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书:生命的季节

 

中年人不要试图去抓住青春的尾巴,更不要以为重走一边青春的路,找回当年的感觉是你转型期内的目标。人到中年要做的事是去解决年轻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你年轻时忽略了家庭和父母,中年的任务是给你的家庭和父母更多的关爱……...





感谢书友苞谷仙子友情分享

有关作者




《男人的生命季节》和《女人的生命季节》作者是耶鲁大学已故教授,心理学家 莱文森 (Daniel J. Levinson)。《男人的生命季节》是根据作者七十年代末在耶鲁大学的研究结果写出的。之后他继续研究女性生命季节,未成书时不幸于1994 年过世,由其妻子整理手稿,于九十年代出版了《女人的生命季节》。 作者论文主要内容也曾经发表于 《美国心理学杂志》1986年1月期。



大家可能不知道莱文森,但肯定知道 “中年危机” 一词吧?就源于他的论文! 我也没想到一篇学界杂志上的论文竟然能够帮助社会上那么多的人。这词在美国八十年代风靡一时, 莱文森的理论后来被广泛运用于人生规划、夫妻关系、个人发展、职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男人的生命季节》

《女人的生命季节》
缘分
我每年读的书不多,在有限的阅读中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分享,是因为跟这两本书的缘分。偶然的一次阅读把我带进了一个从未感兴趣但一旦进去就会发现其乐无穷五彩缤纷的阅读领域 —— 心理学。一本书的触点,可能会因你读书时的心境或当时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而不同。我读《女人的生命季节》开始是当作机场读物, 坐着没事随便翻读,下飞机就扔的书。结果却不仅读了几遍,还因此读了同个作者的早期著书《男人的生命季节》, 由此一发不可收拾,追读到作者当初的原论文。后来因为要读懂论文中涉及的几个点,又去读了相关的其他几个心理学领域的作者。发现原来心理学不仅奇妙. 还特别的实用,比如另一个心理学家Piaget (皮亚特)的 关于人的认知发展研究,“智商”理论源出皮亚特,后来被广泛运用,他之后参与设计一系列的智商测验模型。“ 情商”理论最初源于Michael Beldoch (麦尔德克)1965年写的论文。最近心理学界有一些学者以开始研究新的理论 ——“灵商”。过去智商和情商对我们在教育、情感、事业、人际关系方面有很多帮助,如果“灵商”将来被广泛运用,那对灵商的认识会能够对我们在心智成长、幸福、道德、修行方面会有很大帮助。二十一世纪人们追求的应该是更高一级的认知了。“灵商”的心理学研究或书籍或许是未来几年或几十年值得我们关注和推荐的书。


下面的分享我想就以介绍《男人的生命季节》 和 《女人的生命季节》的内容为主吧。



从书里照了张像附上。两本书里都用了这张图
中年危机

跟大多数心理学发展理论不相同,比如弗洛伊德和皮亚特的研究方法都是假设人的发展到成人就停止了,所以一般能实用的心理学由此研究都是在婴儿和教育方面的多。但莱文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不仅有不同阶段,而且是循环往复的,正如书名,人生就如一年当中的四季,有各季节的不同,又都在持续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我们虽然已长大成人,但是我们的人生、心智、认知并没有停止,而是在继续成长的,所以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人以后。因此也才会有了 源于其中一节的“中年危机”一说。

莱文森选择了几十个有代表性的男性,追踪研究他们的生命经历,他们年龄都在 35 -45 岁之间。这个阶段是男性一生当中最关键的阶段。这些人当中有教授、作家、生意人、工人等等,持各种政见,各种宗教信仰,各种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和生活经历都各异。
两种时期

在人生结构里, 分为两种时期:稳定期 和过渡时期。

稳定期里,我们通常是做出一些人生选择,然后围绕我们那阶段的所有人生选择去建立目标,做一系列的事情, 去构建我们那一季的人生。

在两个稳定时期之间会有一个过渡时期。我们结束了上一个人生季节,准备开始下一个人生季节。
五个人生阶段

1. 前期成人阶段 (0 – 22 岁)

2. 早期成人早期(17  – 45 岁)

3. 中期成人阶段 (40 – 65 岁)

4. 晚年阶段 (60 – 85 岁)

5. 长寿晚年阶段 (80 岁以上)
在我们的人生每一个季节阶段,会有循环往复的过渡期和稳定期。男性人生最重大的发展变化一般是在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发生的。
1

早期成年过渡期 (0-22岁左右)
此过渡期中,男性会执着地寻找独立感,他们离开父母,试图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一般一个男人的理想, 梦想,追求都在这一阶段中具备雏形。此阶段男性会有身份和角色认同危机。
2

成人稳定期  (22 – 28 岁左右)
这一阶段,男性是处在探索和获取的阶段,他们渴望在职业,金钱,爱情等方面获得幸福和成功。 为了这些渴望,男性在这阶段会设立各种目标并按对自己的重要程度把这些目标先后排序,按照自己的梦想, 开始奋斗,去实现这些目标。这阶段不会有什么“危机”,但莱文森认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事情是男性得有一个“导师”或年长的人,这时期的男性在职场发展上的指引和帮助。
3

三十岁过渡期  (28- 33 岁左右)
此过渡期中的前期,男性已经在社会上有了他自己的一席之地,基本确认了自己的社会角色,此期间他们会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职业选择和设定的目标; 后期则是致力于建立起自己的鸟巢 (指家庭或情感寄托), 同时也会开始设想更长远的计划和目标。
4

