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厦门画家被誉为“观音王”,最擅于创作男相观音

 

林良丰深信,艺术对他而言,就是一场修行——慈悲的修行。...



在厦门乃至福建的书画艺术领域,林良丰都是个标杆性的存在——他的作品具备全国知名度,且风格独特——他擅长画的那些山水,用色鲜明、空灵澄澈,再配以他亲自创作的题跋,趣味横生,又意境悠远;他画的佛像则如七彩琉璃,灿烂明艳,微妙香洁,蕴含无处不在的禅意。

因此,许多人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就被打动了。为此他也收获了不少“凉粉”。这些“凉粉”不少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喝酒、旅行、创作。

我也是“凉粉”之一。

初见到林良丰,是在他位于厦门湖滨北路的工作室内。那里靠海,视野宽广。

当时,太阳西下,整个阳台都被染成了金黄色。而不远处的海面上,有几艘归来的船正在靠岸——我们于是一边喝茶,一边聊起他的过往——那些属于过去以及当下的事。



(学生时代的林良丰)

实际上,林良丰的故事比我们想象的要长,但也只能简而概之。

他出生于1962年,和大多数那个时代的人一样,林良丰的童年里,音像作品只有八个京剧样板戏、宣传画及小人书。

那时候,他喜欢画画,于是拼命攒压岁钱,为的就是买彩色封面的小人书,并且边读故事边临摹书中的人物形象。

他也喜欢自己动手,画图,刻纸,制作玩具。一直到上初中时,他才接触到素描等美术教育。到16岁那年,他考上厦门工艺美院,开始了他的绘画人生。

提及在厦门工艺美院的日子,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林良丰至今记忆深刻。

“刚进工艺美院时,我万万没想到,报到第一天,同宿舍的同学,居然根本不用临摹,便能信手挥洒,画出水仙、梅花,而我虽早已喜欢上国画,却连熟宣和生宣都分不清,国画颜料也是第一次见。”林良丰说,虽然国画底子不足,林良丰坚信,勤奋和思考是进步的唯一途径。

这段时间,他利用所有可以用的时间,刻苦学习技法、理论、画史画论、诗歌等,并且一有机会就外出写生,或到老师家临摹黄宾虹、周思聪、卢沉、李震坚、周昌谷、吴作人、林风眠的国画真迹。

而幸运的是,在学校期间,他又得到杨夏林、张晓寒、王仲谋、许霏、邱祥锐等造诣很高且极具师德的知名画家指导,画艺不断精进。



(林良丰跟随张晓寒老师写生)
他也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后来影响他一生的绘画老师——张晓寒。张晓寒(1923.1-1988.5)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美协常务理事、厦门美协主席、福建教育画院、厦门画院画师,是福建知名山水画家张晓寒。

林良丰回忆起刚见到张晓寒时的场景。“那时,是1978年的春天。”林良丰说,在迎新晚会上,他第一次看到晓寒老师,他的满头白发让他记忆犹新——其实那时候张晓寒的年龄并不特别高。后来,张晓寒教他们山水画。

但实际上,林良丰说,晓寒老师说的最多的,并非山水画的技法问题,而是教育学生如何堂堂正正的做人,如何多读书、多思、多想。

令林良丰感动的是,每堂课,张晓寒都会提前十五分钟站在教室门口等学生。“这一习惯,让他的学生不敢怠慢,同时也对这堂课产生由衷的敬畏。”林良丰说。

张晓寒的为人也深受林良丰欣赏。“他的住处,总有各种访客,有慕名来访者、求画者、诉苦者、求学者等等,但无论是谁,起身告辞时,他都会送到门口。”林良丰还记得,在张晓寒的书房壁上,悬挂着一个清代的古琴。在张晓寒患病的日子里,古琴旁又多了一把龙泉宝剑。

“我从没见过他抚琴和舞剑,但我知道老师此举的寓意——‘琴心剑胆’向来是中华民族的操守。”林良丰说,晓寒老师是借此来提醒他自己。


(众学生侍奉张晓寒老师)
从1978年到1988年,林良丰跟随张晓寒学习了十年整。张晓寒去世后,林良丰和一群校友一起,克服了诸多困难,联合创办了张晓寒美术研究会,目的是整理张晓寒的旧作,同时弘扬恩师的崇高精神。

林良丰说,在山水画的创作上,张晓寒堪称一座丰碑——他被业界誉为“南闽画宗”。“晓寒先生的山水,传承着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意味,并结合时代的风尚,在其作品中,可以体验到这个时代每个时期的脉博,同时,他的风格也异常鲜明和突出。”林良丰说,他从张晓寒那里学到了许多创作的技巧,同时也积极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格。




