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不出娃在幼儿园啥情况?这些套话技巧必备!

 



每到九月,朋友圈里全在欢天喜地庆祝,人类幼崽终于开学啦!

然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都是爬墙人

开学第一天扒缝看娃的家长丨图源网络


大概,这就是为人父母吧一边因为小豆包们终于被老师收编而激动万分,一边又时不时感到焦虑:

  • 我的崽在学校到底过的怎么样?
  • 第一天上幼儿园/小学会不会不适应?
  • 会不会因为不敢说话,被老师忽视了需求?
  • 会不会挑食?
  • 会不会尿裤子?
  • 会不会害羞交不到朋友?
  • 会不会被欺负?


等到终于放学接娃的那一刻,父母们恨不得向娃发出灵魂十八问,想把娃儿们在学校的情况了解的清清楚楚

然而,面对家长连珠炮般的提问,孩子们多半不太能给出我们期待的反馈
  • 要么因为年纪小表达和记忆能力不足,而无法完整准确叙述在学校的情况;
  • 要么因为沉迷于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新鲜事,而忽略了父母想了解的问题;
  • 要么因为不适应分离焦虑或在校发生了让孩子感觉不愉快的事情,而拒绝和父母沟通学校的情况;
  • 要么觉得自己在学校表现不好,担心被家长批评,不敢深入沟通;


这种情况,我们做父母的该怎么办?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全方位分析一下,如何有效地跟孩子沟通在校情况,得到我们想了解的信息
 1 

这些无效沟通方式,一起来排雷
记得去年九月我女儿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我经常看到家长群里这样的诉苦:

天天回来问他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啥都说不出来!

愁死人,问她在幼儿园开心吗,答开心,再问发生了哪些事,说忘了

这样的沟通,大概就是典型的无效沟通
我尝试着分析一下出现无效沟通几个原因:

1你想了解的娃想说的

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白,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小朋友来说,家长想了解的东西,大概率不等于小朋友想要和我们说的东西

幼儿园的小朋友可能兴奋地向父母讲述幼儿园的新玩具,但父母却想了解孩子饭吃的好不好,午觉睡得如何;一年级的小朋友可能会急于向父母描述自己的新同桌,但家长却想知道孩子上课是否听得懂,老师是否和蔼可亲

对于2-7岁的孩子来说,自我中心化表现是比较突出的,只从自己的想法观点去认识理解描述事物,而不管他人是否感兴趣和理解,是他们的正常状态[1]
这种亲子沟通期待上的错位,是天然存在的

2问话的时机和方式没把握好

有些家长说,孩子回家后好像不愿意和大人说学校发生的事情;或者即便家长问了,似乎也不能详细地描述学校的情况,不太会说

这种情况当然和孩子的表达能力个性特征都有关语言表达能力强个性外向喜欢聊天的孩子,可能更倾向于积极和父母沟通学校的情况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和孩子聊天的时机问话的方式语气神态沟通技巧等,也对孩子的表达欲表达能力影响颇多

举个例子,刚出幼儿园大门,就开始发问:今天开心吗?玩什么游戏了?老师对你好吗?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
仔细想想,这个时机和问话方式并不算太好孩子刚从不熟悉的学校环境回到父母身边,可能有兴奋也可能有些焦虑,他们也许更需要一个拥抱,一段没有太多追问的陪伴,以及对自己勇敢度过了在新环境中第一天的肯定和鼓励

在孩子的各种情绪还没有彻底释放之前,就这样密集提问,有可能让孩子一下子陷入宕机状态

3问题本身就是无效问题

一个遗憾的事实是,有不少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都曾问过无效问题

你以为你问了,其实可能并没有比如:

  • 那些太过泛泛不具体的问题;
  • 全靠主观判断,很难印证真实性的问题;
  • 答案封闭且缺乏延伸性的问题;
  • 或者本身有情感导向的问题


举个例子,今天在学校过得开心吗?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就属于不具体依赖主观判断答案封闭的问题孩子除了回答开心或不开心之外,好像很难主动延伸出其他方面的描述

因此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啥也说不出来,是我们没有给孩子递上那个继续说下去的话茬子啊!
试着把上面的问题换成今天在幼儿园,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玩什么新玩具了吗?这样更具体更容易延伸的问题如果孩子回答是,我们可以继续问,玩了什么,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的,玩的时候大家表现如何,开不开心这样延伸下去,孩子的话匣子可能就打开了

同理,上小学的孩子可以换成今天课间,和新同学一起去户外活动了吗?和谁一起玩的呀?