顶天立地稳定期 (33 – 40 岁左右)
这个期间是男性人生中发生爆炸性飞跃的阶段。此阶段男性有成就感,享受事业和爱情家庭方面的成功乐趣。同时他们通常感到自己被束缚,会有要挣开开锁链的冲动,他们这时期爱挑战权威,特看中自己说话算数可以做主。此期间时常缠绕男性的纠结就是, 一方面,他要肩扛重任,做榜样,承担好各种任务和角色,另一方面, 这时候的男性,还没有摆脱早期成人阶段的一些幼稚和不足,会感觉缺乏需要的经验智慧。
5

中年过渡期 ( 40- 45 岁 )
莱文森把这一时期认作是男性最关键的转折期。男性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反思大多在这期间发生。他们回顾过去二三十年的生活,重新审视过去的一些人生目标,由此对过去走过的路产生自问和疑惑,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他们有不满足感,也会有挫折感,会为自己过去忽略的人或事而悔疚,根据莱文森,极少男性能逃此劫。

在经历了这一个痛苦的审视反思过程后,男性会有两种情况:

1、对自己的人生突然希望作出令自己和别人惊异的大幅度的改变
2、继续自己的人生轨迹,即使是维持原轨迹,这阶段的男性也会重新设立目标,并给这些目标寻找新的意义。
后来社会上经常提到的“中年危机”就是发生在这一阶段。这时期男性的纠结会有:需要扮演新的角色;开始意识到生命原来是有限的,紧迫感和死亡恐惧第一次出现;梦想的情怀和现实的脱节;留名千古的情结。
6

中年稳定期 ( 45- 50 岁 )
这时期的男性,完成了选择,建立了新的生活结构,不论是沿过去轨迹上的或是翻天覆地的,又有了自己新确立的生活意义和目标


感悟
对人生各种阶段的认知,其实在世界几个主要文化里都可以找到。我们熟知的有《论语》“为政篇”里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莎士比亚在他的 《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 )剧作里把人生分为七个“年龄段”:从只会呕吐的婴儿和学生阶段开始,到为爱情叹息的青年和“拼搏的斗士阶段”,从拥有智慧并寻求正义的中年阶段和 “世界越来越大而自己越来越渺小的的中老年”阶段, 到最后“除了回忆其它一无所有的垂暮之年”。 印度教文化也不甘落后,把人生分成四部分来过,幼年成长教育 —〉中青年成家立业 —〉老年有孙子后离家遁世 —〉晚年余生乞讨修行。犹太教人生跟中国的比较相近,十五岁学高级塔尔姆(《Talmud》)经文,十八岁成家,三十年富力强,四十不惑,五十可以教导下一代,六十反思过去”
每个人的人生各异,但我们人生的阶段性确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可以借助希腊哲学家赫拉柯利特的话 “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来帮助我们理解。赫拉柯利特和后来的柏拉图都认为事情是随时在变化的,今天的你不是昨天的你了。对我们来说, 河水不停地流不停地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河就是我们人生发展的原型,河水的各种变化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个体的不同的变化。
莱文森这两本书虽然有一些偏学术方面,但是读懂他的发展心理学并掌握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在社会实际中可以有很多应用。



在个人发展方面,中年人不要试图去抓住青春的尾巴,更不要以为重走一边青春的路,找回当年的感觉是你转型期内的目标。人到中年要做的事是去解决年轻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你年轻时忽略了家庭和父母,中年的任务是给你的家庭和父母更多的关爱;步入中年后,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年轻时的一些情结,要发掘并解决它们。 如此,人才可以成功地继续发展自己的人生,顺利渡过每一个人生季节的过渡期。

在职场, 熟悉了男性和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及其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上级和同事,帮助你换位思考,与他们达到有效的交流。22-28 岁的同事他们一般对需要自己作决定会胆怯,你如果是经理,需要正面鼓励他们并分享你当年的相似经历,会解除他们的顾虑,拉近你们的距离;对33-40 顶天立地时期的同事,在行业积累很多经验,奔忙于家庭和工作, 希望被提拔,你作为同事可以跟他们多社交和倾听并关心他们工作外的生活情况,你作为上级,应该领会到他们心底希望被提拔的要求; 中年危机期内的男性同事,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方向,你可以请他们做新人导师,让他们参与出谋划策,并领导一个团队。

在营销行业,准确把握客户的和采购决策人的人生阶段有利于你有针对性地交流。


分享
如果你有兴趣去读《男人的生命季节》,尤其是 30- 50 岁的人,我想引用书中一段很正能量的话分享“A man’s review of the past goes on in the shadow of the future…Illusions can be tremendously harmful, but they can also inspire works of great nobility and accomplishment. They play a crucial, helpful and hurtful part in the lives of most persons during early adulthood. Some reduction in illusions is now appropriate and beneficial, but it is neither possible nor desirable to overcome all illusions in the Mid-life Transition or even by the end of middle adulthood. Illusion continues to have its place—a mixed blessing, or a mixed curse—all through the life cycle. The best way to avoid illusions is not to want anything very much. And that is hardly a prescription for a full life!”


如果诗意地翻译一下,前半节的中年惆怅和后半节的人生旅程展望可以分别借用李煜和苏轼的诗词来翻译: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 ---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 苏轼 ---


彼岸学社

微信号:bianxuesh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读书!


    关注 彼岸学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