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侗语地名普查记音方法的建议

 

这次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普查,要用少数民族语言给少数民族地名标音,这是没有先例的事,也是富有历史意义的挑战性工...



这次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普查,要用少数民族语言给少数民族地名标音,这是没有先例的事,也是富有历史意义的挑战性工作,有很多需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以前,很多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使很多民族文化缺少详实而准确的记载,造成历史性遗憾。侗族也是一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组织语言工作者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为少数民族创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侗族文字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鉴于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使文字的创建与使用存在很大的差异,情况并不令人很满意。下面以侗语为例,提出一个解决地名译名建议,供大家参考。

侗语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之一,尤其表现在声调上,一共有9个舒声调,6个促声调。上世纪五十年代,少数民族语言学家根据侗语南部方言创建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侗文方案,后来一些语言工作者作了推广工作,但没有得到真正的全面推行。现在侗族地区进行侗语地名普查,必然要使用侗文。而侗文的使用,一般侗语资料的记录使用侗语拼音方案,其声调用不作韵尾的辅音字母如l,p,c(平声调);s,t,x(上声调);v,k,h(去声调)等表示,一个字母表示一个调值,但这只有专门从事语言研究的人才知道它表示的含义,一般人难以把声调字母与相应的调值对应,给阅读带来不便。对侗语的语音描述又多用国际音标,声调用五度标调法表示音调的调值,如55,35,214(平声调);33,23,11(上声调);53,343,31(去声调),看到这些数码了可知道音调的高低,但字母的国际音标一般人又难以认读。如果用侗语方案字母记录,并加注国际音标,又显得繁复,不仅给打印增加困难,而且国际音标中一些特殊字母也给一般读者增加阅读困难,难以解决拼读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把两者结合,即音节注音用侗文方案中的拉丁字母,标示调值使用国际音标的标调数码,并在凡例中说明拼读方法,就可以知道某一词汇的读音及音调的高低,给读者拼读带来方便。如“禾滩”,使用侗文方案标音,应是“oxtanc”,一般人就不知道音节拼写中的“x”“c”表示什么意思;使用国际音标表示是“o11than214”,“t”后面一个标示送气的音标“h”,就会给一般读者造成拼读障碍;若使用侗文与音标结合标注的方法,则是“o11tan35”,一般人只要掌握拼音要领,就能拼读了。

我不知道这种折中处理办法能不能得到语言学家的认可,请专家、领导予以研究解决,以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普查工作带来便利。


    关注 湖南地名普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