛产中药材2340多种,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共记载中药365种,其中南阳药材287种,占77.40%。南阳《人物志·古琴记》记载:“一日,入桐柏山采药,遇一人求诊,仲景曰:‘子之腕有兽脉,何也?’其人实告:‘吾乃峄山老猿也。’仲景以囊中丸药与之,一服即愈。明日肩一巨木至,曰:此万年桐也,聊以相报。仲景乃斫为二琴,一曰古猿,一曰万年。”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医圣张仲景的崛起无不与南阳深厚的药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4、张仲景与南阳方言文化

在《伤寒》、《金匮》条文中,医圣张仲景广泛运用了南阳民间方言语,诸如:几几、中、不中、恶疮、上撞、哕、不了了、不沾、不得等等。这些独具南阳特色的方言俚语,充分说明了南阳当时的方言文化非常丰富。仲景作为一名长年生活在民间的中医,南阳地方方言对他的影响自然会根深蒂固。因此,在编写《伤寒杂病论》巨著时,引用了不少南阳方言俚语,当在情理之中。

5、张仲景与南阳水文化

南阳天降雨水充沛,地上江河纵横。又据《汉史》记载:公元前48年,召信臣任南阳太守,“巡视水泉”“开通沟渠”,率民工修建了著名的马仁陂水库。至东汉初年,杜诗为南阳太守时,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窒殷足。”从召信臣到杜诗,南阳田园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打理,已是沟渠密布,湖塘井池遍及南阳区域。试想,若张仲景生活在百里无水源的荒漠地区,又怎么能在《伤寒》、《金匮》中选用甘澜水、潦水、浆水、泉水、井花水等各种水料煎药呢?

6、张仲景与南阳饮食文化

据《伤寒》、《金匮》记载:仲景时代南阳人所食物种包括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长的,十分丰富。如:水果类:桃、梨、杏、梅、桔、枣、樱、橙等;蔬菜类:木耳、蘑菇、野山芋、葱、蒜、韭、姜、葵、荽、黄瓜、苦瓜、芹菜、萝卜、白菜等;肉食类:鸡、鸭、鱼、鹅、猪、犬、马、驴、牛、羊等;面食类:麦、稻、黍、谷、豆(扁豆,红小豆)、大麦等;酒类有:白酒、蜜酒、黄酒等;佐料有:醋、酱、蜂蜜等。由于当时食物种类繁多,食用方式多样,因此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也非常普遍,所以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不仅在许多经方下专列食物禁忌,而且在《伤寒杂病论》原著之后列出“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专篇。

作者小传:刘世恩,主任中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疑难病研究课题组研究员,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南阳张仲景健康养生研究院院长。

文中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部分数据来自百度搜索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版权属博睿科技和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本文链接;欢迎对健康经济有兴趣的朋友关注公众号:brainetDY


    关注 博闻睿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