(林良丰外出写生)
为此,这些年,林良丰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从闽南小城,到遥远的边疆,处处都有他写生的身影。他的作品也突破了地域限制,范围很广——从海浪礁岩到田野村庄,从闽南小景到雪域高原,既有草原牧马,也有陕北窑洞……同时,他还擅长把抽象的时令、节气、禅语变换成视觉语言,比如:晌午、重阳、心印、天眼、金乌等,既不显得做作,又没有辞不达意之感,大大拓宽了传统山水画的表现领域。

有评论说,林良丰山水画作的意境,不是怀古,不是童年的记忆,不是幻想,不是不可知的神秘,而是无处不在的禅意——往往是,一条小溪、一线流云、一阵暖风、一片感动、几颗星星、几缕烟树、几声虫鸣,皆能在他笔下唤出生命的愉悦。


(林良丰山水)
另外,林良丰在山水画的色彩运用方面,也颇为独到——他的画面丰富而统一,随意境不同而变化,大胆运用传统山水画很少用的白色,很少运用的复色调与重叠技法,不拘泥于国画色谱。不牵强,不生硬,不失笔墨韵味,很是难得。余纲教授曾点评说:“林良丰的画,能打动人的内心深处。”这应该说是相当高的评价了。

除了山水画,林良丰在佛像、释道人物画等方面,也是一等一的高手,且自成一派。一直以来,业界甚至都有人称呼他为“观音王”。


(林良丰《观音》)
谈及自己的“佛缘”,林良丰说,他成长于闽南,过去,奶奶在初一、十五和观音圣诞日,都会虔诚地礼佛。这场景深深印在他脑海里。从小,他就对佛教有着亲切感。后来,机缘之下,他曾在南普陀,一边创作,一边修行。

对佛教文化有独到见解的林良丰,画起佛像人物来,很是与众不同——以观音为例,别人画的,可能多为女相观音,但他却擅于创作男相观音。

在他笔下,观音面相庄严,有的还有胡子。对此,林良丰说,观音刚传入中原时,就是男相,到了唐代初中期后,如母亲般慈爱的形象,更切合中国国情,所以观音就慢慢从男相转为了女相。

“其实,就佛教而言,佛是没有定相的,你把它观想为男的就是男的,是女的就是女的,在《妙法莲华经》中,观音是有千百个化身。虽然变化是千万的,但不离的,只是慈悲心而已。”林良丰说,因此,在他笔下,佛像都是兼具了力度、庄严和慈悲,这也是他艺术人生的感悟。

当代高僧、南普陀方丈妙湛法师,为林良丰画集题字“于平常处见禅境”。


(林良丰《观音》)
在艺术创作上,林良丰无疑是勤奋的。他每年都会出去写生,每回写生,都会带回厚厚的写生本,记录着他的点滴心得。

写生期间,他还会用笔记录过程、想法,回来再细细咀嚼。

在厦门,只要有空,他都不会让自己的画笔停留——特别是,几乎在每个有酒的夜晚,兴致来时,他都会画上几笔。有时候甚至通宵创作。

天道酬勤。勤奋也为林良丰赢得了业界的肯定与较好的市场行情。

据雅昌艺术网的不完全统计,2014年6月,在北京保利春拍的“一心于艺——清美臻藏书画专场”中,林良丰的《菩萨》拍出了29.9万元;

2014年11月,保利厦门秋拍的“融古开今——名家书画专场”,林良丰创作于2009年的《鱼篮观音·行书书法》,以10.925万成交;

还有不少拍卖行专门开设林良丰书画作品专场,成交数据都很喜人。

这样的市场,反应在福建当代艺术家中并不多见,但或许是因为在教书期间遭遇过不公的对待,练就了林良丰坚韧、豁达的心境。他从未因为当下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反而愈发努力地学习。

“我不介入作品的销售,都是由专门的经纪人在做,卖多少是他们的事,卖得好,我自然高兴,一是因为有人认可你,二是这些经济来源可以提供无忧的生活。”林良丰说,不过,他并不一味追求卖得好。他说,如果卖出好的价格,艺术家应有所警觉——不要因为你卖得好,就沾沾自喜,往别人喜欢的去靠;而卖得好不好,又是一回事,也没关系。



(林良丰在创作)
“我们按自己的想法去创作,能卖得好是最好,卖不好也没关系,自主创作、独立思考才是最关键的。不能说你画卖的好了,有人要十幅,你晚上回去赶制十幅出来,这就不是艺术创作,而是跟生产工人一样在做订单了。”林良丰说,他认为,艺术创作不是工厂生产产品,不可量化,一幅作品是通过你人生不断走过来的体悟,对传统技法的不断掌握、学习,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通过自己的灵感创作出来,创作的时间的确很短,但积累的时间却很长。

他坚信:只要你的作品有思想,不重复,有特色,自然会有伯乐,不需要太刻意。

如今业已成名的林良丰,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性,他时常出去旅行,也继续在深夜读书、创作。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创作。因为,林良丰深信,艺术对他而言,就是一场修行——慈悲的修行。


    关注 两岸文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