再比如,问孩子老师对你好吗?,就不如问:老师在班里是笑眯眯的,还是板着脸的?有小朋友需要老师帮助,老师会立刻去帮助吗?

问孩子有没有人欺负你?这样自带负面情感导向的问题,就不如问今天有没有小朋友之间打闹或哭了?老师有没有安慰他?

这些具体的甚至是不涉及孩子本身的问题,对于那些不太会主动表达,敏感羞怯的孩子,可能更加适用
 2 

想和孩子有效沟通

这4步不可少
了解了和孩子沟通的时机,以及无效问题的范例后,我们再来看看想要有效沟通,我们该做哪些准备

1重塑沟通态度,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和孩子沟通的态度至关重要
无论孩子一开始说出来的是不是我们想了解的内容,我们都要表现出相当关心并兴趣盎然哪怕孩子说出的事情很无趣或者让我们担心(比如被老师忽视),也要在听的过程中保持耐心温和镇定,尽量不催促或打断孩子

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这次沟通是安全的,才能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直到说出我们期待的信息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耐心,他们可能说得颠三倒四没有重点,这时我们需要复述并帮助孩子理清逻辑,这样既能表现感兴趣,也能让孩子对自己的表达更有信心[2]

2从孩子愿意说的入手,逐步积攒沟通素材

有时候,孩子说出的内容和我们期待的相距甚远,家长们可能会觉得无用而失去兴趣但要知道,只有从孩子愿意说的东西入手,才能逐步积攒到素材,从而用引导的方式来让孩子说出有用信息
举个例子,你想了解孩子午餐吃了什么,吃的怎么样?可孩子一直在说毛绒玩具有多好玩那可以试着这样问:宝宝很喜欢这个毛绒玩具吧?有没有在玩的时候好好照顾它?给它梳梳毛或者喂喂饭?说到喂饭,宝宝中午吃了什么呀,吃得像不像毛绒玩具那样香甜?

同理,上小学的孩子可能一直在说同桌有本和他一样的课外书,但你想了解孩子听课是否能听懂

那我们可以这样问:你们喜欢的这本书上,有没有你们看不懂的字和句子?遇到的时候你们两都是怎么处理的?也可以问问老师哦!说到老师,今天老师讲课时,有你听不懂的东西吗?
谨记,引导技巧再多,如果没有孩子一开始愿意说出来的内容,也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迫

3学校情景还原,让孩子从角色入戏到表达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还有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过家家游戏的方式进行情景还原

直接沟通时,孩子可能无法准确回忆起在学校的细节,但一旦进入情景游戏,就很容易触动孩子的记忆

而且,这个方法非常适合了解一些特定情境下,老师的应对方式和班级的氛围,由此我们就可以结合孩子的个性,大致推断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
通常,我会邀请女儿一起玩她当老师我当同学的游戏,我会按照她描述的幼儿园大致活动环节来推进游戏比如在户外玩耍时,我佯装摔倒,看看女儿扮演的老师会如何处理

还会用一些我假想的不良处理方式来迷惑女儿(比如批评小朋友为什么如此不小心),她就会在纠正我的过程中,模仿展示出老师同学的真实做法

要注意三点:

1对于相对内向羞怯的孩子,最好从轻松的游戏开始,比如讲故事环节的扮演,避免冲突场景给孩子带来压力

2如果模拟游戏中发现老师或同学有不恰当的应对方式,比如不辨是非缺乏耐心欺凌等,千万不要当场发作,而要继续深入表演,引导孩子全面展示真实情况,随后再做处理

3事后跟孩子表示:能和你一起玩这个游戏很开心,就像陪你一起在学校度过了一天一样

对于小学的孩子,我们可以调整游戏方式
比如通过孩子透露的同学琐事,戏精上身一下,扮演这位同学,并作出各种特定举动(如捣乱上课交头接耳回答问题错误等),猜测并说出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应对,看看孩子会不会纠正我们的应对方式,从而获得可能的信息

4睡前亲子沟通,用好这段最柔软的时间

刚开学时,我们要好好利用睡前这段时间,来个温柔的亲子沟通可以跟孩子约定,每晚睡前躺进被窝里,和家长说几句不告诉别人的悄悄话睡前的时间和环境都很特殊,私密又温馨,能让孩子更敢于分享那些白天不敢表达的心里话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

1从讲个睡前故事开始,和孩子亲密地依偎在一起,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

2如果孩子没有主动开始倾诉,我们可以和孩子说说我们今天经历的趣事和糗事,孩子会觉得被我们尊重,从而被带动起倾诉欲望;

3一旦孩子开始倾诉,要认真倾听,及时回应(但不要过早作出评判),并在孩子情绪波动时给予安抚和鼓励;

4告诉孩子这样的倾诉很棒很勇敢,并且对于孩子倾诉的话题,最好在一定范围内保密毕竟,分享秘密是拉近友谊的不二方法
 3 

孩子特别不会说+家长特别不会问

怎么办?
有些家长,本身自己性格就比较内向,缺乏深入沟通的动力和技巧没问两句,发现孩子不愿意说,就放弃了,然后内心无比挣扎

这样的情况,真的无解吗?其实不然,我们大可扬长避短,用我们更擅长更容易做到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1
多陪伴

如果实在不会问,那就更多陪伴,有了安全感,孩子总会更愿意吐露心声

人类对孤独的恐惧发自本能,孩子更需要陪伴所以哪怕我们什么都不说,给孩子热情的拥抱温情的陪伴,总会让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时间长了,孩子会更愿意跟我们沟通我记得自己小时候总是更喜欢和沉默寡言的父亲说这说那,尽管他的应答总是惜字如金现在想来,是父亲无言却持续的陪伴让我安心,让我觉得无论我说什么,发生什么,你都会在那里
2
细观察

既然不擅长语言沟通,那就充分发挥其他特长比如从细心观察入手孩子的神情体态只言片语以及对明天要不要再去学校的态度,其实都能反映出他们在学校的情况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被霸凌,都是从孩子突然变得不想去学校话少怯懦睡不好觉等现象开始察觉的
所以,只要有心,语言之外的沟通方式也有很多
3
找外援

直接求助老师是个有效的方法,负责的老师会乐意告知家长孩子在校的表现,以便家校共育需要注意的是,开学期间老师会比较忙,问老师问题尽量具体且针对性强,便于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如果家中其他亲密抚养人擅长和孩子沟通,我们也可以请他们上阵

另外,班级中有相对表达能力强的小朋友及家长,我们也可以适当求助记得去年刚开学时,我女儿作为小话痨,被很多家长作为了解自家孩子在学校状况的重要途径



女儿表达能力强,被当成外援求助丨作者供图

另外,学校提供的一些资料,如食谱手工作业等资料,也可以作为和孩子的描述相互补充的辅助手段,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沟通素材和线索
4
利用绘本亲子阅读的机会

平时和孩子互动时,可以多利用和幼儿园/小学新开学接近的游戏和绘本场景,勾起孩子的表达欲望

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很容易有我也会这样我不是这样的表达,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抽丝剥茧出许多有用信息

我记得那时我给孩子读过的相关绘本有:

  • 我不敢说,我怕被骂,这本虽然不是和幼儿园小学相关,但对于帮助孩子撇开胆怯大胆表达很有用;
  • 我爱幼儿园,这本紧扣幼儿园生活,有趣又接地气,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引起表达欲;
  • 大卫上学去,这本大家都很熟悉了,大卫在学校的糗事,引导孩子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说一说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 爱上幼儿园这套书围绕孩子在幼儿园可能遇到的问题,讲了许多故事比如老师我想上厕所嘘,午安妈妈一定来接你等,很有针对性;
对于小学的孩子,可以试试开学第一课这套书:

这套书讲述了一系列真实又幽默的校园故事,比如开学第一天第一次考试给老师的第一封信,不仅能给孩子带来一些欢笑和启发亲子共读时,或许会帮孩子打开话匣子
我们常说静待花开,育儿是一场漫长的相互陪伴,即便最终孩子要离开我们,至少在该看见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努力看见他们
今日话题

#你还有哪些好用的套话妙招?留言区求分享
 - END -


编辑丨羚羊,教育专业走出来的科学育儿追随者
参考文献丨[1] 罗伯特 S.费尔德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2] 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关注 果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